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炮王
字体: 16 + -

第十五卷:赌炮_第441章:梯式进攻



一场大战的到来,事前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征兆。由于鬼子飞机连日来,一直对凤凰山地区进行连续不断地的侦察,人们已经由当初的紧张趋于平常,鬼子要有什么行动谁都心知肚明,可鬼子真的有了行动,大伙还是觉得有些突然。

由于鱼头昨天晚上研究地图,天将亮时眼睛直打架,困得实在有些受不了,就没有上炕睡觉,只想在桌子上伏在自己的胳膊上小睡一会,不想醒来以后,阳光已经照在了窗户上。

这个时候,军分区政委梅荣德靠过来,问:“司令员醒了?”

鱼头说:“为什么不叫我一声。”

鱼头说着就伸了一个懒腰,用手使劲地搓了一把脸,梅荣德说:“有个情况给你说一下,鬼子97野战炮兵联队已经从桃花沟镇出发了。”

鱼头一听这话,头皮一紧,一下子跳了起来,残留的那点睡意一下子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鱼头有些生气:“这么重要的情况,为什么不赶快把我叫醒!”

梅荣德说:“情报也是刚刚送到,刚准备把你叫醒,你自己就醒来了。”

鱼头爬起来就看地图问:“小鬼子现在到了什么位置?”

梅荣德说:“这个我也说不好,报告的战士之说小鬼子已经开始行动了。”

鱼头问:“那么报告的那个人在哪里?”

梅荣德说:“就在问外走不远。”

鱼头命令:“快叫他进来!”

梅荣德对身边的一个参谋说:“快把小刘叫回来!”

那个参谋放下手中的工作就跑了出去,眨眼时间,那个送情报的战士走进来,战士是军分区司令部侦察队的战士,战士脸上的汗水还没有消,战士摸一把脸上的汗水不知道司令员叫他干什么,鱼头问:“小刘,具体说说鬼子现在到了什么位置?”

那个小刘战士说:“队长派我回来报告的时候,鬼子刚刚出了桃花沟镇,现在应该快到了麻子口这个位置。”

鱼头问:“梅政委,我们军区撤退的通知下达了没有?”

梅荣德说:“这个事情由我具体操作,通知已经下达了,乡亲们都在转移,部队已经集合,就等你的命令了。”

鱼头满意,鱼头说了一声:“很好!”

鱼头回头又问侦察队的那个小刘战士:“鬼子这一次出动了多少人?”

侦察队的小刘战士说:“这个还不清楚。”

鱼头从墙上摘下匣子枪背到了身上,再配挂上望远镜,有参谋要随鱼头一起行动,被鱼头制止,鱼头对这个小刘战士说:“走,我们看看去!”

鱼头和那位小刘战士门外骑上了马,政委梅荣德追了出来,梅荣德问:“司令员,你要到哪里去?”

鱼头说:“我到前面看看情况!”

梅荣德问:“集合起来的队伍怎么办?”

鱼头说:“原地待命!”

鱼头说着话与那位小刘战士勒住马缰,将马转过了头,刚要打马开走,三营长李作栋远远骑马就跑了过来,李作栋说:“司令员,等等我,我跟你们一起去!”

鱼头答应了三营长李作栋的请求,说:“走!”

三个人就一起扬鞭打马沿着大路向南奔驰而去,半个小时的奔跑后,前面就是土尼山,他们就打马上了土尼山。土尼山山不高,山坡平缓,面积很大,骑马在山坡上照样也可以奔跑起来,他们很快就到了土尼山的山上。

土尼山距麻子口不过十几里地,在土尼山看麻子口是一目了然。

鱼头他们三个到了土尼山的山顶上,土尼山的这面向阳的山坡比较平缓,而那一面的山坡就比较陡峭。在土尼山山顶上,鱼头与军分区司令部侦察队的人意外汇合,汇合的还有一营的二丫他们,二丫带着他们一营的一个侦察排。这些战士在这里意外看到司令员的到来,别提战士们是有多么高兴了。

鱼头看了一下,军分区司令部侦察队的人和一营侦察排加在一起有两个排的战士,鱼头说二丫和李作栋:“就你们一团有些不务正业,一个团三个营长一个跟着我,一个自主就出来搞侦察了,你们的高团长也放心部队啊!”

三营长李作栋说:“我是老毛病,打仗一时不跟着司令员心里就不踏实,就像缺少了好多东西一样!”

鱼头说:“去,少给我灌迷魂汤,你的那点心事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这是怕你们三营抢不到任务,总想近水楼台先得月!”

三营长李作栋被鱼头这么一说就只顾呵呵地笑了,一营长二丫说:“我可不是三营长那样个想法,我们是积极主动地掌握鬼子动向,争取积极主动地打击鬼子!”

鱼头说着话举起望远镜向山下的鬼子望去,鱼头吃了一惊,鱼头问:“鬼子为何多出来了两个步兵大队?”

二丫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就在前几天不是有情报说鬼子有增兵了么,司令员难道你把这事给忘了?”

在此之前,鱼头得到的情报是鬼子97野战炮兵联队增加了步兵,因为只知道增加了步兵,增加了多少没有准确情报。鱼头说:“忘倒是没忘,就是没有想到小鬼子怎么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对人!”

鱼头打掉了藤茂隆崎大佐两个重炮大队,却又增加了两个步兵大队,就兵力来说不是削弱了,反到是有些增强了,因为重炮大队火力强大,但他不一定适合于山地作战,所以交手 的第一次就被鱼头消灭掉了,而两个步兵大队却不是那么容易一次性地就能打掉和消灭的。

鱼头有些疑惑,谁都知道,自太平洋战争以来,鬼子严重兵力不足,有的占领区不得不动用伪军作为治安的主力,有的军区与鬼子作战,几乎就是与伪军作战,比喻说鲁中军区,他们面临的大敌是吴化文的和平建国军,而胶东的鬼子自43年以来鬼子不但不减反而却在不

断地增兵,鬼子从什么地方一下富裕多出来了这么多的鬼子兵呢?鱼头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鱼头当时有所不知,自国军37年开始正儿八经地抗过一年鬼子后,38年开始在43中国战场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以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的三次“近卫声明”为标志的“对蒋介石政权及军队,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讲话开始,国军也就不在积极地抗日,鬼子也就不再以国军为主要的进攻对象,而国军也不再向鬼子积极主动攻击,鬼子和国军也算是配合默契,国军允许大批的国军投降鬼子,把兵力投向八路军根据地帮助鬼子消灭八路军,鬼子还从正面进攻国军的兵力上抽调‘在华70%以上兵力’对付日军大后方的‘八路军的人民武装上’”。也就是说,1938年之后的主要战场已从全面抗战头一年,以蒋介石军队为主,转变为以敌后八路军的人民武装为主上来了。即日军要联合蒋介石的军队共同对付八路军武装,在“反共”上日军与蒋军达成极其默契地一致!

还有蒋介石为此还在1939年制定了“防共、限共、容共、反共”的配合日军的消灭八路军的人民武装的策略,让敌后八路军的抗日雪上加霜,这也就是为什么敌后战场的八路军的人民武装在1939年至1943年前半年里进入了异常困难时期——即要对付日伪军,还要对付蒋介石军队背后捅刀子、打黑枪!

那么38年之后,也就是著名的武汉会战之后后,蒋介石的主力到了哪里了?一个在西北,一个在西南。这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蒋介石躲在峨眉山,养精蓄锐!”并在1945年鬼子投降的时候,不想向八路军缴枪投降,只想向国军投降都找不到国军的影子,由此才有了“蒋介石下山摘桃子”的著名之说。

鱼头当时并不知道就是由于小鬼子对华策略已做了重大转变,使鬼子可以抽调出更多的兵力对付八路军根据地的抗日武装。但不管怎么样,鱼头既然建立了桃园军分区,守土有责,不管来多少鬼子,鱼头都要想办法与鬼子斗,别无他路可走。

这个时候,三营长李作栋问:“司令员,你打算怎样收拾小鬼子?”

鱼头摇了摇头,小鬼子这一次出动,鱼头到眼下也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战斗计划。由于对鬼子这一次行动的目的、兵力、战法都不清楚,鱼头就不能相对应地制定一个详细的战斗计划,这是鱼头对敌斗争中从没有过的一次困惑。

鬼子扫荡,鱼头被迫撤退,主动权掌握在鬼子的手里,鱼头知道这种局面必须尽快地扭转,而扭转的手段就是跟鬼子打一仗,只要打一仗就会把主动权尽快地转到自己的手上,而打一仗规模也不用大,眼下这两个排的战士就足够了。

一营长二丫也问:“司令员,你打算怎样对付小鬼子?”

鱼头说:“眼下先别说怎样对付小鬼子,我们先揍一下小鬼子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