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我为先驱
字体: 16 + -

不一样的二战_25 大反攻(二)



刘宗汉不会让日本全力以赴的应付人民军的进攻,他不指望美英能拖住日本人的兵力,甚至常凯申他也不指望,能指望的只有自己。东北对于日本来说太重要了,大概对日本来说刘宗汉能够得到的地方只有日本本土能比东北重要。不过空袭日本本土靠“轰5”的破坏不大,幸好刘宗汉可以调动美国11航空队。轰炸日本本土这种事对美国也有利,损失一些轰炸机美国人也不会抱怨。

1944年6月14日夜间,50架美军b24从连云港的机场起飞在“轰5”的带领下飞往九洲岛。在机群飞到九洲岛日军防空圈之前6架“轰5”在空中投下箔条,日军部署在九洲岛的雷达屏幕上一片闪烁,似乎无数的飞机已经临空。日本防空司令部乱作一团,战斗机纷纷起飞却找不到目标,只好在空中一圈圈的转,b24机群却在“轰5”的带领下悄悄的潜入长崎上空。长崎的日军听到空中轰鸣的螺旋桨声忙打开探照灯搜寻目标却把为之暴露给“轰5”。领航机确认目标后b24进入轰炸航线缓缓打开弹仓,一百多吨凝固汽油弹象下雨一样落向地面很快爆发出灿烂的火光。大火很快便连成片,火焰升腾到千米高空,强劲的热气流让观察轰炸效果的“轰5”都不敢靠近长崎市区。

b24在长崎投弹之前人民军两个步兵师乘坐渔船、小火轮等船只从塘沽启航。夜色中二十多架装备反舰导弹和雷达的轰炸机以及更多的战斗机在天空中为船队护航,鱼雷艇和炮艇在渤海里穿梭行使为船队排除可能出现的危险。

在渤海湾外面,已经在胶州湾里停泊了数年的几艘炮舰也在黑暗中驶近渤海入口,天亮前靠各个岛上的灯光指引从长山水道进入渤海,转向老铁山水道在那里实施布雷后直奔葫芦岛海域。

早上4点40分,人民军有些突击队已经打到了日军十几公里的筑垒区域背后,炮火也再次猛烈起来,同时日军的电台遭到强烈干扰。有沿岸警戒的日军发现在远处的海中正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向东北行使,立刻警觉起来,但是各个师团之间却已经很难联络。5点30分,一群让日军头皮发麻的b24轰炸机又飞到葫芦岛上空实施地毯式轰炸。葫芦岛日军作战部队只有一个大队,并且只有几条战壕和一些隐蔽部,在重磅炸弹的打击下伤亡惨重。被重磅炸弹震的神志不清的日军士兵哦偶然抬眼看向海面不禁揉了揉眼睛,在刺眼的阳光下海面上出现一道长长的黑线不知道是什么,不过一顿饭功夫,他们便分辨出来那是密密麻麻的船,各式各样的船。就在这时,几颗炮弹落到海岸上,这是试射。接着,无数的山炮、迫击炮弹、战防炮弹和大口径机枪弹暴雨一样砸到海岸上。现在还活着的日军才明白他们将面临自己从不认为会变成现实的人民军的登陆作战。

第一波百余艘较小的木船在整个船队的火力掩护下飞快的冲向浅滩,船底一撞上沙滩船上的步兵就跳到海水里扛着武器拼命冲上海滩。不断有人被从岸上射来的子弹击中一头栽在水里,但是没有人停步。他们都明白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冲上去才能减少伤亡,他们要为后续部队占领一块滩头,让后续登陆的战友不用再冒着弹雨涉水。

葫芦岛的日军大多是后勤部队,又在地毯式轰炸下损失惨重完全被打乱了建制,没能立刻组织起抵抗。但是一些日军特别是年轻的“国民兵”还是在“七生报国”的信念鼓舞下趴在弹坑里用步枪射击。但是他们的火力确实太弱了些,而且在战场上空盘旋的“强5”发现一处抵抗就用机炮和凝固汽油弹清理一个弹坑,再加上海面上密集的火力压得日军抬不起头来。人民军第一波登陆部队只损失不到十分之一就冲上了海滩,立刻用手里的自动武器清理残存的日军。一旦进入近距离战斗,日军步兵薄弱的火力就让日军只有挨打的份儿。接着第二波木船又冲上海滩,步兵蜂拥上岸,杀向葫芦岛码头。

7点50分,登陆部队控制码头,越来越多的部队登岸,大型的机帆船和拖船靠上码头卸下山炮、重迫击炮和高射重机枪。

日军调动一个联队发起反击的时候已经是9点了。人民军已经有超过两个团的步兵和两个炮兵营上岸,日军的反击已经无法撼动人民军的登陆场。只是日军的空袭很令人头疼,虽然人民军和美军的战斗机不断的击落日本飞机但是日本飞行员还是悍不畏死的冲向海面上的船只。人民军用来登陆的船只除了少数铁壳的小火轮和破冰船外绝大部分是木船也没有什么防空武器,战士们只能用手里的步枪机枪对空射击,虽然也击落击伤数架日本飞机却挡不住日本飞机的攻击。日本飞机不能阻挡人民军登陆但是也造成很大伤亡。

沈鸿烈带领的舰队到达葫芦岛海面形势立刻为之改观。沈鸿烈率领的舰队中有3艘炮舰和4艘炮艇、4艘扫雷艇,这些舰艇上都安装了37mm高射炮和14.3mm高射机枪,到达战场之后立刻分散在船队外围用高射炮和机枪抗击日本飞机。

军舰的出现一下子让日本飞行员找到了更有价值的目标,他们立刻蜂拥攻击吨位最大的“龙口”舰。沈鸿烈敏锐的发现这些日本飞行员的技术已经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投弹歪歪斜斜,战术配合更是一塌糊涂。几艘舰艇虽然防空战术配合也很生疏却也打出一片弹幕不落下风。日本飞机一被人民军舰队牵制住登陆船队就又开始有条不紊的向岸上输送人员物资。到下午4点,两个步兵师已经全部上岸,在日军的后腰打入了一颗钉子。

这一天不光是关东军忙作一团,日本大本营也乱了手脚。昨晚人民军对长崎的轰炸烧毁了那里大半个工业区和四分之一的市区,大火一天仍未熄灭。日本人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惨烈的空袭仍然处在震惊之中。现在大本营的高级参谋们面临一个难题,到底是把更多的战斗机调往中国东北支援关东军作战还是调往九州防备再挨一次这样惨烈的轰炸。

在日军高层仍然犹豫不决的时候,15日夜间人民军正面攻击部队已经穿透了日军筑垒地域继续猛攻,在葫芦岛登陆的部队在舰队的舰炮火力支援下沿海岸向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将日军退往锦州的道

路彻底截断。从锦州方向进攻登陆部队的日军在舰炮打击下寸步不前。16日,登陆船队从塘沽再次运来两个步兵师上岸,向西进攻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了山区眼看就要和从西面进攻的孙蔚如军会合,另外又有一个步兵师在北戴河上船运往葫芦岛。一旦让人民军会合,被截断在辽西走廊内的十万日军就成了瓮中之鳖只有被歼灭的结果。山田乙三已经要暴走了,但是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命令笠原幸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队集结于锦州,能救出被围部队就救,不能救就拼死守住锦州。日本海军也想进入渤海支援关东军,可要进渤海先要扫除渤海海峡的水雷,而且要面临反舰导弹和炸弹、鱼雷的打击,日本军舰只能望渤海海峡兴叹。

在山田乙三和笠原幸雄看来人民军已经打出了最有威胁的一张牌——登陆作战,俩人坚定不移的判断人民军的进攻方向毫无疑问是锦州,所以把能用的部队全都调往锦州,准备在锦州决一死战堵住从辽西走廊涌入的人民军。他们却不知道刘宗汉非常推崇的是后来解放军最拿手的钳形攻势,只要兵力足够决不会只往一个方向打。

18日又是傍晚,山东半岛千船竞发。从塘沽完成补给的人民军舰队在蛇岛以西海域会合登陆船队后进入辽东湾。在船队航渡期间,庞大的运输机群在战斗机的护航下飞抵营口地区投下三个伞兵营。拂晓时分,营口海岸升起一颗颗信号弹,海上一排排的空载木船驶离船队,在船队前方整齐的排开一直冲到接近岸边的地方才调头离开。船工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船队扫除了水雷。马上第一攻击波冒着日军稀疏的火力冲到岸边,步兵涉水上岸和已经清理出一块海滩的伞兵合兵一处开始扩大登陆场。到中午已经有一个师上岸并夺取了港口,更多的船只源源而来在。在众多的船只中最显眼的是十几艘登陆艇,它们每一艘装载一辆“华南虎”坦克。但是人民军一共只有16艘登陆艇,光靠登陆艇运送坦克速度太慢了。为了加快运送坦克的速度,人民军还建造了一些大型木船,每一艘也是运送一辆“华南虎”坦克。这些木船载着坦克来到岸边被登陆艇推动搁浅在浅水区,然后打开船底水门自沉坐底,坦克就从船首坚固的预设坡道上冲上海滩。用这个办法只损失了4辆坦克,50辆坦克就上了岸。日军从来没想到过人民军的坦克竟然能够登陆,从熊岳城和海城来反击的日军部队被冲得稀里哗啦。

虽然营口市区的争夺战仍在继续但是营口城内的日本驻军本来就不多,很多还是日本海军人员陆战能力约等于零,现在疯狂的抵抗只是困兽犹斗罢了。指挥登陆集团的林飚命令上岸的第二个步兵师一上岸就在30辆坦克的支援下向海城攻击前进。此时人民军的两个伞兵营已经打进了海城市区。

人民军在营口登陆一下子就打乱了关东军的部署。无论是林飚向沈阳方向打还是锦州方向打都没有什么阻挡。在辽宁腹地关东军编制内的师团虽多,但是装备情况也就是守备队水平,很多部队的勤杂部队都不像战争开始时那样装备步枪了,更不要说重武器。有些师团更是正在编成中,几乎就是新兵训练中心,编制表上的装备还没落实呢。在营口登陆的右翼兵团一路势如破竹杀到海城,第二天早上和空降兵一起把日军赶出城。

海城一丢山田乙三大为慌张,连忙从吉林、黑龙江调兵反击右翼兵团。这抽调分散在各处的兵力也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三天时间,人民军就在营口登陆10万人和大批物资把辽西走廊的日军压缩在兴城河和六股河之间。七八万日军猬集在一起负隅顽抗也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幸好刘宗汉有地毯式轰炸这招杀手锏。想当年淞沪会战日军的舰炮和飞机狂轰滥炸,一天就能造成中国军队损失上万人,现在情况倒过来了。每天有千门火炮和数百架次轰炸机的轰炸,更有b24机群的无差别地毯式轰炸,被包围的日军每天伤亡也是超过万人。

23日整个辽宁京津地区大雨滂沱,中日双方不得不停止作战,在前线厮杀数日疲惫的士兵被雨水浇得湿透却获得了难得的休息。24日雨一停,人民军左翼兵团再次对被包围的日军发起全面猛攻。日军的士气似乎崩溃了,一些日军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举着手榴弹发起自杀式冲锋,一些却躲在弹坑里麻木的等待自己的命运。一天激战后除了还有少数日军占据了几个山头在继续顽抗,其余日军全部被消灭,一万多俘虏被押进战俘营。

被包围的日军全被消灭之后,进攻葫芦岛的日军全面撤退了。左翼兵团投入坦克部队尾追日军一直到小凌河边才暂停进攻转入短暂休整,右翼兵团却在坚定的向锦州方向和沈阳方向攻击前进。右翼兵团已经有80辆适宜在水网地带作战的“华南虎”坦克和一个装备122榴弹炮的炮兵团,能够轻易的击败缺乏重武器的日军步兵。影响右翼兵团前进速度的主要是兵团步兵运动全靠两条腿和日军破坏了很多桥梁。即使如此在29日,右翼兵团两个步兵师抵达沟帮子猛攻正在布置防御的日军。同时左翼兵团也对小凌河对岸的日军发起进攻,由炮兵压制日军,坦克在岸边直瞄射击摧毁日军火力点掩护步兵涉水渡河,工兵架设浮桥后坦克过河发起冲击。在平原上没有什么能阻挡“狮”式坦克的集团冲击,当天入夜后左翼兵团便包围锦州。在强大的炮兵面前,曾经难以逾越的高大城墙也不能保护城内的日军,但是扫清外围的战斗和巷战还是持续了11天时间,8万关东军又灰飞烟灭。

在锦州激烈巷战的时候,人民军坦克1师一个坦克团和快速机动师1旅绕过锦州把沿途的日军驱离铁路直扑沟帮子击溃试图夺回沟帮子的日军74师团和右翼兵团会师,再杀向新民。从沟帮子到新民的距离一百多公里左右,快速突进的摩托化纵队5个多小时就冲进新民城内。新民的日军还没有得到人民军杀到的消息,突然遭到袭击乱作一团,两个多小时就被赶出城去。山田乙三接到新民失守的报告时连忙命令破坏巨流河上的铁桥防止人民军杀进沈阳,可此时那座铁桥已经处在坦克1师的控制之下。右翼兵团在得到坦克支援和从辽西走廊过来的卡车后也绕过鞍

山和辽阳直逼沈阳城下对沈阳形成包围之势。关东军在整个辽西的防御体系全被割裂,山田乙三已经无法有效指挥辽宁各地守军。与此同时,蒙古方面军再次进入呼伦贝尔正在猛攻牙克石,山田乙三虽然判断这是牵制性进攻,但是也不敢从那里抽调部队,他担心一旦人民军攻下牙克石就会变佯攻为真的进攻,到那时关东军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日本大本营现在也着了急,连忙调朝鲜军进入东北支援关东军。其他地方的守军是不敢随便调动的,美国正在猛攻新几内亚、英国人在进攻安达曼群岛、常凯申的部队则在安徽、江苏、缅甸发起牵制性进攻。最让日本头疼的是苏联通报日本方面“为防止战争波及苏联远东地区”苏联红军将向边界大举调动。红军在远东已经没剩下多少兵力,可如果关东军把边界上的守备部队调空的话,很难说红军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有后世历史学家指出日本不是被哪一个国家打败而是被中美英和苏联五马分尸的,美英苏扯住日本的手脚,中国就猛击日本的躯体。

7月15日,左右两翼兵团在沈阳城下会师包围了沈阳城,全力攻打沈阳兵工厂、飞机场、飞机制造厂、北大营等地,坦克部队和快速机动师在外围游弋将试图靠近沈阳的日军远远赶开。随着工兵修复了从山海关到锦州的铁路,越来越多的卡车和物资运抵前线,24万人民军对沈阳形成了稳固的包围圈。关东军在最初的作战中失去了能够机动作战的精的部队,现在调来反击的部队由于缺乏重武器,据险固守可以给人民军造成重大伤亡,但是面对人民军最精锐的部队打进攻战只能被屠杀。山田乙三却不能不反击。关东军有十多万部队被割裂在人民军沈阳的身后,如果他不反击,这些部队就只有被困死的份儿。不管是为了把这些部队救出来还是为了关东军的面子为了他自己的面子他都要拼死一搏。

于是才有了从7月17日到27日日军疯狂的向包围沈阳的人民军进攻,各地被割裂的日军离开据点发起进攻,被隔断在辽东半岛的日军从坚固的要塞中出来拼命进攻营口和大石桥。整个辽宁地界上到处都在厮杀。可是日军的疯狂已经于事无补,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的山区向平原方向压迫的孙蔚如、宋哲元军趁日军混乱夺取了朝阳、北票正在围歼那里的日军,涌入辽宁的人民军部队已经超过80多万,把被孤立在各处的日军团团包围。现在战役进入第二阶段,人民军要消灭这些被包围的日军,确实控制沈阳以南区域。这个阶段持续了四个月,以11月23日人民军攻克沈阳为标志沈阳以南只剩下旅大、金州、丹东和部分山区还在日军控制之下。

这次战役人民军歼灭日军50万人,俘虏13万人,抓捕日侨数十万,夺取了沈阳、鞍山、抚顺等工业城市眼看实力大大增强。日军被迫调整部署,把印尼、马来亚等地的部分日军调往朝鲜和东北实施防御。

此时美国的表现耐人寻味,在10月初美军控制新几内亚之后攻势便陷于停顿,新服役的舰船和大量物资调往欧洲,让日军能够有余力把部队调往朝鲜和东北。

日本陆军的“疾风”战斗机也出现在东北战场上和日本本土防空作战中。“疾风”战斗机不但速度快、操纵灵活,火力猛,而且装备了增压发动机、防弹装甲和自封油箱,战斗力和生存能力都非日本陆军以前装备的战斗机可比。美国第11航空队两次轰炸日本本土都遭到“疾风”战斗机和其他截击机的打击,每次损失的飞机数都要超过三分之一。巨大的损失和华北由于全力进行东北战役没有足够汽油和炸弹让11航空队到日本本土扔炸弹,11航空队也就只能炸炸朝鲜的铁路和海港。

不过日本在各个战场上都急需飞机,生产“疾风”战斗机的中岛公司一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解决“疾风”存在的问题,生产线的建设也被拖延,“疾风”战斗机的产量不高而且一直受到发动机问题的困扰,本就不多的战斗机出勤率又不高,虽然“疾风”可以在高空追杀“轰5”但还不能给“轰5”造成太大的威胁。

刘宗汉在占领辽宁后没有急着让“轰5”从辽宁飞到日本本土实施轰炸,他在等12月中旬那场摧毁日本飞机工业的大地震。12月7日,华北的地震监测网监测到在日本本州地区发生强烈地震12月8日,两架将弹仓改成油箱的“轰5”侦察机从山东起飞的飞到神户大阪上空拍摄了照片。对这些照片判读后可以确认一些日本工厂遭到了地震的破坏。根据刘宗汉他们知道的情况,这次东海大地震对日本东海地方工业区的破坏很大,特别是破坏了爱知、三菱、中岛等日本飞机工业的工厂,使日本飞机产量大大下降。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人民军再次发起冬季战役夺取了辽北、彰武、法库、昌图兵临四平城下。

冬季战役中各参战部队都反映大多数小鬼子不经打,三四十岁的“胡子兵”投降的也越来越多。看来即使这些最底层的日本士兵也能看出日本已经日薄西山。不过刘宗汉一点儿也不敢松懈。

在非洲虽然美军每一仗都打得窝窝囊囊但是美国无穷无尽的武器和物资却让隆美尔始终无法把美军赶下海,美国轰炸机还能隔三差五的轰炸利比亚油田。这样美军牵制了15万德军和大批战斗机。英军在美军分担了压力后也从埃及发动一系列反击,和美军一东一西对非洲军团形成夹击之势。

在欧洲,英国海军击沉了德国的“齐柏林”号航母,美英空军不计代价的轰炸法国、荷兰、比利时的工业区,造成西欧工业产量大幅度下降,能为德国提供的战争资源也就直线下降。有了美英分散德军兵力和500万中国劳工帮助生产,苏军在这一年里接连发起三次进攻,逐步将战场推向乌克兰。

刘宗汉判断苏美英将在1945年进入大举反攻阶段,用不了多长时间苏美就会重新瓜分世界。在斯大林和罗斯福完成对世界的瓜分之前刘宗汉必须要完全控制整个东北,做好保卫外蒙古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搅乱斯大林和罗斯福的瓜分方案,让美苏关系再次失衡。只有美苏关系失衡,中国才有尽快崛起的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