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一0二、不会打球的教练

一0二、不会打球的教练

小金姑娘这样待我好,我总感觉她是喜欢我的,对我情有独钟。但事情的真相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几年以后,因为另外一个朋友,我与小金比较熟悉了,有次聊天中小金对我说,家艺,你还记不记得,你读书那时候,打菜时我常给你多加点,也故意多找给你一点菜票。我说记得呀,当然记得,你那时对我真的很好,太谢谢了。我想那时候她这样喜欢上我,暗恋我,我没有很好报答她,很不好意思。不料,小金说,那时看你饿得面黄肌瘦,发育不良,吃得也很节约,真的太同情了,出于义气,暗中帮你。我一听,差点晕倒,脸也臊红了。

人呀,容易自作多情。

学校里有个乒乓球队,教练员是一位数学老师,姓曾,曾老师四十多岁,家是县城里的,他带着一个儿子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这曾老师脸瘦瘦的,颊骨突出,眼窝有点深,胡子拉茬,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还是个左撇子。更让人奇怪的是,他是我们学校乒乓球队的教练,已有十多年,自己却不会打乒乓球。他会打蓝球,投蓝很准。

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就有人来摸底,年龄十四周岁以内,喜欢打乒乓球并且打得不错的同学,可以参加校队的选拔。我从小喜欢打乒乓球,技术还不错,年龄也符合,就参加了选拔赛。结果就进了校队。

每天下午放学,我们这些队员就到学校的大礼堂去,那里放着四张乒乓球桌,我们就在那里练习。曾老师给我们讲解如何发球,上旋下旋,如何用腕力,如何让球更旋,双脚如何灵活跑位,如何拉弧旋球,

他说得头头是道,还拿着拍子比划,但他的球技不高,听说还打不过队员,他也从来不出手,只是比划。他还会粘贴球拍,我们打的球拍一般都是他做的,双层的。他教育很严格,没有笑容,总是沉着脸,他的眼睛一盯人,比骂还厉害。大家对他是又怕又尊重。

球队六男四女一共十个人,因为喜欢打球,所以放了学,大家都很自觉地去练习,有时候星期天不回家,也在大礼堂里练。四个女生中有二个是镇上的人,在我们眼中也算是城里的人,长得白净,相比农村姑娘,有一种天然的俏丽,又能说会道,会撒撒娇发发嗲,也就是有点娇生惯养,很是吸引人,惹人喜欢。特别是一个叫宋玲的同学,瓜子脸,小嘴巴,短头发,双腿秀长,很白,五官秀丽,身材苗条,她常穿着田径短裤和运动胶鞋打球,那样子漂亮极了。有她在的时候,我们练习的积极性都高了不少,表现欲望也很强。她有几个小的习惯动作,不管天冷天热,爱挥动拍子当扇子扇脸,当失了一个球时,她会舔一下上嘴唇,样子文静的她,球风却是相当的泼辣,是进攻型的打法,速度很快,我们都喜欢看她打球。每年区里都要举办一次比赛,就安排在我们学校进行,共有六个中学的选手参加,我们学校团体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那宋玲还得过冠军。比赛空隙时,总有其他学校的教练和队员来观摩我们的训练,在边上夸着我们跑动灵话,作风顽强。

曾老师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砚台。只要听说哪家有好砚台,就一定会去,或讨或买,想方设法要搞到,那个年代大家都没有收藏的概念,小镇

上有些居民家中,搁置着也是没有用,老师来讨,就做个人情送给他了。有的学生知道他有这个爱好,就从自己家里村里拿来送给他,听他儿子说,家里有七八十块砚台,长的圆的方的大的小的,都有。其中有几块是端砚,用嘴对着砚台呵一口长气,那砚台上就有水气,用手一摸湿湿的。还有一些大概是古代传下来的,上面刻划着字,或者是图案。

曾老师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他在同事中好象朋友很少,也不参加他们老师间的业余娱乐活动。记得那时学校老师们流行打拖拉机,人数可以不限,一般是二副牌四个人,三副牌六个人打。他们中午就在教师宿舍的门口打,有时连赵校长也来参加,引得一群人围观看热闹,但曾老师从不参与,好象是不感兴趣,与别的老师来往很少。但有几个学生与他很好,我的一个同学,也是好友叫阿根,是学校附近农村的,他与曾老师关系特别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一直发展到认曾老师为干爹,当成亲戚了。阿根常常会带一些自己家里种的东西来送给曾老师,如蕃薯,南瓜,玉米,四季豆,毛豆,瓜子等等,有时还有水库中捕来的鱼虾,还请曾老师到家做客,喝酒。阿根的老爸是个很朴实的农民,对儿子能结识老师万分高兴,毕恭毕敬,凡有关于阿根什么事的,都向曾老师请教。曾老师对阿根也进行帮助,指点,又做老师又做人生导师,他送给阿根一支金笔,还带城里的一些东西给阿根家。毕业后他们一直来往,象真的亲戚一样。

过了几年后,我听到一个消息,曾老师自杀了,上吊自杀。他为什么要上吊自杀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