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一道光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佛系由来

    一连跑出剑冢之地的范围以后,云诺回头才确信没有逐鹿群雄的人跟来,这才松了一口气,悄悄下线。

    第一次与玩家动手pk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更多的兴奋也是真的,那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碾压的兴奋。

    现在云诺更加确定,自己现实中的修为在游戏里彻底得到了发挥,一般普通人根本不会是自己的对手。

    属性低或许是数值的硬伤,比如伤害。可技巧类的东西,并不是靠游戏里装备,等级,技能可以填补上来的。这需要长久的锻炼,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

    况且云诺属性低是因为残疾的缘故,并不准确。

    光凭这一点,说云诺目前领先了百分之90的玩家也不为过。

    如今社会,机械改造水平,医疗,智能化,机器人等科学等突飞猛进。

    所有需要人体苦力活的项目基本都被机器代替,年轻一代,多数人坚持锻炼的少之又少,身体机能退化严重。

    而传统华夏武学,除了少数不入俗世的门派保留正统武根以外,更多的是在江湖骗子的多年不懈努力下彻底没落。

    功夫,在多数人们眼里,

    不过是花拳绣腿而已。

    又加上全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环境,诸国人民压力骤减,才造成了如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男儿举肌无力,

    女子娇弱不堪。

    而像云诺这样活在‘原始社会’,还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突破自我的人,如今,少之又少。

    现在游戏的推出,以人体为蓝本确定游戏基础属性的设定,在全球掀起了一波,健身锻炼的热潮。人们除了工作游戏时间,纷纷走出户外,开始自我提高身体素质。

    各类格斗家,运动员,极限运动爱好者,也开始频繁的出现在荧幕上,为人们传授一些强健体魄,突破自我的方法技巧。

    为的就是在游戏世界,属性有所突破。

    可就算如此,云诺这类苦修者,也不是后来者可以随随便便就可以追上的。

    ......

    生前老道士在世,每个月都会带着云诺下山一次,一是补充师徒两人日常生活所需;二是带着云诺在宜城转转,开阔一些眼界。

    毕竟云诺年纪不大,好奇心玩心重,常年闭塞在九五观,一味的修炼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实则这只是老道士一厢情愿罢了,云诺并不爱下山,他是一个喜静之人,更多的时候喜欢独处,做一个孤独者。

    可老道士不这么认为,他一直认为云诺因残疾抗拒下山,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感到自卑,每次好言相劝,软磨硬泡哄着下山......

    如今老道士离世,云诺将每个月下山一次变成了两个月下山一次,平时的时候就安安静静的待在山上,练练功,打打坐,逗逗龙山之中花鸟鱼虫,也挺自在......

    穿上一袭道袍,使云诺原本就略带书卷气的脸上,书生气更浓。这是云诺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也是生前老道士,攒钱给云诺专门定制的一件道袍。

    云诺是老道士的唯一弟子,老道士又是九五观的主持,老道士仙逝,云诺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了九五观的主持。

    主持下山,自然要体面些。

    云诺又从床底下翻出一对拐杖,一根是平常木头所做;另一个则是金属制成,杖长约五尺,通体墨金色,上雕龙头,杖刻龙身,扶杖竖立,散发厚重之感。

    龙头拐杖,是老道士生前所用,每当云诺问起拐杖来历,老道士都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此杖乃当年杨家天波府佘太君所用,唐太宗所赐,是可‘上打昏君,下打奸佞’的宝贝,当年为师的师傅的师傅......

    云诺听着,也就当吹牛了。

    老道士仙逝,龙头拐杖成了留给云诺的唯一遗物,临终前曾告诉云诺,如若又朝一日实在撑不下去,就将龙头拐杖索性卖了,可保云诺和云妍衣食无忧。

    那一刻,云诺才真正相信老道士所言是真的。

    龙头拐杖虽然价值不菲,可云诺从未想过变卖了它。

    虽然平日里一口一个老道士叫着,可云诺对老道士还是异常敬重的,传了一身本领不说,光是将云诺和云妍抚养长大,多年的养育之恩,就已让云诺将老道士当做再生父母了,所以老道士的遗物,云诺就算是日子再苦,也无论如何不会卖掉老道士传给自己的东西。

    下山自然不能推着轮椅,只能杵着拐杖下山。

    云诺背着竹篓,带着身上仅有的一点钱,杵着双拐,不紧不慢的出了九五观,向山下宜城走去。

    道士下山是自带盘缠的,这与佛教有本质区别。

    化缘是和尚的专利,就是度化有缘人,佛家讲究缘,也就是传说中的慧根,不是谁都能入佛家法眼的。但他们度化是要有回报的,你得管饭,大和尚是不种地的,吃饭就成了问题,当然他们有一定的修为,不会去抢,就只能靠度人来换取食物。

    如今社会,和尚总是和金钱扯不开关系。

    和尚化缘和金钱扯上关系是因为寺庙的出现,他们是不存在劳动的,既然想到要修建住处寺庙,供奉佛祖,当然还得别人来完成,于是就有了化缘的演化——募捐。

    唐僧虽然历经几十年风雨兼程取回真经,但大雁塔还是皇帝给修建的,僧人不会去自己建一座庙自己住的。住了庙以后就不止是光吃饭的问题了,高层和尚要收门徒,这一部分人要过日常生活,经费是必须要有的,就派一部分和尚下山去化缘,当然了,走的远一点话的饭菜拿回来不是冷了就是坏掉了,不如化一些钱物拿回来自己买米做饭。

    所以和尚逢人就称施主,施主施主,施了就是主,是功德,功德无量。

    可道教不同,作为华夏传统国教,虽然也供奉神仙,但道士一般不会出去化缘。每个道观都有菜地,种粮食,道士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

    当然道士也需要金钱来修建和维护道观。

    道教有信徒,愿意的话,道士会通过给信徒做法事来收取一定费用。

    可仅仅做法事是不够的,道士要饭吃,道士们日常除了背道规和研究经法术,道士几乎人人都学了门手艺,出去行走能靠手艺挣得收入,用这些钱物换取食物。

    看风水,算运势,测星座,跌打正骨......各个领域道士几乎都有涉及。走了这些立足于江湖的本事,大可不必敲门伸出钵盂讨要饭菜填肚子。

    自小在老道士的耳目熏染之下,这些本领云诺自然也学了不少。

    按照老道士话说,

    行走江湖,技多不压身。多门手艺,多个活法。

    和平盛世道士是很少下山的,因为道教讲究道,除了修炼自身外,还崇尚济世救人,可以给自己修炼添砖加瓦。盛世和平,百姓丰衣足食,自然不需要道士。所以在乱世之中,俗世反而能看见不少道士下山救济灾民。

    和尚却有不同。

    人经历过生活的苦难,惨遭社会毒打后,看破红尘而剃度出家,变成了和尚。

    换种说法,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

    既然出家是为了躲避祸乱,逃避现实,那又怎么可能在乱世之中轻易下山?

    同时,佛教讲究因果轮回,在佛教信徒的眼中,始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也因此,他们认为引发战乱之人,必有一天会自食其果,因而无需他们的帮助。

    这就是佛系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