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陆岁月
字体: 16 + -

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五 血染南京之不可挽回的错误(下)

汪兆铭这话一说,就是要和支持南京不死守的将军决裂了!只是他这一说,倒还真的让人对他直翻白眼,是谁嚷嚷着抗日必然亡国的?是谁嚷嚷着曲线救国的?这个时候居然要死守南京,摆出一副与南京共存亡的样子?

校长好像早有预料,并没有说什么,神色如常;大部分人也都摆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倒是李宗仁将军和白崇禧将军他们很是不爽,很不善的看着汪兆铭。毕竟汪兆铭就是在骂他们,而我,根本不会搭理汪兆铭!汪兆铭这样说,就是自绝于这些实力派了,简直是愚蠢至极!看来我对他的印象要重新定义了!

他这样的话语,很有可能把原来支持他的人也给推走,哼哼!汪兆铭,哪里是校长的对手呢?估计就算是我不存在,汪兆铭也不会是校长的对手,他的政治手腕,实在是太低劣了。

“汪院长,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你是反对既定的战略吗?”程潜老将军站了起来,怒视汪兆铭;汪兆铭一滞,而后面色铁青的说了一句,眼里竟然还有泪花:“我只是为国父感到悲哀,后人竟然要丢弃国父陵寝,竟然弃国父陵寝于不顾!你们就不怕倭寇会毁掉国父的陵寝吗?”

程潜老将军虽然不会害怕汪兆铭,但是汪兆铭同样也不会害怕他,程潜老将军有资历名望和兵权,汪兆铭也有属于他自己的势力,只是碍于情面和年纪,汪兆铭对于革命元老总得表示尊重,不能撕破脸,但是顶嘴斗嘴,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汪院长,您的意思是要我军死守南京,保护国父陵寝了?”我冷笑着问道。

汪兆铭一愣,他大概没有想到我会直接向他发难,只是很快他就恢复了沉着:“正是,怎么样?你所定的计划,不就是要把南京作为诱导倭寇的棋子吗?连带着国父的陵寝,一起作为棋子!你对得起国父吗?你的父亲可是追随国父一生,现在你父亲还在世,你难道要忤逆你的父亲,背叛国父吗?”

汪兆铭的口才不是盖的,这么一说,可算是把我打向了道义上的最低点,我一下子就成为了一个不忠不孝之徒!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古代还是现代,不忠不孝都是中国独有的遗传性死罪,不会有哪个朝代的律法姑息不忠不孝之徒,便是传言中最为暴虐残忍的秦律,也将孝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

自古以来,不忠不孝之徒,都是会被全中国的百姓士人鄙视的,而且无一例外,几乎都会被杀头、被治罪;要知道,历代皇帝都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之人,基本上就等于是在冒犯皇帝,冒犯天下;以至于在古代,经常发生平民以孝为名,抗拒皇命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皇帝也无能为力,只有任其自然。

千百年来,唯一一个敢用“不仁不孝之人”并将它摆在了台面上的人,也就只是那雄才大略的不世枭雄曹孟德;曹孟德颁布的唯才是举令里面说:今天下得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汙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当然曹操这也是被逼无奈,世家大族不投靠他,他只能降低要求,选拔寒门子弟,寒门子弟虽有才,但是德行不高,曹操就用严刑峻法控制;这也是无奈之举;除去曹操,再也没有一人敢把“不仁不孝”摆在台面上;这足以证明忠孝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

而汪兆铭这一说就给我戴了一顶高帽子——不忠不孝之徒;这就是政客的威力啊!看着在座诸人略为变动的脸色;我就暗自猜想,要是一个没有一点儿口才的武夫,还真的就会被噎的哑口无言,从而让汪兆铭占据上风,不过,哼哼!

校长似乎也没有开口的意思,大概校长认为我有那个能力对付汪兆铭的责难;要是连这个能力都没有,我真是罔顾了父亲多年的谆谆教诲。

“汪院长,此言差矣!云海何时忤逆父亲?云海何时背叛国父?父亲的话语,云海向来都是尊重的,您可以去问问父亲,云海可有忤逆过父亲?这样的话不能乱说。再者,背叛国父?何为背叛国父?云海何时背叛国父?什么才叫做背叛国父?”我冷笑着说道。

汪兆铭一时语塞,他估计也没有深入的想过这个问题,只是顺口说说而已,这一时说不出话来;我冷然说道:“至于云海是否有忤逆父亲,那自然是以父亲说的话为准,不劳烦汪院长代劳了!至于背叛国父,云海更不敢妄言,请问汪院长,何为背叛国父?怎样才叫做背叛国父?”我这话一说完,不少人会心一笑。

看着汪兆铭涨紫的脸色,我说道:“国父一生的理想,是建立*新中国,何为*,大家都知道,民生,民权,民族;民生,即民众之生计,国父革命,就是要推翻清廷统治,结束混战局面,还民众安定和平的生活,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请问,云海与倭寇血战,不也正是为了驱逐倭寇,保护民众吗?云海有何叛之?

民权,那是人民的权力,国父的理念就是要建立欧美式的民主宪政国家,赋予民众政治权利,让中国成为民主国家;但是由于内战和外患,我们暂时不具备那个条件;可就算是如此,我们也在去年预备立宪,准备实施宪政,若不是张学良西安兵变,我们说不定已经颁布了宪法,建立了民主国家,而我们现在的努力,不正是为了击败倭寇,恢复中华,而后建立民主的新中国吗?云海有何叛之?

民族,那就更为妥当了;国父一生理念就是要恢复中华在清廷手上被夺取的国家主权,而我们目前的抗日,就是要和夺取我们主权的侵略者作斗争,并且击败他们,夺回国家主权!云海虽不才,但是率军击杀倭寇近十万,这是有目共睹的!请问,云海有何叛之?

国父的*,也是民国的*,云海是一名党员,一直都为了*而奋斗,以*作为信仰,矢志不渝的奋斗,敢问汪院长!云海和全军将士在前线同倭寇血战争取国家尊严的时候,流血牺牲的时候,您在哪里?!您这么说,对的起牺牲在战场上的三十万将士吗?!”

最后一句,我几乎是吼出来的,我越说越愤怒,军人在前线流血牺牲,这些政客却在这里争权夺利,不顾军人死活,硬是要做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为他们自己谋利益,简直是该死!该死!

“说得好!你们这些个政客啊!老子们在前线流血牺牲,和小鬼子真刀*拼着干,和小鬼子的飞机坦克大炮死扛着,一天不知道死多少人!你还在这里侮辱他们!你对得起他们吗?你就不怕他们化作冤魂来找你索命吗?!”程潜老将军一下子站了起来,对着汪兆铭就是一阵痛骂。

“再者,国父早年在日本宣传革命,与日本现如今很多政要都有不俗的关系,因此倭寇不会因此毁坏国父陵寝,倭寇反而会派人保护国父陵寝;要是倭寇真的敢于毁掉国父陵寝,那就是和全中国的百姓作对,与他们宣传的所谓“*共荣圈”就不对题了,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损害国父陵寝。”我接着补充道。

校长满意的点点头:“这也是我们的思量,我们不能把国父的陵寝带走,也不能保护好国父的安息之地,是我们的不对;不过倭寇不至于毁坏国父陵寝,除此之外,南京也不过是一座城市而已,那么,有哪位愿意留下来,做南京的卫戍司令,指挥国防线的后续作战呢?”

校长这话明显就是对我说的,看着汪兆铭铁青的脸,我冷冷一笑,随即开口:“委座……”

我才刚刚开口,一个人猛地站了起来:“委座,唐生智愿意担任这一职务!死守南京!与南京共存亡!与国父陵寝共存亡!”

我顿时一愣,方才想起校长所言的汪兆铭和唐生智之间的勾搭。看着汪兆铭的脸色,我顿时觉得比较精彩,都被我说成这样了,唐生智还是站了起来,这是要自取其辱吗?可是一个转眼,我看见了汪兆铭脸上一股难以言表的得意。

这是怎么一回事?!

“委座,云海请战!云海请求担任南京卫戍司令,必然将倭寇拖住,必然让倭寇一无所得!”我对校长说道。

“欧阳将军,对于你的意见,我唐生智不敢苟同!南京是国都!是我民国首都!意义非凡!既然身为军人,就要有必死之心!唐某人已经有着必死之心,决不让国父陵寝和国都受辱!势要与国都共存亡!委座!还请答应末将的请求!”唐生智对我说了几句,而后向校长提出了请愿。

对于我的意见,我看得出来,除了一部分人早有默契,表示赞同,其他的人还是表示质疑的,而被我说服的也没有多少,所以唐生智一站起来,立刻会场就**起来。

那些地方派的大佬分成两派,而军事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也分成了两派,不断地交头接耳;我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校长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的……

“云海将军虽然善战,战绩斐然,威震敌胆,但是到底还是年纪太轻,资历太浅,不适合做为首都的卫戍长官,否则,将那些宿将置于何地?那些老将宿将会服他吗?不一定。委座,卑职以为,还是应当从长计议,不可以盲目决定。卑职建议,还是应该选择一位资历深厚的将军担任这个职位。”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委员开口说道。

说到底,还是年龄问题,还是资历问题!可恶!可恶!年龄和资历有那么重要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把南京卫戍司令这样一个要职交给这个常败将军唐生智才是一个最大的灾难吗?他们把南京百姓置于何地?

校长的面色不太好,看了看汪兆铭,而后缓缓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两个都想做卫戍司令留守南京,我倒也不好选择了,这样吧!我就不参选了,你们大家来表决吧!看看谁比较受大家的信任,谁的票数多,谁就来做这个卫戍司令!”

这件事情上,校长还真的不太好参选,校长要是摆明旗帜支持我,那么这些地方实力派还真的不太一定买账,所以为了避嫌,为了不至于说是不尊重众意,在这种问题上,校长还是需要回避的。

可是我心里那种不祥的预感越来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