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陆岁月
字体: 16 + -

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二 兰姆伽整训计划(五)

比如她们会问我是谁,问我是什么职位,打过什么仗,有没有立过大功之类的,而当他们知道我就是这支军队的长官,并且我叫欧阳云海的时候,她们掩饰不住的惊异让我都感到惊异……

“你就是欧阳云海?那个钢铁将军?”她们纷纷这样问我。

我颇为惊讶的问道:“钢铁将军?我倒是听说日本人喊我嗜血魔将,什么时候又有个钢铁将军的称号了?”那些美国女兵们纷纷告诉我说我和日本人打仗的事情从几年前就传到了美国,几乎整个美国都很同情中国,并且认为中国一定不是日本的对手,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实力相差太远,抵抗不了多久就要亡国,谁知道不仅没有亡国,反而,传出了中国军队屡次挫败日本军队的消息。

当时整个美国都为此感到惊讶不已,一个接一个日本军队战败的消息传过来,一个又一个日本师团被全部歼灭,战前日本放出豪言壮语要在三个月打败中国,逼迫*投降,谁知道光是一个上海,就让日本军队打了三个月,集中军队四十多万,和中国军队七十多万打的昏天黑地,伤亡过半,硬是打不垮中国军队;战前悲观的论调立刻一扫而空,美国国内对于中国有了极大的改观,以前被认为是极为懦弱的中国领导人*,也就是校长,也迅速扭转了形象,成为了远东地区骨头最硬的领导人。

而当他们深入追寻中国为何能以羸弱的国力对抗强大的日本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中国将军走入了他们的视野,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将军了,是中国军队当中最年轻的将军,打破了宋希濂将军二十四岁升任少将的记录,他们开始报道我是如何从一个团长,率领七千军队和日本军队作战,积累战功,逐渐成为了十万大军的统帅,经常指挥数十万军队和日本军队进行大的会战,几乎每一次都能获得胜利,就算不是胜利,也是打平手,从没让日本军队占到过便宜。

我所打的几场大会战已经被写入了美国西点军校的经典战例当中,我的战术和战略都被分析的极为透彻,美国人基本上把我奉为了中国军队里面最会打仗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并且他们纷纷认为我具有极为坚韧的战斗意志,所以称呼我为钢铁将军。

这样的消息让我极为无奈,算了,这样的事情,说不定也是好事。

除去这些日常的休息和娱乐,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让我愈加觉得它的恐怖,按照史迪威最先拟定的美械师的装备编制标准,每师步兵三团,炮兵两营,工兵、辎重兵、通讯兵各一营,卫生队一部和一个特务连,作战开始配属一个战车营;每团步兵三营,迫击炮、平射炮各一连,另有通讯连、卫生队和特务排,全团约三千人;每营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每连三排,每排三个步兵班,一个轻迫击炮班;总指挥部直属部队计有炮兵五个团,每团重炮三十六门;汽车兵团有载重汽车四百辆,工兵、化学兵和重迫击炮兵各两团,骡马辎重兵一个团,另有战车七个营,每营坦克装甲车若干。

这样的装备和编制稍微低了美军一个档次,但是这样的装备是我之前先也不敢想的,我们都是这样了,何况是正规的美国军队?而对于一百军原先的编制和兵种分配,史迪威提出了一些意见,首先人数方面,史迪威没什么意见,他与我一样,希望多多益善,所以一百军满编之后超过十万人的兵力让他极为赞许,而一个加强军,也让他感到惊讶;一个军,四个师,每个师三个旅,每个旅三个团,一共十二个旅,三十六个团,还不算军部直属的那些特殊军队,比如虎贲团和警卫团,还有骑兵师和装甲师,以及技术兵种。

我答应冯骁的事情我做到了,我答应岳云的事情我也做到了,骑兵第一师和装甲第一师的番号已经由校长批了下来,更重要的是,校长还给我再次升了官,鉴于一百军的编制过大,已经不太适合继续放在军制的番号里面,所以,校长一声令下,一百军升格为第一百兵团,我荣升兵团总司令,同时,我下辖的部队的具体番号是中国远征军驻印度第一百兵团。

按照校长的意思,一百军的番号和编制不变,而一百兵团可以下辖两至三个军,主要还是看史迪威能在兰姆伽整编多少美械军队,整编多少,就编入一百兵团多少,国外的精锐军队全数归于我的指挥之下,所以目前一百兵团只是一个军,但是之后,就不知道了。

兵团编制之下,装备和人员也变得宽裕了许多,史迪威点点头,一声令下,大量的美式单兵武器和重武器运送而来装备给一百军,同事对我提出建议,将原先的一百军军部和师部的编制进行重组,原来我的警卫部队、骑兵部队、战车部队、通信部队、侦察部队和卫生部队纷纷改组,以一个师为单位,具体编制不变,但是师部直属部队发生改变。

由一个由两吨半卡车牵引的十二门制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营、两个由骡马牵引的十二门制七十五毫米山炮营、一个汽车骡马混合辎重营、一个装备无线电的通讯营、一个工兵营、一个教导营、一个特务连、一个搜索连、一个军械连、一个侦察队、一个卫生队和一个野战医院组成。

对于旅的存在,史迪威与我进行过商议,美国军队当中没有旅级编制,所以史迪威建议我也撤销旅级编制,直接用师来统辖旅,但是我拒绝了,因为一百军编制过多,如果不以旅部作为师和团的中间指挥机构,那么一个师就要指挥九个团,太难以指挥了,所以史迪威思考之后也就答应了,又增加了旅级直属部队,至于原来的指挥指挥部队也存在,其实我也是想借机坑史迪威一笔,反正这些东西都是美国人付钱,不需要我们付钱。

新的编制大大加强了师的支援力量,最主要的就是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飞跃,一个师除去原先拥有的日式德式俄式重武器之外,换装了美式单兵武器,其他美式装备共计拥有汽车三百辆,骡马千余匹,一零五榴弹炮十二门,七十五毫米山炮二十四门,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三十六门,八十一毫米迫击炮三十六门,六十毫米迫击炮一百六十二门,重机枪一百零八挺,轻机枪三百六十挺,火箭筒一百零八具,火焰喷射器八十五具,冲锋枪与卡宾枪四百支,步枪数千支。

而加上原先我们拥有的使用的非常舒适的炮火和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整个师所拥有的火力比之美军都要强,史迪威一开始建议我淘汰全部的德式俄式和日式武器,包括火炮和轻重机枪,统一使用美式武器,面的弹药补充困难,整支部队就像是个万国博览会;但是我拒绝了,因为这些武器的弹药,国内已经可以仿制了,我可不想让所有的命脉都被美国人掌握。

我表示反对,史迪威也没有坚持,反正军队的单兵武器之类的全部是美式装备,就连原先的英国式手枪也被换下来送回了国内,换上了美式手枪和手雷,只有重武器没有换掉,而是补充上了美式重武器,这么一来,一百军的重火力配备,已经能和倭寇的一个军相提并论了……这样,驻印军在武器装备和机动能力上已经达到当时西方国家军队的一级标准,步炮比例达到三比二,第一次从武器和火力上压倒倭寇,从而使正面挫败和消灭这些不可一世的混蛋成为可能。

同时因为我的士兵在国内接受的严厉训练和大量战斗的洗礼,基本功相当扎实,而且我提出的“每个士兵都要识字”的口号在得到了具体贯彻之后,在这里,也体现出了很好的作用,虽然不是人人上过学,但是至少人人识字,就是以前的农民,也识字,更不用说那些受到一百军战绩感染而争先恐后加入一百军的高中毕业生甚至是大学生,一百军的士兵文化素质在全国军队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以至于美国人非常惊讶于一百军的文化水准。

史迪威甚至问我,这些士兵到底是多少学校的学生组成的?五十个?

我摇摇头,说道:“我只是告诉他们,不管是打仗还是过日子,没有文化都是不行的,别的部队我管不着,但是加入一百军的士兵,能做简单的数*算,能识字,能写字,能说几句日本话和英语,是最基本的要求。”

更兼之前肖山令大哥主管预备役士兵的训练,出于私心,肖山令大哥同意了我的请求,将新招募的士兵里面有文化的和机灵的全部单独挑了出来严格训练,准备补充进入一百军,一百军从建军之初,也就是原来的八十八师五二四团,那就是德械军队,士兵素质本来就高,所以渐渐的,一百军的士兵都具备一定的文化了。

美国人原先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先期训练只有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之后的初级训练也只有一个星期,原先准备的两个月的训练计划两个星期就结束了,直接步入中级训练,三个月的集训一个半月结束了,原先准备好的五个月至半年的训练计划,两个月就结束了,所有美国人都为一百军士兵强悍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能力感到吃惊,更为他们的气势而震惊。

史迪威高兴地连嘴都合不拢,觉得他的复仇大计很快就可以实现了,于是向我提出,一百军差不多再有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全部的训练了,这个时候,差不多可以开始让国内运送其他的士兵过来了,尽可能的多一些快一些,因为一百军当中部分学历很高的士兵也可以当做教官来用,不用担心人手不足的问题,这个事情,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于是我开始向校长发电,请校长开始下令让军队来到兰姆伽,鉴于滇缅公路被封锁,所以士兵的来到只能通过驼峰航线,由飞机运送而来,所以人数不会很多,史迪威和英国方面议定的人数原先是一天八百人,但是英国人来军营里面转了一圈之后突然改了态度,一天至多四百人!

史迪威得知后勃然大怒,跑到新德里去和印度总督大吵大闹,最后还是无奈的妥协,改为一天最多五百人,这个消息让我感到愤怒,很有可能是英国人看到了中国军队的精锐之后产生了恐惧感,其实要是目前中英两国对立,我大可以率领一百军十万大军南下,兵分三路南下进攻印度,两个月之内,我保证干掉英国人在印度的全部抵抗兵力!不过这也无所谓,一天五百人,十天就有五千人了,二十天就能运来史迪威心目中的一个师的部队。

我也和校长提出,其实并不一定要运送整编军过来,或许,可以挑选部分知识青年学生兵过来,而整编军,可以开赴云南和桂林,准备接受史迪威提出的y部队和z部队的建设训练,那也是美械军队,虽然差了些,但是整编军作为国内的柱石,大量离开国内实在是不利于抗战形势,这个想法希望校长允许,并且运送过来的军事主官,最好是具有留洋经历的高素质军官,这里的情况比较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