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宗室
字体: 16 + -

时势难造英雄_第119章 西天9在脚下(2)

6月天燥,血腥味更显得恶臭。朱弘昭已经适应了,反倒是亲卫营新编的士卒多有不适,更别寇青桐这个少女了。不过她也坚强,强忍着各种生理本能的难受,裁剪着包扎用的白布条。

夹在3面水泊与梁山之间的梁山大寨,丢了梁山9是瓮中之鳖。

看着官军在梁山上架设火炮,山下的大寨已经没了战意。他们依山而守都被官军强大的火器赶了下来,复夺3次遗尸5余,早已生怯。

谁都知道,官军居高而炮击大寨,大寨覆灭只在早晚。

范晓斋满脸疲惫望着梁山上的明军旗帜,心中除了苦涩有的只剩自嘲。官军的实力完全可以碾压梁山,他还曾笑朱弘昭不懂兵事。

结果他刚放火截断山道,9引来朱弘昭强烈的反弹,两炮9把他的将旗轰飞。若不是部将王林将他及时压倒,亲卫舍身忘死扑在他身上,他可能早9被1炮轰死。

他有心投降,可徐鸿儒的家眷都在梁山大寨,1个不少都在这里。徐鸿儒将家眷托付给他,是对他最大的信任,这如何能辜负?

换做寻常人,早绑了徐鸿儒家眷向朝廷换取荣华富贵。可那是寻常人,不是他范晓斋。

可这种情况,还能打下去吗?

他只能期望于降后部众中人人赤诚,不出卖徐鸿儒。可是,这可能吗?

徐鸿儒的造反不是1般的造反,这位可是1扯旗9自称天子自绝后路的狠人。其他造反的人及时投降说不好还能保家眷1命,而徐鸿儒根本不可能。

所以梁山大寨可以投降,而他范晓斋不能降。

他正担心官军要强攻,根本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要知道被生擒俘虏和投降是两个概念,而这时候张礴来了。

张礴1来,嘴皮1动,梁山大寨立着的红色旌旗9纷纷落下,贼军纷纷摘了额上红巾。而范晓斋安顿好1切,要拔剑自刎。

“我家侯爷不愿多做杀孽,又赏识范将军才干,范将军何故如此?”

“徐鸿儒于某有知遇之恩,寨中生灵可降,范某若为荣华富降,有何面目存世?”

张礴心中敬佩,抱拳道:“我家侯爷有几个问题要询问范将军,还请范将军移步。张某敬佩将军,也不妨实言相告,我家侯爷性情果决,不达目的不罢休。”

范晓斋颓然弃剑,张礴话里隐含的意思很简单。你想死可以迟会再死,但现在死了当心官军报复。1个死人自然不怕报复,但范晓斋还活着,不得不为寨中活着的人做考虑。

梁山大寨告破,刘良佐和牛奋威当即率军入驻,清缴财货并解除贼军武装,驱使他们上梁山收拾贼军尸骸,天气热,尸骸处理的越早越好。

否则爆发瘟疫,1旦扩散谁都活不了。

兖州战场上也是如此,官军和叛军战后,都会派人打点战场。否则瘟疫爆发,朝廷只是糜烂1地,而叛军则是1个都跑不了。

朱弘昭洗着血手,他刚为伤兵包扎过伤口,扭头看着披头散发的范晓斋,问:“本侯请范将军来,有两点不明。第1点,徐鸿儒并非良材,谁给他的胆子造反作乱?”

死亡9在眼前,范晓斋只求速死,心中格外的清灵,挤出1个笑容道:“可能他不是良材,才会不识天数,狂妄作乱。闻香教尾大难除,各地传头、会主多有劣迹,自知早晚招来朝廷围剿,也是因为如此,不得不反。”

“将军本是秀才,为何从贼?此时朝廷缺乏良将,范将军已错了1步,本侯愿为将军担保。将军不妨投效朝廷,以战功赎罪,迷途知返也是1时美谈,纵是马革裹尸也能光宗耀祖。”

范晓斋默然,垂首抱拳道:“万历末,山东受灾严重,流民群起求食果腹而诸官隐瞒不报。上无朝廷救助,下有士绅圈地,而徐鸿儒散发教财活民数万,范某感其大义而投效。1日为贼,终身为贼,侯爷不必再劝。”

朱弘昭沉默,他欣赏范晓斋这样的人,复问:“正因为官员不作为才使得闻香教能收买人心,范将军何不洗心革面投效朝廷?坐镇1处,也能保1处百姓安稳乐平。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本侯能予将军通达之门,将军为何自愚而不视?”

“只恨未能早日与侯爷相遇,范某别无所求,只求速死。”范晓斋转身,低头1叹:“侯爷欣赏范某,某之幸也。若降了,那9不是范晓斋。那样贪生怕死之徒,侯爷要之何用?”

“既然将军心意已决,本侯也不为难将军。将军死后,本侯必会善待寨中百姓。”朱弘昭看着范晓斋背影1叹:“世人何愚,竟争相从贼。弥勒降世,往生西天。这弥勒未见,西天又在何方?可笑,可恨,可叹,可悲……”

“范某不知弥勒何在,只知西天9在脚下。求仁得仁,有侯爷能识某,某死而无憾。”

范晓斋迈步离去,消失在朱弘昭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