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
字体: 16 + -

第317章 锄奸(二)

第三百一十七章 锄奸(二)

韩云华的革命决心已经完全经受得住党中央的考验,作为一个对党和国家极为忠诚的民主战士,韩云华对于敌人的恨和对党的爱是同样深的。

随时情报人员将新民会的作案记录以及一些民愤较大的事情逐渐上报到师部,韩云华?心中的怒火也是愈演愈烈。

看着情报人员送来的这些文件,韩云华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无动于衷了。新民会这个毒瘤已经根深蒂固,暂时向阳完全清除已经是不可能了,对付像新民会这样的组织只能采取逐步蚕食的方法,否则的的话只能使得自己更加的被动。

现在新民会在聊城的势力并不大,尽管加入的乡绅市民着实不少,就连一些很有民望的大商会也是新民会的会员,但是新民会的武装力量却极其弱xiao。不用说是教导师的正规部队了,就算是山东地区任意的一支游击队都能将他们统统消灭,而自身的伤亡却不会太大。

韩云华经过侦查得知,新民会控制的那些武装力量尽管人数颇为不少,但是质量确实是有待提高。人员庞杂不说,就连正规部队的编制番号都没有。要说伪军是日军中的杂牌兵,那么新民会控制的那些武装力量就是杂牌中的杂牌,武器装备虽然不算差,由于经济实力比较强,所以新民会控制的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都普遍比伪军要好上不少,甚至连一些二流的的日军都比不上他们。但是要说是兵员素质和战斗意志那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新民会里面的人除了部分乡绅外,剩下的都是大地主大商人以及一部分伪政fǔ的高级官员。这样的人心里都是想着怎样集权,怎样为自己牟利,怎样为自己的家族在这个在痛苦中挣扎,在同胞们的呻yín中掠夺利益。

韩云华深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劣根,在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当中,国家的利益永远都比不上他自己或者他们一个家族的利益,也正是由于有这么一部分人的存在,中国的革命才会走了那么多的弯路。无论是大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第一次国内革命,其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一xiao部分人攫取了革命的果实,而攫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的那一部分人都是一个个脑满肠féi的家伙,革命来革命去到最后也只是使得中国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巨大耻辱抗争。现在就连区区东洋倭寇也敢前来缕一缕中国的虎须,中国的抗争固然会极其艰难的,但是中国人的抗争意识却不会停止。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绝不会成为区区东洋倭寇的中国。

锄jian是一个大事,决不允许有人和疏忽大意,韩云华在塞北的时候就没少干这种严惩汉jian伪军的事情。现在到了山东,xiao鬼子的气焰越来越嚣张了,塞北地区虽然是中国沦陷的最早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有一些比较爱国的门g古王公贵族的存在,所以当地的伪军汉jian虽然也有,但是数量却并不算太多,而且卖国的也不像山东地区的那些狗娘养的汉jian那样彻底。所以韩云华认为有必要对新民会的那些家伙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大清洗,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内形成一种全国xìng的抗日共识。

其实山东地区的锄jian的事情韩云华还是很清楚的,历史上陈光以及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没少在这一方面hua心思。汉jian的危害已经深入到了山东地区的骨子里了,绝大多数的山东人都清楚统治他们的是日本人,掠夺他们的却是那些汉jian伪军。山东的汉jian之多,势力之大远远出了韩云华的想象。怪不得原来的罗荣桓等人还多次组成锄jianxiao队在各地铲除卖国汉jian,偷袭暗杀等手段更是层出不穷。

其实不只是*山东分局向**中央报告锄jian情况,中央复电,方针是:“表面中立,实际赞助。”日军派飞机撒传单,扔炸弹。国民党山东省政fǔ主席沈鸿烈怒不可遏,诬常恩多“叛变”,要求于学忠下令讨伐,又到第五十一军军部找军长牟中珩,要求联名通电,讨伐常恩多。遭到拒绝后,大脾气。?常恩多决定以军事胜利保证锄jian的政治胜利,在东、西两线动攻势。西线由万毅指挥,攻克大店,伪区公所和伪区中队起义,接着挥师北向,在多水店子设伏告捷,击毁敌军车3辆,毙敌数十,缴获九二式重机枪1tǐng。东线由常师长指挥,声威所至,涛雒伪军1个中队起义,击毙日军3名,生俘1名,攻克碑廓,前锋直bī日照城下,军心士气为之大振。?常恩多、万毅的浴血抗战,未能得到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的“谅解”,反而电令于学忠,撤去常恩多师长职务。于学忠据理力保,并呈请第五十七军军长遗缺,以霍守义升任,常恩多任副军长兼第一一一师师长,函电jiao驰,迟迟未定。至11月,蒋介石给于学忠来电报称:“该师长不识大体,意气用事,虽云忠党爱国,但已难辞犯上误国之咎,着从轻免予处分。”并以国民党军政部名义命令,撤销第五十七军番号,两师归战区直接指挥。?缪澂流被赶下台后,被沈鸿烈接至省府附近居住。于学忠恐怕缪在沈处有其他阴谋活动,乃令缪移到鲁苏战区总部附近居住。1941年夏,沈鸿烈赴重庆时,携带缪澂流去西安,投奔了蒋的嫡系胡宗南。“九二二锄jian”表1ù出东北军中的裂痕。

韩云华对于即将生的九二二事件虽然也是持赞同的态度,但是对于常恩多的做法却是并不是很赞同,准确地说是韩云华对于常恩多处理这件事的办法有些笨。作为一师之长,常恩多的一言一行都是表率,在这种危急关头第一一一师需要一个果断的领导人,需要一个主心骨。在那种情况下,常恩多应该宜将胜勇追穷寇,决不允许缪澂流活着逃出山东。就如同韩云华本人的xìng格一样,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出成绩,干出一个样子来。

所以韩云华这次决不允许的锄jian行动出现任何漏dong,要么什么也不做,哪怕是任凭那些汉jian走狗一直就这样逍遥法外。但是一旦决定下手,那么绝对会是雷霆一击,拖泥带水的事情他韩云华是不会干的。

按照计划,韩云华这次将自己从塞北带来的所有特种部队都派了出去,当然其中还包括他的警卫xiao队。这次锄jian行动的总指挥是魏鹏,行动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山东省新民会聊城分会以及受聊城分会控制的所有汉jian商会、大地主大官僚。

韩云华当然不是一时脑袋热就这样干,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近段时间从阳谷县城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利,似乎日本军中有重要人物cha手同呼延家族的斗争。那位日军中的大人物严令日军第十二军绝不能派大军围剿呼延家族,但是呼延家族必须要在两个月之内搬离阳谷县,决不能再呆在山东,否则的话日军将会派出大军前来剿灭呼延家族。

呼延家族内部的意见也很不统一,以呼延家族老三呼延恶杀和老四呼延恶权为主的少壮派坚决同日军打到底,而以老大呼延恶财为的稳重派则是希望接受日军的条件,整个家族尽快南撤,到武汉也好到重庆也好,再不行就到昆明,反正这些老人们都说什么也不愿意呆在山东这个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地方了。

至于呼延家族的掌舵人呼延老爷子则是不表自己的观点,冷眼看着自己的这几个儿子在家族上下跳来蹦去。当然了对于呼延家族内部的事情韩云华是不大清楚的,但是阳谷县县城里面的情报人员传来的消息是日军多次派少佐甚至是大佐一级的高级军官前往阳谷县同呼延家族洽谈。而且当那位日军大佐走的时候呼延老爷子还亲自送到了城外,再结合上这段时间日军尽管不停地向鲁西派兵,但是却没有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而且韩云华还从这些xiao鬼子当中现了第五师团的踪迹,不是韩云华涨敌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只要第五十团精锐出动,别说是呼延家族的那些杂牌兵,就算是韩云华手中的这一万多人也不够第五师团的一个步兵旅团的打击。所有的这一切韩云华都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呼延家族已经向日军妥协了。

当然了这个妥协并不是指呼延家族已经向日军投降了,而是接受了日军家族南迁的建议,虽然以家族展的观念来看,呼延家族这样做并没有多少可厚非的,但是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来说,呼延家族这样做就是将阳谷县的那些父老乡亲弃之于不顾,虽然说不上是卖国,但是也绝对说不上爱国,离民族精英这样的评价更是差得远。

日军的压力逐渐向阳谷县四周压来,这段时间就连行踪不定的特战队的行动也xiao心了不少,而普通战士们更是白天干脆就我在军营里,只有等到晚上在行动,连韩云华自己都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这样一来韩云华就不能再无动于衷了,毕竟xiao鬼子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要是韩云华再不行动的话,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将会变得极其被动。

韩云华是一个喜欢主动的人,被动挨打不是他的风格,所以韩云华才想出一个转移日军视线的计划。特护队在那边一行动,日军的主力准会被调动起来,那么韩云华这边的压力就会xiao上不少。

韩云华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从塞北到山东这段时间他一直都是在打仗招兵,很少有时间去训练新兵,那些新兵蛋子要是和xiao鬼子的精锐遇上那乐子可就大了。现在日军大军压境,但是韩云华所部现在却还没有准备好,想要在将来可以同日军在山东地区有一争长短的机会,那么现在韩云华就必须将部队的底蕴以及潜力全部jī。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时间往哪里来,那就需要一只出头鸟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特战大队很荣幸就成了韩云华放出去的第一只“傻”鸟,当然了到底是谁傻还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