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教师开始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出游遇情敌(求收藏求推荐)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传统节日上巳节终于到了,这是曲水流觞,游春踏青的日子。

    也是古代的情人节。

    古代的节日很多,三月下水,七月过桥,九月登山,十二月乘坐纸马吃着年糕羽化升天。

    沈光林为了这一天的出行已经准备很久了。

    他要搞一个盛大的无遮大会,哦,不,是烧烤派对。

    为了这次活动,沈光林还专门找到铁匠铺打造了一个烧烤炉,还专门弄了一个煎牛肉的平板锅。

    生活不止是恩恩爱爱莺莺燕燕,沈光林还有一堆可爱的学生们呢,要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班上一共三十人,光牛肉他都准备了二十多斤,剩下的就是些猪肉,鸡肉,鸡蛋豆腐了。

    青菜?

    不存在的,大家都不爱吃,吃那个咳嗽。

    这个季节想吃很多蔬菜也不现实,现在可没有菜篮子工程。

    能吃到的时令蔬菜只有菠菜,而他又不是大力水手。

    这些天,学校里天天吃菠菜。

    早上菠菜豆腐汤,中午炒菠菜,晚上...晚上晚饭自己做。

    当然,只有沈光林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带着牛肉去串门,也不只是去赵哥家,附近的几位老师家里他都走遍了,大家也普遍适应了这位喜欢带着牛肉串门的沈老师。

    出门搞野餐会,饮料自然也是必须的,饮料的选择面就有很多了:红星,牛栏山,79年的长城干红,80年的北冰洋肥宅快乐水。

    在这个年代,真想喝82年的拉菲确实做不到,想喝80年的可乐却可以。

    同学们并不知道,出现在野餐会上的,最奢侈的其实并不是这些酒水饮料,甚至包括那一箱友谊商店购买的可口可乐都算不上名贵,真正名贵的是那堆大阪牛肉。

    大阪牛肉最好的归宿就是煎牛排。

    在沈光林这里,薄的叫做牛肉片,厚的才叫牛排。

    天天都吃煎牛排这是家里有矿才吃的起的狠角色。

    切一整块牛肉,煎个七八成熟,配上酱汁,撒上调料,外焦里嫩,香甜可口,估计这会为同学们形成长久的美食记忆留下深刻的一笔。

    沈光林在宿舍的时候就下厨煎过几次牛排,至少李蓉和李莉姐妹两个都说好吃。

    尤其李莉,她最喜欢的就是外国人常提起的五成熟,而且还一定要把牛肉片说成是牛肋排。

    其实各个部位的牛肉都是有专属名词的,并不是只有牛脊骨那里才叫牛排。

    宋小雨当然也跟着说煎牛排好吃,不过她的态度做不得数,只要是肉她都觉得好吃。

    至于同学们非常希望知道的西式就餐礼仪,不好意思,沈老师自己都不蛮会,并不是不愿意教。

    李莉要想学,那且另当别论。

    这天一大早,沈光林的自行车全程被征用,除了搬运物品,它的最大功能就是给那些还不会骑车的同学们练手。

    摔坏了怎么办?

    再买新的呗。

    为了这次出游,沈光林也是煞费苦心,他还准备了不少钓鱼钩。

    钓鱼钩简单,直接用缝衣针烧红了弯一下就是了,比较难的是鱼线。

    好在这个玩意也有的卖,买上一大卷再分配就是了,谁想钓鱼就来分。

    钓鱼的历史发展悠久,但是吊线的讲究也很多,在古代,经常使用的是棉线、麻线和丝线。

    当然,还有用马尾和兽筋的,直到锦纶线的问世,这才给垂钓活动开创一个新天地。

    其实,锦纶就是尼龙,是二战之前美国人发明的。

    在1958年4月,第一批国产“己内酰胺”样品在锦西化工厂试制成功。

    产品被送到京城纤维厂一次抽丝成功,这是第一批国产尼龙问世。

    因为它诞生在锦西化工厂,所以这种合成纤维后来就被国内命名为“锦纶“。

    同学们谁想钓鱼的都可以参与进来,还可以顺便整点鲜活水产品烤着吃。

    在京城适合钓鱼和春游的地点还是比较好选的,距离学校最近的地点就在101中学附近的圆明园。

    未名湖也有鱼,不过在自家校园里搞这些好像不好。

    圆明园遗址中就有一个大湖,只要交钱就是可以钓鱼的,即使在后世,也有人偷偷过去夜钓。

    能够选在周末集体出游,同学们都很兴奋,不少诗人已经提前“即兴挥毫”好了,就等当日发挥变现。

    沈光林早就发现了,在这个年代,诗人遍地走,李白多如狗。

    不少同学说,沈老师虽然穿着洋气,长得也帅,但他不会做诗呀,缺乏革命主义浪漫情怀。

    沈老师确实不会做诗,也看不上,但是他会钓鱼。

    他的鱼塘里曾经养了好多鱼,有国内常见的青草鲢鳙金鱼锦鲤,也有来自国外的老毛子大马哈黑珍珠。

    无论自己池塘里养的鱼还是别人水塘里游的鱼,只要有机会上手,沈光林统统都不放过。

    沈光林的父亲老沈的爱好也是钓鱼,不过他是真的在钓鱼。

    就是到青菜地挖蚯蚓那种。

    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词汇的意思都改变了。

    这就跟“溜冰”一样,70后80后溜冰是在室外用脚穿着鞋溜的;90后00后溜冰是在室内用嘴对着瓶子溜的,完全是两种运动。

    在沈光林很小的时候,老沈就带着儿子钓野塘了,这也是沈光林童年时光里练习钢琴画画羽毛球之余为数不多的乐趣。

    后来,沈光林长大了,有感于钓鱼确实是项好运动,因此自己开办了鱼塘。

    听说这次出游能够烧烤还能钓鱼,同学们的兴致果然很高。

    大家带着各色物品兴高采烈的就出发了。

    因为选址圆明园,从京城大学过去并不远,走路也就十几分钟路程。

    等同学们大部队赶到的时候,沈老师已经把炭火升起来了,正在指挥小雨同学把牛肉切块,羊肉串串。

    大家一番安营扎寨忙里忙外之后,不少同学开始了自己的才艺展示之旅。

    这个年代的同学们怎么会这么有才的?

    折柳枝脱了皮吹口哨算是最低级的;

    钻孔做柳笛吹出节奏感来这是第二级的;

    竟然还有人会用树枝折成草虫蚂蚱之类,这简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展示呀。

    曾经的沈光林还以为自己很多才多艺呢,钢琴十级,绘画9年,羽毛球职业级,高尔夫,保龄球也都有一定的水平,结果到了这里压根没有任何可以展示的空间。

    沈光林会弹钢琴吉他,而现场只有手风琴和口琴。

    唱歌他也融入不进去。

    因为同学们唱的歌曲他都不会。

    传统歌曲不会,现在的“流行歌曲”也不会。

    就连李莉同学都唱了一首他没有听过的“流行歌”:

    “妹妹找哥泪花流,

    不见哥哥心忧愁。

    望穿双眼盼亲人,

    花开花落几春秋。

    啊…

    花开花落几春秋,

    当年抓丁哥出走,

    背井离乡争自由。

    如今山沟得解放,

    盼哥回村报冤仇。”

    ......

    还好沈老师会烧烤会钓鱼会讲笑话。

    看着同学们载歌载舞,喝着可乐唱着歌,沈光林也是很高兴的。

    李莉就很乖巧,她唱了这首李谷一老师的《妹妹找哥泪花流》之后就守着沈光林看书去了。

    不愧是林哥看中的人,即使出门游玩了,手里还是拿了一本牛津词典来看。

    沈光林看了一眼,挺新的,是1974才出版的第三版《牛津词典》,在国内想买到都不容易。

    怎么才能学好英语呢?

    有沈光林老师悉心教导,李莉妹妹又怎么可能会学不好呢。

    现在李莉和宋小雨的英语进步都神速,她们现在已经能够用英语进行对话了,只有沈光林轻易不在外面说英语罢了。

    “沈老师,您也唱首歌吧,您见多识广,美国最流行的歌曲是什么样的呀,能唱给我们听听吗?”

    班上的同学发出了要请,甚至还有人想把手风琴递给他。

    沈光林可没敢接这玩意,他可不会,弹钢琴还可以,弹手风琴那就是真的从没有弹过了。

    说起唱歌,沈光林不意动是不可能的,他想了想,选择了一首《blow in the wind》。

    “好的,我也来一首吧,这首歌是1964年美国著名的民歌手bob dylan的代表作,描述的是越南战争的故事。”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男子汉?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丘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沈光林还是有实力的,不只是有颜值。

    这首带有反战思想的歌曲在花旗国很流行,自79年开始,我们与白眼狼一般的南方邻居也要进行为期十年的武装对峙。

    其实班级里都有不少女孩子暗恋着这位年轻的英文老师,只可惜他的关注点全在李莉同学身上。

    她们每天总期待着上能够上英语课,盘算着课程表上外语课的时间。

    有些人还去沈光林的办公室假装问问题或者假装借读杂志而静静的看沈光林备课。

    表白是没有人去干的,暗恋已经很美妙了。

    80年代是浪漫的,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这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也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同学们不吝于表达情感,尤其是爱情。

    就像朱自清先生《春》里写的那样: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如今,春天的脚步是近了,发情的日子也来了。

    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男同学,竟然在喝了两杯红酒后直接就向李莉表白了!

    这位男生根本不是他们班级的同学,沈光林也叫不出他的名字。

    其实,这位同学姓高,叫做高志杰,是校学生会的干部,今天穿的很帅。

    蝙蝠衫,喇叭裤,蛤蟆镜,八十年代的时髦三件套他都凑齐了的。

    沈光林一直没有搞明白80年代的女生喜欢的是什么,结果人家高志杰搞懂了。

    这个货简直太不简单了。

    他不仅用嫩柳枝条编织了一顶插花草帽,还准备了一件常州梳篦,心形的,跟黑牛哥哥的心形小石头有的一拼。

    只是这样简单的礼品却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女同学的目光。

    这个梳篦太漂亮了吧!

    沈光林甚至不知道国内竟然还有这样的工艺品。

    既可以梳头,又可以当装饰,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如果,如果高同学不是在野餐会上当众表白,如果被表白的人不是李莉,沈老师说不准会拿他当个朋友,交流一下追女心得。

    但是,从今天开始,两个人正式结仇了!

    那件黄杨木的梳篦也是真漂亮,李莉在拒绝的同时还看了看沈老师。

    意思很明显,看看别人,看看你。

    你的礼品呢?

    我擦嘞,年轻人不讲武德呀,竟然来骗,来偷袭。

    不少同学开始侧目而视。

    沈老师的心思大家早就清楚,现在连沈老师都还没表白呢,怎么轮到他了。

    高同学在爱情面前表示当仁不让:

    “李莉同学,做我女朋友吧!我相信我能给你更美好的生活,我父亲是一机部的部级领导,我家的物质条件想必不会比你家差,咱们在一起这才是最门当户对的。而且,一机部有出国考察交流学习的机会我还可以帮你争取,无论东欧还是美日,只要你喜欢。”

    我去!看起来这还是劲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