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二一八、走进布达拉宫

二一八、走进布达拉宫

圣地拉萨,耸立着心仪已久的布达拉宫。

我从书中查了一下资料,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距今1300多年。据书上介绍,布达拉的布达是印度语,可意译为普陀,拉是藏语山的意思,布达拉就是普陀山的意思。按照佛教徒的说法,佛教圣地普陀山一共有三座,一座是在印度南海岸地区,此山是观音菩萨的居地,一座在浙江舟山,一座在西藏布达拉宫,为观音菩萨化现处。布达拉宫宫殿共13层,高115.19米,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为350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

我站在广场上,怀着崇敬之心仰视这座建于红山之上的古代宫堡。这座宫堡红白相间,巍峨挺拨,把山头和宫殿连在一起看,仿佛是一座端坐着的巨佛,头顶蓝天,盘坐大地,给人一种庄严感,让人心存敬畏之意。这里曾是西藏地方政治、经济、宗教活动中心,珍藏着大量珍贵文物、雕塑、壁画、经典以及用金箔、珠玉镶嵌的达赖喇嘛的灵塔,是信教群众的朝佛圣地。蓝天白云映衬着的布达拉宫,象是天上人间,一头接着地,一头连着天。许多的游客变换着角度在拍照留念,在这庄严的布达拉宫前留下身影。

通往布达拉宫是靠右边的一条道路,都是台阶,我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几步,停下来喘口气,打量一番景色。从外表看,布达拉宫并不艳丽豪华,而显得质朴、敦实。厚厚的墙是用泥坯之类的材料涂糊的,粗糙不平,还有一些染了色的草装饰其间。但给人庄重的感觉。这个外表,就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慈祥而威严,对芸芸众信徒更有一种召唤力、吸引力。旁边有几个游客开玩笑说,这外表也太简陋了,起码得用马赛克或者瓷砖铺贴一下,更加有气派些。

爬山的过程较长,长长的石阶盘旋着往上延伸。外地人因为缺氧不能走得急,只能慢悠悠地边爬边看,不停地坐下来休息。游客很多,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互相鼓励着努力往上爬,到了半山腰,进了山门,这里开始就要买门票了,一张五十元,而本地人可以不买票进去,外地人还

要再买票。售票员解释说本地人是去朝拜的,外地人是来观光旅游的,是游客,不一样的。

终于进入布达拉宫,仿佛置身于一个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世界。那红宫内各殿堂和回廊的墙上,都绘满了色彩绚丽的壁画,壁画内容丰富,题材相当广泛,除佛和佛教图案外,既有对劳动生产,战争风云,歌舞奏乐,佛事场面的真实描绘,也有对天堂,地狱,众神诸怪天马行空的肆意想象图案,还有历史人物故事图画,具中一幅是记载五世达赖一六五二年在北京朝觐清顺治皇帝及顺治皇帝赠送金册,册封他为达赖喇嘛的情景,从此以后,达赖喇嘛这个封号和达赖在政治上的地位才正式确立。

宫内建有八座灵塔,这是从五世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其中只有六世没有灵塔。这些灵塔都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显得金碧辉煌。其中以五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为奢华。据介绍,这些灵塔内葬有达赖喇嘛的肉身,称之为塔葬,凡是达赖喇嘛去世,就用盐涂抹其身体,使之脱水,再涂香料,干枯以后,便把肉体放进用黄金或白银做成的塔中,这就是塔葬,在西藏实行塔葬的待遇,只有达赖和活佛才能享受。

关于那没有灵塔的六世达赖喇嘛,便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浪漫诗人,他的名字叫仓央嘉措,在西藏是家喻户晓。他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藏传佛教高僧对他评价为: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独立特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益。评价是何等的高。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他的诗歌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人的心房。我也很喜欢他的诗,最喜欢的是下面这几首。

一、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二、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

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三、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四、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仓央嘉措二十四岁时死于赴京途中,但人们更愿意相信,他没有死,而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离开布达拉宫,隐姓埋名,浪迹民间。

布达拉宫内还陈列着各种佛像和珍贵的藏经,有藏王松赞干布及其文成公主的塑像,有清朝皇帝的画像,牌位和御匾,我还从中见到了十一世班禅大师及达赖喇嘛幼小和年轻时的照片。长得还挺帅气。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气氛中,不是佛教信徒的我,也异乎寻常地变得肃穆和沉静,默默体验一种庄严神圣的感受,那布满历史尘埃的一个个端庄的塑像,一排排神秘经卷,一组组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壁画,一盏盏香烟缭绕的酥油灯,一座座灯火长明的灵塔,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藏族古老悠久的宗教文化的光辉灿烂。

布达拉宫刚大修好,听说光是黄金就用去了几吨,修缮了一百多处。宫里装有先进的闭路电视监视,以及防火防盗一系列安全保卫设施,以保护这藏民族以信世界文化遗产。

别人都在拍照留影,我静静地在一旁细细打量着布达拉宫的一切。我是用眼睛,我是用心,用感情来摄下布达拉宫,把所见,所思,所闻铭记在心里。从布达拉宫腑视拉萨城,车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沧海桑田,布达拉宫这座以前政教合一的权力场所,政治活动场所,已失去了部分原先的意义,她更是是以藏民族悠久的宗教文化,以藏民族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和独特风格,成为西藏的象征,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参观,瞻仰,朝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