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十九、大红包压岁钱

十九、大红包压岁钱

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很早就起来忙碌。老爸早早地挑满一缸水,屋前屋后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把平时舍不得烧的好柴火一根根的小木棍整齐地堆放在灶间,老妈一早就打发我们到阿炳师傅那里去剃头理发,然后开始洗菜做菜,煮八宝菜,做有福,煮鸡蒸鸭煎鱼炖蹄胖,一般要做十多个菜,老爸是北方人,老妈会给老爸炒一个辣椒肉丝什么的菜。家里炊烟弥漫,香味混杂。我们姐弟几个摸着新剃的头打趣着说,新剃头皮敲三记,不敲有晦气,兴奋地围着灶台转,帮着烧火跑腿,打酱油买老酒,特别的听话懂事,闻着那热腾腾的蒸气,香呀,内心充满过年的喜悦,连空气都是快乐开心,带甜味的。

中午吃得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吃八宝菜,油豆腐肉冻,好菜是要放到年夜饭上吃的。姐姐会告诫我们几个,中午别吃得太饱,晚上好菜会吃不下的。可那时我们的胃口太好了,中午三碗米饭,晚上还可以吃三碗。中午想少吃一点也做不到,一吃就刹不住车了,非要吃饱不可。

到下午四点光景,村道上基本没人了,平时嘻嘻哈哈吵着玩的小朋友都不见了,各家各户就关起门来开始吃年夜饭了。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把老妈做好的菜端出来摆在桌子上,一般有十个以上,十表示多,表示丰盛,平时村民有一句口头禅,叫吃十碗头,表示菜很丰盛,派头很大。老妈在摆好菜肴的八仙桌子上放好碗筷,点起蜡烛,让我们一个个地拜先人,请他们来吃,并祈求多多保佑我们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事事如意顺利,老爸老妈说一句,我们也跟着学一句,这一程序做好后,我们就围坐在桌子上,老妈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碗有福,所谓有福,就是一道甜羹,里面有红枣、荸荠、糯米小汤圆、小块的红薯等,我们稀里哗拉吃个一干二净,然后老妈让我们再吃一小块年糕

和棕子,说是吃了会吉利,年年高,用白糖醮着吃。我喜欢吃年糕,不喜欢吃棕子。这时候,老妈也都忙好了,也解下围裙坐下来,大家开始吃那平日难得吃到鱼呀鸡呀的好菜。这个时候,可以放开肚子吃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除了二碗菜外,一碗是扣肉,一碗是蹄胖,这二个菜以后还要派用场接待客人的。爸爸喝起了小酒,那是糟烧,四十多度的,他喜欢喝白酒。老妈也会抿二口自已酿的米酒,乳白色,带点甜味,喝的时候感觉不到醉,但后劲会很大,如果喝多了,容易醉翻,家里酿这酒,主要是招待春节的客人,头一回沥出的米酒喝完了,可以再在洒糟中加水,一共可以加三回,还有酒的味道,但会比较淡一些。我们长大成人后,老妈告诉我们,当年给我们吃满满一碗的有福,一个原因是为了图个吉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先让我们的肚子吃饱,这样可以省下许多的菜,如果不这样,一桌子的菜肯定一顿就吃完了。我们听了差点晕倒。

年夜饭快吃完的时候,老爸便从口袋中掏出纸币,这是他早就从银行里换好的,我们四个兄弟姐妹,每人一张,二毛钱,这就是压岁钱。这是年夜饭的*,我们都会挥舞着这二角钱压岁钱兴奋地叫起来,这意味着我们也是有钱人了。这压岁钱很新,闻着还有一股香味,我们小心地放入口袋中,平时我们的口袋里是没有半毛钱的。然后我们出去到亲戚长辈家里拜年,掬个躬,叫声外公外婆舅舅大娘大伯的,就可以得到一份压岁钱,也基本上是一角二角的。有的长辈没有钱,就给我们的衣服袋里放些瓜子花生,也是一份心意。我们也欢天喜地。

除夕夜,要守岁,也就是睡得越迟越好,最好是敲过十二点。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春节晚会,大人一般都是打牌,几个亲戚邻居凑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边喝茶聊天边打牌,边上站着看热闹的人。如果是下雪天,天气冷,一家

人会围着火坑取暖聊天,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村里的传说。差不多的时候,老妈开始张罗第二天早上要吃的汤圆。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的小汤圆。

小孩子傲不了夜,兴奋劲一过,就想睡觉。等到要睡觉时,老妈会把压岁钱收回去,说是替我们保管,需要的时候可以用,给我们积蓄着上学时交书费学费。那时上学要二元钱一个学期,如果平时不攒着点,一下子还真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有时老妈开玩笑说这压岁钱积起来,十年八年以后,等我们大起来讨老婆时再用。于是我们就把这钱交给老妈。其实这一收回去就是充入家库了,再也取不出来了,老妈用来贴补日常家用了。几天过去,我们也忘了。但那分到压岁钱的快乐我们享受过了。有时看到别家的小孩子有钱花,买点糖果什么的,老妈有点过意不去,会给我们一点钱,五分一角的。我们姐弟几个会去买一本连环画来看,我们最爱看这样的小人书了,一人一天轮流着看,闻着那书的香味,看画里的人打打杀杀,用自己的想象,读解着人物和内容。有时我们也会去买饼干,五分钱一两,九块饼干。饼干买来后,我们不是咬着吃的,舍不得,而是舔的,一口一口地舔,尽量把幸福的时光拉长,享受的时光延长,直到把那块饼干舔得融化了,只剩下手中已握捏不住的那么一点点了,才放进嘴里,软软地含在嘴里,让饼干的美味充满整个口腔,然后一口咽下。

现在给孩子的压岁钱与当年不可比较了,农村普通家庭起码是十元几十元,不少小孩子的压岁钱是上百上千,城市里的小孩子更加阔气,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人人都给,合起来多的甚至上万。可以用来买高档玩具,吃肯德基麦当劳,买一大捆的书,比起现在,我们那时真是少得可怜,但无论多与少,开心快乐的程度是一样的。

压岁钱有多少,父母的爱却都是一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