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一五九、同学留级

一五九、同学留级

大学里有主课,辅课,选修课,象我们中文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等算是主课,英语,政治经济学,哲学,党史等算是辅课,选修课很多,也数不过来,唐诗宋词红楼梦逻辑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美学等等,那时的规定是三门主课不及格就要留级,辅课则是可以五门以上,有一个老兄三门挂红灯,留级了。

这位老兄是班长,人长得好,品德也好,是同学公认的好人。做事仔细,学习努力,乐于助人,虽说是班长,许多事情都抢着做,如寝室里主动地扫地打开水,扫走廊,管理班级的信箱,他还会理发,天晴的日子,在楼下空地上义务为同学理发,理发的工具是系里的,可以借来用,一件白大褂,几把剪子,几个理发铰子,虽然理得不是很好,但是免费的,理得同学也较多,让他忙个够呛。我也让他理过。

他还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系里出黑板报的成员,每星期一次,又是画报头,又是抄写文章,与几个同学一起忙上半天,把二块黑板画好。

那时候我们读书只有助学金,没有奖学金,大多数人学习不努力,看看电影睡睡懒觉,有的同学早上要睡到九点多才起来。进了课堂也是坐在教室后面看小说,一句流行的口号是六十分万岁。也就是及格就好,不求最好。临考试前十多天,突击一下,抄抄笔记,看看课本。老师对我们也很宽松,每到要考试时,就会列出考试提纲

,也就是把要考的内容透露给我们,列出一些思考题。

考试的时候也不是很严格,如果是公共课考试,一百二十多个同学,坐在一个大教室里,基本上是没有分隔的,也就是说可以东眇西看,左邻右舍间可以作弊偷看的。因此许多不自觉的同学常常相互联络好,互相抄答案。有的课是分班考的,也就是四十几个同学坐在大教室里,那基本上是一个坐位隔一个坐位的,比较难偷看,但也有的同学把做好的答案带进去抄,老师也不会很严厉监管。

我那时读书也不用功,是随大流的一分子,看电影很积极,看小说很开心,就是学习不上心。但有一点我坚持,就是从不睡懒觉,从不缺课,如果老师上的课不感兴趣,听不下去,就在下面看小说什么的,课堂笔记也坚持做。到现在我还保存着,有几十本。考试时有把握的就自己做,象英语等没把握的考试,我就坐在成绩好的同学身边,到时偷看一下,所以我的成绩总在七八十分左右。

那班长老兄有几门弱项,而且都是主课,一门是英语,因为那时考上大学的人,大多是农村的考生,英语不被重视,有的干脆就放弃,所以农村来的同学基本上英语成绩比较差,他也是来自农村,对于英语,只认识二十六个字母,几个字母合在一起就认不出是什么了,进了大学,英语是重头教起的,从二十六个字母开始重新学习起,但教育的进度比较快,基础差的一下子消化不了,用的是许国璋编的教材,共有四册,

但难度越学越大。掉队的同学很多。第二门弱项是语言学,那老兄的口音较重,普通话不标准,拼音学不好,语音没感觉,他老是把拼音与英语字母搞混了,可怜现在小学生都会的那时成了他的难点了。第三好象是古代汉语。他这三门课红灯的比较多。其实成绩比他差的同学还不少,但他们都比较灵活,考试时作弊偷看抄写,他一方面为人诚实,一方面身为班长,不好意思干这种事,所以总是考不好,过不了关。要补考才过关。但在大二年级升大三级年的时候,他没考及格,补考也没能过关,按照学校的规定,要进行留级。

宣布这个决定时,我们的辅导员流泪满面,一个劲地自责,是他辅导员的不好,考虑不周,不应该让他当班长,因为公共事务,占用了他许多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影响了学习和成绩。说着说着,泣不成声,我们听着也很难受,毕竟以前只是说说要留级,现在是真的有同学要留级,狐死兔悲,很为他难过。

同时留级的还有一个同学,那同学是作为特长生特招进来的,是省城人,体育特别好,系里为了增强体育实力,特招了五六名同学。他是考试时连答案也会抄错的,也是因为许多的课目没及格留级了,也是给班长老兄作一个伴。

四年下来,全年级就他们二人留了级。到最后毕业时,还有一个同学是肄业,发了毕业证,但没有学士学位,原因是一门英语怎么考都考不及格。

诚实的人,总是要吃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