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乱世行
字体: 16 + -

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六章 撤离前的小风波

暂时被击晕的图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伙人怎么就这么说翻脸就翻脸,刚刚好像是头目之一的人不还是说等等就放我走么,怎么还不到片刻的时间就对我做出这样的事情,真是想多铎亲王说的那样,汉人都是不可信的。

暂时昏迷的图赖被人手忙脚乱的穿上了衣服之后就被绑起来抬着走了,以为你图赖很可能是满清的以为高官,救亡军抓到的一条大鱼,以防万一不让这条大鱼跑掉,即使他被绑的严严实实,也有张铁牛在一旁的看守。

既然要撤退救亡军没有什么后勤需要带的,完全可以像来的时候那样轻轻松松的走掉。

但是现在要带着当家的一起走,就有一点麻烦了,王维推测出被他们俘虏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满清的高官最起码也是一个满清的公爷,那这样就没得说,图赖自然成了救亡军的俘虏了。

那由此可以推断出来,永和当家的跟满清的联系也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简单,在他们要绝对撤退之后也不能就这么的放了永和的当家的,否则当家的把救亡军的消息跟满清人一说,在这牢笼一样的扬州城,实力对比弱小的他们即使长了翅膀也飞不出去。

在队长还没了解永和当家的跟满清的关系之前,他并不想直接粗暴的对待永和当家的,毕竟当家的被自愿的也赞助了扬州守军一些粮食,而且在队长的认知里,扬州城已经破了,扬州军民自己寻找活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又不能这么的放当家的走,而且也需要他口里面的信息,所以对当家的还算客气只是软禁了他了事,而且还准许他可以带着他的家人一起走。

不过要是队长了解到这永和当家的明奸行为之后,不用等着王维去砍了他,队长自己就得把他砍成十八段了。

王维本以为这永和当家的一大家子要是跟着一起撤退的话会浪费不少的时间,毕竟他们也算是扬州城的大族了,既然是大族怎么也得有个十几几十号人。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也得费点时间。

当救亡军一行人正在简单处理刚才陈武率领的小队受伤的人员的时候,当家的就已经把家人都叫了过来,算上当家的自己总共就只有五个人。

永和当家的老母亲他自己还有两个女儿和一个看起来也就是七八岁的小儿子,王维看着还在流鼻涕的当家的小儿子心里想到这个永和当家的还真是老当益壮啊,都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能再生儿子,不知道他是身体禀赋还是头上戴了一个帽子才这么厉害。

当家的也很知趣的没有带走什么金银财物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空手而来的,不过当救亡军一行人带着一个疑似满清高官的俘虏,还有被软禁的永和一家人准备走的时候,一直都很沉默的赵府的下人和歌女就不干了。

这些赵府的下人和永和当家的请来的歌女,虽然不知道王维他们都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但是她们看到这些突然闯进来的人把她们的老爷她们的雇主给带走了,而且还把她们这些人都需要取悦的那个人也给五花大绑的抓走了,当他们都要走的时候这让这些人如何还能沉默,不做出些事情出来。

这些人深处赵府的大院之中,他们的指责和工作就是服务和取悦当家的以及他的家属们,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在他们的圈子里面流传这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虽然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老爷永和的当家的,在破城之前就跟满清的军队有联系了,还为满清立了一个不小的功劳,才请到这图赖过来。

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的消息网,小则某某管事跟哪个下人又有绯闻传了出来,大则连当家的可能是戴了绿帽子这样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一直没有停止过。

满清破城而入这件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的事情,他们更是关心的不得了,从满清入城的开始,关于满清跟赵府的流言就一直传入在众人的耳中,在通过他们的理解编织一番告知更多的人。

随着满清入城之后的开始屠城,这流传在下人之间的消息就不是各种的八卦新闻,而是他们老爷的背景靠山的消息流了出来。

而他们的老爷从外面请来了歌女更是让他们相信他们的老爷有通天的背景,要不然在城破屠城的情况下,哪个没长心的人还会在这种情况下听歌看戏。而在越来越多的大户被破门灭家而赵府还安然无恙,他们就越发的相信他们的老爷背后有人。

而当今天他们真的要伺候一个人的时候,就完全的证实了他们一直猜测的消息,原来他们的老爷背后的人真的是满清的贵人啊。

当这些人确定这条消息的时候都像是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没有一个毛孔不舒服,都在庆幸自己找了个好东家,可以在这乱世里面活下来。

这当家的特意找来的歌女,也没有让着满清贵人失望,看他的样子对于他们的准备还是很满意的。他们的老爷那脸上也一直都挂着笑容。

还有不少的下人在心里面默默的想着,老爷伺候人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保准把这满清贵人给伺候的高高兴兴,保准坏不了老爷你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