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辞
字体: 16 + -

第28章 缘由

第二十八章 缘由

看见了左慈那“师弟”,薛清便一挑眉。烽-火-中-文-网

这人满身阴气,分明……是个死人么,怎么还能好端端地到处走?而且,好似……这人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玉微也是轻轻“哼”了一声,朝后退一步,站在了薛清侧后,显然看出端倪。

左慈却似浑然不知他两人已经有所察觉,也不慌张,亦不解释,等那胡子花白的老者走了,他就安然坐在药铺坐堂郎中的席位上,接替他那“师弟”给问诊者摸脉抓药。

瞧着左慈看诊时,神情慈和,耐心十足,倒真像是行医多年的老郎中,且还是个性情极好的老人。薛清倒是有几分咋舌,一个人竟然能有这么多不同面,而且他还演戏不穿帮,真不容易,果真是难得一见的高手。(碧:话说这里碧很想吐槽说,你家二师兄更高段)

这药铺生意倒是好,病人一个接一个,左慈也好像全顾不上还有他自己带回来的客人,只和那些病人看诊抓药,忙活得不亦乐乎。

薛清眨着眼看他提笔写药方,有些疑惑,左慈带着他二人到此,便将人往这里一搁,径自给人看病去了,他这又是什么用意?

及至天色黑沉,药铺之中没有了病人,左慈回转到厅中,手一挥,前头大门自动合上,拴上了门闩,他这才笑道:“烦劳二位久等。烽.火.中.文.网此间尘世喧扰,倒是让两位道友多受磨折。”

薛清指了指那闭合锁紧的门,道:“道友,你那‘师弟’不是还尚未回还?”

左慈道:“他要回来时,我自然知道,到时候在出来开门也就是了。若是这门一直开着,便一直有人上门,这一整夜就不必休憩了。我是不怕什么,只怕师弟受不住这样辛劳。”

他不是已经死了么,还有什么感觉……薛清一边腹诽着,一边看着左慈走在前面,三人一道朝后院而去。

转到后堂,只见堂中空空荡荡,除了一张圆桌之外,就只有两把破旧竹椅,倒是显得后堂宽阔。左慈一挥手,那两把竹椅消失不见,几个圆凳自动飞了出来,落在圆桌周围,他便指着那些圆凳道:“我这里简陋,并没有云床蒲团,只有这几个凳子,两位道友将就将就。”

三人各自落座,不待薛清说话,左慈便笑道:“道友以为,我这药铺如何?”

薛清想了想,实言道:“也是造福一方百姓。”

左慈叹道:“说造福百姓,左慈惭愧,并没有如当年宏愿,普济苍生。只是,左慈却敢妄言,有我这师弟在,莫说是这一城的百姓,便是天下人,都要得益啊。”

指了指前堂的方向,左慈道:“就只凭着这小小药铺,汉中城活人无数,都是我那师弟的功劳。烽.火.中.文.网只可惜……咳,道友,你当也能看得出,我那师弟他……”

说着,左慈摇了摇头,满脸怅然。

若真如左慈所言,他那“师弟”是个心慈的郎中,那还真是活着的好。可惜那个人已经死了,所以他才用法术叫此人仍旧“活着”……么?

但是,那个人就算是活着的时候,应该也只是个普通人。在他死了之后,左慈还强行将这人的三魂七魄拘在体内,叫他仍旧维持活着的时候的模样,这却不是对他好,时间长了,对他的神魂都有所损害。毕竟,就算是修道者,魂魄被这样折腾,也要折损道行。

不过,左慈可能有什么办法,能温养这人的魂魄,免除伤害,是以这人除了身上阴气重些,旁的倒没什么不妥。

按理说,拘魂的法子使的时间长了,被拘禁的魂魄渐渐就会散逸出本命真灵,脾性也要有所变化,渐渐丧为人的情绪,乃至由善到恶,这都不是不可能。

可看左慈那“师弟”,却分毫没有这些情况,浑然一个普通人一般——先前他从薛清身边走过时,身上竟还有些热气,这就是另一种存尸的法术了,使出来也不容易。

这左慈,以人间界的一介人族来讲,道法还真是了得。只可惜,不论他的这个法子究竟是怎么使的,现在薛清能瞧出来的,就是他这法子必定伤天害理。烽。火。中。文。网

不然,还真没办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开办药铺,积德行善的修道者,身上却会有驱之不散的阴冷气息,且此人还要专程用法术掩盖——那种阴冷,可不仅仅是因为长年和活死人在一处,沾染上的一点阴气,必定是有伤天理,积了业力,才会有阴霾缠身。

薛清忍不住嘴角抽了抽,这左慈还真是舍己为人啊。

他难道是为了让他“师弟”继续悬壶济世,拯救苍生,才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自毁道行,也要让他“师弟”这么不人不鬼地“活着”?

但是他既然会那种损阴德的法术,难道不知道这么一来,才更加是害了他“师弟”?

即便这么“活着”不是他“师弟”自愿的,甚至他“师弟”也不知道自己是这么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可天道却不会因此就放过他那“师弟”。左慈积下八分业力,他那“师弟”便要积下十分,总要有朝一日,他“师弟”转世投胎,到时候业报可就来了。

若想免除来生受苦,除非左慈教导他“师弟”修成尸解仙或是鬼仙,然则一来修行之路困难重重,踏上此道者最终百不存一,二来这业力已经积下,他这“师弟”怕是更难有所成。

要知道,做了伤天害理之事,业力积得多了,就算是左慈,日后修行也难有所寸进,等天劫一到,就要被劫雷劈成灰灰,更别提他那“师弟”。

又或者……其实左慈是想让他“师弟”学那余风魔修,也踏上逆道而行的修魔之路?

那样的修行法子,其实早已丧失先天魔神修炼真谛,沦为了杀戮吞噬之道,左慈那“师弟”既然是个心思善良的人,真能愿意走上那条路?

不过这么一想,也就知道左慈为什么要找那个余风,又说要杀他了,因为魔修的功法,兴许就是在余风身上,只是当时他们没有搜查余风身上带着的东西——不论是薛清,还是玉微,都没有在一般修道者养成的,火并之后搜尸找战利品的习惯,薛清记得上次打劫别人,还是龙凤大劫之前,和两个哥哥一起从祖龙那里抢了一盏灯……

后来那盏灯就留在了昆仑山吧……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模糊了,薛清将之抛在脑后,继续分析左慈的谋划。

他们没有搜查余风的尸首,但是左慈并不知道这件事。那余风被玉微打得真灵不存,左慈尚且不知晓——他若知道,必定要露出震惊之色,毕竟就算是准圣修为,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将一个人的真灵杀灭,更别提现在人间界的修士们——也就是说,左慈来得的确很晚。

说不定他就以为,余风的那些关于魔修的法门,还有修士身上常备的玉简、法宝等物,都已经被薛清二人拿走,那么……他邀请二人过来的原因,大约就是为了那些被搜走的,余风的“遗物”?只不知道,左慈是想开口索要,还是想直接强抢。烽!火_中!文~网

现在既然左慈已经开口,那首先就是索要了,薛清对此倒是不意外。

毕竟玉微附身杨树精,看着只是地仙修为,薛清道行虽人不明了,可有个地仙的师兄,本人修行想必也不会太高,两人能打死余风,兴许只是身上怀有异宝——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薛清的道行如何都看不清。

在修真者当中,强者向弱者索要东西,几乎是天经地义一般,左慈还能先摆明理由,博取赞同,然后再开口,已经是通情达理了。

如果薛清当真说没有,下一步左慈便该要动意强抢了吧……

要是左慈老老实实开口求助,薛清倒是觉得,帮他一回也无妨。就是这个帮忙的法子或许会让左慈不大满意,因为薛清还是觉得,人死了就该入土为安。他能帮忙的,大致也就是帮左慈想个法子消除他“师弟”身上的业力——至于左慈自己,叫他慢慢修炼化解了吧。

不过,想了这么多,薛清还不知道左慈的这个“师弟”究竟是谁,竟然能让他这么自我奉献?说到名医,汉末的名医还真有几个……

他正想着,左慈又道:“好教道友得闻,此处汉中城,如今乃是那刘玄德辖制之下。他身边随侍之人,有一个名唤诸葛孔明的,他也是道门一脉,原本不该彼此相残,只是那人却是霸道之极,分毫容不下我等无门无派散修之人。”

摇了摇头,左慈续道:“那诸葛孔明,但凡不与他驱使,便不给他人活路。前番我与师弟益州城行医,他听闻我师弟医术高超,妙手回春,便硬要征我师弟入军中效力,道友,你也瞧见我师弟这般情状,怎么能够……”

薛清蓦地睁大眼睛,他是真吃惊了。左慈是个修道者,这不意外,本来此人史料记载便不多,行事又诡秘莫测。可诸葛孔明?难道左慈想说诸葛亮也是个修道者么?别说笑了!

《三国演义》里的确是把诸葛亮刻画得像是个妖道,但是薛清更相信《三国志》的说法。诸葛亮也不过是个聪明一些的人罢了,哪有什么法术。

难不成《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些,都不止是后人附会,而是确有其事?

诸葛亮借东风什么的,难道不是传说故事,而是真的?难道他是真的能呼风唤雨,原因是他真的学了那些神仙法术?

那传说中的他的师父水镜先生不也是个修炼得道的神仙了?

这个世界……被神仙塞满了吗?随便冒出来一个听过的名字,他就是个神仙?

薛清还在内心抽搐,回过神来,左慈已经说完了他“师弟”的身世坎坷凄苦,诸葛亮如何霸道,仗势欺人,然后继续控诉:“……不得已,让师弟拜见了诸葛孔明。只是那诸葛孔明甫一见我这师弟,便要送他转世入轮回。我师弟如何就该殒命?他救人性命,历来行善,该要加几岁寿命在那簿子上才是,可那诸葛匹夫,他仗着法宝得利,端的是不通道理!”

摇了摇头,左慈叹道:“左慈好生狼狈!当年洛阳城中,那曹阿瞒也不曾令我这般仓皇避忌。左慈与师弟连忙逃窜,才勉强保得住师弟安好,又躲藏在此。原本想着避过风头,再作打算,只是前番汉中城瘟疫肆虐,师弟心慈,看不得人得病受苦,又开了这小药铺。如今药铺名声日上,怕是再过得几日,那孔明得知,又要遣人来‘求贤’,唉……”

薛清心中暗道,诸葛亮做的才是对的,你师弟本来就已经死了,叫他转世才是对他好。嘴上却道:“道友师弟倒是妙手仁心,却不知他姓甚名谁?”

听薛清问他师弟名姓,左慈面上露出些得意神情,抚着胡须道:“道友不入凡尘,许是不曾听过。但在那凡人里头,若是去国都长安,或是东京洛阳,一说神医‘华佗’的名头,莫有不知的。唉,也是我师弟时运不济,不然此时仍旧在京都行医,哪里用得着躲藏在此!”

薛清却是瞠目,原来是华佗!

随即心里暗笑,怪不得左慈要耍曹操,原来是杀“弟”之仇啊。

不过,要是华佗真是曹操所杀,算一算,华佗死了也有十来年了吧。薛清顿时感叹,左慈的本事,在人间界也算是难得的了,他拘魂的时间,比先前薛清所推断得还长。

玉微却是轻轻哼了一声,颇有些不赞同的意思。左慈一听,就面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