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盛年代
字体: 16 + -

5 -13太平洋壁垒

5 13太平洋壁垒

夏威夷岛的失守,让美国上下特别恐慌,美国丢掉的不止是一个夏威夷,还有一整支的太平洋舰队,这等于美国的西部海岸已经朝着日本海军洞开。

美国在一战末期,由于其本土未受战争影响,美国人乐观的认为,美国本土是绝对的安全的,打造了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扩建了两支舰队。

这两支舰队在世界上带着第一的桂冠长达十五年,直到五年前被日本摘取,在苏联军队横扫欧洲的时候,美国紧急将四艘未完工航母仓促完工,补给到了太平洋舰队。

谁知道在第三次海试中就被日本舰载机给悉数击沉,陪葬的还有整个太平洋舰队,加上在澳大利亚被击沉的三支,一共九十多艘战舰。

由于苏联已经实际控制了大西洋各大主要航线,所以美国的大西洋舰队,也不能分兵回援太平洋东岸,不然只能顾此失彼,让美国东西两个海岸同时落入危险境地。

尽管美国工业在世界上号称第一,那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制造一支舰队出来,即就是一夜之间能够制造一支舰队出来,也没有这么多的舰艇人员去驾驶和操作。

所以关于美国在太平洋东岸的利益和美国本土西海岸的各大城市安全,只鞥从长计议,必要的时候,只能陷入本土作战。

所幸的是美国陆军和空军没有伤筋动骨,主力犹在,美国将大半空军部队调往西海岸,并将陆军的所有炮兵部队悉数调往西海岸,准备同日本海军大打登陆战和反登陆战。

由于大西洋的形式严峻,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对外没有宣布的情况下,已经缔结了同盟条约,在美国遭遇如此严峻的形式下,来自英国的一则建议,让美国茅塞顿开。

美国在建的战列舰有十六艘,这都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苏联和日本联合入侵中国的时候,美国就上马的战舰,这也是美国淘汰一战时战列舰的正常步骤。

当然还有大量的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等战舰,这些战舰美国可以在半年时间内全部完工,还可以同时开建更多的大型战舰,只是现在这一切都来不及了。

英国人的建议是,效仿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炮台和日本东京湾炮台,横须贺炮台,也在美国西海岸主要海岸,修筑大型炮台。

美国军方立即将所有可用巨炮都调往西海岸,就是已经安装了炮塔,但是其余还没有安装的半成品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也不放过,一个字拆。

美国政府同时向三家火炮厂定制了超过百门425mm巨炮,还有大量的250mm和380mm巨炮,美国缺什么也不缺钱,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一般不会存货,有了订单才临时制造。

资本主义企业工厂,已经发展到了利益最大化的顶峰,不会浪费任何资源和时间,一切都以利益为重,即就是美国沦陷了,只要美国政府不给钱,工厂也不会开工。

这就跟传说中的,一边是没有牛奶喝,没有橘子吃的,另一边却是宁可腐烂倒掉,也不愿意出售的,这其实不是传说,这就发生在美国,是事实存在的。

美国将在西海岸布制炮台的计划起名为大西洋壁垒。大西洋壁垒的修建,体现出了美国这个国家的潜力和能量,大量的建筑用品和军用物品,通过铁路,公路和空中运输,都朝着西海岸云集。

向北包括加拿大的西海岸一直到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的墨西哥边境,这一海岸线曲曲折折长达上万公里,重点地段超过百处,可登陆地段近千处。

由于海岸线过于漫长,所以美国最终重点选择了三十六处,依次从北到南,或紧凑,或分散,加拿大境内有十二处,美国境内有二十处,墨西哥有四处。

都属于史无前例的巨型炮台,规模均超过了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炮台和苏联新建的摩洛哥炮台,也只有东京湾和横须贺两处炮台可以媲美。

每一处炮台尽管主炮数量都不尽相同,但是最小的一处炮台,425mm主炮也有六门,380mm主炮六门,250mm副炮十七门。

最大的一处炮台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海湾,这里也是美国西海岸最繁华地区之一,这里的炮台其实是左中右三处,拱卫着这个美国最最富裕的海湾。

圣弗朗西斯科海湾的425mm主炮超过了二十七门,还有四十一门380mm主炮和一百多门250mm主炮,还有巨量的对空对地自卫火力。

美国炮台的火炮,并没有效仿苏联新建的摩洛哥炮台和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炮台,而是效仿了日本的横须贺炮台。

也就是并没有照搬战列舰的三联装炮塔,而是将炮塔拆解,将每门巨炮单独安置,这样提高了火炮的生存率,也扩大了防守面积,增加了火炮的自由度。

当下也只有美国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将三联装炮塔在工地拆解,然后再工地临时组装成独立炮塔,其他国家都不具备这种能力。

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炮台的炮塔,直接就是德国给战列舰使用的三联装炮塔,西班牙买回来,德国人帮忙安装好,就连基座都是按照战列舰的甲板模式修筑的。

苏联人是因为对面西班牙直布罗陀炮台炮塔的影响,也照搬了这种模式,将苏联生产的三联装战列舰主炮给搬了过来,并架了上去。

美国人修筑太平洋壁垒的时间比苏联人修筑摩洛哥炮台的时间还短一点,几乎整个北美洲西海岸同时开工建设,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所有主炮和副炮安装完毕。

全部是以军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筑造,生存能力相对而言,应该没有苏联人修筑的摩洛哥炮台生存力强,混凝土结构的炮台,并不吸收冲击力,对附近炮塔的转动装置有致命的威胁。

但是由于美国人将炮塔改为单门,这使得综合能力追平了苏联人的摩洛哥炮台,美国人在两个月多的时间里,通过公路和铁路还有飞机,动用了百万吨级的建筑材料。

并且三十六处工地同时开工,这在世界上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自拍胸口说我可以办到,德国人想干,也没有这么大的工地让他来施展。

以德国人的严谨,两个月完成一个这么大的工程,几乎等于粗制滥造,有损德国人的尊严和声誉,这只不过是美国被逼急了的临时对策。

美国大西洋壁垒的修筑,在短时间内,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比重建一支太平洋舰队更加省时省力,还更实用,所耗费的资金更加少的可怜。

正在夏威夷岛休整的日本和苏联特混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并不知道,他们在休整的这两个多月时间里,已经丧失了登陆美国的最好时机。

从世界各国军事布置形势上来说,苏联和日本已经完成了对美国无形中的战略包围,美国已经处于苏联大西洋舰队和苏日联军特混舰队的夹击之中。

现在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要做的就是找出下一个行动目标,欧洲仅剩德国和英国,还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南美,以外都落入了苏联和日本手里。

世界大的区域除了七大洲,还分为十五个区域,分别是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北欧,北非,东非,西非,南非,北美,南美,

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最终选择试探,分别以武力试探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反弹实力,并最终确定那个是软柿子,然后就选择先捏哪一个。

在苏联军队横扫欧洲的时候,德国在接收波兰军队后,选择了封锁边境线,并抢先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就一直世界形势不闻不问。

苏联派出的战斗机尚未靠近德国边境,就被德国战机冲了出来驱离德国边境,经过几次试探后,苏联发现,不管他们派多少飞机,德国都会起飞同样数量的飞机拦阻。

苏联大西洋舰队,派出的战舰同样,在还没有靠近德国海域的时候,就被德国海军以同样的兵力相阻拦,就好像德国人知道苏联的部署一样。

苏联大西洋舰队总司令茶罗涅夫和苏联西部军区司令员欧德洛夫,给莫斯科方面的汇报,引起了莫斯科方面的重视,因为德国的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

在中国的西北战区,苏联军队和日本军队占不到上风,处处受人克制,就是因为中国西北战区的空中力量一直处于优势,在没有海军帮助下,陆军部队只能吃瘪。

而苏联从法国派往英国的战机,直入英国英格兰和苏格拉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才遭遇到英国巡逻机,也有在海上就被拦截的例子。

这就说明,英国跟德国并没有互通科技和军工,而在太平洋上苏日联军偷袭美国夏威夷群岛,这就说明了美国也没有跟德国互通科技和军工。

也就是说,相对来看英国和美国要比德国好欺负,最少跟英国和美国对阵,还是进行的旧式的作战方式,如果跟德国打,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甚至更糟。

所以最终苏联将首要目标定位英国,日本将目标定为美国,双管齐下,将德国放在最后,然后集合两国倾国之力,跟德国决战,将中国放在最后。

美国在世界上的情报组织,也陆续探听到了一些消息,特别是德国和中国西北战区可能有关系,已经确定了中国西北战区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都是德国的。

而苏联陆军和日本陆军,也是在进攻中国西北战区失败后,才转而向欧洲,南亚,东南亚,等地扩张的,经过判断,德国和中国西北战区应该是有非常大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