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阳宫斜花清醉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头七

    “报,急报……”

    皇城里,马上的骑兵快速的骑着马朝皇宫方向赶去,街上民众议论纷纷,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殿上,气氛格外沉重,无论是皇帝还是众位大臣,脸色都十分难看。

    赵羽铩带领将士围攻敌军时不慎中计,导致全军覆没,连尸首也没能找到。

    当骑兵把消息带到时,已经是三天后的事了,现今战场上情况如何,还未可得知,只是众人心里都清楚,连不败战神都已经战死战场,这次的仗怕是很难打赢了。

    皇帝派了另外的将军前去支援,那日的皇帝惆怅了许久,他曾经想到事情果然真的发生了,现在重要的是除了边疆的战事,自己又该如何安慰荣昌府和恒王府。

    恒王那日回了家,便前去看望女儿,他只希望消息能够传得慢一些,不要那么快让女儿知道结果。

    只是消息散播太快了,第二天整座皇城便知道不败战神赵羽铩已经战死沙场的消息,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在担心着没了赵羽铩的守卫,敌军会不会攻破边疆,然后直驱而入,攻打皇城。

    恒王担心女儿会突然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怕女儿会想不开,于是连日告假了许多天,整日都守在家中。

    在得知赵羽铩战死沙场的消息后,秦沫儿整个人瘦了一圈,每日进食只吃一两口就说饱了,然后剩下的时间就一直坐在屋里,哪里也不去。

    第四日,秦沫儿不知怎么一回事,反常的说道自己饿了,想吃一点东西。

    采月可是高兴坏了,郡主将近不吃不喝的状态持续了这么些天,现在突然主动说自己饿了,想必也是想开了。

    采月心里也十分惋惜秦沫儿和赵羽铩之间的感情,他们之间虽然没经历过什么风浪,相识也没有多久,但是她能看得出来赵羽铩是懂秦沫儿的心的,要不然秦沫儿也不会轻易就答应嫁给他,只是现今已是物是人非。

    采月摇摇头,然后去到厨房命厨房做了秦沫儿平时爱吃的菜。

    秦沫儿用过早饭后,便同采月说要去给父王和母亲请安,采月心里自是欢喜的,这意味着郡主正在慢慢好起来。

    厅内,恒王和恒王妃长吁短叹,为自己女儿的事情惆怅不已,若是赵羽铩不出征,两人的婚事早就办完了,哪还能是现今这番局面。

    两人正在发愁,却见女儿朝着厅内走来,夫妻俩便赶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只希望女儿心里能好受些。

    秦沫儿缓缓走进厅内,然后做礼道,“沫儿给父王请安,给母亲请安。”

    恒王妃便道,“好好好,父王和母亲都好,你快些坐下吧。”

    秦沫儿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犹豫了半天,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话给说出来,便说道,“女儿知道父王同母亲这几日来也并不好受,这些日子来,女儿也想清楚了,若非得一人相守,焉能知来日方长,女儿没有福分,未能做的赵家儿媳,现今女儿亦无所愿,一来希望父王母亲能够身体康健,二来希望今后能有个归宿就行,女儿要说的就是这些,女儿也有些乏了,便先回房休息了。”

    恒王妃便应道,“哎,好。”

    然后又嘱咐采月说:“采月,好好照看郡主,别让郡主累着了。”

    “知道了王妃。”采月答道。

    秦沫儿依依不舍的看着父王和母亲,但是自己又不能表现得太刻意,否则会引起父王同母亲的怀疑,心里只道,“女儿不孝,来生再报答父王和母亲的大恩了。”

    回去的路上,秦沫儿说自己想吃桂花糕,让采月去替自己买了来。

    采月觉得疑惑,郡主刚才不才用过了早饭吗,怎么现在隔了没多大会儿的功夫,又说自己想吃桂花糕。

    但是采月还是去了集市,临走时还特地让旁边的其他女使多照看着郡主。

    回到院里,秦沫儿让女使们在外面伺候着就行,不用跟着自己进房间里。

    一干人等自然是不敢忤逆秦沫儿的吩咐的,于是便都站在了门口,但是还是刻意留意着房间里的一举一动,生怕秦沫儿会做出什么伤害自己的事。

    秦沫儿进房没多久,便让两个女使进房间给自己梳妆打扮,穿的是当日给赵羽铩看的那身嫁衣。

    弄完后秦沫儿便让两个女使出了门去,然后自己对着镜子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还好自己还没有那么憔悴,这样至少还能让他还认得自己。

    众人见秦沫儿状态还不错,便想着郡主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要死不活的,于是就放松了对房间里的警惕。

    只是令一众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当采月买了桂花糕回来时,秦沫儿早已不在房间里面,而是早已从窗户跑出去了,只有桌上留了一封信。

    采月整个人六神无主,全然不知该么办,只是让下人们赶紧去找郡主,而她则赶紧跑去找恒王。

    当采月拿着信找到恒王说明一切时,恒王妃整个人便昏了过去,恒王也是心急如焚,发抖的手打开了女儿留下的信。

    信中说道,“父王、母亲,原谅沫儿吧,这几日女儿早已心如死灰,女儿从来向往的都是同父王母亲一般一世一双人的爱情,只是现今看来怕是已经不能了,女儿虽未嫁,但此生认定便是赵家儿媳,若非变故,女儿也不想这般早早离开,女儿未曾在父王母亲膝下报的恩情,是女儿不孝,但是郎有意、女儿亦有情,郎战死沙场,却连尸身何处也不知,女儿又岂能独善其身,日后重嫁他人妇,枉了这段感情,女儿一心愿同赵郎共赴黄泉,还忘父王母亲不要伤怀,至于采月,父王母亲切莫为难她,她是一心为女儿好的,此次女儿去了之后,还望父王母亲将采月的身契给还了她,再给她寻一户好人家嫁了,如此女儿便没什么遗憾的了。”

    恒王读完信后整个人无力的瘫坐在了椅子上,他怎么也没想到,刚才还好好坐在自己面前的女儿此刻居然要去赴死。

    勉强打起精神,恒王让下人备了马,然后带着一行人满皇城的找秦沫儿。

    天色已经黑了,大街上却不似以往那般热闹,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还不知道大军能否战败敌军,取得胜利,大家也都躲在家里,也好做好随时准备逃离。

    秦沫儿一袭红装走到了城楼顶,脚下便是城门口,原本天黑后行人是不能随便乱走的,但是秦沫儿因为自身郡主的身份,轻而易举的便上了来。

    秦沫儿看着远方一望无际的原野,天黑了,朦朦胧胧的,看得也不是很真切。

    秦沫儿的长发随风飘起,素净的脸庞迎着微风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秦沫儿自言自语道,“今日是你离开的第七天。”

    哽咽一下之后秦沫儿便接着说:“都说头七魂归故里,我便想着若是今日能够同你一起走,那也是不错的。”

    说着说着秦沫儿便流下了眼泪,然后苦笑着道,“你说若你战死,便让我重新找人嫁了,我才不会呢,我既然已经答应嫁给你了,便一定不会食言,你死了,大不了我陪你一起死了好了,阳间待不成,难道连阴间都不放过你和我吗。”

    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泪痕,秦沫儿继续道,“你明知道我怕死,却为何不好好活着回来,让我现在这么怕。”

    秦沫儿不住的流下眼泪,止都止不住,一旁的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秦沫儿继续道,“可是当日我跳水之时你想都不想就随我一同跳了下去,今日你客死异乡,我又岂能一人独活,我想着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等我。”

    未等一旁的士兵们反应过来,秦沫儿便纵身从城楼上跳了下去,伴随着一声巨响,秦沫儿便如一朵绽放的玫瑰一般掉落在地上,鲜红得刺眼。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