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驭天下
字体: 16 + -

151 功成身退

151 功成身退

自从那天背水一战后,几天以来,侯景和他的玉城果然变乖了很多,尽管时不时的大梁军营会遭到莫名的小偷袭,但都只是死前无谓的挣扎而已。天玑子拂拂长胡须,道:“侯景已是秋后的蚂蚱,难成气候!”

侯景从此不足为惧,大梁将士们全都沉浸在莫大的胜利里,难以自抑。可依看着兴致高昂来来去去的大梁士兵,内心却是愁云密布,带着莫名的不安。

她直觉,这场战争胜败的背后,并不是单纯的。眼前不由自主浮现一个人的面容——他,玄王!他,和这场战争,是否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他和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利弊关系?

可依猜不透,也想不明白,许久她都理不出一个头绪,于是只好无奈作罢,心里暗暗祈祷,希望一切都是她多疑了。

偶然是某一天,天玑子神色严肃,来到可依的营帐。想了想,终于对她道:“逸儿听说了民间的传闻,知道你出现了,现在正往这里赶。”

可依一听,惊了一跳,迅速唤来骞路,让其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经过了这么多事后,她不认为,她还有再见萧衍的必要,或者说她根本就没做任何打算准备,再与萧衍见面,她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姿态和心情去重新面对他。他,萧衍,让她温暖过,开心过,却也让她羞辱过,痛苦过……痛更深,更刻骨。

她在潜意识里已经将他定位于熟悉的陌生人,之所以还愿意现身帮助大梁军队一臂之力,也只是源于对他的感恩,感谢他曾经给予的温暖,感激他曾经赋予的信任。可是那仅仅只是报恩了,除了感恩,再没有其他。

也许,可依常常想,萧衍若不是皇帝,她和他或许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当然,只是——“朋友”,永远的!

离开前,可依不放心,派人潜入玉城烧了侯景数座粮仓,又断了他身后的救援,同时还叮嘱梁军,切不可大意,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临行又单独与天玑子进行了一次畅谈,当天玑子慈爱地轻抚她的长发,可依感受到了真切的亲情。

如此一番部署后,可依和骞路怀着不舍,驾着马车离开了大梁军营。他们的身后,大梁数十万将士们,整齐列队,庄重而肃穆,他们高呼着:“恭送大梁文皇后,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数万双眼紧紧凝视着可依的马车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野里。

气势恢宏里,时光流转,万物变迁,也不过如此罢了……

云逸,这可能是我唯一能帮你的了,希望我真的能帮到你!

突然脱离了军队的生活,可依初时有点不习惯。日久相处下来,习惯了军队响亮的号角和战鼓声,将士们洪亮的冲锋声,一时间静了下来,突然感觉生命像缺了什么,总是特别别扭!

骞路细心地发现了可依的异常,于是提议二人去南方走一趟。

可依想到江南城的文府,于是欣然同意。二人取道山西、河南,一路南下,躲过萧衍的寻踪,越过建康,悄悄进了江南城。

有很久没有回文府看望文氏夫妇了,可依想起兮舞的承诺,心里觉得愧疚不已。要说这个时空里,还有她无法割舍的人,那就只有文府里的人们了。

江南城看上去所受的战争侵蚀和影响似乎没有其他城镇那般深,尽管街道上明显有点清冷,行人也较稀少,但可依相信大梁与侯景的战争结束后,江南城很快会恢复了平日的繁荣和喧闹。

看着眼前的一切,可依不禁感叹,即使战乱四起,硝烟弥漫,但是百姓依旧要过日子,在不停地与恶劣环境相斗争的情况下,人们便在这样的斗争下逐渐前进发展。

马车停在了文府大门口……

望着依旧漆光闪闪的文府匾额,可依心中溢起阵阵暖流。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怎样发展,家,在每个人的心里,永远都是无可替代的美好,心灵最后的归宿和港湾。

依旧是文府管家李叔,他第一时间发现了正站在门口发呆的可依,于是惊呼道:“小姐……小姐,您回来了……”

“李叔……”可依哽咽着,扑向李叔的怀抱。

“老爷,夫人,快来,小姐回来了!”

一时间,文府沸腾。似乎情景重现一般,像上次一样,文府所有人都出动了,文氏夫妇在丫鬟下人的搀扶下,跌跌撞撞走在最前面,走后面跟着一大串激动不已的人们。

“兮儿……”文氏夫妇泪眼婆娑,不敢相信,他们想念的发疯的女儿此刻就站在眼前。

“爹……娘……”可依的泪立马流了下来,尽管嘴里喊的是别人的父母,可是在她的心里,他们就是自己的爸妈。

“小姐……”文府其他人也都感动得流下泪来。

一场动人心弦的重逢场面终于在半个多时辰后落下帷幕。

可依一手挽着文父,一手挽着文母,笑呵呵的进了大厅。

众人此时方才想起可依贵为大梁皇后的身份,于是纷纷欲下跪见礼。可依连忙扶住也欲行礼的二老,眼神略带责备道:“爹、娘,你们想折煞女儿吗?无论女儿是皇后也好,是乞丐也好,您二老永远都是生我养我十几年的亲生父母啊,天下哪有爹娘向孩儿下跪磕头的理,你们是想让女儿遭天打雷劈吗?”

说罢,可依“嗵”地一声跪下地道:“爹娘在上,请受女儿一拜。女儿远嫁他方,不能在二老身边尽孝,请二老责罚。”

“女儿,我们的好女儿……”文父文母哪愿意见自己的女儿如此,心疼极了,从地上连忙扶起可依,一家三口哭得肝肠寸断。

好不容易,众人终于从重逢的伤感里平静下来。可依亲自下厨,做了好几道拿手好菜,众人用过晚饭,又吩咐人将骞路安顿好,可依方拉起文氏夫妇的手,走进自己的房间。

“嗵”一声,可依跪在了地上。今天是她第二次下跪了,膝盖肿得疼痛,可那都无法阻拦她即将要出口的话。

“孩子……你这是……”文父皱着眉,毕竟是自己亲生的骨肉,文父知道自己的女儿真的长大了,成熟了,直觉她要说的话一定很重要,于是拍拍妻子的手,安慰道:“我们听听兮儿想要说什么。”

“爹、娘,孩儿不孝,无法继续呆在偌大的皇宫里,也无福享受世人艳羡的荣华富贵,所以请爹娘原谅女儿的大胆和冲动,月前,我已经离开皇宫,在北方安置了房产,孩儿请求爹娘,搬去与女儿同住。在这样的乱世里,女儿很担心二老的安全。”

“兮儿,你……”即使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文父还是不敢相信女儿说的话,文母亦是,睁大眼,呆楞了。

到底是江南百年绸缎的当今人,很快文父回过神,非但没有责备可依一丝怨言,却是释然一笑,道:“女儿你长大了,我们只是普通人家,本来就没有攀龙附凤的念头,当时爹娘听闻你嫁于当今皇上,贵为国母时还暗暗为你担忧,荣华富贵固然诱人,但那深宫内院的生活又是几个人能忍受的了的?如今女儿想开了,能勇敢地踏出艰难的一步,爹娘怎么会怪你,相反,我们为你骄傲,因为你懂的了,什么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夫人,你说对不对?”

接到丈夫殷切的眼神,文母马上明白了,于是也笑着道:“是的,兮儿,娘为你感到骄傲!”

“爹娘,谢谢你们!”可依庆幸,在这个古老的时空里,有如此一对相信自己、支持自己的父母,她何其有幸?

于是三人商定好日子,骞路飞鸽传书,驻守江南城分号的十八省管事立马派了人马,即日欢送文府一干人等回谚庄。

当可依还在满足地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得意得筹划时,她不知道,又一波惊涛骇浪正向她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