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买房(求收藏,求推荐)
男人不能爱上收藏,一旦爱上这一行就再也退不出来了。
尤其,在这个“真货”横行的1980年。
沈光林自从有了闲钱之后,更喜欢去友谊商店或者古玩商场去逛一逛了,只是有点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拍卖机构,也没有专门的古玩交易市场,想买古玩没那么方便。
现在,像潘家园,古玩城这些都还没有,能够合法交易售卖的场所只有国家定点的文物商店。
好东西还是在民间。
去民间收购才是收藏的要意。
收破烂,老物件换锅碗瓢盆这才是正常的经营之道。
现在的好东西也是真的便宜,像他收购的那件明朝嘉靖年间的官帽椅,只要4块钱一把,紫檀木的梳妆台,也只要30一张。
真的遍地都是宝啊!
总的来说,友谊商店的东西还是有些贵了,而且明摆着“坑”外国人的,但是真的买了过几年就发现自己还是赚了。
现在他们很“坑”却是实实在在的。
尤其瓷器,一件光绪仿康熙豇豆红小碗竟然要价450,这是宰人的吧,后世能值多少钱,几万块钱撑死了。
不过,沈光林的当务之急不是购买古董文物,而是他需要找个面积更大的住处。
在京城买第一套房吧。
实在不行,租一套也是可以的。
现在房子还真的不能进行交易和买卖,不过,也已经快了。
1980年就是房产交易的元年,这一年的4月,邓公就会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建议个人建房买房”,从此,正式拉开了房屋产权化和私有化的序幕。
在这之前,人们想改善住房条件,只能是“换房”。
“换房”和“换亲”的交易方式差不多,也是有中间人说合,三家五家七家乃至十几家一起轮转,然后完成初级房产交易。
而“换亲”,又称“交换婚”。是指男子以自己的姐妹给女方的兄弟做妻为条件,以换取女方作为自己的妻子的婚姻方式,两家换亲的形式相对少见,一般是三家轮转或者更多家庭参与进来。
沈光林真的想买一套房子了,买一套能够长期给自己住的房子,最好是四合院。
想办好这件事还是要找小苏。
小苏的角色就是银行的理财顾问,兼职生活助理。
现在的沈老师是内事不决问左手,外事不决问小苏。
毕竟,苏有朋是地头蛇,他知道京城大学附近谁有这样的好房源。
果然,没用多久,房子就找到了。
这是一套老房子,79年退回来的“经租房”,就在101中学附近。
房东姓仝,原本是姓“佟”,正白旗佟佳氏。
“正”通“整”,表示一整面旗都是白的,三声。
“经租房”是一个有历史沉淀的名词。
在解放之后,大约是在1958年前后,当时有这么一个政策,即房管局统一经营管理私有房屋进行出租。
在当时,只要家里拥有的房屋数量超过15间,则必须统一经营管理。
统一经营的后果就是很多高成分的房东反而没了住处,而分租出去的房子在起初还有租金拿,后来就没有人交了。
即使交了房租,这些钱也不会到房东手里了。
拨乱反正之后,只要持有新中国建国之后颁行的房地产所有证,只要不是49年之后跑路的“没收”房产,从1978开始,“经租房”已经又重新退还给原房主了。
如今要看的这套房子就是这样的情况。
不过,也不是没有其他遗留问题,房子是拿回来了,原“租户”却没有搬走,也不缴纳“租金”,因此房东就想把房子卖掉换点养老钱。
“这个没什么吧。”
沈光林才不在乎这个呢,只要能够拥有产权,他什么都不怕,买了不住又怕什么,房子早晚还是自己的。
“什么时候去看看?”听到有房源沈光林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随时。”
101中学就在京城大学北边,距离很近,压根不用骑自行车,走路就蛮好。
过了蔚秀园,沿着福缘门路一直向北,很快就到了一片住宅区。
这里,在后世被叫做福缘门社区。
距离圆明园遗址很近呀,硬是要的,很好。
这套房子可以用来过渡,算是学校附近的据点。
等以后呀,要是等有机会了,再去紫禁城那里买一套四合院,沈光林位置都选好了,就筒子河沿岸的就很好,还可以眺望故宫。
要找的地方很快就找到了。
位置很醒目,就在大街上,沿街还有不少国营商店。
房子不算很老,民国初年的,也不是标准的四合院,南北是房,东西是墙。
进到院里,院子确实挺大。
我去,里面竟然还有假山乱石亭台楼阁,看样子当初建设的时候还是花了成本的。
这些东西应该是从圆明园里搬来的吧,因为这里在1860年以前就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不过现在院子里的景象就很蹉跎了,两座假山之间胡乱拉了绳子,用来晾晒衣服被褥,庭院的地面上也铺了油布,上面还有正在晒着的沙土。
“小苏,这个沙土是用来做什么的,炒瓜子的么?”
二月二刚过,沈光林吃了“蝎子爪”,因此对一些豆子面团玉米里面暗藏的沙土印象深刻。
小苏却是尴尬一笑:“不是的沈老师,这个沙土是用来给小孩子填屁股的。沙土从河道里挖来,烘干了之后包到裤子里,免得小孩子拉屎拉尿弄脏了裤子。”
“明白了,土法尿不湿。”
正在沈光林和苏有朋说话的工夫,一个瘦弱的中年男人过来了:
“苏大爷,您来了!这儿都是我的地儿,您瞅瞅看得上眼不,您看上了我直接搬走,去通州我妹家里住,反正咱爷们的成分也不好,这个岁数了也没个一儿半女的,这辈子也就这样对付着过了。”
然而苏有朋不是正主,正主是沈光林。
“这位大叔,这是您的房子呀,够大气敞亮的。”
“那是,爷们祖上可是御前带刀侍卫,赏赐穿黄马褂的,可惜后来败落了。”说起这个,这位中年大叔止不住的惋惜。
沈光林才不想了解这些酸历史呢,他只对房子感兴趣:“这里面住了多少住户?房子多大面积,有产权吗,合适的话我就买了。”
沈光林自己家里就做过拆迁户,他是知道的,要想赶这些租户走,工程量不亚于棚户区旧城改造。
“呦,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原来是这位爷有心入手小的房子呀。这是我家祖产,总共占地一亩半,早年间我祖父在这里开过大车店,后来我父亲更加发达了,改建成自家住宅。当时,我家经营洋火洋油,南房开店,北房居住,房子的话拢共28间,不过现在除了我住占了三间外,还有12户人家在住。”
我去,这么多人,那这房子怎么能够收的回?
有心想转头就走,但是沈光林又不甘心。
忍不住四处转悠一下,房屋质量真心不错。
条石地板,大青砖,雕花门窗,整合起来看也是真的气派。
房子是好房子,只是需要好好归置捯饬一下。
院子也是真宽敞,可惜有点杂乱,到处堆满了煤堆,还搭建了不少窝棚当厨房。
自己要是买了这套房子,会不会变成《功夫》里的包租公,李莉妹妹变成包租婆呀?
一想起那么漂亮的小妹子烫个鸡毛卷发,还是蛮带感的。
想买,很犹豫,想放弃,却又舍不得。
占地一亩半呢,那就是差不多一千平。
肉眼估算,房子占地大约有一半,那就是500多平,放后世,一平房子要卖多少钱?
最关键是这里离学校近啊,确实还不错。
“你打算多少钱卖?”沈光林花钱向来大方,从来都不喜欢讨价还价。
看到对方真的准备买房子了,房东大叔反倒傻眼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开价,也不清楚这套房子究竟值多少钱。
“这样吧,我祖上修房子的时候花了一万现大洋,用料可扎实了,都这么多年了还不塌不漏,现在我也不要一万了,您也别张嘴还一千五百啥的,咱们直接一口价,五千块,您觉得怎么样?”
老佟其实心里是没有底气的,不过现在交易房产确实也没有什么参考价,而且也不知道能不能过户呢。
“就你这破房子还值五千?老佟,你这是要钱不要脸呀。”
作为中间人的小苏都气愤了,沈老师可是自己的大金主,人家能够在京城大学教书,怎么看也不是个傻子吧。
五千块买这么大个院子,究竟值吗?
沈光林觉得很值。
“佟叔,按着年纪来我要叫你一声佟叔,至于您说的5000块钱我是不会出的...”沈光林沉吟道。
“就是,这破玩意最多也就真的值个八百一千的,5000块怎么不去抢。”
苏有朋也不觉得沈光林会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么一套房子。
“那您看着给多少?”
“我准备出6000...”
我去!
我...
这是什么情况?
小苏和老佟都傻眼了,这位先生被鬼怪迷惑了心智吗。
“听我说完,我说我出6000没有问题,但是我也有两个条件,第一,房子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包括那些破旧家具和祖传物品;第二,我要的是完整的干净的院子,我不喜欢跟别人合住一个院。”
这种旗人的破落户肯定是有些好货的,买了就像是拆盲盒,应该不亏。
“可是,有租户在,这里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能收租金了呀?我去年都收了50多块呢。”
“一户50?”
“不是,全部租客加一起50。”
“那也可以呀,一个月50,一年600,这可是聚宝盆呀,你怎么想着卖掉呢。”
仝大叔脸红了:“不是一个月50,是全年一共收了50,这是房产局定的价,还要两户赖着没给钱,怎么都没收到。”
原来如此,果然跟沈光林想的一样:“我不想要租客,我只想要的是完整的干净的房子,就是没有一个外人的那种。你明白我的意思没?”
“明白了,我从明天开始就让他们搬走。”
“不搬走的怎么办?”
“往他们饭锅里放屎。”
尤其,在这个“真货”横行的1980年。
沈光林自从有了闲钱之后,更喜欢去友谊商店或者古玩商场去逛一逛了,只是有点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拍卖机构,也没有专门的古玩交易市场,想买古玩没那么方便。
现在,像潘家园,古玩城这些都还没有,能够合法交易售卖的场所只有国家定点的文物商店。
好东西还是在民间。
去民间收购才是收藏的要意。
收破烂,老物件换锅碗瓢盆这才是正常的经营之道。
现在的好东西也是真的便宜,像他收购的那件明朝嘉靖年间的官帽椅,只要4块钱一把,紫檀木的梳妆台,也只要30一张。
真的遍地都是宝啊!
总的来说,友谊商店的东西还是有些贵了,而且明摆着“坑”外国人的,但是真的买了过几年就发现自己还是赚了。
现在他们很“坑”却是实实在在的。
尤其瓷器,一件光绪仿康熙豇豆红小碗竟然要价450,这是宰人的吧,后世能值多少钱,几万块钱撑死了。
不过,沈光林的当务之急不是购买古董文物,而是他需要找个面积更大的住处。
在京城买第一套房吧。
实在不行,租一套也是可以的。
现在房子还真的不能进行交易和买卖,不过,也已经快了。
1980年就是房产交易的元年,这一年的4月,邓公就会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建议个人建房买房”,从此,正式拉开了房屋产权化和私有化的序幕。
在这之前,人们想改善住房条件,只能是“换房”。
“换房”和“换亲”的交易方式差不多,也是有中间人说合,三家五家七家乃至十几家一起轮转,然后完成初级房产交易。
而“换亲”,又称“交换婚”。是指男子以自己的姐妹给女方的兄弟做妻为条件,以换取女方作为自己的妻子的婚姻方式,两家换亲的形式相对少见,一般是三家轮转或者更多家庭参与进来。
沈光林真的想买一套房子了,买一套能够长期给自己住的房子,最好是四合院。
想办好这件事还是要找小苏。
小苏的角色就是银行的理财顾问,兼职生活助理。
现在的沈老师是内事不决问左手,外事不决问小苏。
毕竟,苏有朋是地头蛇,他知道京城大学附近谁有这样的好房源。
果然,没用多久,房子就找到了。
这是一套老房子,79年退回来的“经租房”,就在101中学附近。
房东姓仝,原本是姓“佟”,正白旗佟佳氏。
“正”通“整”,表示一整面旗都是白的,三声。
“经租房”是一个有历史沉淀的名词。
在解放之后,大约是在1958年前后,当时有这么一个政策,即房管局统一经营管理私有房屋进行出租。
在当时,只要家里拥有的房屋数量超过15间,则必须统一经营管理。
统一经营的后果就是很多高成分的房东反而没了住处,而分租出去的房子在起初还有租金拿,后来就没有人交了。
即使交了房租,这些钱也不会到房东手里了。
拨乱反正之后,只要持有新中国建国之后颁行的房地产所有证,只要不是49年之后跑路的“没收”房产,从1978开始,“经租房”已经又重新退还给原房主了。
如今要看的这套房子就是这样的情况。
不过,也不是没有其他遗留问题,房子是拿回来了,原“租户”却没有搬走,也不缴纳“租金”,因此房东就想把房子卖掉换点养老钱。
“这个没什么吧。”
沈光林才不在乎这个呢,只要能够拥有产权,他什么都不怕,买了不住又怕什么,房子早晚还是自己的。
“什么时候去看看?”听到有房源沈光林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随时。”
101中学就在京城大学北边,距离很近,压根不用骑自行车,走路就蛮好。
过了蔚秀园,沿着福缘门路一直向北,很快就到了一片住宅区。
这里,在后世被叫做福缘门社区。
距离圆明园遗址很近呀,硬是要的,很好。
这套房子可以用来过渡,算是学校附近的据点。
等以后呀,要是等有机会了,再去紫禁城那里买一套四合院,沈光林位置都选好了,就筒子河沿岸的就很好,还可以眺望故宫。
要找的地方很快就找到了。
位置很醒目,就在大街上,沿街还有不少国营商店。
房子不算很老,民国初年的,也不是标准的四合院,南北是房,东西是墙。
进到院里,院子确实挺大。
我去,里面竟然还有假山乱石亭台楼阁,看样子当初建设的时候还是花了成本的。
这些东西应该是从圆明园里搬来的吧,因为这里在1860年以前就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不过现在院子里的景象就很蹉跎了,两座假山之间胡乱拉了绳子,用来晾晒衣服被褥,庭院的地面上也铺了油布,上面还有正在晒着的沙土。
“小苏,这个沙土是用来做什么的,炒瓜子的么?”
二月二刚过,沈光林吃了“蝎子爪”,因此对一些豆子面团玉米里面暗藏的沙土印象深刻。
小苏却是尴尬一笑:“不是的沈老师,这个沙土是用来给小孩子填屁股的。沙土从河道里挖来,烘干了之后包到裤子里,免得小孩子拉屎拉尿弄脏了裤子。”
“明白了,土法尿不湿。”
正在沈光林和苏有朋说话的工夫,一个瘦弱的中年男人过来了:
“苏大爷,您来了!这儿都是我的地儿,您瞅瞅看得上眼不,您看上了我直接搬走,去通州我妹家里住,反正咱爷们的成分也不好,这个岁数了也没个一儿半女的,这辈子也就这样对付着过了。”
然而苏有朋不是正主,正主是沈光林。
“这位大叔,这是您的房子呀,够大气敞亮的。”
“那是,爷们祖上可是御前带刀侍卫,赏赐穿黄马褂的,可惜后来败落了。”说起这个,这位中年大叔止不住的惋惜。
沈光林才不想了解这些酸历史呢,他只对房子感兴趣:“这里面住了多少住户?房子多大面积,有产权吗,合适的话我就买了。”
沈光林自己家里就做过拆迁户,他是知道的,要想赶这些租户走,工程量不亚于棚户区旧城改造。
“呦,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原来是这位爷有心入手小的房子呀。这是我家祖产,总共占地一亩半,早年间我祖父在这里开过大车店,后来我父亲更加发达了,改建成自家住宅。当时,我家经营洋火洋油,南房开店,北房居住,房子的话拢共28间,不过现在除了我住占了三间外,还有12户人家在住。”
我去,这么多人,那这房子怎么能够收的回?
有心想转头就走,但是沈光林又不甘心。
忍不住四处转悠一下,房屋质量真心不错。
条石地板,大青砖,雕花门窗,整合起来看也是真的气派。
房子是好房子,只是需要好好归置捯饬一下。
院子也是真宽敞,可惜有点杂乱,到处堆满了煤堆,还搭建了不少窝棚当厨房。
自己要是买了这套房子,会不会变成《功夫》里的包租公,李莉妹妹变成包租婆呀?
一想起那么漂亮的小妹子烫个鸡毛卷发,还是蛮带感的。
想买,很犹豫,想放弃,却又舍不得。
占地一亩半呢,那就是差不多一千平。
肉眼估算,房子占地大约有一半,那就是500多平,放后世,一平房子要卖多少钱?
最关键是这里离学校近啊,确实还不错。
“你打算多少钱卖?”沈光林花钱向来大方,从来都不喜欢讨价还价。
看到对方真的准备买房子了,房东大叔反倒傻眼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开价,也不清楚这套房子究竟值多少钱。
“这样吧,我祖上修房子的时候花了一万现大洋,用料可扎实了,都这么多年了还不塌不漏,现在我也不要一万了,您也别张嘴还一千五百啥的,咱们直接一口价,五千块,您觉得怎么样?”
老佟其实心里是没有底气的,不过现在交易房产确实也没有什么参考价,而且也不知道能不能过户呢。
“就你这破房子还值五千?老佟,你这是要钱不要脸呀。”
作为中间人的小苏都气愤了,沈老师可是自己的大金主,人家能够在京城大学教书,怎么看也不是个傻子吧。
五千块买这么大个院子,究竟值吗?
沈光林觉得很值。
“佟叔,按着年纪来我要叫你一声佟叔,至于您说的5000块钱我是不会出的...”沈光林沉吟道。
“就是,这破玩意最多也就真的值个八百一千的,5000块怎么不去抢。”
苏有朋也不觉得沈光林会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么一套房子。
“那您看着给多少?”
“我准备出6000...”
我去!
我...
这是什么情况?
小苏和老佟都傻眼了,这位先生被鬼怪迷惑了心智吗。
“听我说完,我说我出6000没有问题,但是我也有两个条件,第一,房子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包括那些破旧家具和祖传物品;第二,我要的是完整的干净的院子,我不喜欢跟别人合住一个院。”
这种旗人的破落户肯定是有些好货的,买了就像是拆盲盒,应该不亏。
“可是,有租户在,这里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能收租金了呀?我去年都收了50多块呢。”
“一户50?”
“不是,全部租客加一起50。”
“那也可以呀,一个月50,一年600,这可是聚宝盆呀,你怎么想着卖掉呢。”
仝大叔脸红了:“不是一个月50,是全年一共收了50,这是房产局定的价,还要两户赖着没给钱,怎么都没收到。”
原来如此,果然跟沈光林想的一样:“我不想要租客,我只想要的是完整的干净的房子,就是没有一个外人的那种。你明白我的意思没?”
“明白了,我从明天开始就让他们搬走。”
“不搬走的怎么办?”
“往他们饭锅里放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