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二二七、寂寞夜生活

二二七、寂寞夜生活

身居西藏,白天的日子倒也容易打发,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九点开始上班,到十二点下班,中午下班后回到宿舍,洗菜做饭,吃饭,便休息睡午觉,到三点再上班,六点下班,下午下班后,吃过晚饭,白天就这样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漫漫长夜,这是最难熬的。偶尔院子里几声狗叫回荡在夜空,就象张藉所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那狗叫声更让人觉得心里的寂寞和孤单,是一种远古的呼唤。

开始的时候,吃好晚饭,我就到街上去散散步,逛逛商店,看看街景,看看街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这里旅游的人特别多,也有一些外国人,骑着自行车转悠,这一切让我感觉新鲜。但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兴趣,有时走在街上,感觉自己象是一条河流中的一块石头,与匆匆而行的人们格格不入,融入不到一起,内心仍然是孤单的。再加上有时外面冷,风也大,下雪下雨的,也懒得出门去,所以后来我就不去街头转悠了,而是一个人待在屋子里。

倚在**看书,看一会便眼睛发酸,那几本书早已翻熟了,有的已是翻看了三四遍。而且一个人看书也太寂寞。想找点事做吧,宿舍里也没有什么家务活可做。被子可以永远不叠,晚上钻进早上钻出,地可以十天半月清扫一次,衣服可以一个月洗一下。闲坐无事,实在浑身不自在。虽说邻居藏胞家中热热闹闹,但我们这些人在内地已养

成无事不串门的恶习,害怕串门。同时大家普通话都不标准,谈天累。每一个无聊的夜晚,都特别长,举头望天空,那天空中的星星有鸡蛋那么大,仿佛举手可摘。望着星空,心中会蔓延一股愁怅,升起浓浓的对家人的思念,父母好吗,爱人好吗,儿子好吗,他们在干什么呢,于是拿出日记本记日记,但写不长,终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而且感觉动脑子也特别累,记忆力也不好,一些字也忘了怎么写,因此,夜晚的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无聊而又寂寞。

终于耐不住了,于是与单位的几个单身小伙子结伴打牌,这成了我们消磨时间的方式之一。单位大院宿舍中我们单身的有5人,除了有一个因身体等方面原因很少参与外,我们其余四人基本上是只要无事就聚在一起玩,双扣、红五星、争上游、三打一,变着花样玩,图个热闹,打发那寒冷和漫长的夜晚。

但问题也有,有时其中一人出差下乡,其余三人便只好干瞪眼,那出差不是一天两天能回来的。只好三人将就着打扑克,三打一变成二打一,每人拿着一天把牌,炸弹轮番地轰炸。

有时候,我也到街上歌舞厅去潇洒一下,跳跳舞,唱唱卡拉ok,感受那种气氛。那老板是温州人,我们认识,喝酒喝饮料全免费,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多去。机关里在节庆日也举办一些舞会。这种舞会组织得很好,饮料是免费的,舞伴是各单位里的女同志,人特多。不管会跳不会跳

,大家在场上散散步,权当松松筋骨锻炼身体,但这种机会一年也只有一、二次。

我在拉萨最长久的一个娱乐消遣项目是看电视。许多在内地时不屑看的电视连续剧如《海马歌舞厅》等看得津津有味。看到好的电视剧便泪流满面。如电视剧《咱爸咱妈》,一听那主题歌便眼眶发酸:都说养儿为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走,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最苦最累不开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歌词朴实无华,内容平易近人,却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刻划出多少代父母勤劳、无私、含辛茹苦的形象,反映出一代代子孙忠孝而又无奈的心声。看着那一幕幕细小的故事情节,联想到自己身在西藏,与家乡远隔千里,特别的思念父母,养育我们成人的父母,正需要子女反哺照料时,却山高水远他乡走,不能尽一份孝心,所给父母的是无穷的牵挂、担忧和思念,有愧父母,觉得自己的心跪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里晚上不容易睡着,每次看电视都要看到各台再见为止,中央一台、西藏台到凌晨一点多就结束了,中央二台稍长一点要到一点半左右,但它的节目是滚动式播出的,前面后面内容一样。看到主持人说再见我才上床睡觉。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说孤独是一杯美酒,要享受孤独。我想可能他的孤独是片刻的,短暂的,如果长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孤独,我想他绝不会去享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