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百年
字体: 16 + -

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一)

第三间屋子却是个卫生间,铺满了瓷砖,还有浴缸和座便。

“这个三楼原本没有解手的地方。我去广元开会,看见宾馆房间里有卫生间,我回来后叫人专门给你们修了这个卫生间的。”袁孝成说道,他边说边挥着手指着划着,很是自豪,“这个卫生间在咱们易家寨可是头一份呀。”

“伯伯,你老人家何必这么费力费神,我们只回来住几天,上茅房解手,怎么都可以将就的,你太费神了,女儿让你受累了。”玉妹心中很不安。

“不,不,玉妹,伯伯做这件事是很有意义的。咱们易家乡街上有三百多户,一两千人口,现在有很多人搬到街上做生意,人口一下子变成四千多了。原来每家每户都在外面挖个坑,围上席子当茅房,一下雨粪水溢出来,臭不可闻。我修了这个卫生间,座便要用水冲下去。我想不如修个沼气池。于是去区里找到沼气办公室请他们来给我修了沼气池。你看咱们用沼气做饭、沼气点灯。我又请他们在新大楼外面修了个大沼气池,学校宿舍的厕所里粪尿都冲进去,产生的沼气可以供厨房做饭炒菜,节省了好多柴和媒。为此区里把我评为推广沼气的先进呢。现在咱们乡里有一百多户修了沼气池。咱们这儿出了七盘关就是陕西了,是四川的北边山区,偏远的农村地区。咱们总得出个力把它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让山区变变样。”伯伯很高兴地说道,语言中透露出自豪。

“伯伯,你真是老来红!”玉妹很为自己父亲高兴。

“玉妹,听说你们联合公司是与台商港商合资的,你和胜利都是党员,咋个办?”

“伯伯,你放心好了。我在公司里成立了党支部,现在已经是党委了,我兼任了党委书记。”玉妹说道。

“好,玉妹,伯伯这一回放心了。我是八○年才入党的,我坚信共产党才是中国的救星,才是带领我们走上小康路的领头人。我常常喊邓爷爷万岁!”伯伯深情地说道。

“伯伯,我们从成都给你们大楼买回来的玻璃,请您带我们去学校卸玻璃。”胜利催促道。

“好的。”袁孝成带路,让胜利开到半山腰的学校。易家乡学校是小学和初中在一起的学校。修在寨子下面的坡上,操场则是袁孝成带领师生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出来的。车子从一条坡路上拐了才下到操场上。因为学校正在上课,袁孝成叫来十来个男老师卸玻璃,玻璃是成箱装的,每箱都有二百公斤。胜利看了看叫来的人说:“伯伯,这玻璃每箱都有四百斤,人们没有力气是搬不动的。再者没有长跳板是弄不下去的。必须到街上找一个专门干担抬挑的零工来装卸,准备两块厚长跳板,四付带粗绳的竹杠子,让他们来抬。”

袁孝成听了点点头,说:“干儿子说得对,得叫人来抬才行。”

他喊道:“李主任,你上街去叫刘三娃带八个人带二块厚长跳板、四付杠子绳子来卸车。”

李主任答应着“是”就上街去了。

半个小时之后李主任把刘三娃等人带领来了,扛着跳板和杠子绳子。这八个汉子都是二、三十岁的精壮汉子,个子不高,却能扛能抬,没有重活能压得垮他们。他们搭好跳板,一付杠子两个人抬起一箱玻璃,喊着号子,从车上抬下来,再上十多台石阶放进教室里。一个小时卸完了。刘三娃伸手要工钱:“袁校长,我们八个人,每人五十元,一共四百元。”

“哟,这么贵,少一点,二百?三百?”袁孝成节约惯了,总喜欢讨价还价。

“莫这么嘛,袁校长,我们是卖劳力的,挣钱难哪,干一天一百,半天五十。刚才听说学校要卸玻璃,我们立刻放下那边的活就过来啦。这以来一去,半天就没啦。”刘三娃耐心说道。

胜利在旁边听得清楚,他十分同情刘三娃们,说:“伯伯,甭为难干活的。他们都靠劳力吃饭,不要为难他们,这四百元我给啦。”他掏出四百元给了刘三娃,说:“刘师傅,谢谢你们,没有你们,这玻璃还卸不下来的。”

刘三娃听他这么说,这么做,十分佩服:“这位同志一定是大地方来的,懂道理,同情我们这些农民工。谢谢了,好心人。”

刘三娃带人走了。袁孝成说:“干儿子,这些玻璃是你们买的,又从成都运来,连卸车钱都让你付了。我这个当伯伯的,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胜利笑了,说:“伯伯,支援贫困山区的义务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好啦,伯伯,这台车呢也一并捐给学校,学校可以用它运老师同学的。”

“不可,不可,学校没人会开车呀。”袁孝成连忙拒绝道。

“这辆车是我们为了运玻璃才买的,只有几万块,不值钱。难道要我们开回辽远?从这儿到辽远有六、七千里路,能开回去?算啦,我和玉妹说好了就捐给学校。没人会开,伯伯你就开。我教你,三天就可以上路了。我们走后,你去市里学习三个月领个驾驶证,就可以放心大胆开啦。这样你可以用车给学校服务了。”胜利说道。他又从手提包里拿出买车的发票和办好的牌照,“这个都给你,上面买主都是你的名字,你去市交管处办个登记就行啦。”

第二天一大早易家乡中心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上列队欢迎市、区领导和胜利、玉妹和儿子参加新大楼落成典礼。

市里主管教育、科技、卫生的副市长冷树明、市教育局朱局长、区委陈书记、区政府马区长、区教育局王局长等领导依次同胜利和玉妹热情握手表示感谢。

大会由教导处李主任主持,他讲道:“易家乡中心学校新教学大楼落成典礼,现在开始,首先请冷副市长讲话。”

冷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教学大楼的落成表示祝贺,希望易家乡中心学校越办越好,越来越多孩子成长起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同时她还向任胜利和袁玉妹表示中心的感谢。

接着请玉妹讲话。玉妹笑容满面走上台去,讲话道:“领导们、老师们、同学们:我叫袁玉妹,就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建设更好更美的城市和农村。让咱们中国更强大、人民更幸福,这是你、我、我们每一个人的伟大梦想。昨天傍晚,我和我的丈夫、儿子来学校参观了一遍,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有许多缺失。我和我丈夫决定再向学校捐赠五十万元人民币,为学校添置三十台电脑和其他教学设备。此外我们向学校捐赠一辆工具车,供学校使用。我们衷心希望家乡的孩子们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他们将来会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的。”

玉妹的讲话引来了全场师生长时间热烈的鼓掌和欢呼。

最后区教育局王局长上台宣布:“根据市政府、市教育局和区政府、区教育局讨论研究决定将易家乡中心学校更名为易家乡胜玉学校,这是全市、全区和易家乡的人民对任胜利同志、袁玉妹同志热爱家乡、热心教育事业,捐巨资助学的爱心的回报。同时授予任胜利、袁玉妹同志为学校名誉校长的光荣称号……”

总务处的易主任走到袁孝成面前低声问道:“校长,中午的午饭已经订好,在山珍酒楼订了两桌,专门延请市、区、乡领导和任胜利、袁玉妹同志的。”

胜利坐在袁孝成身边听见了,说:“伯伯,不可只请我们和领导,要请全校教师员工,这饭菜钱由我出!”

小军坐在胜利和玉妹中间,他说:“爸爸、妈妈,你看这些哥哥姐姐穿得多么不整齐,又旧又破,不如给每个同学一套校服。像我们学校一样,同学们上学都穿校服,放学后也不敢在街上打闹吵架,惹事生非了。”小军今年秋天才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