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炮王
字体: 16 + -

第十二卷:遍地狼烟_第341章:大英雄



鱼头从斜眼驴哪里引出鬼子后,鱼头几乎一直都是在房子上转,被鱼头牵着鼻子走,鬼子汉奸越围越多,鱼头十分清楚地感觉到,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危险,自己必须找到一个好地方好好跟小鬼子玩玩,这个好的地方在哪里呢?鱼头一下子就想到了鬼子的据点。现在城里到处都是鬼子,鬼子出动了这么多,据点里的鬼子肯定不多,这个名字就叫灯下黑,也是人们的惯性思维常常忽略的地方,剑走偏锋,往往能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鱼头这么想着,立刻就这么干!

什么是大英雄,敢想敢干,就是最好的标志!

试想,一个连想都想不到的人,怎么能做出一番傲人的业绩呢?

鱼头想到这里,眼下就不同鬼子玩了,既然把鬼子引向了自己的这边,小吴安全了,目的达到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好好教训小鬼子了!

鱼头不再还击,况且身上的子弹已经不多了。鱼头掩蔽行踪,不再与鬼子交火,迂回着快速地向鬼子的据点摸去。

鬼子的据点是一个新建据点,以前不曾有过的,是鬼子拆了几十栋老百姓的房子建成的。据点的主体建筑就是中间的一栋四层高的青砖混泥土大炮楼,大炮楼楼高墙厚,最厚的墙体有一米三十公分,鬼子号称鲁东的最大的炮楼,是防炮的,一般火炮对它都是无可奈何的,对一般没有重武器的八路军部队来说,要攻打这样的炮楼,想都不用想。

大炮楼的周围是星罗棋布的碉堡、地堡和暗堡,地堡暗堡碉堡之间都有交通壕相连,这样进退自如,便于兵力调动,弹药运输,尤其是火力相互配置,大都是交叉火力,可以轻松剿灭集团式的进攻,所有地堡暗堡碉堡的火力面,既可以自成一体,又可以相互配合,都是为大炮楼保驾的。这样的工事构成,火力配置,全是日式思维的体现,有些呆板,但绝对严密,绝不同于原来的67团的工事构造。这样的据点要想从外攻进去,不说比登天还难,起码是难以成功,即便是成功了,其付出的牺牲也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鱼头当时还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还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情况。谷田太郎联队长准备在桃花沟镇长期地占领下去,他十分清楚他所面临的对手是一个炮王,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所以谷田太郎联队长在经营桃花沟镇的时候破费一些脑筋,他兵多将广,他具体地事做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他花大力气建起来的城墙,由原来的开放式的桃花沟镇,几天光景就变成了一个全闭合式的城镇,分东南西北设了四个城门,每个城门就委派一个小队的鬼子守卫,小队长是每个城门上绝对的指挥官,有什么情况直接跟谷田太郎联队长报告。同时,这四个城门还有马小飞的侦缉队像穿裆的跳蚤,跟腚帮爪,不可谓不用心。

当然了,在城门城墙这一防线上,谷田太郎大佐也考虑到,八路军就是奋力夺城的话,城墙这一道防线就有可能不保,不保也不怕,谷田太郎联队长还有第二道防线。

谷田太郎联队长的第二道防线,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据点,在这据点构筑上,谷田太郎联队长绞尽脑计,再加上石原恭苟的献计献策,这据点建造的也是环环相扣,碉堡之外铁丝网防护,铁丝网上还通上了电,铁丝网外还是雷区,这样的据点就是鱼头有千军万马,要攻破它,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鱼头找地方要跟小鬼子好好玩玩,教训一下小鬼子,小鬼子既然敢把鱼头堵在城里,鱼头就给他闹个天翻地覆,绝不能叫谷田太郎这个家伙的日子好过。鱼头有了一个想法要在鬼子的据点里跟小鬼子好好斗斗,鱼头就向鬼子的据点摸来。

鱼头向鬼子据点摸来,鱼头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首先他终止了与鬼子的交火,他在跳过几栋房子甩开了鬼子汉奸的围追堵截,瞅准机会准备从房子上回到了地面,可地面上大街小巷全都是鬼子汉奸,鱼头就这个时候回到地面上无疑就是自投罗网,所有鱼头是有选择性的,鱼头一直在寻找地面的落脚点。

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鬼子汉奸,鱼头一直都在找合适的落脚点,条件是僻静,鬼子汉奸少,跳下去不被鬼子汉奸发现。忽然,鱼头听到在一家草棚里传来了一个女人的挣扎啼哭声,鱼头听到这个声音肺都气炸了,听声音鱼头就知道小鬼子又在作孽,鱼头飞身从房子上跳了下来,跳到这家院子里,尽管速度很快,却是落地无声,就像一个影子一样落到了院子。院子里倒着一对夫妇,他们的身边汪着血,尽管夜里不是怎么很清楚,但黑乎乎的一片,空气中的血腥味已经告诉了鱼头的一切,鱼头飞步冲向草从棚子,草棚子里奇怪地亮着电光,要知道鬼子发电是不供应老百姓用的,老百姓的草棚子里怎么会有电光,鱼头带着这个疑问冲到草棚子口向里一看,立刻就怒火万丈!

电光是这鬼子兵用手电筒发出来的,手电光下鱼头看到两个鬼子兵,两个鬼子兵压在一个被撕光了衣服的女人身上,女人身上一丝不挂,其中一个鬼子两手压住那个被撕光了衣服的姑娘的两条胳膊,另一个鬼子压住姑娘的下身,像推磨一样转着身体,小鬼子太恶心人,小鬼子很变态,姑娘只有愤怒无奈地挣扎哭泣,嘴巴还被那个压住她的小鬼子用手捂住,姑娘挣扎哭泣的声音也只能断断续续地发出来。

鱼头三步并着两步冲进去,一下一个,将这两个小鬼子打翻在地,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小鬼子倒下了,手电光下,鱼头看到姑娘身下殷殷的血红,鱼头不明白小鬼子是如何这样残忍。姑娘解放了,姑娘

不哭了,姑娘爬起来拾起小鬼子的刺刀就抹上自己的脖子!

鱼头眼疾手快,一把就夺下了姑娘手里的刺刀,鱼头低吼:“你要干什么!”

姑娘说:“我不活了!”

中国女人,尤其为姑娘的中国女人,她们的生存压力最大,大于一般的中国人,她们既要保护生命,又要保护贞操。在我们的中国,女人的贞操往往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失了贞操的姑娘,不管是如何地失去,男人们不管,男人们却有最看重贞操;失了贞操的姑娘就意味着嫁不出去,即便是嫁出去了,也不会得到幸福,生活的质量往往是生不如死。一个国家,所有的男人们在你们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还要什么贞操,由此看看出这样的男人却是多么虚伪、自私,甚至恬不知耻!

因此,在战争中女人想尽办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特别是姑娘家她们不敢穿花衣服,不敢留辫子,不敢展示自己的美丽,她们从锅底上灰抹在自己的脸上,故意把自己搞的又老又丑没还是那样不讲卫生,想用这样的伪装骗过鬼子的眼睛,可青春的颜色不是那么容易掩盖的,鬼子也有他们寻找花姑娘的方法,开始的时候,鬼子从是否留有辫子,留有辫子的为花姑娘,后来姑娘们为了逃脱鬼子的**,姑娘们也不留辫子了,鬼子可以从女人脖子上的细腻程度上将她们找出来,或者干脆将大姑娘小媳妇统统地抓走,甚至连老婆子都不放过。

鱼头一把夺下了姑娘抹上脖子的刺刀,姑娘说她不活了,鱼头说:“你不活了容易,一抹脖子了事,你父母白死了,他们的仇谁报?”

姑娘是被他的父母藏在草棚子的碎草里被鬼子找到的,鬼子打死了姑娘的父母,就强暴姑娘,姑娘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姑娘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死,现在死也被鱼头制止了,况且鱼头说得有道理,姑娘愣了一下,问:“我能报仇么?”

鱼头肯定地说:“能,一定能!”

姑娘说:“我的力气不如鬼子,我打不过鬼子!”

鱼头说:“打鬼子不用力气,用枪打,一枪一个,你只要打死了两个鬼子,你就是给你父母报仇了!”

姑娘问:“谁带着我报仇,应该怎样报仇,我不会打枪!”

鱼头说:“我,跟着我,我教你打枪!”

姑娘说:“行,我跟着你,为父母报仇!”

姑娘的愿望与此简单,为了给父母报仇,姑娘就不死了,姑娘就要活下去给父母报仇。鱼头说:“把鬼子的衣服扒下来!”

姑娘不知何故,为什么要扒鬼子的衣服,姑娘愣在哪里,鱼头率先摘下了鬼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又开始把鬼子的衣服,姑娘立刻明白了扒鬼子衣服的意示,也动手扒起了鬼子的衣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