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炮王
字体: 16 + -

第十三卷:暗算_第369章:打虎上山



梅荣德说:“我的意示是你不能去!”

鱼头坚决地说:“我的主意已定!”

三营长李作栋说:“我和你一起去!”

鱼头说:“不,就我一个人去!”

团长高大贵也说话了,高大贵说:“司令员,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你都不能去,第一支队离不开你,要去我去最合适!”

鱼头说:“那是一支近两千人的队伍,如果能被我们成功改编的话,这对我们军区抗日力量的增强至关重要,反过来,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去尽力争取他们,任其他们走向反面的话,鬼子的压力我们已经很大了,再加上他们,那我们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特别看重此行的成败,当然了,我也不是怀疑同志们的能力,但我去与他们接触以后,起码了解我们应采出一个什么样的策略。”

鱼头这话虽说是针对高大贵说的,但在场的人谁都听得清楚,政委梅荣德说:“既然司令员这样说,自然就有司令员的道理,不过,司令员这次行动我不反对,但我保留意见!”

政委梅荣德都说出了这话,高大贵二丫他们也就不在说什么了,可他们都为司令员的这次一个人的单独行动提心吊胆。

青龙崮这个地方很偏僻,在大山的深处,深山出土匪,深山盘虎豹。青龙崮距最近的福山县城三十里,距桃花沟镇也有四十几里地。鱼头此行的打扮也费了一番心事,鱼头原打算扮成一个过路的商人从青龙崮下经过,不可避免地被青龙崮上的小喽罗们截住,搜刮了他的银子,最后再把他劫到山上,这样鱼头就能很好的见机行事开展工作。

不过,鱼头很快就打消了这一想法,首先青龙崮上发生了此等大事,二瞎子肯定无暇顾及山下劫道的生意了,山上的灰饼生死攸关,山上不处理平和了,他怎么有心关顾山下劫道的生意呢?鱼头这样想来,小喽罗们是否下山劫道这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没有劫道的,鱼头装扮的商人就尴尬了,一个商人未必会自己找上门,让他土匪劫他吧,这不符合常理;装扮成商人这个不可取,最后鱼头决定扮成一个猎人,猎人打猎没有不可到的地方,还有一点,猎人有枪,这样还能提防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最起码还能起到一个防身之用。所以,鱼头就扮成了一个猎人,一个人独去青龙崮。

也许鱼头的这次行动注定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鱼头刚离开驻地不久,行至不到五里路,原本是晴空丽日的好天气,只因天边飘来了几片云块,这几片云块飘到了鱼头的头上,就是这几片云块,忽然间就电闪雷鸣,眨眼之间就滂沱的大雨就至天而降,鱼头只得临时躲在一块石崖下躲避,大雨如注,顷刻之间洪水泛滥,山洪暴发,风雨过后是晴天,仅仅躲藏了一会儿的太阳又露出了热辣辣的面目,洪水和泥泞的道路根本就阻不住鱼头前进的决心,鱼头又走了一个热

汗百流,鱼头为着赶路,也顾不得口干舌燥了。

这场雨来的来得突然,走得也快,都说六月的天气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阴晴不定,鱼头一边走一边想,评书上说诸葛亮每次大战前,都要看天象,以天象来预测自己大战会不会顺利,不吉利的天象,诸葛亮绝不会妄自出兵的。天象和将要所做的事情有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诸葛孔明的天象是不是就是如何理顺这个关系,理顺了关系,天相清明,理不顺关系,那就是天象紊乱,诸葛孔明就会取消这次战争。鱼头由诸葛亮的天象,鱼头想到了自己,自己出发后不久下得这场急雨,是不是也是一种天象,是不是也暗示了自己的的一点什么,也许是老天爷出自于对好人的关爱,想阻止自己的这次单枪独马行动吗?

鱼头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是鱼头从梅荣德和二丫他们那里听来的,其意示大概就是不信鬼神,眼见为实,不搞迷信,大体就是这么个意示吧。这是鱼头对唯物主义一个简单而又质朴的理解,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的。

路上的泥泞越来越小了,最后竟是干干爽爽根本就没有下过雨的地方,仅仅几里路的光景,鱼头就走出了降雨的区域,鱼头的心里有些好生奇怪,这使他想起了一句谚语:东面晴,天西边雨,一山之隔两重天!

鱼头一路上走着想着,鱼头又想起了诸葛亮、想起了天象,要知道诸葛亮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数千年的中国才出了那么一个人物,诸葛孔明都信天象,自己好像没有什么理由不信,难道自己还能胜过诸葛孔明么?

鱼头这样想着就对刚才不期而到的急雨泪点有些想法了,他有些不得不信,却一直没有停下急急赶路的脚步。鱼头在天傍晌的时候,就进入了青龙山区,空气一下感觉凉爽许多,鱼头继续往前走,在一条山路上遇到了一个采药材的老人,老人鹤发童颜,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这位老人的眼睛十分友善地看着鱼头,面带笑意。

老人看鱼头的眼神很有些奇怪,好像曾相识,又好象有什么事情要求鱼头帮忙,却又不好意示开口的样子,还是鱼头最先开了口,鱼头问:“老人家,你有什么要我帮助的么?”

采药材的老人十分高兴地一笑,采药材的老人说:“年轻人,你的心底很善良,是个热心肠,是一个很乐意帮助人的人,我倒没有什么好帮助的,我倒是要帮助你,我是有话要告诉你,你是外地人吧?”

鱼头说:“不,我是本地人!”

采药材的老人摇着头说:“你没明白我的意示,我的意示你不是这十里八村的人,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所有的人我都认识。”

确实,老人说这话不是瞎说,老人采药材除了自己用外,大多是给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们治病所用,老人医术很高明,一般的大病小病,他只要几味药就能手到病去,

从来没收过一文钱,很是赢得老百姓的赞誉,很多的人都称他为神仙,老神仙。八九十岁的高龄有如此身板,活到一百岁绝没有问题,或许更长,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采药材的老人不是凡人,鱼头只能如实回答,因为这个采药材的老人很让人信赖,鱼头也没有必要欺骗他,所以,鱼头说了:“老人家真是好眼力,我确实不是这十里八村的人,我是桃花沟镇的人!”

老者点头,慈眉善目,老者说:“年轻人你很诚实,我想告诉你不要再往前走了,前面危险!”

鱼头双手抱拳对采药材的老人说:“感谢老人家的忠告,可在如今这个世道上哪里都不安全,我们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小鬼子,危险是必然的,为了生计没有办法。”

鱼头的意思即便有危险也是要向前走的,鱼头说着抬起脚步又要走,老者说:“年轻人不要急着走,你说的一点不错,我们的土地上只从来了小鬼子,没有一处安全的地方,危险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不过,我今天说的不是鬼子,而是大虫!”

大虫,大虫说到底就是一条虫子,一条虫子再大,它不过也是一条虫子。鱼头笑了,鱼头对采药材的老人说:“老人家,我从小就放过牛,什么样的虫子我都看到过,我从小就不怕虫子,虫子有什么可怕的?”

老者看鱼头不明白,老者就有些急,他用手比划着长短、形状,鱼头忽然明白了采药材的老人说的是什么了,应该是一条大蛇,大蛇的吸力是很惊人的,据说一只羊,一头牛,相隔几丈远都会被它轻松吸进口里,这个东西如果真有的话,确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鱼头说:“不就是条大蛇么,我会注意的,感谢老人家的提醒!”

谁知鱼头的一句话,让老人更急了,都不知说什么好了,老人忽然眼睛一亮,问鱼头:“年轻人,水浒这部书你是不是看过这书,或者听说过?”

鱼头说:“听说过,我们哪里有一个很会说书的人。”

鱼头 没有接着说下去,这个说书的人姓梅,人们都叫他梅先生,梅先生学问很大,眼下正是自己的搭档,胶东第一支队的政委,老者又问:“水浒里的人物情节你是不是熟悉?”

鱼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者为什么这个时候跟自己说起水浒来,想跟自己高谈阔论么,可现在真不是个时候,鱼头还急着赶路玩任务呢,鱼头自知自己肩上的重担很沉,但鱼头还是如实地回答说:“熟悉,有的章节我还能一字不落说呢!”

老者高兴,老者说:“这就好,这就好,你知不知道武松武二郎景阳冈上——”

鱼头刚要说“打虎”这两个字,被老者用严厉的表情和手势制止,鱼头一下明白了,老者说的是虎,水浒上也不是将虎说成大虫么,鱼头从老者这里领会了谈虎色变,原来并不是一句空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