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乱世行
字体: 16 + -

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条大鱼

王维又回到了队长的身边对着队长认真的说道:“刚刚我分别问了这个人和永和当家的,这个人说的基本全是假话,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中间人,他跟永和当家的所说的对不上口。”

队长皱了皱眉头说:“那你问出来他是谁了么。”

“没有,他自己所说的名字估计也可能是假的,不过就这两个人所说的话来看,很有可能这个人就是永和当家的找来的靠山,他就是那个所谓的满清贵人。”

队长连忙看向王维问道:“你怎么这么认为。”

随即王维便把他认为的细节跟队长说了一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这个金图知道永和当家的和那个所谓的满清贵人的谈判价码,就是当家的要把永和的七成干股送给他抱的大腿,而且还答应可以赚更多的钱。

这样机密的商业商业消息,即使这个中间人再神通广大,也不会在没谈好之前,当家的就把自己的底线透漏给别人,即使是古代商业,永和当家的经营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这就是图赖思想中的一个误区了,虽然他考虑的谎言七分真三分假才最能让别人相信,他就把他刚跟当家的谈好的事情说了出去,为了增加事情的可信度,久经沙场的他也没有在意这一点的消息会透漏出别的东西。

随着王维的所说的理由越来越充分,队长脸上的神情就越来越激动,最后当王维肯定那个金图就是当家的口中的满清贵人,最起码也是个满清的公爷的时候,队长在意保持不住冷静,兴奋的低吼了一声。

王维连忙对着队长说道:“队长冷静点,那个人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呢,我们是不是应该静观其变的探出他的身份出来,要是被他发现了,咱们这出戏就演不下去了。”

队长深吸了几口气说道:“你说的对,这个人真的是满清的一位公爷?”

“我只能说可能性最大的这个人就是当家的口中的满清靠山,即使不是满清的一位公爷,也是满清的一位地位不小的人物。”

队长又忍不住兴奋的低声说道:“他娘娘的,我们真是走了大运了,这回居然抓到一只大鱼,连史督师都没抓到过这样大的鱼。”

图赖在满清的爵位是一个三等公,说起来也是一个公爷了,加上他正黄旗的身份和一个已经死去的位高权重的老爹,他在满清里面也算是一个人物了,而在多铎这方面军里面,也算是一个地位不低的人物了。

但是也仅仅是地位不低而已,地位比他高的也是有不少的。

在几十年前的大明看来,区区一个建州女真自封的一个公爷根本就不放在他们的眼里,只是化外的蛮夷而已,可是随着萨尔浒之战大明的惨败之后,大明在面对满洲人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取得过胜利了,朝廷为了战争军费从本来就在破产边缘的农民那增收的辽饷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关外对满洲人的战争中去了。

全国大部分的财政收入大量的投入换来的只是,辽镇面对满洲人时候的据守城池而不敢出城野战,而满清人一次次的入关抢西边增加自己的实力,而大明朝听对此却毫无办法。辽饷的增收让本来就面对着连年的天灾即将破产的农民成为了流民的一员。

朝廷面对着一次次所谓的捷报,其实就是一次次的败北,在面对着满清越来越锋利的獠牙之后,满清在大明心目中威胁的地位就越来越高。

满清在大明心目中的地位可就不是一帮土著酋长了,面对战争的失利,连斩获几个普通的满洲人都成了大捷,更别说可以俘虏一个满清公爷了。

面对着这样的实力上的差距,所转化过来的心理上的差距,当兵多年的队长,一直面对着满清就有一种心理上的弱势感,随他他们杀了很多落单的满清大兵,但那都是投降过去的明军,跟他们都是一样的,杀起来也不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正在的满洲八旗的大兵他们还没遇到。

可这在街粮食的过程中就突然遇到个大鱼,直接抓到了一个非常可能是满清公爷的大鱼,如何不让队长感到兴奋,虽然现在抓到他也换不来什么军功。

而王维没有这样的经历,虽然他知道抓住了一条大鱼是很不错的,但是却没有那种兴奋感,王维所想的就是怎么利用这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