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人之三国之卷
字体: 16 + -

第七话

07

南。

黄鬃马悠然漫步,颇有兴致地观赏一路风光,不过背上骑主曹操却没有这种心情,他感到有些纳闷。

南方这么大,那人究竟在哪里。

这时的曹操有点怪备自己刚听见线索时太过不亦乐乎以至于没有细问就辞退,到了现在无迹可寻了,才反省到自己的思而不周。

还是就算再怎么细问下去,许公也不会给出更加精确的答案?

曹操之所以有这种臆测,源于初次见面时,曹操请许公评自己,许公不肯评。后来曹操心生诡计,假装离去其实一直潜藏在许公家中打算待得抓到许公把柄便要挟他评自己。

不久曹操发现许公在自己房间里自言自语了半个小时,曹操推门而入,许公问“你为什么还在”的时候脸上掠过一惊,观察入微的曹操当然捕捉到了许公转瞬即逝的微表情,于是试着借用这事威胁许公说将会捏造许公精神病、有幻听之类的谣言。

果然逼得许公评自己“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难道许公怀恨在心?”曹操喃喃自语。

少顷,曹操摇摇头,怎么样都是自己思虑不周导致现在的窘困,不能以任何借口为自己说脱。时常反省自身才有益于日后的霸业。曹操这么想,顿时觉得释怀。

曹操要用行动弥补之前的失误。

驾!

曹操策马绝尘而去。

马之后,还有人。

四人。

他们面对着跟曹操一样的难题。

南。

这难题太难了,就一个字,比以往不知要难多少。但转念一想,许公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要战戈跟曹操遇不上。

这样的话,只要一

直跟紧曹操,在他身边制造难题,逼他放弃便可。况且找曹操要比找战戈容易得多。

三人都同意这个想法,莺莺就更加不用说了,高兴得顿时换了个心情,这可以避免战斗,避免损伤。

刹那,难题变得一点都不难。

不过战戈究竟为什么要南往呢?连许公都不明所以。

高兴之中,莺莺略略透着一丝忧虑。

*

许公叹了口气,跳过战戈,语气有点惋惜地问莺莺:“莺莺意下如何?”

莺莺的手离开战戈拳头。战戈身躯微微震动。莺莺双手快要合成揖状。

战戈决然、断然挡在莺莺身前,用他浑厚的声音说:“天若敢欺我莺莺,我必与之为敌!”

如果莺莺是任务的天选之人,他一定会把天看做是欺负莺莺的人,然后无论如何,只要是欺负莺莺的人,就算是天,他都敢与它对抗吧。

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挺身而出,他一定会站出来说那番话吧。

当时战戈颤抖不已的拳头,凤嫣儿记得清清楚楚。

自己自荐遭否后战戈的情绪平静了不小,可之后他一言不发离开了许公宅。猝然又快速的行动让人反应不及。

“为什么是南?”连许公都测不出战戈的动机。

对了。

许公曾经讲过,天下间,一般人的命数他都可以算个清楚,唯独天命之人和天患,他们自身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尽管许公道行高深,也无法析透他们的命运。

这是许公搜寻自己这类人的原因,导其向善,助天顺行,免得遭受恶劣的环境影响污染成灭天的大恶。

许公说,普天之下,就只有包括自已在内的六个天命之人。

那天

患呢?莺莺饶有兴致地问。那是十年前,出于孩子的好奇,六岁的莺莺对这些神秘玄乎的话题总喜欢问东问西。

天患是“天”运行时产生的失误,天下可大,“天”顾不及全部,自然会有所疏忽,疏忽之中又有部分是“天”大意忘记弥补的,这些疏忽中的疏忽,层层纰漏下来,终于酿成天患。

当时许公说出这些话时,大家都是听听就算,那种年纪,大概都理解不了话里真正的含义吧。

但“天”的过失为什么要我们去补救呢?

想到这里,凤嫣儿忍不住轻扬嘴角,周瑜从小就厌倦这种劳碌生活,先后多次向许公请愿不干。

你就是“天”任命下来帮助它弥补过错的人,一定要尽力而为。许公总是如此严肃地回击。

但是如果我们不肯听许公的教,我们会不会变成大恶跟“天”对着干呢?马逸说完,当即和周瑜照面嘻嘻笑。

如果是的话,我就一个天雷把你们这般兔崽子劈死。许公嘴里碎念,伸出两只手指似剑稍稍举高,指头弹出一束小型闪电打在两人中间,把他们吓一大跳。

孔明若有所思,莺莺则被诱得哈哈笑起来。

凤嫣儿嘴角更开,儿时那些往事中不乏值得回味的笑料。

但年少的他总是一副身负重任的样子,其实他心中的重任就是保护好他唯一的妹妹吧。

凤嫣儿的脑海浮现出一幅画面:

战戈站在大笑不已的莺莺身旁,面无表情,许公的天雷并没有牵动他的面孔,只有莺莺投以欢容时他才会不自然地笑一笑。

何以向南?

明知是许公也难以析穿的问题,凤嫣儿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来。

回到去的时候,

但愿是好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