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排排站
字体: 16 + -

第60章 看房

第六十章 看房

,感谢玫瑰、一承布便还有反求诸己童鞋的打赏爱你们最迟明天会有一章加更滴

…………

若说先前出门时还有逃避烦心事的企图,如今在欧阳府呆了一下午回来,再进向家时,阮绵绵的心情已然真正平静了许多。

现在根雕的材料都找来了,就要开始真正的上心思琢磨造型了,找房子的事情也不能老拖着,毕竟没有一个自己的家感觉难免有些拘束,还有,等谣言的风波过去了,她也实在懒得再和郝氏那种恶心人打交道。

走进屋,向家母女正在裁剪着一块淡青色的细棉。见到她,向巧依难得调皮地向她快速地眨了眨眼,又刻意地看了一眼那料子。

阮绵绵立刻会意,打完招呼放下厚厚的一卷纸后,笑眯眯地凑到了向母身旁,故作不知地问道:“咦,婶子,这是给谁做衣服呀?”

“给和你爹同一个书院的宋先生。”不知就里的向母的心情显然很是愉悦,边继续干活边坦然地回答她,“你爹说宋先生正好想找人做两身衣裳,就介绍了我,我跟你爹去给宋先生量了尺寸后就同他们一起去扯了两匹布,这不,趁着今日正好有点空挡,赶紧先把布给裁了。对了,绵绵,你给你爹量过尺寸没?要是量了,索性也一块裁了。”

“还没呢?婶子不说我都差点忘了,等爹下工以后我就量,现在正好先学习学习。”阮绵绵凑上前,趁她没留意,还了向巧依一个鬼脸。

向巧依抿嘴一笑,也不插话,只利索地将剪下来的布摆到一边。

向母不疑有他,一边放慢速度,一边给她见解裁剪的要点。

阮绵绵用心地记着,等到两身衣料都裁剪完,只需要缝合便好,才假装很随意地问了一句:“对了,婶子,你觉得那位宋先生怎么样?是个好相处的人么?”

“宋先生啊,挺好的啊,为人很和气的,和你爹一样,肚里都是学问,却一点先生的架子也没有。”向母随口答了一句,才觉得她这一问有点没来头,不由微微起了点疑虑,“你怎么突然这样问?”

旁边的向巧依顿时紧张地看向阮绵绵,怕她露馅。阮绵绵却是若无其事地道:“我爹现在不是和宋先生同住一屋吗,宋先生那屋子我见过,本来就小,如今加了我爹,我怕时间长了总不大好。婶子阅人有眼光,你觉得宋先生会后悔收容我爹么?”

“原来是这样啊”向母笑道,“我虽才刚认识宋先生,不过我觉得,他既然主动提出让你爹一起住,肯定就不是那等小气之人。而且,我瞧那屋子虽小,可却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想来宋先生倒也是个能自得其乐的人,而且我看他和你爹相处的也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那接下来就只等衣服做好后看宋先生对向母的评价了,阮绵绵心中有数,嘴上趁机道:“话虽如此,不过……婶子,我觉得还是不好叨扰人家太久,而且,我们现在也有钱了,婶子,我爹和我都想买间房子。”

“买房子?”向母愣了愣,本想说她住在这里就好,何必买什么房子呢?可一推己及人,就明白阮绵绵虽然可以一直住在这里,阮彦真却总不好和宋先生一直挤在间小屋里的,便叹了口气,“也好,你们父女迟早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只是这京城里的房子可不便宜啊租房子容易,要买就不简单更不能草草率率的。”

能遇上这么一对善解人意的母女,真是她阮绵绵的幸运阮绵绵亲热地挽着她的手道:“这个我和爹都想过了,所以打算买稍微远一点的位置,不仅空间开阔,价格也能实惠些。”说着,将准备开书画铺子的打算也一并说了。

向母想了想道:“那就是说最好找座临街的院子,前头可以开铺子,后头住人。行,我心里有数了,明儿就亲自给你打听打听去。”

因调查取证郝氏有没有奸情之事难免需要一定时间,不大可能马上结果,其后两天,阮绵绵白天出门找房,晚上则琢磨根雕的造型,该干嘛就干嘛,完全不理会外头还未平息的闲言碎语。只是确如向母所说的,找房子可不是容易事,两天下来,看了三家,都不满意。

这一日中午,作为的房产中介的一名柳姓牙子来通知,说是溜水桥有一套临街的院子要出售。不过屋子的格局并不怎么好,而且由于老主人素来看不起经商之人,房子虽然临街却直接就是一面墙而不是铺子形式,要改造还是需费些功夫,问阮绵绵愿不愿意去瞧瞧。

溜水桥和羊坊桥相邻,阮绵绵本来就比较属意那一带的地段,还曾亲自跑去询问过有无人家出售,可因没有路子而空手而返,现在虽然听柳牙子说起来并不怎么看好,但因地段比较符合,还是和向巧依锁了门,一同前往。

路上,柳牙子先介绍了那户陈姓人家的情况。

据说,那陈家的老主人早年一直在外省当过七八品官,后来告老还乡才回到了老家。可因教子无方,眼见原本殷实的家产日渐被唯一的儿子给输光,几番劝说无用之后,终于狠心动用家法,想要好好教育教育儿子,没想到板子打到一半,自个儿就突然蹬蹬腿猝死了。老夫人经不起这个打击,缠绵病榻数月后,也跟着丈夫去了。街坊乡邻看不过去,虽然没法名正言顺地干涉人家家事,但只要陈家小儿出门,他们就毫不掩饰地戳着他的脊梁骨鄙夷唾骂。骂了一阵子之后,也不知是脸皮终于挂不住了,还是良心发现,陈家小儿忽然说要把这宅子买了,离开京城。

柳牙子不愧是做牙子的,口才极好,将整个故事讲得极为生动,仿佛他就曾在陈家呆过似地。这样边走边听,不过两刻多钟,便到了柳牙子所说的房子。

趁着柳牙子上前拍门的当口,阮绵绵大略地打量了一下房子的情况。

房子的大门是设在南面的,上书“陈宅”两字,虽看不出里头的情景,但从那些高出墙头的葱然绿意来看,里头应当有些景致。至于临街的东面,虽说有堵高墙隔着,可墙后就是一排三间左右的屋子,要是把墙推倒,这三间屋子应该也能做店铺。再看南面带院门的那面灰白色的墙,起码有几十米长度。

这样一眼看下来,阮绵绵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数。

若依正统之人看来,这房子虽坐北朝南,可南北的进深却只有一进,东西反而宽长地有两进的样子,确实和时下南北比东西深的格局不大相符。可对于人口简单的阮家来说,倒也还算合适。

刚看了这些,里头就有人出来开门了,却是个一身素服神色憔悴的年轻妇人,柳牙子忙招呼两边见礼,介绍说这便是陈家小儿的媳妇。

陈氏礼貌虽周全,话却很少,说了寥寥几句都带着他们看房,看其神情,仿佛很为丈夫居然要卖了夫家的祖宅而羞耻。

由于南北只有一进,进门后若无遮挡便是直对厅堂,不利风水,里头还讲究地立着一面叠砌考究,还雕饰着许多吉祥图案的砖墙影壁,转过影壁就看到一个四方天井。

和阮绵绵第一次看到的胡家医馆的小天井相比,这里显然宽敞了不止一两倍,这从种植在其中的花草树木便可以看出。

天井的右手侧,也就是东面,便是在外头时就看到的三间厢房,门口所正对的则是三间厅堂,唯独左边只有一道矮墙隔离内外,仅以拱门相通。不过拱门却不在正中,而是靠近厅堂,和走廊相连。

阮绵绵先进东面的厢房看了看。最南面这间是厨房,另外两间则是卧室,里头还摆放着一些家具,看样子是下人的房间。看来若到时候要打通,确实需要一番功夫重新收拾,想到其工程,阮绵绵当即有些不看好。不过转到厅堂,这印象就好多了,里头的陈设虽说谈不上雅致,但也大大方方,高长案靠墙,八仙桌靠案,红木交椅放两旁,底下两排是两几四椅,四条红柱的颜色也还完整,招待起客人也不至于寒酸。厅堂两侧,则一间是书房,一间是小花厅,可能也兼做餐厅,中间摆了一张大圆桌。

阮绵绵慢慢地看着,不管是失望还是高兴,脸色都始终保持平静。要知道这买房可是笔大支出,能省则省,而她看房时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砍价。

向巧依也跟着她很仔细地看,以她的眼光看来,这样的屋子自然是不大合适的,口中虽未说,脸上却偶尔也会表现一点出来。陈氏一直陪同着,时不时地就偷看两人的面色,外头一圈转下来,她心里已经失望了几分。可还是打起精神,带他们到内院也瞧了瞧。

相比起宽敞的外院,内院由于多建了几间房,看起来明显紧凑多了。北面三间,东西面各三间,南边则是一排小屋,分别是茅房柴房和杂物间。

整体来说,除了格局不大合适,临街的三间房子不好处理外,其他的也都还过得去。

参观完毕,接下来自然就轮到谈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