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翔
字体: 16 + -

学校那些事儿 3

    wed aug 26 20:00:00 cst 2015

    保定,位于天机至北,(北方又称水方,阴方,亥是12地支中最阴的一支,所以称极阴,是万物的终结,也是转化为“初阳”,所以亥地属北水,但实际却在西北方)天地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配合天干地支,分出现在所谓的天道。到过大慈阁的人同学可以去问问那里的算命师,你就明白我讲的这些并不是无稽之谈

    当时六号楼出了太多问题,比如住在阳面的人晚上会看见南边的坟地冒烟,发光,有时候还能听见有人在那边说话,当时六号楼对面还没有喷泉,没有操场,甚至没有围墙,你能明白当时学生们晚上睡觉时,对着一个闹鬼的坟地的感觉吗?

    古有保来,定者安也,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约燕、齐灭中山。燕赵重新划定疆域,现保定市区的地域范围划归燕国,以南为赵国地。据明弘治版《保定郡志》记载,燕昭王曾于今保定城东五里建广养城,俗称空城,为放牧战马之城。至北宋因重要战略位置,宋太祖派大将督城,初名保州,后经战乱屠城,怨气冲天,废弃多年,初元复兴改路治,为名保定路。黄泉分九路,长路中安,近泉为定,关城保定又被历代出关将军,视为黄泉路,多将遗骨葬于北营门外,一为望故土思乡,二为守土保国。此路便是今日北二环路临路复兴路,袁世凯进京前从此路往。路边白气阴森,犹如颅骨铺道。

    明朝改保定府,清时因直立迁都,又为直立总督署。至此,保定以为六朝废政,至侵华战争,中日两军多战于此,清苑诸地多为激战地区,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战战于砌,尸横遍野,曝骨中原。当地居民多信佛道,日避流寇,夜避阴邪

    我校,建校南大园南,临二环路,正是晋朝古战场和二战时期鬼子扫荡的地方,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晚上出去看看鬼火,白天坐车去清苑看看马场溜溜地道战古址,说不定还能捡到烈士遗骨~将军战甲啥的呢

    图书馆楼顶,放有玳瑁,玉龟,都是辟邪之物。建馆初期,曾请来祖传三代处子身,禅悟打坐于顶(至于这哥们怎么做到的让自己家三代都是处男,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了就)以为祈天普照阳刚正气。法为完,而处男毙,此事也因此封杀,图书馆顶楼因此封闭。

    顺带一提,莲花池一带流传此事是因为那个处男是假的,所以抵不过至阴之气的侵蚀而暴毙。可在我看来,那却是因为阴气太重,三世修为无法抵御,致使阴气反噬造成的。

    地大北校门,又称临时路,十一号楼下出校必经之路,在临时路到九号楼之间有两块没有写任何字,像光缆提示牌一样的小石碑,形状很小,短而平滑,容易被忽略。两块石碑间距下,挖有暗渠,每到夜晚如果把九号楼的灯全关掉,可以看到有荧光伏地。若到了夏天,学生离校后,一个人站在九号楼下,可以听见暗渠内波涛汹涌声,排山倒海而来。

    暗渠是谁所造?唐代工匠李演。为何所铸?唐穆宗长庆三年,心腹大臣李绛因穆宗迟不立储,故采用束人王充的办法,到易县太行山脉下寻找麒麟露,为君王洗尘,清君耳目。可惜途路定州夜宿,发现东北方向流光溢彩,似有异事显圣。便引千骑星夜溯其源,果然见一芒星疾驰向北,如光如炬。追至定州北部,发现有奇藤大如广厦,芒星坠入奇藤中。上连藤蔓,遮天蔽月。众人惊异,寻其根不见其远,惟叶下硕硕放光,发之,现一大果,大如人头,形拟葫芦,嗅之,甘甜可口。于是呈报京吏,献于穆宗。

    穆宗得其果食之,未几时日,卒。史称双皇废旦。

    以上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