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陆岁月
字体: 16 + -

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三 缅甸大会战(二)

“交割完毕之后,您就可以率领军队离开了,至于去哪儿,完全是您的自由,这里的防区,就由我来防守。”亲眼看着我带来的装甲兵进入到一百辆英式坦克里面,并且将这些坦克缓缓的开动,我满意的点了点头,看了看一脸肉痛的英军师长,我笑着说道:“您也不必担心,这些坦克是杀人凶器,而不是逃跑用的交通工具,与其让您麾下这些已经没有战斗意志的士兵把它们当做交通工具使用,还不如让我的士兵把他们当做杀人凶器使用,您说是吗?”

英军师长面色一滞,而后苦笑着说道:“在您的面前,我完全没有一点自信,您说的很对,这支军队本来就不是非常具有战斗力,我国有战斗力的士兵和能征善战的将军都在国内进行卫国战争,能够投放到印度和缅甸的兵力就几乎没有了,整个亚洲我军能够打仗的部队,也就只有在印度的一些部队,因为缅甸的特殊情况,所以……”

“所以这支军队几乎没有战斗力,对吗?因为缅甸根本不能拥有自己的武装!”我冷笑着说道。

英军师长无奈的点点头:“就是这样。”

我接着说道:“我猜想,这支军队也不能说是根本没有战斗力,否则是怎么扑灭缅甸数次的武装起义呢?而你们出其之所以连连败退,就是因为日本人和缅甸人联合在了一起,用我们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说,叫做里应外合,日本人进攻,缅甸人背后偷袭,很轻易的就把你们给击溃了,而后每到一地迎接你们的都是缅甸人的仇视,所以你们根本无法立足,然后,你们就一败再败,直至完全失去战斗意志,对吗?”

英军师长愣愣的看着我,而后苦笑道:“您真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我觉得您还有政治家和社会学家的潜质,您说的完全正确,过去我们完全没有体会到缅甸人的威胁,但是一旦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事情根本就超乎了我们的预料,我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缅甸的控制,每到一个地方,缅甸人都是竭力帮助日本人,我们所忽视的缅甸人的威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我笑道:“这话说的很中肯,不一定没有武装就不能反抗,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将你们的统治完全推翻,我估计,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缅甸一定获得独立,哪怕是你们不愿意,缅甸的起义也会将你们击败,我们来这里只是为了对付日本人,至于缅甸的独立,我们不会插手,不会帮助任何一方,但是我觉得,如果您不想在未来某个时刻被认为是殖民主义的帮凶从而受到耻辱,您应该明智一些,如果您不想帮助缅甸人做英国的叛徒,那么,您就应该辞去职位,避免这样的战斗。”

英军师长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说的很对,我不应该去做政客的工具和替罪羊,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我便会申请退役,欧阳总司令,谢谢您。”

我笑道:“只要你别怪我把你们这里三分之二的坦克都拿走就好了。”

英军师长摇摇头笑道:“您这话就不要再说了,您说得对,与其放在我们这里当做逃跑的交通工具,还不如放在您的军队里面,当做杀人凶器,反正都是对付日本人的;欧阳总司令,如果战争结束以后,您和我都能活着,我会邀请您来英国,您愿意接受我的邀请吗?”

我点点头说道:“当然愿意,师长先生。对了,您叫什么名字?”

他笑着说道:“james bruce scott。”

三个小时之后,穿着军装的英国士兵们坐着卡车离开了,他们没有一支枪,就连手枪都给我全部留了下来,我们实在是穷疯了,缺武器缺的要死,就算我们不缺,国内的苦难兄弟们也很缺武器,作为出国作战能捞到好东西的人,我有义务带着国内的苦难同胞们一起走向富强。

他们走了之后,我命令十六师开往仁安羌,三十八师和四十师留在平满纳交给张灵甫大哥和肖山令大哥指挥,防备即将袭来的五十五师团,我就率领十六师和一一一师防守在仁安羌,准备对付倭寇的三十三师团,另外,我还秘电校长告诉校长我的那些关于在仁安羌狠狠捞上一笔的想法,校长非常满意我的一系列做法,并且明确表示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征集一批石油专家和工人来仁安羌,采集石油。

反正这个地方也不会出现英国人了,史迪威也被我留在了平满纳协助指挥那里的作战,没让他跟到仁安羌来,这里已经完全落入了我的掌控之中,至于这里的缅甸人……因为这里是重要的油田,所以完全不允许无关的缅甸人接近这里,留在附近的也都是原来的工人,但是得知日本军队快要打来的消息之后纷纷往南逃窜,看来他们也是很相信日本人的,不过这也正好,这个地方,处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权力真空期,而我就趁虚而入了。

另一方面,我把平满纳——仁安羌会战的消息通报了盟军司令部,表示中国军队将一力承担这场战斗的一切事宜,孟德军只需要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其他的都有中国军队负责,而具体的目标,则是全歼五十五师团和三十三师团!

这个消息传到了盟军印度司令部,据说还引起了一阵波澜,就是有一部分见识过我军战绩和战斗力的人认为这是可行的,因为一百军在中国国内的战场上是首屈一指的强悍部队,一百军从建军伊始的一个团一直到现在的一个军,直接击杀倭寇不下数十万,而我所指挥的和参与的战斗几乎囊括了国军的全部胜仗,我的指挥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是无需置疑的,毫无疑问,一百军是目前远东地区中国战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比英军和印军都要强,这个任务可以完成,应当予以批准。

另一部分人则是抱着传统的思想,他们并没有眼见过我和一百军的战斗,所以虽然我们已经击杀了六千多的倭寇,打了两场胜仗,但是他们依旧不怎么信任我们,始终认为中国军队是二流军队,也就和印军是一个等级甚至还远远不如,更不能和英军相比,并不信任我,但是不反对我在仁安羌和平满纳为他们争取时间,他们也不在乎我的死活……

所以两种意见,汇合出了一种结局,盟军批准我的作战计划……

校长发电询问我军目前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两个师团的倭寇,毕竟我们的不到当地民众的支援,远离国境作战,士兵是否有思想上的波动,还有武器弹药是否充足,缅甸的气候我们是否能够适应,毕竟一百军的士兵主要来自湖南,四川和江西,都未曾经历过缅甸这样的气候,那种气候,再后来我了解了一些地理学上的知识后,知道了一些端倪,那些气候和北方的气候实在是有很多的不同。

经常一下雨就是下个不停,连下很长时间,基本都看不到太阳,空气也是很潮湿的,让我们非常苦恼,因为我国江南和江北的气候都能算得上是比较干爽,很少有这样潮湿的气候,而且还很闷热,经常浑身出汗,对于军队的情绪很不利,无奈之下,我借鉴了当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军队所面临的问题,立下了一系列的军规。

首先,每到一地,先有炊事人员去寻找水源,然后大量烧水,烧的水,可以用来冲澡,可以用来喝,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热水烫脚,军队行军大部分时间都要靠着双脚,双脚闷在鞋子里面很有可能会造成脚部的疾病,这对于行军作战而言几乎是绝症,所以保持脚部健康非常重要,军中大老爷们儿在中国的时候经常几个月不洗脚,那无所谓,气候干爽,不会诱导各种潮湿疾病,但是缅甸的气候不同,经常身上会潮湿,那会很不利。

第二,我们大量的收集生姜和大蒜这种食物当中的药物,药物当中的食物,都是可以御寒的良品;但是比之除寒更为难做的除湿才是我们在这种湿润气候最大的敌人,所幸我接触过中医,虽然不甚精通,但是一些大众药方我还是知道的,比如薏米和红豆,就是极好的除湿药品,更可以做食用,所以我也向校长申请,调运一批红豆和薏米过来,保证军队的身体健康,是保持战斗力的要素。

第三就是食物,我命令军队尽量吃熟食,是热食,不允许生吃任何东西和生喝多少水,不论多可多饿,都不允许违令!因为这里最可怕的还是类似于曹操当年遭遇到的水土不服的问题,极易引发各种疾病,而面对缅甸人对我们的敌视,我们不可能得到缅甸人的帮助,一旦生病,等待我们的几乎就是死亡。

第四当然就是抚慰军队的情绪我向校长申请了一架飞机,专门用来运送将士们和国内家人的联系信件,远离国境作战,做大的牵挂便是国内家人;以往在国内的时候,作战时期都是信件来往最频繁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活不下去,所以着急留下遗书,而没有战斗的时候,我每半个月会批准一千人的回家探亲,根据战功和家乡距离的远近,还要做出额外调整。

做好这些措施,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情绪了,一百军军纪一向严明,只要保证好这些,我就不用担心自身的问题;剩下的时间,我则是命令部队仔细地检查英军留下的武器装备,对于英军的步枪我不是很喜欢,而且作为最基本的单兵装备,一个国家应该能够自己生产,并且作为制式装备,也好分发弹药和修复。

但是我国目前还是不能做到制式装备普及,中正一式步枪正在改进,中正二式步枪尚未产出,所以目前我国的当兵武器还是大杂烩,为我们的弹药补充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我的军队里面的武器就是美德苏三国杂烩,我不想再多出一个国家来了。所以除了手枪这样轻便的武器和重机枪轻机枪这些连续火力还有各种火炮,基本上全部的步枪都被我打包运回国内,给一支军队,大约是一个师单独列装,英军步枪的性能还是好于中正一式步枪的。

还有就是坦克了,这一百辆英制坦克装备到了岳云的装甲兵团之中,顿时装甲兵团如虎添翼,一大批技术熟练但是没有坦克可以操纵的坦克兵有了用武之地,欣喜若狂的操纵者坦克来回驰骋,场面壮观,这批坦克部队也一定可以组成坦克军团火力网,是倭寇突破不了的火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