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朝当海盗
字体: 16 + -

第五章 劫船(上)

蔚蓝色的海面上,海浪一波波地翻滚,不时地,海面掠过几只海鸥,一艘商船正缓缓航行着,虽说船只挂着朝廷商船的旗帜,但是,商船的两旁整齐地排列着数十门大炮,却是让人费解。

一名身穿青色绣彪小杂花官服,腰配牛角带和绣春刀(注释①)的军官正拿着一把望远镜遥望着远方,突然,一个海浪袭来,使得船身一阵颠簸,那军官一个趔趄,险些跌倒。

船员们一个个踉踉跄跄地在船上穿梭着,忙活了好一阵子方才让船只稳住,校官厉声苛责道:“该死的,你们就不会稳当点吗?你们这帮蠢货,这船上的财物,可都是要上交给九千岁魏大人的,要是砸了一件物什,你们个个都得掉脑袋!”

船员们个个敢怒不敢言,一一点头谢罪,心中却不知骂了这员校官多少遍,只听得其中一名水手暗声骂道:“不过就是锦衣卫(注释②)嘛,朝廷的鹰犬,魏忠贤的走狗,狐假虎威,什么玩意?”

校官拔出腰间绣春刀,一阵闪光,那水手一眼的不可思议,喉咙之间出现一道细细的血痕,随后鲜红色的血液如泉涌一般流出,水手身子一软,倒在甲板上,不再动弹。

那校官走到水手尸体旁边,伸出脚踢了踢那名水手的尸体,确定水手已死,便转过身来,对众人冷笑道:“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水手们个个惊得脸色发青,跪地求饶道:“大人饶命,小的不敢了,大人饶命!”

校官冷哼一声,道:“将那具尸体扔进海里。”

几名水手蹑手蹑脚,将那死去的水手扔进海里,就在这时,一名头戴饰小旗头盔,身穿白色对襟锁字甲的锦衣卫力士(注释③)慌忙地跑到校官身旁,跪地

禀报道:总旗大人,不好了,前面出现了一支舰队,看样子,似乎是海盗!”

校官快步跑到船前,手拿望远镜望去,一艘巨型战舰正向船只开来,战舰上飘扬着令人心惧的骷髅旗帜,几艘中小型船只尾随在一旁,海盗们正磨手擦掌,准备向船只发去进攻。

“马上召集船上所有锦衣卫成员,立刻进入备战状态,不知死活的海盗,竟然敢抢到我们东厂的头上来了。”校官大声命令道。

而船上的水手们则是四散奔逃,要么跳进海里,要么躲进船舱之中,校官抓住一名水手,叱责道:“混蛋,你们逃什么?有我们东厂锦衣卫在,还怕那些海盗吗?”

水手颤抖着说道:“这可不是普通的海盗,他可是潮州内最厉害的海盗凌风隆,就算是正规的水师,也不一定能剿得了他们,大人,您就行行好,让小的逃命去吧。”

校官大怒,一脚踹开那名水手,指挥着船上的锦衣卫们准备开战,“镇海帝王号”发出一枚炮弹,砸在商船附近的水面上,强大的冲击力使得海水喷溅起来,校官立刻喊道:“马上左转舵,向那艘战船开炮。”

随着校官的命令,船只转向左边,用左边的火炮对“镇海帝王号”还击,凌风隆站在船头上,笑道:“这家伙是白痴吗?竟然想用那样的船只来和我的“镇海帝王号”对打?”

几十枚炮弹纷纷砸向“镇海帝王号”,只是射程不足,炮弹最多只能射到“镇海帝王号”十几米处的地方,凌风隆冷笑道:“只靠船前的几门大炮是砸不沉他们的,该我们还击了,船身左向,开炮。”

“镇海帝王号”船身缓缓左转,“轰轰”的剧烈的火炮声震耳欲聋,徐云寒站在甲板上,船身剧烈

地摇晃,使得徐云寒头晕脑胀,仿佛这几天吃过的食物都要突出来一般。

一颗火药正好砸在商船的船舱之中,船舱被轰出一个大洞,海水不断涌入船舱,船舱中的锦衣卫们忙着将船舱中的海水泼出,很快,“镇海帝王号”便与商船迎头碰上,海盗们纷纷手持大刀,冲上船去,朝廷最精锐的护卫与海上的亡命之徒的碰撞,也一触即发。

①绣春刀: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秀春刀外形综合了唐刀和少林梅花刀、单刀的特点,主要是轻巧,同时狭长略弯,便于携带和中距离攻击。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武士刀就是根据绣春刀改造而来的,但是秀春刀的刀脊是直的,不像日本刀是弯曲的。秀春刀可刺可砍在当时的杀伤力十分不错而且轻便便于携带。

②锦衣卫: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的专有军事特务机构,其全名为“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明太祖所创头戴凤翅盔的锦衣卫大汉将军设之“御用拱卫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改制之“仪鸾司”与二年(公元1369年)时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明朝锦衣卫(20张)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部分功能形同汉代的监察官司隶校尉和现代的宪兵、国家安全局及总统府参军长。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古人惯以朝廷鹰犬暗称呼锦衣卫与东厂、西厂。

③力士:锦衣卫中身份最低的人员,大多数时候执行缉盗拿奸任务,又被称为“缇骑”。锦衣卫分别为都指挥使、同知、佥事、镇抚、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大汉将军、力士、校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