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_第463章 雪中送炭
昏昏暮色下,长安西街与皇城护城河紧挨着的行人司。
行人司标配8品行人37名,7品司正1人,从7品左右司副各1人。总共4人,现在人数膨胀到6人,行人司历来是个难进的衙门。
新科进士最好的路子9两个,1个是成绩好去翰林院进修;另1个是能力出众受人保举进入行人司。
新科进士委任前要排班,去翰林的那帮子人自然前途远大,不在排班体系。其中内班为京官,外班自然9是外放,有机会9打发下去。基本上能力和进士排名是1体的,没那么多讲究,毕竟当官都是能少1事算1事。成绩在前的是内班,成绩不好的9是外班。
原来的行人司除了在内阁参赞国务历练外,还要代替礼部、詹事府、翰林院等清贵大员去地方上跑腿宣旨或代表皇帝的意思抚慰地方。
现在行人司权职全额归属相府,在外跑腿的事情有侍从司。侍从司的建立,9是行人司的另1重只能显化独立出来的。
行人司普遍士气高涨,连9品的教坊司都提了品级,南巡抵达南京时皇帝又拔高了侍从司品级,他们行人司与侍从司基本上是兄弟衙门,自然水涨船高9在眼前。
行人司是低职高配,与原来的6科官成体系搭配。6科官没了,行人司以后的升官9成了问题。8品行人可都是在相府做事的,不能下放9当个7品知县吧?
如果这样,来行人司还有什么奔头?直接下放去当知县岂不是更快?
所以,行人司这边上下都期待着,最不济也是增加1级,8品行人变成7品行人。毕竟将府那边的虎贲郎是7品;法司那边对应的9是7品御史,大家地位要摆平,否则见面打招呼都要先行礼,那这个相府的行人着实没意思。
不过,行人司还有1个竞争对手,皇帝的侍从、将府的虎贲、法司的御史是正7品,可相府也有正7品的直属贴身衙门,那9是中书科的中书舍人,1个个都是正7品。
所以,行人司也担心与中书科合并,到时候又要被折腾1阵。
不过,这些行人司前辈们担心的事情,对张采而言有些遥远。他在士林已经背上了大叛徒的帽子,名声之臭直追周应秋、顾秉谦。
第1个招安的复社元老顾梦麟可以1步登天去侍从司,张采这个复社2把手9没了这种待遇,被安排在行人司历练。
行人司每个人基本上都有有事情做的,他1个新人又是初步踏上官场,而且他只是1个秀才功名,唯1可以依傍的名声又毁了,所以他无依无靠,要低调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如履薄冰,幸苦完1天后,张采又因为没有具体负责的工作范畴,在南京也没分配到官邸,9住在行人司里,此夜自然又是个值班的命。
史继偕拄着拐杖来到行人司视察,纯粹是回家吃完饭路过,心思1动过来看看。叶向高心病越来越重,相府的事情这两天都是这个老头子1把抓,也是有家不能回,天天夜里值班睡在文渊阁坐堂。
“太保公。”
夜里看书的张采抬头见到史继偕进来,放好书起身拱手:“太保公,有什么吩咐?”
这9是行人司的命,外面人很羡慕,可都是1帮跑腿的,相府是个人9能指挥。
“无什么事情,9是闲了过来看看,受先倒也用功啊。”
史继偕看着桌上厚厚的1叠户部资料点着头,户部的差事基本上还是最重的,张采既然看户部相关的东西,那9是有给户部尚书毕自严跑腿的心思。
毕自严这个人,理财能力很强,在国朝这方面人手方面,老1辈里只有李长庚能比得上毕自严。户部与太仆寺是兄弟衙门,户部尚书基本上都有在太仆寺工作的经验,现在的太仆寺正卿郭允厚也是各贤良干才,但比毕自严还差了1大截。
更难得是毕自严这个人有能力,更有原则。是党争时严守中立的臣子之1,表现更为刚硬,敢给东林人甩脸,也敢给魏忠贤甩脸,也给当时的朱弘昭甩过脸色。
当时朱弘昭想要山东的牧场来自己经营,按照以前的抽头给太仆寺给钱,天启都许可了,硬是让毕自严给顶了回来。
毕自严的名望,此时大概排在国朝第6,比叶向高、史继偕、钟羽正、秦良玉、袁可立稍稍差1点,是下届相府次相有力的竞争者。
故而,中书科、行人司想跟着毕自严做事的人很多,但极少能有在毕自严身边呆的久的,很少有人能受得了1个脾气很臭的上司。给毕自严跑腿,着实是1件幸苦的事情。
搀着史继偕落座,张采端来1碗茶递上,收拾桌上资料道:“下官也只是好奇而已,想看看国朝历年税务变动,从根源上了解中兴原由。”
端着茶碗嗅了嗅,缓缓吹着茶汤,史继偕道:“这个,受先看看也9明白了。”
“如太保公所言,下官看了元年、与2年的税务构成,心里确实有底了。”
张采说着,脸色肃穆心情沉重。朝廷还没有大规模改税,只是将张4维搞的十5税1变成3税1给纠正,重新变成十5税1。不再搞上宽下严那1套,9按着十5税1的规矩1拳砸下去,9完成了商税37倍的增幅。
纳税的主力相对而言上下平等,基层百姓人口多,士绅人口少而财富多,在纳税上在今年预期中勉强能达到平衡。这还是西北6省诏免农税的结果,否则商税超过农税是无法在今年完成的。
在行人司,张采也意识到贫富差距过大的后果是什么。物极必反,可能再多的钱也会被泥腿子给抄家。面对此时这样狠辣的朝廷,地方上偷税漏税情况,依旧非常的严重。
史继偕嘬1口茶汤,道:“那你也应该清楚商税的结症所在。”
张采缓缓点头,现在1切讲数据,国人眼中穷山恶水的两瀛省,缴税力度超过两江。已经把问题很鲜明的摆在了眼前,两江说是山水多地少,可商业1点都不差,远比两瀛省强不少。
这9是这样,收的商税还是比不上大乱初定的两瀛省,别忘了,两瀛省还养着3万驻军。
这是税制贯彻、基层执行力的问题。两瀛省9是1张白纸,自然是该缴多少缴多少。
“这样吧,教坊司这边厘清花税,挤不出人手。你,还有中书科新来的杨嗣昌1起,跟着崔呈秀把教坊司这头的事情捋顺。”
中书科的中书舍人也需要1个正式的正官、副官来管,设立中书令、中书丞已纳入轨道中,9等杨嗣昌休假后9任中书丞。中书令这个位置比较紧要,1直会空着等徐卿伯从瀛洲回来后9任。
当然,行人司的品级往上提,中书科也要提。这些都是后备梯队,要适当提高品级下放。
以后的行人司、中书科,不会再直接从新科进士中选人,而是抽选地方政绩卓越的知县为主。1切以基层经验为主,增加这两个衙门的务实能力。也给地方知县1个盼头,否则1辈子没希望,很多人自暴自弃做下的事情自然也是骇人听闻的。
逐渐废除翰林院、詹事府这两个清贵闲养的清流官通天捷径,给所谓的浊官1点机会,是1向比较重大的举措。
这意味着士林清议,将很难再影响到朝廷。断绝清流官与士林相辅相成的格局,夺取官员委任主动权。
“是,下官领命。”
张采拱手俯身,心里松了1口气。他在行人司待了大半月,1直没有委任空置着,考功时必然是庸碌评价,这辈子9算是真完了。
拍拍张采肩膀,史继偕拄着拐杖走了。
张采这个人他看来还是可造之材,以后遏制复社9要靠这个人。
张采怎么背叛复社,他自然是知情的,知道张采牺牲了自己,是个厚道重情的人。复社虽有种种幼稚举动,可真的是人才汇聚。他们念张采的好,自然会给张采面子。
现在,9是给身在寒冬的张采送炭的好时候。
史继偕眼中,以后的复社才是心腹之患,除非将国朝这精华之地的精华1巴掌统统打死。
强大的经济能力,成熟的教育体系,这地方可以源源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考人手,这些人不管能力如何,起码抢占官位是1把好手。
这1代人,下1代人无法和皇帝的意志掰腕子。
可按着历代英武皇帝短寿的最坏情况来预计,史继偕不得不做1些安排,留1些可以延续此时政策的人。张采这个人,现在1片灰暗,正是给与他希望的时候。
史继偕前脚走,后脚卢象升神情疲惫,抱着1卷圣旨来到侍从司。
“郑司正何在?”
值班的中堂只有张采1人,书吏两3人,让本9心情抑郁的卢象升不爽,竟然1个坐班的领衔长官都没有,着实荒唐?
“郑司正休假,今夜是下官与张同敞当值。”
张同敞是张居正的曾孙,南巡抵达南京时,被相府追张居正之功征辟,委任为行人。
“1个堂官都无,好1个行人司。”
卢象升出着大气,双臂抬着圣旨道:“既如此,呼来张同敞,接诏。”
他心中过不去那道坎儿,和皇帝讨要1份诏书,准备从相府支取1些钱粮、药材和人力,去风灾受损区域去赈济、救治灾民。
风灾范围邪乎,目前而止还真没人敢去,大风不停9围绕着北扬州南苏州这个大圈子,雷雨天气时有时无,赶过去命背碰到大风,绝对会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