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百年
字体: 16 + -

第二部_第四章下(二)

温德珍举手请求发言。牛刚说:“下面请温同志发言。”

温德珍拘谨地站起来,冲全组的人鞠了一个躬,然后说道:“我老家在四川资阳乡下,我家是我爷爷当家,父亲兄弟五人没有分家,家中有一千多担田,一个大庄园。家里田都佃给了农户耕种,家里有十多个长工仆人。一九四二年爷爷过世后,分家了。我父亲分了二百亩田,还有一处宅子。父亲早年川大毕业,回乡后一直在四川各地教书,分家后他用分得的银元在县里办了一所私立中学,把宅子卖掉给学校当经费了,他虽是校长,还和老师们一样拿薪水,我们家也搬进学校住了。二百亩的租收上来全给了学校。

“你们家没种过地,靠收租生活,应该算是地主!”牛刚说道。

“不会吧,我们家的生活一直靠父亲教书的薪水供的。”

“你们家先有千担良田,雇有长工。后来虽然少了,只有二百担田,但是仍然租了出去,有剥削,就该算地主嘛。”牛刚口气不容置疑。

温德珍无言以对。

兆琪微微一笑,对牛刚说:“小牛同志,不要把问题看死了,有剥削就是地主富农,这是当在土改政策中明确规定了的。但是像温同志讲的她家生活一直靠父亲在学校的薪水供的,收来的租子全用来办学了,这就有商榷的地方了。同志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绝对化。你们如果遇到这种问题,你们该如何办呢?”

长文补充道:“同志们,咱们可以讨论一下下面的问题:有这么一户人家,家中有二百担田,全佃给别人耕种,每年收二百担租子。这家主人在县里办学,他把二百担租子都用于学校,自己同老师一样领薪水养活自己全家。你们说说看,这家应该如何定成分?”

全组人热烈讨论开了,很快形成了两个观点。一种观点是家中能收二百担租米,是剥削,必须算地主。持这种观点的是牛刚、李大牛、张成义和华光毕业的大部分学生。另一种观点是虽然有剥削行为,可是都捐给了学校。他已家都是靠工薪生活,应该定位自由职业者身份。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杨寿凡、李瑛、汪茹芬、陈慧英和华光毕业的一部分学生。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持不下。

兆琪悄悄问长文:“长文,你说应该如何定成分?”

“妈妈,我想应该看两点:一看他们分家时间;二看他们家生活来源是什么?”长文答道。

“你考虑得不错,讲出来让大家听听。”

“好的,妈妈,我讲讲看。”长文轻轻咳嗽了两声,示意自己要发言。

牛刚明白了他的意思,马上说:“下面我们请指导员谈谈他的意见。”小组的人都鼓掌,表示欢迎。

长文一字一句地说道:“同志们,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具体分。首先从时间来讲,温家是在一九四二年分的家,即解放前六、七年,这和我们规定的主要看解放前后三年的经济状况相差太远了。所以评定成分与他们分家前无关。应该以分家后为主。其次她家分了二百担田,全佃出去了,每年收二百担租子,这是属于剥削收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温家以此为生活主要来源,则我们认定应该定位地主。不过现在有些特殊,温同志说这二百担租子都被父亲拿去办学了,自己家只靠父亲的薪水维持生计,如果真如其所讲,那她们家只能评为自由职业者。但是如果这二百担租子只有一部分用于办学,而另一部分留下来做了家用,也算是依靠剥削生活了,应评为地主。我这么讲大家认为如何?”

“教导员,讲得好,分析得好!”牛刚和李大牛他们齐声叫好。

杨寿凡也竖起拇指说:“好,精辟,有理有据。”

陈慧英说:“我可以讲讲我家的情况吗?”

“完全可以,请讲吧。”牛刚答道。

“我家也是个大家庭,也有三百多担田和几处大宅子,由我爷爷当家。五年前我十八岁,正在大学读书,我爸爸得了肺痨去世了。爷爷嫌我妈妈只会生女儿,我下面有三个妹妹,没有兄弟,说我妈是丧门星,决定分出二十担田和几间房子,让我们单过。不过爷爷还是决定供我读完大学,三个妹妹读完中学。我家没有人能种田,只好把二十担田佃给农民种,以收租为生。我家这种情况应该算啥子成分。”

长文说:“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一下。你们家五口人,二十担田,每人有四担田。如果高于或等于当地人均土地数,加上自有住房,则一定被定为中农或富农、地主。这就看你们的生活水平了,如果生活水平在当地中农之下,则应评为富农;如果生活水平在大地中农之上,则为地主。只有当生活水平与贫农相当时,才会定位中农的。”

陈慧英马上说:“教导员,我妈妈要给我们四姐妹穿吃用,生活十分清苦,顿顿是稀饭、泡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长文说:“陈同志,你家具体情况,还是当地的政府和人民群众说了算,我们只是讨论问题。同志们,校长亲临现场,旁听了大家的讨论,认为很热烈,辩论很有成绩,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这种讨论持续了一个月。到了四月上级来了新指示。兆琪叫秦渝生和吕道金组织了政治审查办公室,成员包括各连的政治教导员。政审对象主要社会人员和华光学校来的学员。

这一天,长文拿一张报纸进入三连教室。当时学员们都在政审表上填着自家情况。三连学员班长喊了一声:“起立!”学员都站了起来。

长文行了个军礼,说:“同志们,请坐!”学员们坐下了。

长文拿起报纸说道:“同志们,现在咱们进入了政审阶段,大家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今天市委党报《重庆日报》刊登了一篇由特邀记者林岚同志写的文章,题目叫《文谦同志报告记实》。现在我宣读全文:昨日下午二时整,重庆市副市长文谦同志准时来到重庆大学,为全校二千多名师生做报告。春日阳光温暖,和风徐徐,操场上响起“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的歌声,师生们精神饱满、情绪高昂。文谦同志健步走上讲台,大声对着麦克风讲道:“同志们好!我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问同志们好!”

台下师生们齐声喊:“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万岁!”

文谦同志又说道:“重庆已经解放几个月了,四川省也全解放了,人民开始尝到当家作主的滋味了。在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下政府和解放军对往日作恶多端的国民党反动分子和社会上的恶霸地痞流氓进行了镇压,该杀的杀掉、该关的关起来,治安环境大大改善,物价稳定、市场也繁荣了。这一点,大家都能感觉到吧?”

“感觉得到!太好啦!”师生们齐声答道,“对的,共产党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