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炮王
字体: 16 + -

第十九卷:绝地反击_第598章:反攻第一仗



杜心武不说了,说不下去了,他们身后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是身后追击的八路与他们端后的部队接上了火,是这枪声打断了杜心武继续说下去,犬养苟造也想了一下,他怕在这里纠缠的时间长了还会有其他八路军区的部队赶过来增援,把他们合围在沽水河边,犬养苟造虽说不甘心,但他还是一挥手收回了追击的命令,犬养苟造带领鬼子伪军就快速地撤回了南阳镇。

犬养苟造大佐撤回了南阳镇,犬养苟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扫荡,竟成了他们绝唱,是他在胶东这块土地上最后一次疯狂,他的疯狂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这也让他在司令官喜多诚一那里颜面扫地,被骂了个狗血喷头。由于兵员得不到补充,也没有兵员可补充的,日本军国主义仗打到了这个份上,战略物资枯竭,兵员也枯竭了。犬养苟造的现有兵力,只能守住南阳镇不被八路拿下,就已经不容易了,根本没有能力再发动新的扫荡了,从1943年末到1944年的春天,犬养苟造一直都是守着南阳镇按兵不动。

1943年鬼子山东管区驻兵是这样分布的,山东管区司令官、第十二军军团长喜多诚一中将,参谋长寺垣忠雄少将,驻济南。第三十二师团,师团长石井嘉德中将,驻兖州。第五十九师团,师团长细川中康中将,驻泰安。第五十三旅团,旅团长田坂八十八少将。第五十四旅团,旅团长长岛少将。独立第五混成旅团,旅团长内田银之助少将,驻青岛。独立第六混成旅团,旅团长奥村半二少将,驻张店。独立第七混成旅团,旅团长秋山义隆少将,驻地日照。到了1944年鬼子众多兵力深陷入中国战场,由于战线的拉大鬼子在东南亚各国的兵力,越来越捉肩见肘,日日感到兵力得到严重不足,鬼子大本营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中国战场,开始有计划地从中国战场上抽兵,拆了东墙补西墙式地把抽调的兵力补进东南亚各战场。1月,鬼子第三十二师团调往缅甸作战。2月,第十二军军团长喜多诚一回国,由山荣次郎继任。3月,山荣次郎调赴开封作战,第七混成旅团亦调往河南方面作战,山东管区由第五十九师团师团长细川中康负责,时驻山东的部队有:第五十九师团,师团部驻济南;步兵独立第一旅团,旅团长浅见敏夫,驻日照;独立第五混成旅团,旅团长长野荣少将,驻青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旅团长羽宫,驻德石线;第七十旅团,旅团长座松志正,辖4个步兵大队,3个在山东境内,1个在苏北。如此一来,在山东辖区鬼子的兵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点交通枢纽城镇鬼子的兵力大肆缩减,山东八路与鬼子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另外,1943年期间,国际上个轴心国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到12月,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战斗下去的几乎只有德国一家了。精疲力竭的芬兰认为战争

早已打输,对北方集团军群后撤到“美洲豹”防线方面的意见感到恐惧不安。意大利王国已为两个占领国所瓜分,它的部队撤离了苏联与巴尔干半岛。匈牙利以羡慕的眼光望着意大利脱离轴心国。德国军事上最强大的盟友日本已失去它刚争得的海上霸权,并被美国海军打得一败涂地。到1944年,柏林发现,东京越来越对德国在欧洲的失败感到担忧,但对它自己在远东受挫的程度却加以遮掩。

1944年1月14日——3月1日,苏军虽然在1943年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可并没有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列宁格勒随时都有再被围困的危险。德军统帅部命令“北方”集团军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地区,以保障德国舰队在波罗的海的自由行动以及同瑞典芬兰的畅通,保持德军对列宁格勒和苏军北翼的威胁。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下辖48个师,共74.1万人,10000门左右火炮迫击炮,3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70架飞机。德军利用围困列宁格勒27个月的时间构筑了大纵深的防御工事,目的是长期坚守。为了彻底解决威胁列宁格勒的德军并歼灭北翼德军集团,苏军的3个方面军在波罗的海舰队和远程航空兵的支援下,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展开了强大的进攻,经过1个多月的激战,歼灭德军3个师,重创23个师,同时苏军向西推进220~280公里。彻底解除列宁格勒的危险,为进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消灭卡累利阿地峡和斯维尔河地区的芬兰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4年1月24日——4月7日,德军统帅部为了达到以战略防御拖延对苏战争的目的,扼守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地区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里不仅是巨大的粮食和原料基地,而且掩护着克里木和巴尔干半岛的接近地,为此德军在这里集中了96个师,180万人,其中坦克师占苏德战场德军坦克师的70%以上,摩托化师近半数,装备有火炮迫击炮16800门,坦克自行火炮2200辆,飞机1460架,此外在雅西有1个集团军的预备队。德军统帅部称能否坚守这一地区将决定德国在整个东线战场的命运。苏军为了彻底歼灭战场南翼的德军集团,解放整个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地区,并为以后向巴尔干进攻和从南面歼灭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创造条件,集中了乌克兰1、2、3、4方面军兵力为200万人,其中包括火炮迫击炮28654门,坦克自行火炮2015辆,飞机2600架。这次突击是在广大的地域展开的,地形极为复杂,况且当时正直早春,融雪、降雨、河水泛滥、地面泥泞,德军根本没有料到苏军会在这种不利于作战的季节发动大规模战役。苏军的突然袭击使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受到重创。此次突击歼灭德军10个

师又1个旅,重创56个师,同时苏军在400公里的正面上前出到国境线,把德军防御分割成2个部分。解放了整个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战争已经开始转移到敌占领土上进行,进攻德国,攻陷柏林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944年的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熬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在敌后建立了大片根据地,解放了被老将抛弃在鬼子铁蹄下的一亿多老百姓,人民过上了当家作主的新生活,他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应该说,全面抗战的初期阶段,老蒋还是认真的,其22次会战,大部分来至此阶段,只是这每一次会战的结果很不如人意,守那里失那里,数倍于鬼子的兵力,被鬼子赶得羊群一样乱跑,最丢人显眼的南京保卫战,十几万守军竟被鬼子几万部队攻破,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军民三十万。而其他的,诸如1938年武汉会战后发生的会战,则是鬼子为了打通到越南、缅甸的交通运输补给线所发动的进攻战役,因为这些战役经过这些蒋军的防区是不得以被迫的应战的。

实际上,除了鬼子为“打通通向中国南方的交通补给线所发动的战役”外,1938年后至1945年7年侵华战争中,鬼子对华策略已做了重大转变,即以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的三次“近卫声明”为标志的“对蒋介石政权及军队,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而把‘在华70%以上兵力’对付鬼子大后方的八路军的人民武装上’”的转变。也就是说,1938年之后的主要战场已从全面抗战头一年以蒋介石军队为主,转变为以敌后八路军的人民武装为主上来了。

即日军要联合蒋介石的军队共同对付八路军的人民武装,在“反共”上鬼子与蒋军达成一致!蒋介石为此在1939年制定了“防共、限共、容共、反共”的配合鬼子的消灭八路军的人民武装的策略!

这也就是为什么敌后战场的人民武装在1939年至1943年前半年里进入了异常困难时期——即要对付日伪军,还要对付蒋介石军队背后捅刀子、打黑枪!

那么,武汉会战后,老蒋的主力到了哪里了?

一个在西北,一个在西南。

这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蒋介石躲在峨眉山,养精蓄锐!”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抗日的春天就要来到。

1944年2月13日,桃园军分区司令员鱼头到军区上开会,会上大家一起讨论了国际国内反法西斯的战争形势,许司令根据眼下胶东的实际情况,因为全面反攻小鬼子时机成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起对小鬼子的反攻之战,许司令问鱼头:“你们桃园军分区,有没有能力首先打好反攻第一仗啊?”

鱼头与二丫马上就站起来坚决回答说:“有,司令员你就下命令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