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宗室
字体: 16 + -

南京_第556章 入京

9月初2,南京皇城奉先殿。

南阳府的闹剧告1段落,也到了该处理的时候。而随着西北大胜,更重要的事情也要处理。

朱聿键1袭素白色长袍,在金瓜武士护送下,来到奉先殿。

空阔的奉先殿里,朱弘昭端坐大殿正中,看着他。

“罪臣、不孝子孙朱聿键拜见列祖列宗、君父。”

朱聿键长叩首,朱弘昭长叹1声,这家伙自己把仇报了,却让他限制武警团的计划破产。

“心急了,你却做的没错,9是心急了些。”

朱弘昭起身,拍拍手1队内侍捧着木盘进来,他双手负在背后道:“嫡庶有别,你杀的好。然,调动所部武警团参与藩国私事,不惩戒难以彰显国法之森严。”

嫡庶有别是统治的基本秩序,这1点不能混淆,事关国本。

“《皇明祖训》、《大明会典》、《5经4书》、《21史》、及通鉴纲目、忠孝经等书,是朕选来修身的。你9在这里悔过吧,年后回藩静养3年,再说后事。”

朱聿键叩首拜谢,这与他想象的不1样。他知道皇帝不会杀他,国朝已经杀了内部太多的人,皇帝已经不喜欢杀内部的人。更因为他是宗室,只要不是弑父、祸乱纲伦这种大罪,都不会死。

尤其是对待宗室,皇帝是格外仁慈的。

可他想着让皇帝把爵位转交给其他人,他想像晋王、辽王那样,找1个有意义的岗位去做事情。

西北大胜传来,可谓是举国欢腾。朱弘昭还忙着去西苑武场观看比武角斗,这回角斗的主力是青海省设立1系列战事的俘虏,以及贺虎臣打反击战时先期俘虏。

两个军团报功是俘斩9万7千,报功文书在杨肇基那里转了1圈又打回去,杨肇基将文书改了1个字,将俘斩改成了斩首9万7千级,让贺虎臣更正错误,从新上报。

贺虎臣能怎么办?只能将俘斩两个字改成斩首,重新制作报功文书。

朝廷中枢3司、侍从司已经派了专员下去核查军功,那9必须摆出9万7千颗首级来。

杨肇基为了西北安稳背骂名,朱弘昭自然也是看的着的,将宣府总兵杨御藩调了回来,继续担任神机军团主将,叙升杨御藩镇守军功以及他父亲杨肇基的功勋,1起合并叙升为柱国,加中坚将军号,正式进入封号将军行列。

这件事忙完,朱弘昭才诏杨肇基进京。

先叙升杨御藩,再调杨肇基进京,不是安抚杨肇基让他安心进京。这点掌控力朱弘昭自认还是有的,他9是告诉杨肇基,不要着急的与秦良玉抢班夺权。

说真的,朱弘昭非常的感激秦良玉。

将府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当初让杨肇基当大将军,他9发现杨家十1代人积攒下来的人脉太恐怖。本来都老死不相往来的人,都会拿着族谱来找杨肇基说是是56代人,78代人以前,咱两家是亲戚……

这个位置谁都不合适,唯1合适的人9是秦良玉。

现在还需要秦良玉再呆上5年,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将将府的规矩固定下来。

最起码,秦良玉比所有打出来的将领要谦卑,很多事情看的是未来不争眼前。而且又是生生死死打出来的军功,也能服人。

正午,西苑武场人山人海。

场下两伙奴隶结阵角斗,血洒沙场。

北面御台,杨御藩留着3撇小胡子,1袭紫花罩甲挂封号将军军阶,腰间挂着御赐雁翎刀,饶有兴趣隔着玻璃观看角斗。

“君父驾到~”

曹化淳高声唱念,朱弘昭1袭青花比甲,珠玉大带束腰,头戴乌纱善翼冠进来,御台众将起身迎接。

秦良玉当首,高杰、陈策在她身后,另1端是杨御藩。何冲不在,还在将府署理军务。

落座后,朱弘昭摆手:“都起来吧,御藩,离朕近些坐。”

“是,末将遵令。”

杨御藩拱手,起身上前坐在朱弘昭右首第1位置,落座后身子端正,头半垂着。

看了1眼下面的角斗,朱弘昭道:“新的1年马上9来了,1些事情也该尘埃落定。”

众人拱手:“还请君父示下。”

“有的人贼心不死,恶意中伤周应秋,业已查办。”

杨御藩不清楚,其他人清楚他说的是那1件事。说的是吏部主事马懋才揭举陕西总督周应秋不作为1件事,说是陕西闹蝗灾以至人相食1件事。

以朱弘昭的脾气,以当时的形势,马懋才冒死揭举可信度看起来是很高的。按理来说,皇帝会直接查办周应秋,只要查办了那9没有改口重来的机会,1切也9尘埃落定了。顶多事后再报复马懋才,至于给周应秋平反,基本上以朱弘昭的威望来说,是不可能了。

周应秋若因污蔑而死,还身败名裂,会让多少此前1起共事老人心寒、自疑?

可朱弘昭还是挺相信周应秋,也相信那边的厂卫。暴怒之下没有直接对无辜的周应秋下手,进而未造成那些人期望的既定事实。只是让中枢派人彻查,弄了卢象升这个3河防蝗治水总理过去。

马懋才自杀了,根子只追查到他是逆贼赵彦的姻亲,再无别的线索。

这件事情给朱弘昭敲响了警钟,想要搞事情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这件事他尽管相信了周应秋,也会让跟着得罪天下士绅的朝臣疑神疑鬼,大有继续清洗士绅财力的趋势。为的9是将民间的所谓代表们打个半死,免得自己退休后被暗箭所伤。

饮1口茶水,朱弘昭身子向后仰躺,双眼看着玻璃墙外:“有1必有2,中枢要动手。打铁还要自身硬,各处也因为年末换届的事情而心神不属。朕今日为御藩洗尘,9是要通报将府,给你们稳稳军心。”

继续镇压士绅,却对少不了将府的力量。而且,第2届相府的次相未定,第3届还没有苗头,让各处老人犹犹豫豫,下不定决心。

9怕第3届相府风向1变,转而清洗他们这些老人。只有把第3届国相确定了,保证老人们的利益,9敢挽起袖子继续镇压士绅。

“来届次相崔呈秀,若做得好会担任第3届次相。至于第3届国相,朕属意梅之焕。”

没有接话,都只把耳朵带来了。

角斗场上,1人头颅掉下滚动,血液喷溅两丈高,满场叫好。

朱弘昭也是顿了顿,继续说:“相府稳定了,将府9是自家人。朕也往明白了说,大将军再辛苦5年。杨肇基现在不适合待在中枢,朕准备以杨肇基为平蛮大将军,坐镇两广。至于征西将印,高杰?”

“末将在!”

高杰脸都涨红了,高声应答,起身拱手,俯首。

“你去西北待着,先挂征西将印,5年后加大。”

“臣谢主隆恩。”

高杰单膝跪地,朱弘昭颔首轻嗯1声,高杰起身落座飘飘然,接受各处恭贺。

他虽然也是大将军之1,可真缺少地方厚重的屡历。何况,中枢当个签字画押的将军,哪有在西北当个土皇帝来的逍遥畅快?

朱弘昭又看向杨御藩:“高杰留出的位置,你先顶上。5年后,下放。”

“臣遵旨。”

朱弘昭已经想好了怎么安置杨御藩,5年后杨肇基执掌将府,那杨御藩不管内陆去什么地方,以他现在的军阶都是很尴尬,也让人不安心的。他们杨家父子不安心,让他们不安心的原因9是皇帝不会安心。

5年后,杨御藩要么去瀛洲两省执掌驻军,要么去两广当平蛮将军去攻打安南。总之,腹心区域不能让他执掌军权,中枢京营禁军体系更不可能。

朱弘昭又看向秦良玉:“余下的5年,9幸苦了大将军了。”

“蒙皇上器重,臣不敢言幸苦。”

秦良玉布着皱纹面容上带着喜色,更多的是忧愁。

她是大将军,获得天下女子的拥护、叫好,换言之,天下男子1个个脸上无光。而且她想的更远,中兴之初1个女子屡认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十年,后人恐怕都会蒙羞。

可真是没法子,军队是1头怪兽,为了更好控制住这头怪兽,朱弘昭只能选1个有威望能镇得住,同时更好说话的人来管理将府。

杨肇基不行,他的关系网太强大了。

何冲也不行,不是忠臣与否的问题,而是何冲的胆子太大,谁知道1觉睡醒后,大明各处边军会不会发疯同时向外扩地?

这种向周围所有势力开战的事情,朱弘昭相信何冲能干的出来。

只有将将府裁剪好,规划好的制度、限制成为人人认可的规矩后,放何冲、杨肇基两个人上来,朱弘昭才能安心。

杨御藩心中没有失落是不可能的,可也只能接受。

皇帝开诚布公的官职变动,已经是最大的诚意所在。

这9是从龙首功带来的祸端,杨家是从龙之首这1点无人能质疑。是杨肇基为皇帝稳定了京营,是杨御藩带着神机军团攻破居庸关表明了军队的立场。

为避免尾大难除时发生的暴力事件,只能压着杨家父子,让他们发展速度慢1些。

这真没办法,也怪天启皇帝太狠,为了拉拢杨肇基,直接升任杨御藩做神机营副将。

否则老的功劳不计,给儿子叙升官阶谁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偏偏杨御藩的起步官阶太高了,只能以镇守宣大为名义,将杨御藩冷藏5年。

现在,登莱系的贺虎臣立下大功,杨肇基这个征西大将军也有后方调度之功,不能不升赏,只能将杨御藩放出来。

也只能开诚布公的谈,让杨家父子安心等待5年。也让将府看明白,只要服从安排,人人都是安全的,未来该有的都不会少。

军队稳定,第3届相府的掌舵人定好。

要不要清洗士绅,全看叶向高、袁可立、史继偕这帮人的心思。反正朱弘昭是给他们铺了路,要搞9去搞,别忘了分红9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