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陆岁月
字体: 16 + -

第八卷 孤军奋战_三百三十二 喋血中条山之整顿军纪(中)

三日之后,民国三十年四月七日,我在垣曲重镇电令各部军队师级以上司令长官全部前来垣曲参加新一次的作战指导会议,说是作战指导会议,其实不仅仅如此,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只不过开会更为重要罢了,否则我一定会挨个儿的给那些混蛋打打预防针,但是既然开会,那就一次性全部解决,免得到时候麻烦!

电令一下,各部军官立刻行动,一天以后,全部的军官基本上到齐,近一百人,全数都是高级军官,我想,要是保密设施做的不完全,倭寇来一次空袭,那可就好玩了,中条山的各部高级指挥官全体阵亡,这仗也就不用打了,虽然这样子的作法非常不安全,但是我不得不这么做,我有这样做的理由和必要。

要是再不制止私吞军粮以谋取私利的做法,那么军队的战斗力不能得以保证,士兵心有怨念,对军令抗而不尊,导致全盘战略出了问题,那么受罪的是全体将士,是中条山地区的二十三万国军精锐,那是不可以原谅的。校长把这些将士们的生命交给了我,那么我就一定要保住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的生命,哪怕是为此失去中条山也在所不惜,只要有人,一切都还有希望。

我在父亲的教导下熟读四书五经,却也在西方接受了数年的现代教育,我的思想当中,既包含了传统思想里面的仁义和杀身成仁的思想,也包含了西方社会里面对于人生命的尊重思想,可以说,我既不怕死,也珍惜生命,我最珍惜的,就是那些最难保住生命的士兵们的生命,我在德国慕尼黑军校里面学习的时候,教官给我们灌输了一个思想,那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不能保护士兵的生命,是一个指挥官的耻辱。

我深深的赞同这个观点,所以相对于国内将领时不时就冒出来一句“与阵地共存亡”或者是“限一小时内夺取阵地”之类的话语,我更愿意思考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而不是逼迫军队用生命堆砌成胜利;这是我国的悲哀,武器不够,我们只能用血肉之躯去填补国力的差距;但是精锐士兵就那么多,训练起来极为不易,所以如何保证他们的生命,就成了我最关注的事情。

中条山地区的二十三万国军,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或许不是精锐,但是他们的经验是宝贵的,让老兵带新兵,是我的一贯风格,所以保护老兵,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是因为我的疏忽而使得大量的军队被倭寇大军围歼,那么这样的损失是不能承受的,中条山固然重要,但是地是死的,倭寇就算占领了又如何?我们还有土地,我们还有士兵,我们还能反击,还有夺回中条山的希望,要是军队被歼灭了,我们如何继续下去?

就我们目前所知的倭寇每一次的作战计划里面,都明确的写着“寻找华军主力,歼灭之”,这就意味着倭寇对于我军的战略更多层面的意思里不是占领地区,而是击溃军队,消灭主力军队,从而逼迫我军投降,逼迫国家投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战略,必须要以保存主力为第一要务,在能够保存主力的情况下,歼灭倭寇,挫败倭寇,才显得更有意义,要是主力部队尽丧,我们还打什么仗?

为了确定这一次的战略思想,统一调度,我才不得不召开这样的会议,我必需要告诫那些将军,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和倭寇决战,而是保存主力,保存精锐,以备来日决战,不图一时之欢愉,而图长久之胜利。

会议开始了,在垣曲的指挥部里,我设置了一个很大的会议室,我想起了以往校长召开会议时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召开这么大的作战会议,第一次和这么多不属同一序列的将军进行会谈,这种感觉,很奇妙。

按照校长的一贯风格,是最后一个抵达会场的,这大概也是主持召开会议者的做法;我是最后一个抵达会议室的,当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最后一个,而是等待最后一个抵达会议室的师长坐定之后,我立刻进入了会议室,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我不是校长,不需要那么多政治家的威严,我的威严,就是军威!

随着一声“欧阳司令长官到”,我进入了会场,全体军官齐齐站起身子,原本有些喧闹的会议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我感受到了一种身为上位者的尊严和淡淡的喜悦,原来,这就是校长的感觉?这就是高级指挥官的感觉?我心里自嘲的笑了笑,而后走到了我的座位面前,当先坐下,而后说了一声:“诸位请坐!”

全体军官齐齐坐下,挺直身板,一丝不苟;虽然我的年纪小,但是我的战果不比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差,定倭将军的名头也是极为响亮,我也是他们的长官,更兼我带去的粮食解了这些将军们的燃眉之急,所以他们对于我都是带有好感,或者是尊重,或者是摄于我的威名而不得不从众,反正我感受到了一种满足,我摇摇头,把这种感觉驱逐出去,这是一个军人从铁血转变为懦弱的表现,这是教官告诉我的。

我立刻驱除了这种感觉,我是军人,永远都是军人;我抬起头来扫视了一遍这些将军,他们一个一个坐得笔直,目视前方,一丝不苟,我很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今日我喊各位来,首先,是我担任第一战区代理司令长官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是必须的,大家也都和我熟悉熟悉,毕竟我们是要通力合作,共拒倭寇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那是宋代,不是现在。

第二,作为战区的代理司令长官,我要及时履行我自己的义务,不让国家民族失望,不让委座失望,希望在座的各位,也都牢记这一点!好了,我们现在就来谈谈如何应对倭寇的方案,我不知道卫立煌长官离开之前定下来的基调是什么,但是我既然上任了,就要改变一下,我们此次作战的目标,委座认为是保持中条山之现状,但是我以为,保证全军主力之安全,才是作战之目标,哪怕为此失去中条山!”

此话一出,那些军官们纷纷惊讶地看向了我,有不解,有不满,还有欣喜;对于那些目露欣喜的,我记录下来,如果他们不是保持着和我一样的观点还有方法,那么就是贪生怕死之辈,不足以担当大任!而那些不解的和不满的,则是铁心抗日的将领,不愿意放弃中条山的硬骨头。

“司令!司令何出此言?中条山在卫司令长官带领下,已经坚守了四个年头,我们凭借这些军队,硬生生的打退了倭寇十余次的进攻,司令号称定倭将军,与倭寇作战从来不败,击杀倭寇数十万,是我等军人之楷模!可是为何司令却说出如此不负责任之话语!为何还未开战便先言撤退!卑职不解!还请司令明示!”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站了起来,朗声说道,他便是目露不满之色的将领之一。

我点点头,说道:“还有谁也是这样的意思的?一起说出来。”

众人的眼珠子转了转,大概都是以为我要清楚异己了,于是纷纷缄默不言,我的地位和实力他们大概都是明白的,没有必要和我对着干,那是自讨没趣!只有第三军军长唐淮源站了起来,说道:“卑职唐淮源附议!”接着另一个少将军官也站了起来:“卑职寸性奇附议!”

寸性奇少将,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唐淮源将军的下属。

我笑了笑,摆摆手让他们坐下:“坐下吧!坐下吧!我便知道,一定会有人表示不满的,敢于表达自己意见的,敢于在定倭将军面前表达自己意见的,好!很好!做得很好!一人奖励银洋一百元,我私人出钱!你们做的很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我这么做,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担心!担心我们既守不住中条山,又把主力丢在了这里,失去了和倭寇继续战斗的资本!”

我站了起来,在那些将军不解的目光里面,指了指我背后黑板上面挂着的中条山区大地图说道:“过往你们在卫立煌长官的率领下,可以将倭寇的十数次进攻全部挫败,是有原因的!因为过往的倭寇进攻,最多也不过四个师团,最少只有一个师团!而中条山的守军,那个时候是二十六万!也就是说,凭二十六万精锐对抗六七万甚至一两万的倭寇,加上若干精锐部队,才得以成功,而此次,倭寇用来进攻中条山的部队,是七个半师团!华北方面军的主力,聚集于此!

而我军呢?精锐第四集团军被调走,中条山只剩下十八万军队,加上一百军的两个师,不过二十三万,大家也知道倭寇的战斗力,其单位战斗力远胜于我军,要是郊外野战,一个倭寇可以对付一个班的国军,而七个半师团的倭寇,是多少人?十二万有余!也就是说,倭寇是拿十二万的军队,来对付我们的二十三万军队;倭寇自开战以来,很少出动十万人以上的部队发动进攻,而这一次就调集了十二万,他们的目的何在?就是铁了心,要拿下中条山!不是以往,不是过去,而是铁了心的要得到中条山!

我军的战斗力呢?长期缺粮,士兵营养不足,身体孱弱,战斗力可想而知!而倭寇兵精粮足,身体强壮,武器精良,他们出动的十二万军队,就相当于是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要是我没有带领一百军的精锐五万士兵过来,我一定会率领诸位放弃中条山,即刻撤退到太行山和吕梁山打游击,但是因为有了一百军的五万精锐,我才敢于和倭寇在中条山打一场大的战斗!

我之所谓“确保主力”,是为了保证我们还有在第一战区的广大区域继续展开游击作战的实力,而不是被倭寇一网打尽,把中条山的部队全部丢在了这里,让倭寇歼灭我们的主力!凭着这些营养不良等士兵,那不是作战,那是谋杀!是要把这些士兵送上阵地等着倭寇来杀!这是我绝对不会做的事情,这些士兵现在身体虽然孱弱,但是他们都是和倭寇战斗了很久的老兵,他们的价值不言而喻,要是他们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他们的战斗力会比现在高上数个等级。

所以保住他们,才是我此来的重要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告诉各位将军,不要让麾下士兵去送死,他们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失去一个,我们就会少一分战斗力,少一个老兵,多少个新兵,才能成就一个老兵?与之相比,中条山又很重要吗?只要我们保证太行吕梁两山,倭寇照样不能尽全功,而进攻太行和吕梁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倭寇的目的,就是寻找我们的主力军队,将我们一网打尽,一次性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让倭寇得逞,无形之间,我们就可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牵制倭寇更多的军力!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我们全部撤离,就不打这一仗了,这仗要打,还要大打,但是怎么个打法,却不是以往的死守不退的战术,我们必须要发挥灵活多变的战术,诱使倭寇深入,层层阻击,层层歼灭,消耗倭寇的有生力量,但是保证我们的主力,等我们的任务完成之后,巧妙地脱身,离开这里,让倭寇千辛万苦损伤无数却只得到一座鸟不生蛋的中条山!

而我们的主力继续分散,继续保持对中条山的威胁,牵制倭寇军队不敢离开中条山,增大他们的后勤压力,时不时的出兵骚扰运输线,切断其补给线,逼使其进攻太行、吕梁山,而要想攻取这两座山,他们没有这个兵力发动全面进攻了,到时候,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攻太行,吕梁出兵,攻吕梁,太行出兵,吕梁太行齐攻,则采取卫立煌将军的方案,阻击之,吕梁山背靠第一战区,第一战区主力部队也可以随时增援,只要牢牢掌握吕梁山和太行山,倭寇占领了中条山,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前提是,中条山的我军主力,不受损。

当然这个问题不急,我们可以慢慢商谈,有一个问题却是迫在眉睫!要是想要实现我的战略计划,我就要好好地和你们商谈一下,关于我得到密报,有不法军官私吞军粮,买卖换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