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一七五、在报纸上应征

一七五、在报纸上应征在别人帮我找对象时,我自己也没闲着,有一天,我从一张市内报纸上看到一则征婚启示,八十年代中期,在报刊杂志上征婚已是比较流行了。这是一个女的征婚,二十四岁,未婚,大学本科,美丽优雅,气质佳,善良贤惠,身高一米六二,在市区政府机关工作。我一看,各方面条件都很好,这不是很适合我吗?我很动心,就按照上面的联系地址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并希望约个时间彼此见个面。

很快,对方的回信来了,同意见面,并约好了地点,在少年宫广场的旗杆下面等,她说她姓徐,不见不散。这少年宫广场知名度比较高,只要是这个城市的人都知道,那广场的旗杆,更是标志性的,高高地耸立在空中,远远地就能看见。第一次约会相亲,这地方往往是极大多数人的首选,容易找到,且环境也不错。

我对这次见面很期待,对方是大学本科生,又长得漂亮优雅,初次见面我得给她留下好印象,也许她就是我今生要等待的人,要牵手一辈子的伴侣,于是我精心地打扮了一下,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皮鞋擦得干干净净,脸上洗了又洗,衣服在镜子中前照后照。一切准备充分后,我早早地去旗杆底下等。为了方便找到对方,我们在信中约定了一个接头暗号,双方手拿一张报纸。我拿着报纸,在旗杆边上不停地踱

来踱去,眼睛不停地观察着来往的女孩子,看她们手中有没有拿着报纸。约定的时间到了,手拿报纸的姑娘还是没有出现,我开始有点不安,会不会发生什么事?难道出了意外?我频频地看着手表,注视着周围的人,心里有点焦急。在惶惶不安的等待中,时间过去了十分钟,终于手拿报纸的姑娘出现了。

我迎上前去,问她是不是小徐,她点点头,道歉地说,不好意思,迟到了,等公交车等得时间久了一点,你早就等了吧。我装作大度地说,没关系,我也是刚到不久。眼前的小徐,打扮和长相,象一个刚进入城市的农村姑娘,还没有被城市所洗刷同化。皮肤是偏黑的,头发粗粗黑黑但缺少保养,衣服也很朴素。她的五官也并不好看,嘴唇有点厚。这征婚启示上不是说美丽优雅吗,气质佳吗,怎么这样不着边际,根本挨不上一点美丽的边,这广告上说得太离谱了,广告这东西真是乱吹靠不住。我努力压制住内心的失望,她不是我要找的人。但我不意思马上就离开。

我们沿着湖边的马路走。边走边聊,我很失望,提不起聊天的兴趣,基本都是小徐问我回答。在聊了一些哪个大学毕业的呀,工作忙不忙呀,平时有什么爱好呀之类的问题后,小徐问我是哪里人,我告诉了她。她一听,呵呵地笑了起来说,太巧了,我们是老乡呀。我马上用家乡话说,她也用家乡话接,真的是老乡。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找对象找到老乡了,我也感到好笑,忍不住打起了哈哈,这下子气氛轻松多了。小徐说,想不明白,你这么好的条件,长相,怎么会给我写应征信,搞不明白,应该有很多女的会喜欢你。我说我一个外地人,在这里无亲无友的,也很不容易。我反问她,你这么好的条件,怎么会要征婚?小徐说,这征婚也是家里人*的,自己年纪二十四了,不小了,大学毕业后进了机关,生活圈子很小,也没有机会能认识一些年龄相近的城里人。自己是大学本科,如果找一个条件不好的,文化程度低的,心里有压力,找一个各方面条件优秀点的,相配的,很有难度。就登了个征婚启示试试,也许能遇到一个合适的人。我问她,应征信多不多,小徐说每天都有二三十封,她挑一部分对眼的回个信,挑下的就不回了。我问她见了几个,小徐说我是第一个,却不料是遇到个老乡。我取笑她别挑花眼。

我们俩人用家乡话聊着天,越说越轻松自在,越说越有话题。我发觉小徐没有象刚才那样难看了,还蛮可爱的,反应很灵敏,知识面也很广,言谈举止比较大气。我有点犹豫是不是应该继续谈谈看。隔了几天以后,我们又约会了一次,感觉小徐长得太不理想了,离我的要求有点远,还是接受不了,我下了决心,与小徐结束了来往。

我重复着相亲的老套,希望得到意中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