风云金缕衣
字体: 16 + -

二百九十四逆天改命14

二百九十四、逆天改命(14)

当时,陈听雨与笑官商议停当,便分头行事。

次日清晨绝早,笑官背上行囊,骑上早已准备好的快马,离开云来客栈,出京而去。

正急行,前路突然出现一彪人马,挡住了笑官的去路。

笑官远远见了,正要回赶,却没想到早有一班人马抄到了身后,将之退路堵得死死地。

“金大人,你这是何意?”笑官手持皮鞭,指着金同,怒喝道。

金同从人群中拨马走出,道:“先生,对不住了。足下也是忠良之后,当只忠孝之可贵,何必要走上这条不归路呢?”

笑官冷笑道:“家父曾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是为忠义,然心怀天下,爱民如命,乃为仁孝。若忠孝不可两全,宁可杀身成仁。笑官无意与皇上为敌,只是不忍天下百姓受此水深火热之苦。”

金同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主之言失当,为官者当拼死劝谏,规导正途,岂能轻言放弃?足下所为,不是在挽救百姓,而是想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口口声声仁心爱民,不过你们为达目的的托词罢了。”

笑官朗声笑道:“好一句拼死劝谏,若是有用,宰相大人还会有今天吗?难道这就是金大人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金同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如此看来,先生是执迷不悟了,那今天下官只有得罪了。”

两人话语不和,金同正要抓人,此时笑官突然大声笑了起来

“先生,对不住了——”

“金大人以为今天抓了在下,便能阻止这即将到来战争吗?”

“下官自知人微力薄,做不了许多,也只有尽力而为了。上朝之时,下官便会将此事禀报给皇上,听由圣裁!”

“你————”笑官无语了,不知道金同今天是哪根筋不对了。

“而且,这也是宰相大人的意思。”金同道。

笑官心内震惊,也暗暗释然,这完全符合李彦的性格,而且金同若不是得到李彦的点拨,怎么可能如此轻易便猜得到他的行踪?看来昨日,金同见过陈听雨之后,立刻到天牢内看望了李彦。

“不过,金大人肯定没有完全听从宰相的话吧?”笑官笑道。

金同一怔,继而恍然,道:“莫非陈听雨也也离开了京城?”

笑官点了点头,道:“此时只怕已经在十里之外了——”

金同听言捶胸顿足,自责道:“一步错,步步错,早知道就全城戒严了,一时松懈,满盘皆输。”

眼看东方泛白,上朝时间已过,金同再不多言,召集手下将笑官绑了,又派人去追赶陈听雨。不过金同对于笑官话并不全信,打着皇上的旗号,以诛杀造谣之人为名,将全城戒严,四处追捕搜查,说不定陈听雨就在京城的某个角落等待时机。

不过令金同遗憾的是,今日早朝皇上又没有临场,而且他站在宫门口等了半天,怎么说,恭顺帝就是不肯见他。

一直等到午时,烈日当空。

“金大人,请回吧,皇上正在睡午觉呢,不想被打搅。皇上说了,大人若是没将谣言给清除干净,就别再来见皇上了,好自为之!”小德子笑道,哈腰讪讪笑着,见金同不说话,便甩了甩拂尘,扭着小蛮腰,一步一扭地往回去了。

金同叹息一声,他倒是想过硬闯,怕只怕皇上没见着,自己先被万箭穿心,可就不值了

“哎————”无力之感蔓延金同的全身。

踽踽独行,金同漫步在繁闹的街市之上。

来来往往的人,或笑颜如花,或紧张繁忙,哪有山雨欲来的急迫。他们还依旧做着明天会更好的美梦,想着如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却不知即将到来的战争,顷刻间便会夺走他们的一切。

吆喝之声,此起彼伏。为一点点的小矛盾,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熙熙攘攘,金同左左右右地看着,此时才深切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温馨与舒适。金同想,或许这就是智者不争,明者阔达的原因吧?

继而,一排排的士兵从中穿擦而过,百姓们想受了惊吓的小鸟,一个个放下手头的事情,四散开来。金同不想被人认出,也闪到了一边。

“皇上有旨,凡造谣中伤皇族者,格杀勿论!”

一阵骚乱过后,人们又渐渐恢复了平静,一个个惊魂未定地拍着胸口,长长舒了口气。

“看来京城又将不太平了——”

金同往那声音看去,一个长辫拖地的老者,坐在门槛上,一面捉着身上的虱子,一面眯着眼往大街上看去,摇头叹息着。

一盘摆着摊子买灯笼的中年人,也是深有感触:“早就知道了,你也不看看,京城中柴米油盐都到什么价格了?有见识的商人都在囤积货品,等待时机,以牟取高利。我是囊中羞涩,不然即便存不到米粮,就是烟花爆竹,我也想存个百十车。”

“难怪如此,我说怎么尽看到进城的,却不见有出城的。”

“大树脚下好乘凉,想必这天子脚下,还不至于如此吧?”

那长辫子老头,冷笑一声:“你懂什么,向来国乱之源,皆为戚强子弱,当今皇上之权柄,全部落在宁王手上,这国家不乱,那才是怪事呢

。京城,这次乱的就是京城?”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一愣一愣的,实在不敢相信,这番话竟出自眼前的这位邋遢老头嘴里。

金同也是十分震惊,不过更多的是气闷。自思当今皇上,虽然不能务实,但萧规曹随,并没有做什么错事。至于宁王,更是小心谨慎,也没有伤天害理之为。为什么世人都这么不能谅解,为什么这么肯定宁王便是祸乱之源?

宁王与睿亲王之争,与李彦之争,不过是朋党之间的争斗。虽然这直接导致了并州之乱,但对于整个大明来说,不过冰山一角,微小得可以忽略。

在李彦与宁王的争斗之中,李彦刚正不阿为民请命,颇得民心,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做皇帝,可以造反。若如此,当年的包拯不是早就称王称帝了?

此事在金同看来,是何等的荒唐。虽然他原来欣赏李彦,后来又跟随李彦,在李彦与宁王的争斗中,金同始终向着李彦。即便是要得罪皇上,金同为李彦办事,也从未犹豫过。但今日之事,金同没得选择,忠于大明之心,不可动摇。

只是,当今皇上恭顺帝,并不知道金同的这份心思。

金同离开议论纷纷的人群,匆匆往自己府邸走去。

天牢内!

王婷瘫软地躺在李彦的身上。

相对于外面或心烦或忙乱的人,相对于先前的奔波劳碌时光,此时的李彦可谓是最为清闲的。

所有人的人都商量好了似的,没有来打搅他们的这份宁静。就是何府,也没有任何的动静。

皇上更是懒得动了,上次暗杀失败后,宁王再没有进宫过一次。恭顺帝有自知之明,他与李彦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单打独斗,自己占不到任何的便宜,因此也就放弃了再次的行动。反正也没人提出反对意见,没闹出什么风波,恭顺帝便自欺欺人安安静静地得过且过。

自从原来那看守的狱卒被杜孝卫挖了一个眼睛,再没人敢对李彦不敬了,除了每天送一次吃的,便有多远躲多远

“我们还要在此待到什么时候?”王婷有气无力地说着,疲惫得手脚发软。

李彦笑道:“怎么,不想再待下去了?”

王婷忍不住嗔怒地白了李彦一眼,粉拳举重落轻地拍打着他的胸膛,道:“还说,都是你,每天都——不然——”说着便脸红起来,撇过头去,因为她又看到了李彦眼睛里充满灼热。

“警告你,不准动手动脚的,不然我——我一辈子不理你——”王婷感觉到李彦的魔掌再次贴到了自己胸前,忙轻轻拍开,佯怒道。

李彦仿佛被蜜蜂蛰了一下,忙缩回了手。

“哼!”王婷眼珠一转,问道,“你怎么帮金同出谋划策?难道你真的打算阻止他们的行动——”

王婷不得已,只有改变话题来转移李彦的注意力。

“天要下雨,谁也拦不住。而且金同既然不愿意相信陈听雨的话,也不会全信我的话。他或许可以抓住笑官,但一定抓不住陈听雨。”李彦果然老实了许多,轻轻地抱着王婷,微微笑道。

王婷感觉李彦在自己耳边吹的气息,痒痒的,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大人是不是一直不相信金同?”

“不,但是人与人之间,有着许多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金同自小生活在京城,天子的威严在他心中太重,甚至大过百姓的疾苦。虽然他以前在我身边任劳任怨,但那是为民请命,与宁王作对,并不是皇上。忠诚是他心中一道不可逾越鸿沟,我无能为力。”

“所以大人才没有将并州之行告诉金同,反倒费尽心机为他洗脱嫌疑——”

李彦微微一笑,道:“不错!”说着,咬了咬王婷的耳垂。

王婷嘤咛一声,宣告自己转移注意力的计划彻底失败。

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二百九十四、逆天改命(14))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