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三权鼎立新制度(六)
第二卷 海阔天空凭栏跃 212.第212章 三权鼎立新制度(六)
“高兄,这是做什么,某难道是因为这些钱才出手相救的吗?”,李烨有些生气,自己当初因为高思继是汉人才出手搭救,根本没有想到高思继的身份。
见李烨脸色有些难看,高思继赶紧解释道:“请李典军息怒,这不是某的意思,都是阿大因寻孩儿急切,出三千两寻找孩儿的下落,阿大不过是兑现当初的诺言,还请李典军某要推辞”,高思继言辞恳切,说话句句在理不容的李烨不信。
“好吧,请高兄书房一坐,某也有一份礼物送给高兄,还请高兄莫要推辞”,李烨不想白白的受人恩惠。
高思继知道自己如果不答应,李烨也不会手下自己的谢礼,便跟着李烨走进书房。高思继走进李烨的书房,看见李烨书房内并没有多少东西,书架上既没有四书五经做摆设,也没有书面古玩冒充文雅,书架上都是一卷一卷的纸张,上面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东西。
高思继当然不认识画中是何物,这些都是李烨一点一滴从脑海里绘制的机械图纸,每一张都可以价值千金不为过。高思继的眼光慢慢的停留在墙上一副巨大的地图上,这幅图给高思继感觉是那么的熟悉,又有些陌生,好奇心油然而生。
“李典军,这是什么图,为什么这么古怪”,高思继不解的问道。
李烨从书架上取出一个木盒,放在书桌上,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大罐子,听见高思继的问话,回头看了看,“这是世界地图”,李烨随口回答道。
“世界地图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是大唐地图吗”,高思继好像有些明白眼前的画是什么了。
“世界地图是大唐和其他国家的总称,世界上除了大唐,还有许许多多跟大唐一样的国家”,李烨漫不经心的解释道。
“大唐难道不是最大的吗?怎么画的怎么小啊”,大唐鼎盛时期的面积也只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世界陆地面积有一点五亿平方公里,大唐只占了十五分之一,与高思继心目中的上国天朝有很大的区别,让高思继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现实,故此会有如此一问了。
“外面的世界很大,某记得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不知道高兄听过这个故事吗?”,李烨知道自己的解释不一定能够让高思继信服,便给高思继讲了夜郎自大的故事。
“听过,这与大唐有什么关系”,高思继还是没有明白李烨话中的含义。
“当然有关系了,你看图上边的地方是不是很大,与大唐是否有着一比”,李烨手指着西伯利亚平原和东北广袤的地区向高思继发问道。西伯利亚平原和东北广袤的地区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比起大唐的面积只多不少。
“这里都是极寒之地,哪有大唐的这里的气候好,要之也无用”,高思继想了想不解的回答道。
“这块地方这么样”,李烨将手指移到大唐的下方。李烨手指的地方是现代东南亚地区,面积大约在五百多万平方公里,面积不大也不小。
“这里都是化外之地、瘴气肆虐,不适宜居住,不要也罢”,高思继仍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话里有什么问题。
李烨淡淡的一笑道:“那你说说大唐有什么好的,让某也听听”。古代中原一直以上朝天国自居,狂妄自大的心态表露无遗,生怕被周边的国家瞧不起,到后来只落得一个有名无实的虚名,周边的小国落得实惠闷声大发财。
“这个……”,被李烨一问,高思继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李烨了。
“是不是想说万国来朝、文化悠久、物产丰富,这些难道不是夜郎自大,拍马屁的说法吗”,李烨的鼻子里哼了一声道。
“难道不是吗?”,高思继有些被李烨惹怒了。
“万国来朝,怀远薄来而厚望,这算什么来往,明明就是拿钱买来的。文化悠久也是自欺欺人,世界上与大唐一样文明的国度不知有多少,谁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物产丰富之说更是井底之蛙,大唐缺银少铜,你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少盛产金银铜铁的地方,就是大海的东边倭国,一年的银产量就有几百万两”,说完李烨靠在书桌的椅子上悠闲的喝了一口茶,看着一脸惊愕的高思继。
“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世界之大,不是用嘴就可以说的,只有走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才知道世界之大,物产是何其的丰富”,李烨就像拿着一块糖,引诱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狼外婆。
高思继有气无力的坐在李烨的对面,不甘心的抬起头道:“这些李典军都见过”。
“如果某说某见过,高兄相信吗?”,李烨反问道。
“信,某相信李典军不会骗某”,高思继自信的点了点头道。
“世界之大,非我等一生所能及也,但是大丈夫立足于天地之间,就应该有天一样宽阔的胸怀,海一样的深远,山一样的雄心。也许我们今生无法踏足的地方,我们的子孙可以踏足,难道不是一生一件乐事”,李烨不知道自己这番话能激起高思继多少雄心壮志。
高思继随父行不过千里,孤陋寡闻虽然谈不上,知道的也并不是很多,一时无法回答李烨的问话。见高思继默不作声,李烨也没有多说,打开面前的木盒,从里面取出一套茶具递给高思继道:“也没有什么好回赠的,这套茶具不值什么钱,拿回去喝茶用”。
高思继进书房的时候,就看见李烨书桌上摆着一套茶具,也没有太在意,毕竟每个人都喜欢用好东西,在李烨书房里如果看见什么好东西,当然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高思继没有想到李烨竟然送自己这么好的一套茶具,捧着茶具的手有些微微的发抖。
“是不是感觉很名贵,如果某告诉高兄,这样的茶具只是次品的话,不知高兄会怎么想”,高思继手中的骨瓷在李烨的眼里绝对是次品,成品现在就一只碗,还在田令孜的手上。
“次品……”,高思继的脑袋翁的一下,不知道怎么理解李烨的话了,如果自己手中的骨瓷是次品的话,成品是什么样子,高思继已经不敢想像了。
“这真是次品”,高思继大着胆子小声的问了一句。
“当然是次品,某还能骗你,也许有一天你会看见成品的玉瓷”,李烨没有必要骗高思继,高思继也知道这一点,便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欣然接受了李烨的茶具。
李烨把高思继送下小楼,走到院中,高思继看了看院角兵器架上摆放的兵器道:“某刚才见李典军练习的枪法与吾家的枪法有几分相似之处,不如某练上一趟让李典军看看”。
李烨知道这是高思继故意在传授家传的绝学,能学会几成全靠李烨的天赋了,李烨没有说话,静静的退到了一边,默默地看着院中的高思继。
不过,让李烨不知道的是高思继是四季拳创始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人称“白马银枪”。其孙子高怀德、高怀亮亦成为了北宋开国的名将(开平王)。只是传到后来,高家枪不如杨家枪了,高怀亮也改练了双鞭。倒是呼延瓒继承了高家枪,并把高家枪改成了呼家枪,一直传承下去。
到了南宋高宠这一代,竟然学到了失传已久的家传绝学,高家枪到了高宠手里又重现辉煌,高宠乃是开国元勋开平王高怀德之后。因知宋高宗牛头山被困,特奉母亲之命,前去保驾。路上遇上正押运粮草的牛皋,郑怀,张奎,遂与其结拜为兄。高宠是岳飞手下的一员虎将。高宠是南宋抗金时期的第一枪。只因高宠连续挑十一辆铁滑车,跳到第十二辆铁滑车之时,坐骑疲惫,他从马上摔下,被铁滑车碾死。
李烨那里知道这些事情,见高思继慢慢舞动手中的枪,时而如金鸡乱点头、时而如蛇走游龙、时而如雪花飞舞,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枪法在以前可以用“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来形容。
一趟高家枪练完,高思继心不跳、气不喘,气定神闲的往院中一站笑道:“李典军,不知某练的如何”,其实高思继是在问李烨学到了几成。
“高兄,不如让某练上一练”,说着李烨将手中的枪,慢慢的展开,脑海里如同放慢电影一般,一招一式照本宣读的把高家枪练了一遍,李烨的动作虽然缓慢,但是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高思继不由得睁大双眼,一脸的难以置信道:“李典军以前见过高家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