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炮王
字体: 16 + -

第十四卷:烽烟再起_第418章:加农炮



西山炮台上加农炮一声巨响,港湾里鬼子最大的巡洋舰海王号首先中炮,海王号巡洋舰舰岛中弹起火。济川少将在西山炮台的一声巨响中,济川少将急忙向西山炮台上看,这个时候的三门巨炮都对准了港湾,港湾里海王号巡洋舰已经中弹起火,济川少将最不想看到的结果还是发生了,济川少将捶胸顿足,一声又一声地大骂:“八格牙路,八格牙路!”

济川少将正气急败坏之中,猛抬头看到田谷太郎带着残兵败将正向他跑过来,济川少将的怒火满腔,已经不顾的什么情谊了冲上几步,一把揪住了田谷太郎的胸衣,大骂一声:“八嘎,你是怎么承诺的,西山炮台落入了八路军之手,你把西山炮台夺回来了么,西山炮台就丢在你的手里,你该当何罪?”

济川少将瞪着眼睛对田谷太郎怒声斥责,田谷太郎好生奇怪,自己好心好意要帮济川少将反被济川少将讹上了,田谷太郎也不是好惹的,他一把推开了济川少将揪住他胸衣的手,反击道:“西山炮台是我丢的么?西山炮台关我什么事,我是军港的陆防司令官么?是我好心好意要帮你度过难关,你反倒讹上我了,真是狗咬吕洞宾不是好赖人!”

济川少将被田谷太郎这样反唇一击,自己也觉得丢失西山炮台责任不关田谷太郎什么事,这个时候西山炮台上轰隆轰隆又是几声巨响,港湾里又有几艘舰船中炮,还有一声巨响是西山脚下的海军仓库被巨炮击中,那么大的仓库,一炮就被打得一片狼藉,田谷太郎的老巢也被巨炮击中了,济川少将和田谷太郎一下子都不说话了,他们相互惊惧地对望了一眼,济川少将说:“我们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飞不了你,也走不了我,我们两个就不再分你我了,还是齐心合力想想怎么赶走这些八路吧。”

田谷太郎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田谷太郎说:“这还用问么,眼下最关键的就是把西山炮台上的八路赶走,夺回我们的西山炮台来!”

这个时候,一个鬼子兵快速向济川少将跑过来,鬼子兵跑到了济川少将的面前一个立正一颔首报告说:“司令官阁下,这是海王号舰队指挥官来电!”

海王号舰队司令官来电,济川少将不用看电报,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济川少将本来不想看这封电报,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接了过来,电文只看了一眼,就大骂起来:“猪头,介野这个家伙就是一个猪头!”

介野是海王号舰队司令官,济川看过电报就大骂这个舰队司令官,田谷太郎有些不摸头脑,十分疑惑地看着济川少将,济川不想做什么解释,就把手里的电报递给了田谷太郎看,田谷太郎一看这电报,田谷太郎也觉得介野舰队司令官是个猪头,因为介野司令官电报询问为什么向他们开炮,再向他们开炮,他们就要还击了,田谷太郎放下电报问济川少将:“司令官,怎么办,是不是向介野司令官解释解释是八路所为?”

济川少将说:“不去管他,我们还是先夺回西山炮台再说。”

济川少将和田谷太郎大佐他们又纠集了一千多鬼子,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向西山炮台攻上去,与二丫的一营李作栋的三营接上了火,他们就在西山上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西山炮台上三门巨大的加农炮,炮兵二营李和尚的二连三个排,每个排负责一门炮;一个排三个班,一个班负责操纵打炮,两个班的战士负责运输炮弹,应该说小鬼子的炮台修筑的不错,结构合理,每一门炮都

自成一个单元,打炮运输互不相扰。

1896年清政府接受出使德国的大臣许景澄的建议,在李鸿章考察之后就在青岛建立海军基地,开始建筑海防要塞。九世纪十末,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达到极为尖锐的程度。还没有被瓜分完的中国和朝鲜就成为列强们垂涎三尺的美味,纷争的焦点。德国借口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于1897年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占领青岛后、他们发现以前的炮台阵地比较先进。建在伸向港湾的岬角西北部高地上的青岛炮台已经完工;台西镇西南高地的炮台和团岛的云山炮台已建成一半,德国完成了后期建筑。直到1907年初,德国没有进行大的军事建设。经过一系列的讨论、详细的调查和政治上的策划,德国当局终于制定一个总体建设规划和防御措施。为此防御建设特拨款700万马克,这笔巨款要分几年投入,它包括建设一些重要工程如仓库和军火库,而且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开始的250万马克主要用于建筑地面防御工事。 在海面防御方面新建的汇泉胡克炮台比较出色,它拥有3门速射15厘米大炮和两门24厘米大炮,这些是在1900年缴获“义和团”的战利品,5门大炮都分别放在巨大的具有圆形铁屋顶的钢筋混凝土工事里,该炮台还装有探照灯以备夜间照明。在俾斯麦山上部署了四门28厘米现代火炮,该炮台在附近有一段死角,但可以防御来自海湾的任何进攻者。旧西奥瓦炮台的4门老式21厘米火炮也是如此。但是它们都保存完好,安静地呆在工事里。另外,还有7门6.8厘米的火炮散布在内港和一些关键位置。总之,对现代化战争来说,海面防御显得单薄、陈旧,而且覆盖面不全,进攻者可以轻易避开防御火力网。

1907年中德国决定建立一系列长期驻防的军事基地,以抵御中国的进攻。他们在炮台建筑了一些军事设施,在炮台狭窄的入口处共建了5个要塞。这些要塞的大小形状因地形而异,每个要塞都拥有观察站并配有机关枪,另外还有食堂、面包房、小电站、宿舍、军火弹药库及其他必备设施,能容纳180到200个官兵。6‘英尺深建筑讲究的暗壕沟使5个要塞相互连接,壕沟壁上有许多暗枪眼,每个壕沟涂有不同的符号,表示兵力部署,距离范围及各种军事信息。要塞前方250码处筑着3英尺宽的坝墙,坝墙内侧涂白色,写着6英尺高的字母,以便让探照灯区分各军事地段。墙坝建在10英尺宽的沟渠里,沟内布满挂着铁丝网的尖木桩,木桩极重且用水泥浇在地里,因此难以拔出。每条道路旁边都设有路障,这些笨重的铁块和蒺藜可在必要时堵塞通道。 在建筑炮兵阵地的过程中,德军的经费严重不足,所拨军费不足以建筑钢筋混凝土工事,更不能装备足够的现代化炮兵设施。伊尔提斯山上的炮兵工事装备最好,它拥有缴获中国的两门10.5厘米和6门12厘米大炮,而后者可靠性极差,经常出现发射故障。毛奇山阵地拥有两门10.5厘米大炮。除此之外,还有6门12厘米、22门9厘米和22门3,7厘米的火炮部署在该地区的12个露天阵地上,这些火炮被围于工事中,难以搬运,其中大部分是1870—1871年同法国作战的战利品。总之这些炮兵阵地只能作为一点精神安慰而不能提

供军事保障。地面防御阵地同样令人悲观,这种阵地只能抵御中国人的进攻,而对强大的陆军或海军攻势却是微不足道的。吝啬的德国政府不能提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充足的防御兵力,因此青岛一直是经济、贸易和旅游中心,而不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堡垒。

日本对侵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并不满足,胃口大的很。日本对青岛良港的优越条件早有耳闻并极为重视,在青岛被德军占领时期,日本常有日商到青岛做买卖。日本当局为了及时掌握青岛和山东的近况,还时常派特务化装为中国人,潜伏到胶济铁路千里沿线进行活动,日本对青岛的垂涎程度可见一斑。日本明治天皇就曾叫嚷“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日本打心眼里不自在,他根本没有想到,日本比德国入侵中国早,由于自己忙于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山东和青岛这块肥缺却成了来自欧洲的德国囊中之物,这对日本殖民地野心是一种挑战和刺激。早已垂涎青岛的日本对此耿耿于怀,一直千方百计寻找染指山东和青岛的时机。德国盘踞青岛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很少有人到青岛活动,似乎日本对山东和青岛没有什么想法与兴趣。这种表面的心理平静无法长期掩饰日本渴望占有青岛的野心,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突然活跃起来,对青岛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关注与兴趣,频频派军政要员到青岛调查,窥探青岛德军情况,伺机取代德国对青岛的“租借”,以建立向东亚侵略扩张的桥头堡,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促使日本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欧洲爆发。欧洲各国都收缩战线,把主要精力和兵力用在欧洲事务上,远在他国的殖民地就顾及不大上了。胶洲湾只有数千兵力,这一形势,正中日本下怀,于是日本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青岛最高处岩石上的德国鹰状标记 德军侵略军在青岛这片被占领的土地上逍遥自在德占青岛期间常备军达五千人。德国的士兵和警察充斥青岛的大街小巷。德国为加强在青岛的统治,招募华人骑警和部队 德国在青岛的外围李村设中国兵营。青岛一旦受到攻击,华人部队将为其打头阵,而华人部队使用的大都是常规武器。

在大战爆发半个月后的1914年8月15日,日本以“维护远东和平”为名义命令德国人撤离,德国人不买日本人的账,于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要求德国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地交付日本,以备将来交还中国(刻意制造 “并无占领土地野心”的假象)。青岛由此成为日德战场,

战斗中德国海军无法应对日本的海上与空中的打击,所以,日德海军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上作战,青岛争夺战主要在要塞间展开。历时两个多月的战斗,德军不敌日军的疯狂进攻,在打光炮弹,炸毁了炮台,于11月7时,德军在信号山悬挂白旗投降,青岛又沦为日本殖民地。西山炮台又落入了日本人之手,日本人又将炮台进行了重新修筑,特别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日本人为了防止日本人海上登陆,又将要塞堡垒特别是西山炮台重新进行了加固,原来的小口径岸防炮,全都换成了大口径的巨型加农炮,日本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美国人没有等来,却等来了八路军,给别人准备的毒药,现在正被八路军灌进了他们的肚子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