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我为先驱
字体: 16 + -

不一样的二战_13 轰炸东京



3月19日下午2点钟,两架tb3加油机从济南机场起飞,随后4架“歼7”战斗机起飞与之会和后编队飞往济州岛方向。2个小时后,8架装有空中加油装置的“轰3”从莱阳机场起飞在济州岛东南预定空域追赶上速度较慢的tb3加油机并在战斗机的保护下进行加油。

自从3月初18架b17轰炸机飞抵南阳机场接收人民军的指挥之后,张展凤便使用这些重轰炸机和人民军的“轰3”在“歼7”的掩护下连续突击朝鲜西海岸的日军机场,先后击落和炸毁日本飞机三十余架,彻底炸毁了光州和济州岛的机场,为奔袭东京扫清了道路。

由于人民军的轰炸机对从韩城到济州岛的日本机场都实施了打击,所以日军并未察觉人民军的意图,还以为人民军是发觉光州和济州岛的机场日本航空队的实力较弱才重点突击这两个地方,也就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只是加强了九州岛的防空力量。济州岛和广州的机场被摧毁之后,这一带日军的防空就出现漏洞,也就造成了3月19日人民军的轰炸机可以大摇大摆的在这一带空中加油的后果。

机群抢在太阳落入海面前完成加油,tb3在战斗机护航下慢吞吞的转向山东方向,8架轰炸机则以最省油的速度飞往日本。日本到现在也只有九州岛有了比较完善的防空体系,今天要轰炸的本州岛的防控体系基本上略等于无。据情报说希特勒在得知华北将以人力援助苏联后愤怒的把雷达技术给了日本人,但是日本孱弱的电子工业要想让雷达发挥作用并非易事,日本的夜间战斗机要想发现目标只能依靠目视搜索,想抓住甚为灵活又迷彩涂装的人民军轰炸机绝非易事。参加过多次轰炸日本行动的飞行员们都很清楚这一点,在枯燥的飞行中他们还不时安慰一下飞机上的几位美国和英国飞行员。

这几个美英飞行员都是司徒雷登硬塞进来的,意图是向世界宣传轰炸东京的胜利时可以宣称这是一次有美英两国参加的联合行动,以提升美英的士气。一开始张展凤坚决不同意带这些碍手碍脚的大个子家伙,最后司徒雷登直接找到刘宗汉。刘宗汉考虑在这种不太关乎原则的问题上给英美一个面子可以让中国用鲜血换技术的交易进行得顺利一些便答应了张展凤。这样张展凤便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带上这些英美飞行员。

“轰3b”轰炸机只有三名成员,分别是驾驶员、副驾驶兼投弹手、领航员兼报务员,哪个也不好动。期中驾驶员和领航员是绝对不能换成英美飞行员的,最后只好安排英美飞行员当副驾驶兼投弹手。反正刘宗汉也没指望一次轰炸就能干掉裕仁或者烧掉净国神厕,炸弹只要扔下去让日本人疯狂,让英美可以去宣传就可以了,扔到哪儿就无所谓。

这样就确定两名美国飞行员和两名英国飞行员参加轰炸行动,谁知一个问题严重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英美飞行员普遍块头儿太大,他们无法挤进给中国小身材飞行员设计的座舱。这让好几个美国飞行队军官痛失机会,最终只有一个飞行队军官能够勉强挤进座舱,但美国人又不愿放弃这个名额,愣是找了一个从来没有飞行经验的矮小文书。用司徒雷登对刘宗汉说的话说“就算是一只猴子只要能安全的回来我们也会把他弄回美国展览。”

英国人就幸运多了,他们有18架b17在华北,也就有200名空地勤人员,从这里面总算找出一个飞行员和一个幸运的机枪手可以塞进“轰3”的座舱,虽然动弹不得,好歹也能到东京上空游历一番。只是苦了这四架飞机的驾驶员,如果不是“轰3b”都加装了自动驾驶系统,接连飞行七八个小时绝对会累死。

夜幕降临,这些轰炸机完全融入夜色,只有藏在机翼内的航行灯偶尔闪烁一下。进入日本本州岛之后,飞行员们经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隐约的灯光,很明显日本人并没有发现他们已经进入本州岛。

但是日本人实际是发现了这支轰炸机编队的。那是在轰炸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时候海面上有一艘日本武装渔船看到了天空中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但是武装渔船上没有通讯设备,等这艘船靠岸后将情况上报,朝鲜日本驻军连忙报告九州岛的防空司令部。于是九州岛和本州岛西部的日本战斗机纷纷起飞四处搜索可能出现的中国轰炸机,却没有想到中国轰炸机会直奔东京而来。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航程不够啊。

当带队长机飞临东京上空时都不用无线电设备确认就知道到达东京了——时间还不到十点正是夜生活丰富的时候,脚下一片灯火灿烂。这还等什么?看到一个轮廓大概像是千代田区的地方就投弹,炸弹还没落地就立刻返航。地面上灯火明亮,一百公斤的炸弹爆炸后从高空只能看到隐约的闪光,但还是引得英美飞行员大呼小叫。

二十多颗炸弹落地在东京立刻引起了一片混乱,满脸是血的伤员惊叫着四处奔逃,警察吹着警笛疏散人群,远离爆炸地点的行人不明所以却纷纷驻足观看。那些受过消防训练的日本居民拿着水桶和消防用具冲向被炸弹引燃的房屋扑灭火灾。在混乱中有人拉下了电闸,转瞬之间东京一片黑暗。但是很快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来,探照灯明亮的光柱射向了天空不断逡巡,让东京的日本人真切的感受到战争离他们并不遥远。

当晚裕仁在皇宫里大发雷霆,将军们连夜指挥加强东京防空。

其实这次轰炸并没给日本造成多大损失,只是炸死几十个人炸

毁十几栋房屋和一辆汽车而已。二十多颗炸弹只有8颗落在了千代田区的边缘,其他的都落在了银座区。但这是日本首都东京第一次遭受来自空中的打击,标志着盟国反击已经达到日本的心脏地带。

正因为这次轰炸意义重大,参加轰炸的8架飞机刚在机场落地地勤人员就飞快的跑过来。几个盟军联络官更是直接爬上飞机把蜷缩在驾驶舱里肢体抽筋麻木的英国美国飞行员拽出来扔到车上拉走了。现在这四个家伙可是比个普通将军还金贵,特别是俩美国人,需要安全的运回美国去当做英雄展览,让罗斯福为他们授勋,让他们去四处讲演告诉美国人日本人并不可怕。后来日本在广播电台控诉中国轰炸机轰炸了东京的平民,正好印证了轰炸东京的消息。为了加强宣传效果,美国陆军情报部门宣布裕仁被这次轰炸吓得**。这让美国老百姓感到很满足,美国人的士气开始触底反弹了。

东京被炸了日本肯定会疯狂报复。这一点早在刘宗汉预料之中,所以他要抢在日军发动之前先下手。在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北线已经集结了包括一个坦克旅和一个炮兵师在内的十万大军等待发起夺取盐城的进攻。

3月20日早上六点,人民军一千多门火炮对日军前沿据点实施炮火急袭,然后坦克1旅百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菱形队形从日军据点之间快速向盐城方向穿插。跟在坦克旅后面的是快速机动师的摩托化步兵,再后面是骡马化的步兵师。

日军第26师团在接到前沿阵地遭到打击的报告后立刻组织二线部队进行反击。日军独立步兵13联队刚刚集结,就听到天空中雷声隆隆,巨大的tb3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飞临日军集结地上空实施地毯式轰炸。一通炸弹雨过后日军死伤遍地,被震伤的联队长声嘶力竭的喝骂手下集中部队,却又有人民军的强击机轻盈的掠地飞来一顿火箭弹就把配属13联队的平射炮中队和联队炮中队残存的几门炮连同驮马炸成碎片,然后又用25mm炮和机枪来回扫射。

日军东躲西藏半天,才有日军战斗机飞临战场。日军战斗机看到人民军强击机就在后面追赶,可是日本陆军“隼”式战斗机1挺12.7mm机枪和1挺7.7mm机枪火力太贫弱,根本无法在一次攻击中就击落全身包裹装甲的“强2”飞机,反倒还要小心规避“强2”的后座自卫机枪。

日本战斗机一出现,一直在战场上空盘旋的人民军战斗机小编队就俯冲下来干扰日本战斗机的攻击。一时天上杀作一团,半天人民军飞机才撤离,接替联队长指挥的一个大队长正要继续收拢部队却发现远处烟尘滚滚,一支车队已经杀到眼前。

日军在附近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摩托化部队,就算有也应该从南边增援过来。所以这位大队长马上判定这是人民军的摩托化部队冲过来了。这个速度让日军日军为之咂舌,他们可是距离一线据点有1公里的距离呀。

26师团是日军入侵东北后新编成的第一批三联队师团之一,战斗经验比较丰富,残存的日军立刻就地展开准备战斗。等人民军接近了那些已经第二次入伍的日军老兵也不禁开始发抖。他们从烟尘中可以隐约看到硕大的坦克炮塔和粗壮的炮管,更让他们心惊的是坦克的数量。

13联队已经没有火炮,连比掷弹筒口径更大的迫击炮也只有两门,根本没有办法对抗这样的坦克集群。日军立刻把那些朝鲜士兵推到前面,给他们背上炸药包和反坦克地雷组成活动的反坦克雷场,其余的日军则默默的准备好燃烧瓶等待残酷的肉弹攻击。

但是活动雷场还没有发起攻击,一架人民军侦察机向坦克纵队前方打了两颗黄色信号弹,坦克纵队便减缓了前进速度。在发现日军后一些坦克便停下来用机枪组成交叉火力压制日军,坦克上的步兵也跳下来用火力阻止日军接近,后面的坦克改变方向从远处绕过13联队继续前进。13联队没见过这种打法,士兵们还以为是中国坦克兵害怕不敢攻击,竟然还有人欢呼。但是很快快速机动师的步兵就展开一个营配属一个迫击炮连架起迫击炮不紧不慢的轰击13联队残部。

坦克旅继续前进,日军也发现这里的紧急情况,三十几架日本轰炸机先后飞来进行轰炸。坦克旅编制有一个防空营,装备的自行高炮和自行高射机枪立刻实施拦阻射击,坦克车长们也架起高射机枪向日本飞机射击,再加上在纵队头上巡逻的战斗机拦截,日军飞机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还被击落了几架只能恨恨的离开。日本飞行员也是一根筋,完全被有厚重装甲包裹的坦克吸引了,对那些完全没有防护的卡车连看都不看一眼,一门心思追着坦克炸,跟在坦克纵队后面的快速机动师只是受到几次扫射,损失也不大。

在上午9点击溃26旅团搜索队后就抵达盐城。驻盐城的日本26师团的无线电一直被干扰,直到一架侦察机投下通讯捅才知道人民军前锋已经抵达,连忙让正准备向前增援的11独立步兵联队回城防守,很快日军就看到人民军坦克烟尘滚滚的杀来。独立野战炮11联队立刻用野炮对坦克射击,炮兵联队长趴在炮队镜上看了半天抄起电话要通师团长带着哭腔报告“师团长阁下,我们的火炮无法击毁支那人的坦克。”

日军的炮弹无论打在“狮”式坦克的半卵形炮塔还是大倾角的车体装甲上总是被弹飞。反过来“狮”式坦克发现暴露的日军炮位只要一炮过去对于没有防护的日本火炮和炮组就

是致命的。但是人民军坦克也没有强攻,而是在发现日军炮阵地后稍稍退后,接着坦克旅的自行火炮营18门105mm榴弹炮就开始发威进行炮火覆盖。两轮炮弹过后,11野炮联队的火炮就被打掉三分之一。

在干掉日军一部分火炮之后坦克旅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掩护快速机动师展开然后转向西南方向。他们将阻击日军第二坦克师团为主力的日军增援部队,日本援军的行动正处在侦察机的监视之下,方面军司令林飚动用全部强击机和轰炸机对其行军纵队实施打击。

在地面进攻的同时,人民军空军对日军驻扎飞机较多的镇江机场实施打击。第一波攻击的是由12架“歼6b”护航的10架b17。日军前线的监视哨发现人民军机群后立刻上报,日军从南京和镇江机场起飞两个中队“隼”式进行拦截。日本机群在高邮以北发现了人民军机群,b17却不慌不忙的在万米高空继续向镇江方向飞行。

用b17轰炸镇江的日军机场纯粹有欺负鬼子的意思。因为在中国战场的空战一直是在中低空进行的,中国到现在也没有高空轰炸机。这不但是因为中国负担不起准头很差的高空地毯式轰炸,而且在自己国土上实施这种毁灭性的轰炸也有很多后患。所以日本陆军虽然已经有对付高空轰炸机的截击机“钟馗”可以使用,但是这些“钟馗”都被部署到了本土和南洋占领区,在中国一架也没有。“隼”式战斗机在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过在万米高空进行空战,所以费尽吃奶的劲儿也爬不到b17飞行的高度。可一些日军飞行员也是死脑筋,无论如何也要去攻击b17,等“隼”爬升到极限高度时已经动作迟缓、操纵困难,成了b17上机枪手最好的靶子。而且为b17护航的“歼6b”使用的发动机有单级机械增压装置,实用升限比“隼”要高一些,就在半路上等着“隼”式攻击b17时发动掠袭,接连击落了9架“隼”,还有一架“隼”在规避攻击时加速俯冲造成空中解体。b17则径直飞到镇江机场上空,这时才下降到7km高度打开弹仓,把雨点一样的50公斤和100公斤炸弹扔下去。日军守卫镇江机场的一共只有6门大正十一年式75mm高炮,射高只有6.6km,无法拦阻b17,25mm高炮和高射机枪倒是不少更是毫无作用。一下子地面像开了锅一样,机场区域到处是爆炸和火光。扔完炸弹b17便轻松的再次爬升到万米高空从容地离开。

覆盖整个机场区域的杀爆弹虽然没能摧毁所有的日军飞机却基本上瘫痪了日军的防控体系。第二波由10架“歼6”护航的“轰3”则低空进场,对日军机场上残存的目标实施毁灭性的打击。最后一直扫射到机场上看不到一个活物才赶在日军从南京起飞的战斗机赶来之前撤离战场。

如果说日本集中军力进攻中国凭借着工业规模的优势日军仍然具有明显的火力优势,但是现在日军大量精锐部队和兵器调往南洋让日本驻华部队在局部不但处于兵力劣势而且火力也处于劣势。再加上人民军在军事技术很多方面超越了日本,这个仗就好打多了。

现在快速机动师围住了盐城,日本26师团发动的一次反击被狼狈地打了回去。日军发现人民军步兵的火力及其强大,一个班如果得到迫击炮支援,其火力已经达到了日军一个小队的水平。面对火力如此强大的对手,26师团长矢野音三郎认为出城夜战就是找死,而且他的12联队被分散包围在几个据点里,13联队也被包围,整个师团实际被分割,已经无法有效指挥,还是固守待援的好,便依托原有的工事继续加修街垒等新工事。

午后,更多的步兵赶到与快速机动师一起将盐城团团围住,各师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火炮和步兵掩护下抵近轰击日军在城外的工事。到傍晚时分,人民军已经用炮火在日军的防御圈上打开了几个缺口。这时被任命为攻城指挥的方中正下达命令当晚从三个方向攻城。天一黑,三个师的步兵就在炮火掩护下一次次发起冲击,进展最快的是快速机动师,只用两个小时就撕开日军外围防御。方中正立刻将下辖的突击团一个营投入城区巷战。

这个突击团的装备就是专门为了进攻城市时近战巷战专门配备的。步兵班里除了班用机枪和两只自动步枪外其他人全部使用仿波波沙冲锋枪的三零式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虽然对中国人的体型来说稍微重了一些,并且枪支使用木质枪托生产比较麻烦,金属消耗也稍微多些,但是其高射速大弹容量却是打近战巷战不可多得的利器。用波波沙冲锋枪配合手榴弹扫除近距离目标,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压制中远距离目标正是绝配。冲锋枪的重量对于突击团的彪形大汉们还是可以接受的,再加上他们用摩托化运输,一般不进行徒步长距离行军,所以这种武器自一开始装备就被突击团的家伙们视为神器。

现在在实战中三零式冲锋枪以其暴雨般的射速和71发的大弹鼓轻易压制日军所有步兵武器。战士们一般用冲锋枪压制敌人然后用手榴弹扫清通道,在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的掩护下逐次前进。遇到敌人临时建立的街垒等工事,配属突击队的12.7mm反坦克枪和40mm榴弹发射器就会立刻发威,不是将街垒直接打穿就是把街垒后面的鬼子直接炸上天。四面不断传来的告急报告让矢野认识到现在的战争形势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他已经不指望发动反击只能不断的把预备队投入战斗,连续不断的发报催促援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