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我为先驱
字体: 16 + -

狙日_48 大战暂停



12月4日天津的大火基本熄灭,这是因为在前期的战斗中这些地方已经过了一遍火,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烧的了。虽然大半个天津一片焦土,但是结果比刘宗汉他们预计的要好,他们预计整个天津都会被打平的,现在北门大街以西的地区还算基本完整。

由于三门巨炮断断续续的轰炸,联军不得不把部队后撤造成本来就低落的士气崩溃。11月5日美二师由于挨了两颗203mm炮弹造成恐慌,一些士兵要求立刻撤退到运兵船上遭到拒绝后发生**还动了枪干掉了一个排的宪兵。这在美军战史上机器罕见,由此陈同宇判断美军士气完了,就算是美国准备继续打下去在短期内也很难再发动进攻。

从国强发回的情报看,不但美国军队的士气完了,美国老百姓的士气也完了。由于美军伤亡光是在城区就接近三万,大把的钱买了军火,就没有足够的钱实行罗斯福承诺的“新政”,几乎每个大城市都发生过反战游行,罗斯福的人气也一落千丈。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要想再继续打下去只怕需要面对更多的社会混乱。

没有美国的帮助英国能单独把仗打下去吗?刘宗汉不相信,何况希特勒已经开始动手了。姚松志通过德国情报系统得到的情报也说英国现在是进退两难,内部争吵的厉害。

天津的联军一撤退,进攻山海关的鬼子也攻势也陷于停顿。这一个多月的进攻日军只是抢回去十几个山头,伤亡却高达三万多人。更重要的是日军大量兵力被牵制在辽西走廊,虽然又动员了两个后备师团并新编一个用于守备的23师团但是后方驻守兵力仍然不足。随着冬季的到来,东北腹地的义勇军更加活跃,除了日军驻守的大中城市周围外,小据点里的日伪军基本处在被包围的状态,铁路公路电话都不通,日本人的移民据点遭到围攻。田中隆吉那里传出的情报说关东军准备把一部分用于辽西走廊的部队调回用于清剿义勇军,日本各界对于一个月内消耗了几千吨的弹药却未见寸功已经出现怨言,纷纷要求重新讨论在东北的战略。看来近期日军的攻势也可能陷于停顿,热河方面军的压力会大大减轻。但是为了策应义勇军,拖住日军,刘宗汉命令热河方面军随时准备发起反击。

现在最困难的时期被刘宗汉挺过来了,看看形势一片大好。虽然这一年为了打仗华北的工业没有什么增长,但是华北的经济仍然在缓慢的增长。陕西甘肃的旱情缓解,又兴修了不少水利设施,今年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几年来兴修水利和推广高产作物和先进种植技术见到了成效,秋作物获得丰收。虽然粮食仍然有些紧但是老百姓不再怕被饿死,有点儿余粮,下一步有足够的底气集中精力发展工业。

人民军能够同时顶住日军和美英联军的进攻日子还过得不错让一些与华北政府来往比较密切的军阀们有了想法。四川的刘湘就规划在重庆建一座钢铁厂准备除了供应自己的兵工厂外还可以出售给华北政府。在10月份的时候刘湘提出建钢铁厂的意向,就有人告诉他1919年时任四川督军的熊克武准备建立钢铁厂,向美国订购了3吨电弧炉、2吨蒸汽锤、250mm小型轧钢机各一套,并且已经付了钱,设备运到了上海,但是后来四川军阀混战,这些设备就一直躺在上海的仓库里。刘湘这个便宜不能不占,立刻把这些设备从上海运回来安装上,从河南请来炼钢的技师眼看就要开张了。这几年刘湘向华北卖药材、粮食和铝土、锰矿石赚了不少钱,到11月底,他看到华北政府确实能扛住英美日的进攻便动了炼钢卖给华北的念头,又向法国订购了两套最先进的10吨炼钢炉及其他设备。国联虽然决议对中国禁运,但是哪个国家也不会和钱过不去,为了避免这些设备被英美舰队扣押,法国人还保证用法国船直接把设备运到宜昌。

与刘湘一样心思的还有李宗仁、陈济棠也是一样的心思,不但把粗炼的有色金属卖给华北,而且陈济棠利用广东对外贸易的便利为华北从美英法等国购买了不少机器设备。所以虽然国联对华北禁运但是并没有真正卡住刘宗汉的脖子。刘宗汉现在关心的仍然是如何弄到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设备和物资,眼前的机会就是等美国通过《购银法案》了。

既然军事上没有获胜的前景,罗斯福希望让美国货占领中国,把中国搞成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在他的推动下12月12日,美国通过了《购银法案》企图通过购买白银使美元贬值,达到向中国倾销的目的以摧毁中国经济,因为世界上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国家只有中国。这个消息一出,纽约期货交易所的白银期货大涨,早已经等待这个机会的国强开始抛售白银,然后把拿到的美元换取各种物资。

邓尼茨准备回德国了。国防军准备重整军备,像他这种有经验的潜艇军官确实是紧缺人才。但是舒曼却不能会去了,自从10月份那次出航后就再也没有那条潜艇的消息。

在离开青岛之前邓尼茨又去了一次造船厂,在船台上两艘新型潜艇已经接近完工。这两艘水下排水量达到1500吨的远洋潜艇已经不再是经典的鱼雷艇船型,而是拉长的鲸形,在水下的速度大大提高在水面的速度也没有下降,缺陷是潜艇上没有地方装中口径甲板炮,也就是说这种潜艇的武器只有鱼雷,无法对付飞机和低价值目标。让邓尼茨高兴的是工程师们告诉他在德国国内也在开工建造这种潜艇,也许不久以后他就可以驾驶这样的潜艇在北海游弋了。

拜冯.塞克特把每个国防军士兵当做军官培养的政策,德国国防军扩充到30万人并不缺少军官,所以在刘宗汉的强烈要求下这一期的德国陆军顾问一个都没让德国人抽回去。因为刘宗汉手里有一份德国顾问和人民军参谋们共同完成的《热河作战各部队作战情况报告》,从报告来看新老部队都已掌握基本战法只是灵活运用上还有待提高,但是在技术层面上就问题多多了。比如说很多部队都出现为了追求火力密度让火炮超过规定射速射击的问题,有的把炮给打废了,有的还出现炸膛;也不知道谁创造了迫击炮双人装弹的射击方法,射速是提高了很多,可是因

此报废和炸膛的迫击炮却就有几十门。其他还有什么在地图上数错格子把炮弹打到自己人头上的,要开炮才发现炮弹口径不对的。这都说明现在部队打仗没什么问题,但是部队的素质离刘宗汉希望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要想尽快提高部队素质最便捷的方法自然是补充高素质的兵员。但是这对华北政府来说是奢望,虽然每年小学、中学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在增加,但是远远赶不上工农业发展的需要,这样部队的兵员最高也就是初小毕业了。

没有足够素质的兵员可补充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加强训练和教育了,特别是军人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因为中国军队里包括中高级军官在内的人员绝大多数出身于世代农家,农民不会像工人那样自觉遵守规则,就更需要养成教育。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军官确实没有德国人有经验,由刻板的德国军人来制定一些训练计划可能比中国人制定的更加有效。

12月10日关东军司令部开始布置抽调进攻辽西走廊的部队清剿义勇军的会议。会议上气氛非常沉闷,参谋长板着脸说“陆军部得到的情报说明英美两国已经退缩,现在没有撤军只是因为没有打赢又缺少一个借口。陆军部认为皇军今后将单独与华北军作战,鉴于战争已经使帝国的经济遭到扰乱并且战争可能旷日持久,应该先巩固满洲国,实施以战养战的策略,所以应该在热河方向阻断华北军和满洲土匪的联络通道,全力清剿满洲土匪。在把满洲建设成为皇道乐土之后再全力攻击华北军。在进行地面进攻之前要用更强大的航空战队进行空中进攻,彻底打垮中国人的士气。”

菱刈隆铁青着脸“满洲土匪越来越肆无忌惮,如果任由土匪横行,建设皇道乐土就成了一个笑话。各师团必须按照计划迅速脱离战斗把防线交给7、8、10三个师团,然后对满洲土匪进行分进合击,将土匪从满洲剔除干净。东条,就看你的了。”

东条英机连忙站起来“嗨,为天皇陛下卑职将竭尽所能。”

自从上次向菱刈隆建议扩充宪兵之后,东条手下的宪兵数量已经翻了一倍还多,搜剿义勇军的任务自然也落在了他的头上。东条的宪兵杀了很多人,但是义勇军的活动根本未见减少反而有更加蔓延的趋势,甚至在沈阳和关东军司令部所在的长春城内都接连发生刺杀伪满要员和为日本人特务及为其服务的汉奸的事情。半个月前土肥原贤二从大连坐火车来长春时不知在哪个车站被人在其乘坐的车厢底下放了炸弹,土肥原虽然没被炸死但是却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还有一块弹片插进肺里。人虽然抢救回来但是不休养个一年半载是啥也干不了了。这下汉奸们人心惶惶,小心翼翼的和日本人保持距离,生怕死得太快。失去了这些看见走狗的情报,日本人更是两眼一抹黑,更别提要能有效的打击义勇军。

就在几天前东条又遭到严重打击,邵本良被干掉了。

日军在热河打了败仗根本没有时间搭理邵本良,邵本良投降日军之后便被晾到一边。奴才最怕的就是不被主子重视,这让邵本良挖空了心思琢磨如何取得日本人的信任。另外他现在北票日军大军云集,捞钱刮地皮有诸多不便,所以他迫切的想换个地方。他知道只有作出成绩日本人才会给抢给钱,有了钱有了枪他才能和大汉奸们争夺地盘。于是他找到派给他的日本顾问河边少佐说可以去打义勇军,河边少佐是在与义勇军作战时被迫击炮炸掉一条胳膊才被派来作顾问的,所以河边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经过河边的奔走被义勇军弄得晕头转向的东条英机亲自接见了邵本良,给邵本良按了一个东边道镇守使的名头。邵本良便兴高采烈的移师东边道凭着多年当土匪练就的本事给在当地活动的两支义勇军造成了很大损失,另外几支抗日的胡子也被他打散。日本人立刻把邵本良的地位提起来让他指挥东边道所有伪军追剿义勇军。

于是邵本良就成了杨净宇必欲除去的目标。杨净宇分析义勇军相比邵本良最大的优势就是义勇军主力部队通讯顺畅配合紧密,而邵本良虽然挂着东边道剿匪总指挥的名义但是其他伪军都因为邵本良和他们抢地盘所以与其暗生嫌隙,邵本良难以有效指挥。就抓住这一点杨净宇故布疑阵将邵本良大部队引出来然后抄袭邵本良老窝连河边少佐也击毙了。恼羞成怒的邵本良立刻回兵追杀杨净宇,杨净宇就带着邵本良在山里兜了5天圈子将邵本良引向伏击地点。但是邵本良不愧是惯匪出身,竟然从义勇军的行动中嗅出了一丝味道没有咬钩。其后又有一次杨净宇精心挖了一个坑可邵本良就是不跳。最后杨净宇想出了个法子,在攻打一个日本移民据点的同时通过汉奸向邵本良和日军送信,结果邵本良因为要绕过杨净宇给他挖的坑耽误了救援,造成六十多个日本在乡军人被消灭,杨净宇又广泛放风说邵本良争下地盘后就不给日本人干活儿了。结果头脑简单的第23师团师团长大为恼火,立刻派了一个少佐带一个加强中队监督邵本良进山围剿杨净宇。杨净宇拿一个密营作诱饵,邵本良是被日本人逼着跳进圈套的。在被风雪和地雷困在山里7天后邵本良带去的近千人没能跑掉几个,但是在战斗中邵本良仍然仗着多年为匪练就的逃跑本事丢下手下匪军和日军带伤逃掉。由于日军少佐和那个加强中队在风雪中全军覆没让23师团上下非常愤怒也需要找一个替罪羊,邵本良去长春关东军医院治伤的时候23师团根本没派人保护邵本良。结果一支愤恨邵本良夺了地盘的伪军扮作义勇军在半道上将邵本良杀死。

邵本良的死让东条英机失去了一条非常熟悉山林又非常狡诈的好狗,其他的汉奸还没有人能够代替邵本良。并且在别有用心的人的传播下,邵本良的死因成了他得罪日本人被日本人弄死了,这让其他汉奸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从那以后手里有兵的汉奸们不是守着窝不出来就是避免和日军靠得太近。

现在东条英机能对付义勇军的手段也不多。在平原地区虽然日军可以用坦克追逐义勇军但是义勇军不但到处埋地雷而且很快就可以遁入山林。日军很缺乏熟悉山林又敢于带日军进去的汉奸,日军小股部队这种严寒天气根

本不敢进入深山老林,只要是进去不用义勇军打,光是严寒就可以吞噬这些日军。而日军大部队进山根本没有用武之地,顶多让当地的义勇军换个地方而已。所以这次东条英机才提出分进合击,企图把义勇军包围起来困死在山里。当然这小子的坏水不止这些,他立刻走到地图前“诸位师团长阁下,满洲土匪已经成为治安之癌,这都是因为满洲土匪的狡猾。他们会利用皇军不熟悉当地情况四处躲藏避免与皇军作战,特别现在是冬天,皇军进入深山追逐土匪必然有严重的伤亡。所以这次作战,皇军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平原地区的土匪,在交通线两侧建立治安区保护交通安全。等到天气转暖之后再进行大规模搜剿。现在天气寒冷,满洲土匪必须从满洲人那里获得补给才能生存,所以在各师团扫荡的区域内,要把满洲人集中起来,无法有效控制的村庄一律烧毁,断绝满洲人和土匪的接触。将来这些地方会交给大日本帝国的移民经营,再也不会为土匪提供粮食。这是英国军队在布尔战争中有效的经验。在天气转暖之后,交通线两侧和皇军控制的村镇都要修筑碉堡……”

东条刚刚唾沫横飞的讲完不久,他的作战计划概要就放在了董志勇的桌子上,因为土肥原被炸伤,田中隆吉被调到东北担任满洲特务机关长直接听命于小矶国昭,所以弄到份作战计划概要还是非常容易的。

在刘宗汉的办公室里董志勇和徐永昌在一支接一支的抽烟。看刘宗汉放下那份计划徐永昌说“日本人这一招很毒啊。搞一个无人区,义勇军再想接近交通线就不那么容易了,以后再换上日本移民就是天然的屏障。这么搞下去最多两年义勇军就会被压缩在山区。”

董志勇说“肯定是英国顾问出的主意。这明显是布尔战争的经验。”然后他冷笑道“可是我估计现在英国人都不知道布尔战争他们是赚了还是赔了。要想实施这个计划日本人要常年在东北维持五十万以上军队才行。这对于一个既要维持陆军又要发展强大的海军的国家来说需要强大的实力。日本不是英国,东北也不是南非。日本人要到处修碉堡,他们总不会都修成马奇诺防线那样坚固的吧?那样日本人就是全国不穿裤子也修不完。只要这些碉堡能用轻型火炮打穿就是废物。”

这下徐永昌的眉头也舒展了许多,但是又叹了一口气“只是这下老百姓要受苦了。”

这就是亡国奴的悲剧。刘宗汉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为了整个国家现在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北的老百姓被残杀。但这就是战争,他无能为力。他没有接徐永昌的话,而是说“不管如何,日军采用英国人的战术之后义勇军的处境都会困难很多。我们要尽可能牵制日军,为义勇军提供帮助。从现在开始要加紧向东北输送迫击炮、反坦克枪也要给一些。还有让铁松袭扰日军后方的飞行要多一些,如果可能直接支援义勇军作战才好。”

徐永昌说“让飞机深入东北战损可能会增加。我们现在的飞机中战斗机航程短、轰炸机虽然航程够但自主寻找目标容易受到敌机拦截。”

刘宗汉说“有时候让飞机到敌占区晃一圈就成。只要我们的飞机经常去,日军就必须设置大量分散的警戒哨,要布置防空火炮,要布置截击机,这都是对敌人的消耗。当然适合这种任务的飞机型号也应该开发。”

徐永昌问“日军又集结了一批轰炸机准备对我各地城市进行轰炸,我们的飞机和高射炮数量严重不足,没法保卫所有城市。这可怎么办?”

刘宗汉问“北平疏散的怎么样了?”

董志勇说“故宫的文物撤退得差不多了,主要建筑也开始拆卸。各大学、工厂都已撤退,但是很多群众不愿意离开,有些在家里挖了防空洞。”

刘宗汉说“我们的城市和日本人控制的城市不同,没有多少工业。只要人走了就是炸平损失也可以承受。那就让日本人来炸吧。今天他们来炸我们的城市,用不了多久我们会把日本炸平!”其实刘宗汉还有一点儿依仗,那就是在刘宗汉和江天阔的坚持下,一帮中国和德国技术人员在山东已经开始把他们设计的一种原始的雷达系统安装起来。虽然这种雷达还测距误差太大,无法测高,但好歹能对空袭预警并引导战斗机群飞向敌机的方向。

徐永昌知道刘宗汉的战略就是用河北、山东、热河、察哈尔四省为代价消耗日本,这是不得已的事情。但是一想到北平三朝古都将毁于一旦就不禁心如刀绞。他只能在心里暗暗安慰自己“总有一天老子要把日本也炸成白地!”

人民军现在最远也就是炸渣釜山和浦项,要轰炸日本本土还很困难,为此飞机设计师们正在日以继夜的工作。为了能尽快设计出能飞到日本的飞机,巴玉藻挑头给“轰三”轰炸机换上了风阻更小,更省油的迈巴赫液冷发动机,将机体和机翼重新修形,增加机翼油箱、增加可抛弃的副油箱使航程和航速都有了较大提高,从胶东半岛飞到长崎和福冈没有问题。这种飞机被命名为“轰四”已经生产了两架原型机正在进行试飞。

前年不知是谁提出来一个“万能战斗机”的概念,结果航空研究所的一帮小年轻们入了迷。经过一年多的研制以一个叫霍玄桐的小伙子为首的小组竟然真的搞出一架这样的飞机。飞机和“轰三”一样采用两台700马力风冷发动机,成员两人,航程1000公里,挂载副油箱时航程可达2200公里,机头装两挺12.7mm机枪和两挺7.92mm机枪,后座装一挺12.7mm机枪,不但可以作为护航战斗机还可以携带500kg炸弹作为轻型轰炸机。夏天时铁松又提出要给这架飞机加装重型装甲充当强击机使用,一帮年轻人又忙活了半年把装甲装了上去,尾翼改为双垂尾,并且机头上的机枪变成了四挺12.7mm机枪,外挂点也由4个增加到6个,成了真正的强击机。虽然飞行速度和航程下降的厉害,但是作为掠地飞行的强击机较低的飞行速度更利于准确攻击地面目标,作为近距离支援的强击机700公里的航程也足够了。

这两种飞机目前是刘宗汉的秘密武器,只等攒够一定数量就要日本人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