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百年
字体: 16 + -

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二)

“一个司务长这么胆大妄为!”

“张有财是学院第一批专科毕业生,留校任司务长的,他还是总务处党支部委员,所以引起我的重视。”

“恩,这种事情必须仔细查查。果真这样,你必须快刀斩乱麻,处理掉。免得影响太坏,玷污党的形象。”

“是的,明天我亲自组织人调查,一定弄个水落石出。”

“还有吗?”

“有,李瑛写大字报说:他们的系党总支部书记在会上讲:西洋画才是现实主义艺术,是写实,应该大力提倡。中国水墨画,尤其是写意画抽象主义,代表腐朽的没落的封建主义,应该消失、消灭。李瑛说这是崇洋媚外,中国水墨画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不应该受排挤打压,甚至歧视!”

“李老师的话没错,这个系总支部书记应该批!”

“还有李老师的丈夫杨寿凡教授经上级批准开设了一门新课,叫“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学说集锦”。他们中文系*批评说: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全是封建思想,是糟粕毒草不能讲,也不应该讲。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孔子是共产党坚决打倒的‘孔家店’代表人物,我们绝不能让‘孔家店’再在我们的讲坛中复活。杨寿凡说:‘孔家店’是该打,但是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诸子百家还是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不能一棍子打死。”

“不错,你们这位总支书记有些片面武断。杨教授的话是对的,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泽元评介道。

突然他想起了卢邦本夫妇,问道:“卢教授夫妇在鸣放中都谈了些什么?”

“卢邦本说了,他说共产党的确比国民党好上一万倍,至于共产党内有人犯错误也是少数个别人,与共产党无关。他说我只要活着,我就喊共产党万岁!”

“这个卢邦本是大事不糊涂,好人名士!”泽元夸奖道。

他对兆琪说:“老太婆,夜深了,该休息啦,明天还要上班呢。”

“好,老公。”兆琪放下笔,关灯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兆琪就把总务处支部书记张添水叫来,说:“张添水同志,你应该下去好好搞个调查,看看张有财究竟有没有贪污伙食费和乱搞女学生的问题?”

“是,罗书记,张有财的大字报不少,我会下去调查清楚的。”张添水答应道,“不过张有财家庭出身贫农,自己还是支部委员。我的意见是不是在党内处理就行啦。”

“这得看究竟是什么问题。当然敌我矛盾可能性很小;但是人民内部矛盾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涉及到刑责,还是要判刑入狱的;如果轻微,当然可以在党内处理。”兆琪说道。

“罗书记,小张是个好青年,咱们可以网开一面嘛。”

“老张,你糊涂,现在是给党整风,一定要让群众看清楚共产党决不护短,一切依法处理。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产党决不能因个别党员违法乱纪而搞特权!”兆琪说。

张添水一听,只好悻悻走了。

兆琪让秘书去叫来数学系主任老梁。

梁主任来了,兆琪问:“梁主任,这个李小明是你们数学系的,是几年级几班的?”

“李小明,他的大字报我看过,是五四级二班的。”梁主任答道。

“好,马上叫李小明来,我想找他谈谈。”

梁主任答应马上去叫李小明。

半小时后李小明来了。李小明不高,一身城市学生打扮,精明伶俐。兆琪叫他坐下,然后问道:“李小明同学,你是团员吗?”

“我中学就入团了,去年入党,是候补党员。”

兆琪非常严肃地说道:“既然这样,咱们就是党员之间的谈话,你不要隐瞒,开诚布公地谈;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添油加醋,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事实有证据地讲。好吗?”

“我一定实事求是的讲,决不添加一点个人猜测。”李小明坦然地说道。

“现在咱们国家正在搞社会主义建设,党员和干部一定要坚持正义、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你是明白的。那么你在大字报中说张有财搞女学生,有事实根据吗?”

“罗书记,我有确凿的根据。我姐是市立第一医院的妇科大夫。王秀花是我姐表妹,她是我们系五五级一班学生,今年十九岁。去年十二月底王秀花找我姐,要我姐给她做人工流产。我姐大吃一惊,就追问再三。王秀花开始不说,我姐说你不讲清楚,就不给你做。她逼于无奈才说出了真情,是张有财把她肚子搞大的。原来张有财看上了她,没事同他套近乎。后来买些小礼品给她,她收下了。张有财见鱼儿上钩,就送钱、送手表。最后张有财就和她上了床。后来又多次上床,直到王秀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让张有财想办法打掉胎儿。张有财说:“甭怕,我的堂爷爷是中央领导,学校不敢把我咋样……”王秀花只好来找我姐做人工流产。”

“王秀花如何认识你姐的?”

“王秀花母亲是我们的小姨,她家在农村,生活比较拮据。张有财常常给王秀花钱花,送些小礼品,渐渐收买了她。”

“好,李小明同学,我会叫人去找你姐落实这件事的。你在大字报上说张有财贪污伙食费,有事实证据吗?”

“有!”李小明拿出一个工作手册,“这件事必须从去年六月七日讲起,那天早上我妈说中午没菜叫我去国营商店菜店去买菜,我买了一斤茄子九分钱,一斤芸豆一毛钱,一斤辣椒八分钱,一共花了二角七分钱。第二天是星期一,我早上去食堂吃早饭,看见食堂大师傅正在把大筐里的茄子、辣椒放在水槽里冲洗,个头成色都不如我昨天买的,我顺口问了句:师傅,这茄子辣椒多钱一斤?师傅说:小伙子,这东西不贵,一百斤才十四块,这辣椒一百斤才十三块。我心中一惊,忙问:那芸豆呢?芸豆一百斤十五块。小伙子,咱们食堂有千号人吃饭,一天就得两千斤菜呀。我在心里算了算,一百斤多了五块,这两千斤不得多一百块呀。从此我留了心眼,每个星期天回家就留意菜价,星期一就回来问食堂进的菜价格,我这么样记了整整一年,终于弄清楚了张有财虚报冒领伙食费的真相。这一切我都记在这个小本子上,罗书记,你可以派人去核对。”

李小明把工作手册交给了兆琪。

“谢谢你,李小明同志,你真是位有心人。”兆琪深受感动,她紧紧握住李小明的手说道,“李小明同志,你反映的情况很宝贵,我们一定仔仔细细地调查落实,全部事实调查清楚之后一定给全院师生一个清清楚楚的交待。”

“罗书记,我该告辞了。”李小明说。

“等一等,我有一个请求,在事实没有弄清楚之前,请暂时保密,不要透露出去。”

“是,罗书记,我一定保密!”李小明答应道。

送走李小明,兆琪叫来院党委组织部长和监察委员,叫他们马上派专人调查这些情况。

组织部长和监察委员领命而去。

兆琪这才坐下来,舒了一口气。忽然电话铃响了,这是外线电话。

“喂,哪位?”她抓起电话问道。

“罗院长,我是辽远市日报社总编莫文俊,小莫向文书记夫人请示来了。”莫文俊说话总是那样玩世不恭的。泽元曾经几次想换掉,认为作为党报总编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才行,像他这样是不合适的。

“莫总编,有话就讲,不必绕弯子。”

“罗院长,是这么一回事,我收到一份稿子批评文书记和你,说你们强势把一个叫王杏花的保姆嫁给东北局林书记做老婆。王杏花是山东沂蒙人,她有丈夫,叫方天义,四十岁。写稿人是你们师院外语副教授叫肖仲希。你看如何处理?”

“不对!这事有讹诈嫌疑。王杏花是部队干部,有档案的,我看过她的档案:未婚,何来丈夫。你先不发稿,等我调查之后再告诉你如何处理。”

“好,罗院长,此事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我才好交差。”莫文俊说道。

兆琪随即给泽元打电话说明此事。

“岂有此理!”泽元是满腹疑问,“杏花档案中明明白白写的是未婚,从何钻出个丈夫?天上掉下来的?你马上把肖仲希找来问个明白。还有我叫林岚也去调查,弄个究竟。”

“好的,我马上找肖仲希。”兆琪答道。

放下电话她叫秘书找外语系肖仲希。过了一会儿,秘书回报肖仲希没到学院来,医务所张丽贞大夫说肖仲希几天没回家了。

“吔,人间蒸发啦!”兆琪十分诧异。

“不!肖仲希没有蒸发!罗院长。”卢邦本一边大步进办公室一边说。

兆琪问:“你见过他?肖仲希?”

“不错,正是本人见过。”卢邦本讲道,“昨日上午我去市内新华书店买书回来,在火车站前广场一个角落围一群人在看热闹,我有些好奇,凑近一看,一个四十岁男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伏跪地上,面前一张毛笔写的地状。我近前一看,大吃一惊。上面写的是他的媳妇叫王杏花,山东沂蒙人,三十岁。抗日时她参加八路离家,后来随军到了辽远市,在一个叫文谦的市委领导家干保姆,文谦和他老婆为了巴结上司,把杏花送给东北局林书记了。我是她的合法丈夫,我叫方天义,今天来辽远市,求辽远市的大爷大娘、兄弟姐妹帮我寻个公道。

罗书记,我记得你们有个保姆叫杏花,此事决不可扩散,影响恶劣。我说,老乡,我是大学教授,这事我来帮你,你先跟我回家。我帮你向上级反映。方天义就跟我回到家中,我让他饱饱吃了一顿,然后让他洗澡换衣服。这时肖仲希来了,唠叨说他找不到材料,无法鸣放,找我想办法。我想把这件事告诉文书记和你,就说肖老师你等我一下,我出去一趟就回来。本想打个电话找你。却不想,门口小龙正和一帮小同学在街道上踢小足球,一个小同学为了抢球,和前面过来的汽车相撞,倒地不醒了。我正好是见证人。就叫汽车司机送小同学去医院。直到孩子动了手术,没有生命危险,我才离开。回家时我家保姆说:方、肖二人见我长时间没回来,坐不住,走啦。我去肖家没人,问张丽员,说肖仲希好几天没回家了。我只好来告诉您,罗院长。”

兆琪苦笑道:“甭找了,这个肖仲希把方天义的地状写成稿子,交到辽远日报社了……”

“不行,我去把稿子要回来,弄个水落石出。”

“卢老师,事情决不那么简单,咱们必须找到肖仲希和方天义……”

“罗院长,我去找这方、肖两个,一定把这事弄个清楚。”说完,卢邦本走了。

泽元叫来林岚,问道:“岚儿,你知不知道王杏花在山东结过婚?”

“杏花在山东结过婚?没有啊。她有过一个对象,叫张二牛,打孟良崮牺牲了。她就再没谈过对象呀。”林岚说道。

“可是有一个叫方天义,说杏花是他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