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超脱
字体: 16 + -

第十章:才妙天下

    thu sep 24 16:07:34 cst 2015

    待一切准备妥当,天逸拿过宣纸,平铺在案几上,提笔蘸墨,落笔有神,行云流水般在宣纸上留下印记。

    天逸写的是楷书,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

    天逸从小练字,早已达到中和境界,为书法最高境界。

    中和境界需要人书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文字的体势,文字的内容,书写者的心境,书写着的人品高度合一。

    天逸纵横挥洒着毛笔,字如其人,不修小节,凤泊鸾漂,美如画。

    天逸写完收笔,看着这两首诗词字体,恬然自足。

    “在下幸不辱命,请仲裁和在座各位鉴赏。”天逸环顾四周,对翘首以待的学士们淡然说道。

    天逸小心拿起写着诗词的宣纸,叫人呈给仲裁。

    仲裁席上,郭柳山接过宣纸,接着递给了阁老。

    阁老将宣纸展开,看见楷书和诗词,连连惊叹:“绝世好字,惊世之诗。”

    旁边郭柳山和秦老忍不住侧头看了一眼,皆被吸引。

    秦老一脸不可思议,很难相信此字和此诗是年纪轻轻的天逸所写所作。

    郭柳山虽知晓天逸大才,但还是被深深震撼。

    “汝之才,某佩服不已。”阁老起身向天逸作辑。

    “阁老谬赞,实在不敢当,学生受之有愧。”天逸急忙回礼。

    “小友不必自谦。在某看来,此诗乃小友为某所写,某感同身受!”阁老激动言道。

    学士们愕然,相互望了望,不明所以。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阁老诵读完诗,老泪纵横。

    “诗词绝妙,既简单明了,又风趣幽默。”学士们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阁老平复心情,擦完眼泪,笑着道:“某触诗生情,让各位笑话了。”

    “阁老乃性情中人,在座者皆钦佩您的高风亮节。”天逸满脸恭敬。

    阁老摇了摇头,又摆了摆手,接着神色严肃:“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却形成重重一击,引出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全诗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学士们非常赞同阁老所说,摇头晃脑欣赏品味着。

    “此诗字体苍劲有力,为字中典范,某不如;此诗意境,别开生面,为旷世之作,必流传千古,某亦不如。某拜服,胜者为轩辕天逸。”阁老大声说完。

    学士们纷纷起身道贺,其中风扬对天逸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而风威神情却越发阴沉难看,不过及时伪装笑容,对天逸连连称赞。

    冷梦菲、冷清华则一脸理所当然,他们兄妹一直相信天逸才华,无人能比。

    天逸眉开眼笑,抱拳感谢众人。

    聚文楼外学子们则是心痒难耐,恨不得进去,近距离观赏。

    此时聚文楼内跑出一小厮叫喊着:“轩辕天逸作旷世古诗,阁老拜服。”

    “古诗写何?快速速道来。”有人大声喊道,围上前去。

    小厮说出楼内实况,学子们不敢相信,可事实确实如此。

    过了一会儿,学士们兴奋讨论后,文会继续进行。

    “有请秦老出题。”郭柳山大声道。

    “见识过天逸小友诗词,相信在座各位都相信天逸才学,并非浪得虚名,某亦佩服。某以对联为题,某出上联,各位答下联,不知天逸小友对联造诣如何?”秦老恭维中带着一丝挑衅。

    天逸心想这老头是在找茬,定让你血本无归,口中却道:“多谢秦老美言,不过在下对对联颇有研究,还望秦老多多指教。”

    郭柳山和阁老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见天逸有信心,就罢了。

    其余之人亦察觉秦老言外之意,有一股针尖对麦芒的感觉。

    秦老见天逸对阁老和自己的态度迥异,神情不悦:“上联为风入林则徐徐向前。”

    “下联是精于心即步步为营。”天逸边走边说,几息时间对出。

    “山间树色千里绿。”秦老继续出题。

    “海上波光万重青。”天逸不假思索对答。

    秦老皱着眉头,想了一会:“云淡纱窗黄叶舞。”

    天逸则神情依然轻松:“风轻绣户落花飘。”

    秦老老脸有些挂不住,苦于一时之间无法作出绝佳上联,低头沉思。

    短短盏茶功夫,二人对决精彩绝伦,让在座众人回味无穷,对二人才学佩服不已。

    天逸见秦老不服输,开口言道:“秦老,在下亦有一对子,请赐教。”

    “汝说,某听着。”秦老神情难堪。

    “上联为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天逸优雅的诵完。

    秦老和其他人都陷入苦思。

    天逸见秦老一时半会对不上来,吩咐仆人送来茶水,坐于案几前,细细品尝起来。

    半个时辰后,秦老艰难地开口:“妄请天逸小友,不甚吝啬,告诉某。”

    天逸亦不是小人,见秦老如此这般,也就作罢:“秦老言重,学生马上道来。下联为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天逸小友,受教了,某亦拜服。”秦老神情稍显失落。

    “此对联是一副巧趣联。上联说每月的月半天上月亮复圆之时,月复一月,月月如此;下联则说每年年尾之后总是接新年年头,周而复始,永无穷期。天逸把自然现象与社会常识用对联的方式组织到一起,道出了一种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别有一番情趣。”秦老缓缓道来。

    听完赏析,学士们皆赞叹对联乃绝对,世间仅有。

    不言而喻,天逸又赢了。

    “轩辕天逸作旷世绝对,秦老拜服。”聚文楼外小厮又跑出。

    学子们听小厮说完,一片哗然,已视天逸为偶像。

    “此次文会,渐入佳境。天逸惊才绝艳,一首绝诗、一副绝对让阁老和秦老拜服,鄙人亦自愧不如。鄙人不出题也罢,以鄙人之见,不如请天逸兄再作诗一首,如何?”郭柳山满脸笑容。

    “好!”学士们大声应道,其中风扬声音最为响亮。

    “郭兄抬爱,受宠若惊。文会初始,在下既已夸下海口,那便应当下来。”天逸谦虚作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北到海,何时复南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世俗界只有北方环海,天逸只好把《长歌行》诗歌歌辞东西改北南。

    在座之人集体陷入沉思,都被诗中寓意带回过往,特别是一些年老的学士,已经泪眼盈盈。

    “还请天逸兄自己点评一下。”郭柳山姿态诚恳。

    天逸对郭柳山回礼:“在下却之不恭。”

    “此诗名《长歌行》是一首诗歌,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天下所有人应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作人生哲理,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不然后悔晚矣。”天逸感叹着说完。

    三位仲裁都点了点头,非常认同天逸之言。

    学士们翻然醒悟,都铭记于心,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