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一六七、陪领导回家乡

一六七、陪领导回家乡同事们年龄都是三十以上的,也已结婚成家。对我的到来,他们表示欢迎,开了个欢迎会,喝了酒,让我心里很温暖。开始的几天,老张让我看有关资料,宣传报道的一些规章制度,了解编辑记者的一些基本守则,并熟悉环境。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我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因为是见习期,工资是45元,一年后会是正式工资54元。拿到工资我很激动开心,计划给老爸老妈一点钱,再买些礼品回家时孝敬他们,给姐姐哥哥弟弟买点礼物,主要是让家里人高兴高兴,感谢家里人对我读书的支持和照顾,现在我能独立了,自己能挣钱了。

张主任是部队转业过来的,原来在部队是政工干部,他的素质真的很高,说话热情,待人和气,做事负责,每天上班到得很早,先帮办公室所有人打好开水,揩净办公桌子,打扫好地面。他的儿子在外地部队当话务员,张主任有时给他儿子打个电话,也要算好话费上交,不揩单位一点油。平时单位搞福利分点水果鸡鸭鱼的,他总是最后一个拿,是别人挑剩下的。现在这样的干部真的不多见了。

我们报社有个老领导是山东人,原来是报社的老大,正厅级干部,现在刚退居二线,也就是没有安排具体的工作,上班就是看看文件和报纸,参加学习讨论什么的会议,但他坚持天天来上班,而且比我们这些小年轻来得早,热情慈祥地与大家点头打招呼,一点都没有二线的样子。

山东汉子,大多身材高大,魁梧,形象很好,而老领导的形象更是山东人的代表,身高一米八十多,眼神亲切有精神,微微花白的头发,整齐地梳成大背头。一身中山装,脚上是厚实发亮的牛皮鞋,手掌很大,握手时感觉宽厚和温暖。他是南下干部,原来是部队的一个师级干部,大军南下到江南后就留在地方工作,成为省城最大宣传舆论阵地的一把手。

领导在一线工作时,日理万机,因为忙,很少回到山东老家去。这退居二线后,工作轻松多了,也没象一线那样紧张了。于是他想回老家看看走走。报社领导知道他的这一想法后,十分重视,决定以考察学习的名义派一名陪同人员全程照看。因为我是刚来不久,正是在熟悉工作与环境阶段,没有特定的工作岗位,离开一段时间没关系,再说人也年轻,精力旺盛,又是单身,没有后顾之忧,出去多少天也没有关系的,于是就决定派我去陪同领导外出学习考察回老家。这些考虑是张主任找我谈话时告诉我的,他又嘱咐我要全心全意,一定要照顾好,服务好,领导有一些慢性病高血脂高血压什么的,每天要吃药,我要每天提醒服药了没有,总之要认真仔细,圆满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我对张主任说行,保证做好做到位,请他放心。对这个任务,我又兴奋又开心,一方面能与老领导接触,可以了解更多的单位情况和工作程序,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开开眼界,还有我的老家也是山东,如果方便,可以趁机去故乡走

走。我长在江南,却从来没有去过故乡山东。

我们出行坐的是火车,领导是厅级干部,可以坐软卧包厢,而我则不能,只能坐硬卧或者硬座。我就二边跑,细心地照看,不停地给领导添茶倒水。领导很和善,一点没有架子。他问我的一些基本情况,哪里人呀,什么大学毕业的呀,念的什么专业呀,家里是干什么的呀,还有些什么人呀,进了报社后对党的新闻工作有什么感想呀等等,我都一一仔细作答。看得出领导对我的回答比较满意,不停地点头微笑。当他知道我老家也是山东济南的,连声说好,是小老乡,济南是个好地方,又问我在济南还有亲戚吗,我说有,大伯二伯都在的,他说那到时你可以去看望他们,回老家看看长辈。接着我们又聊起了工作的事,我说我很喜欢当记者,这是我的梦想。他告诫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有政治觉悟等等,我也不停地点头,表示接受和听取。

晚上要睡觉时,领导取出一顶毛线织的帽子,套在头上,我有点好奇,这天又不冷,又要睡觉了,戴个帽子干啥呀?便忍不住开口问了,领导用手扶正帽子说,这是为了保持发型不乱,第二天容易梳理,这是多年的习惯了,每天睡觉都这样戴帽子的。我恍然大悟,平时老领导确是很注意自身形象的,花白的头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的,一身中山装也很得体挺刮,皮鞋亮晶晶的,显得风度翩然,不怒自威。我有点责备自己不应该多嘴乱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