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我为先驱
字体: 16 + -

扩地(一)



准备和张朝贵开战这件事必须做好动员工作,10日刘宗汉召开了有冯兰馨和剿匪军连长们参加的军政扩大会议。会议一开始刘宗汉就指着地图说道“同志们,根据情报近期关外的张作霖准备进攻吴佩孚,豫省督军赵倜似乎也加入到反对吴佩孚的阵营。战事一起必将波及河南。无论赵倜胜败近期都无暇顾及嵩县这边。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足够将张朝贵打垮。张朝贵的部队亦兵亦匪,对百姓危害甚大,除掉他就是为老百姓除害。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

冯兰馨抢先说道“张朝贵无论如何是赵倜封的镇守使,如果赵倜不倒等腾出手来只怕会大兵压境。”

刘宗汉也不好告诉他赵倜肯定会完蛋,值得说“这个老冯你放心。据可靠的情报吴佩孚已经有心拿掉赵倜,我们这个时候发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这下冯兰馨也不好再说什么。

常修德却满不在乎“咱们要是把民兵都动员起来最少有五千人,就宏威军那帮狗熊,咱们一个兵能打他十个。就是赵倜倒不了,只要咱们打上几个胜仗,赵倜也得给咱们招安。”

铁松止住常修德“别整那没用的。说说张朝贵的情况。”

常修德就给大家介绍起张朝贵的情况来。张朝贵已经把嵩县巡缉营编入了自己部下,不过由于他一直把巡缉营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实际巡缉营只有三百多人,仅有百十条枪。这点儿人枪根本不解渴,张朝贵只好把控制区内的民团也全部征发置于自己的指挥之下,同时大肆招收土匪,带人来投的就给官儿当,只是时间短还没招揽多少土匪。这么一折腾他手下又有了两千多人,不过由于以前他为了扩充部队抢了不少民团的枪支,现在再抢民团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所以张朝贵手里的枪支并没有增加多少,很多地方不得不依靠土枪土炮充门面。在大章东面的上下蛮峪他派了六百多人,主要是他的兵,在桥头驻了四百多人,在县城除了四百多他原来的兵就是民团了,而其他比较大的村镇则完全依靠收编的土匪和民团驻守。张朝贵在嵩县城养伤,有事的时候才到上下蛮峪指挥。

听完常修德的介绍陈同宇不耐烦的把烟袋在凳子上磕了磕“就这么点儿杂碎也别费劲儿了,我带点儿人直接打进嵩县城就得了。”

刘宗汉说“张朝贵不经打是肯定的。但是这场仗一定要打出水平,不为别的,就为了锻炼部队,特别是民兵。一定要干净利落的解决张朝贵。大家看看怎么打好?”

常修德略想了想“我看咱们就打张朝贵的埋伏。用几个连打上下蛮峪,张朝贵肯定要去上下蛮峪。咱们在他必经之路上埋伏一支部队,只要打死或者捉住张朝贵他的手下不投降才怪。”

这听来是个不错的办法,大家也就不再提其他方案。陈同宇说“这次作战要调动一些民兵参战,需要防备李四趁火打劫。”说着他看向常修德。常修德明白这是让我联络肖本仁牵制李四啊,立刻说“放心吧,我这就安排。管保李四不会打坏主意。”

这时李长林说道“我们应该立刻把上次抓的俘虏全都放回去,让他们在张朝贵的部队里宣传我们的俘虏政策。再说我们也能省些粮食。”

于是3月10日这天刘宗汉释放了所有2月23日得俘虏,不过枪是不能还滴。放回去的大部分俘虏对于张朝贵来说并没有起好作用,私底下他们在士兵中散布当俘虏时的所见所闻,搞得张朝贵的士兵对剿匪军的好奇大于恐惧。

12日晚上陈同宇带领两个步兵连加两个民兵连走小路绕过上下蛮峪在杨岭附近大路两旁设伏。13日一早刘宗汉便指挥部队带领潭头、大清沟的民兵向上下蛮峪发动进攻,三挺马克沁也全都架起来提供火力支援,看起来真的像模像样。上下蛮峪的守军果然立刻派人飞马向张朝贵告急,张朝贵一边派人命令桥头的部队增援,一边集合了七百多人从县城出发增援蛮峪。

陈同宇放过了从桥头出来的敌军,等了两个多小时又一支队伍出现在大路上。一个加入剿匪军的俘虏班长用铁松的望远镜看到了队伍里骑着马的张朝贵,这样陈同宇便决定动手了。由于张朝贵是在自己的地盘儿上行军所以根本没有警戒,钻进了包围圈还一点儿没有觉察,他的兵在剿匪军和民兵三分钟的排枪和手榴弹的打击下伤亡惨重,张朝贵本人在第一排枪响的时候也被打下马。三分钟一到陈同宇便让吹响冲锋号,战士们从路两侧的高坡上冲下去,这时除了几个死硬的军官已经没有人抵抗了,当兵的都按照被放回去的俘虏说的方法举起双手蹲在地上等着当俘虏。

常修德从死人堆里找到了张朝贵,这家伙还没断气。常修德又补了一枪,然后轻车熟路的砍下张朝贵的脑袋。陈同宇虽然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态度,但无法否认这是一个威慑敌军最有效的办法,所以也没加阻拦。常修德就让一个俘虏带着张朝贵的脑袋去上下蛮峪交给守军。指挥上下蛮峪守军的是张朝贵的拜把子兄弟,看到大哥被杀恼羞成怒要与剿匪军决一死战。可他手下的当兵的却害怕了,他们认为既然张朝贵已经死了这里又被两面夹

击已经没有什么抵抗下去的理由了。陈同宇在蛮峪东面打起了红色信号弹,看到信号弹后刘宗汉让人战场喊话威胁不投降就用炮轰,当兵的就更没有抵抗的底气了,很多一线的班排立刻脱离阵地向剿匪军投降。这样在剿匪军和民兵一冲之下上下蛮峪的抵抗立刻瓦解,张朝贵的把兄弟也在逃跑时被乱枪打死。

拿下蛮峪之后刘宗汉也不停留,留下部分民兵打扫战场便帅主力急行军直奔嵩县城,到晚上到达城下便摆出攻城的架势却发现西面城门大开便一涌入城。进到城内却发现一片混乱,到处是抢劫的。刘宗汉忙命令各连分头维持秩序清剿匪徒,到快天亮城内才安静下来。其间还有一股败兵押着几辆大车冲击城门想逃出去被打了回去结果把大车扔在街上人不知所踪了。

在城里剿匪军抓了不少俘虏,很多都是熟面孔,经过审问得知有从伏击圈里跑回县城的败兵报告张朝贵被打死的消息,张朝贵留守县城头目断定大势已去便准备弃城而走,不过为了走之前捞一把他还把张朝贵搜刮的财物也劫了。为了劫财他和张朝贵留下看家的私人卫队打了起来所以耽误了功夫被剿匪军堵在城里,扔在街上的几大车东西就是从张朝贵家抢来的。刘宗汉让人一清点大车上的东西还真不少:黄金、银元、绸缎、烟土、古董一应俱全,现在都入了刘宗汉囊中。

占领县城后刘宗汉派出一支部队往汝阳方向把郑文阁迎接回来,这次运回来的军火里除了一般的枪支弹药还有两门82mm迫击炮和五十支二十响驳壳枪。历史上的二十响毛瑟手枪是1936年才面世的,现在刘宗汉拿到了二十响只能是姚松志搞出来的。与军火和药品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国强搞到的探矿小组,有三名德国矿业技师,一名中国技术员和两名中国学生。这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德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这就让德国人明知河南危险也要挣这份钱。

稳定了县城周边之后剿匪军又横扫嵩县全境,那些当地的民团大多乖乖缴枪,不过也有自恃后台硬的民团进行抵抗,对这样的刘宗汉的政策是坚决打垮,一些土豪劣绅便望风而逃。在中国民国历史上有一支武装力量称为镇嵩军兴起于民国初年,在河南曾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其后来又统治陕西多年也积累了不少财富。其首领刘镇华以下很多军官都是嵩县人,也就把大量财产存放在老家嵩县。所以嵩县的富人比较多,刘宗汉光是对土豪劣绅抄家就抄出不少金银古董,其中光是银元宝就有五千多斤,让带人查办土豪劣绅的董志勇大呼过瘾。

不过土匪很讨厌,虽然不敢跟剿匪军正面冲突但时不常就出来骚扰一下,所以到3月底剿匪军确实控制的地区除原有的大章只有德亭、阎庄、黄庄、木植街、车村镇这个范围。由于新占领的区域乡村政权没有建立更不要谈民兵组织,所以剿匪军就不够用了,刘宗汉下定决心立刻扩充部队。扩充部队的武器是充足的,兵员则从老控制区的民兵中抽一部分,在嵩县招一部分,肖本仁又给刘宗汉送来三百多人,所以最后一下子剿匪军就扩充到两千三百多人,除了原来的三个步兵连扩充成营,又成立了三个新兵连、一个学兵连、一个特务连一个炮兵连。

和部队的快速扩充相比地方干部就更加短缺了,虽然刘宗汉他们在合峪镇驻扎了半年多,亲自带出来一些干部,但这些干部大都是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农民,完全靠一腔热情和本能工作,如果没有刘宗汉、冯兰馨等人的指导很多事情都会办走了样。幸好刘宗汉他们选干部和老百姓选干部第一要求是人要正直,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什么以公谋私之类的事情,但办事的效果确实让刘宗汉头疼。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干部培养新人的能力差,所以干部的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这样对于新占领的嵩县乡村的控制也够刘宗汉头疼的,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把放在大清沟和潭头镇以及栾川县城几个原来的合峪镇的相对水平高一些的干部调到嵩县,再从部队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工作组挨个村镇的进行工作。这种速度可太慢了,刘宗汉只好发电报让江天阔看能否输送些可以担任干部的人员,不过这事他也不抱太大希望,因为现在人民革命党的党员还不多,那边也没有多少可用的人才。

这时候就看出当地人的优势来了,冯兰馨和常修德推荐了十几个人,大都是当地开明士绅和读书人,别管这些人理念是否和剿匪军一致但总算是让当地的行政运转起来暂时缓解了一些刘宗汉的压力。

剿匪军在嵩县这么折腾这动静无可避免的惊动了豫西镇守使常德胜。一开始常德胜认为这不过是两伙人火并,这在当时是常有的事情,反正张朝贵也是个杂牌儿多他不多少他不少。而且刘宗汉前后三次把剿匪搜缴的大烟土孝敬了常德胜,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下了一道命令申斥刘宗汉一番然后让剿匪军退出嵩县原地驻防。又过了半个月嵩县豪绅的状纸直接递到了镇守使衙门告刘宗汉草菅人命屠杀士绅,但是此时常德胜认为刘宗汉不过是打胜了要捞回本钱,而赵倜已经跟他吹过风让他把监视吴佩孚的动向作为第一要务,所以他也只是派了个参

议到嵩县当面向刘宗汉表达自己的不满,威胁说如果刘宗汉不把搜刮的财物吐出来就派兵围剿剿匪军。

刘宗汉是希望尽量晚些与常德胜冲突的,所以只得与来人虚与委蛇,但是背后却加紧在嵩县处置土豪恶霸、丈量土地、重订赋税、减租减息。常德胜派来的人前脚刚回到洛阳嵩县豪绅的状纸也递到了常德胜那里,就连在陕西的镇嵩军首领刘振华也发报给常德胜要求他惩治兵匪保境安民,这下常德胜坐不住了连忙请示赵倜。赵倜看着常德胜的电报直挠头,他的弟弟赵杰看了看说“这个刘宗汉真是不识好歹,抢了地盘也就算了,竟然惹到刘镇华头上。刘镇华这小子虽然身在陕西可时不常就嚷嚷着要回河南,咱们任由刘宗汉这么折腾只怕给刘镇华口实对咱们不利啊。是不是让常德胜派兵把这个刘宗汉缴械算完?”

赵倜摇摇头“没有你想得这么简单。这个刘宗汉我记得当时是吴佩孚安插进来的,难道是吴佩孚提防我们让这个刘宗汉捣乱?按说吴子玉不是有这种手段的人啊。不过此事也不可不防。现在联合倒吴是大事,千万不可因小失大。告诉常德胜让他看住刘宗汉,对刘镇华那里尽量敷衍就是,等奉军一旦入关,吴子玉失势,刘宗汉失去靠山再解决他不迟。”

本来吴佩孚当年根本就没在意这个相当于一个营的剿匪军把剿匪军随便塞给了赵倜,却没想到让刘宗汉得了个便宜靠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赵倜压下了嵩县的事情,但是刘宗汉现在却已经不怕闹得动静再大些了。

3月30号江天阔已经通过电报告诉刘宗汉北平局势紧张,关外奉军调动频繁近期可能入关,直奉大战眼看就要打响。吴佩孚又向国强一下子追加了五万条毛瑟枪、1000挺马克沁、1000门布朗德和斯托克斯迫击炮、60门野山炮、30门105和150榴弹炮和配用弹药的订单,还饥不择食的下了三万支m1917步枪及配用弹药的订单。吴佩孚急于购买如此大量的武器显然是在为近期可能发生的大战作准备。通过高层消息人士得到的情报显示张作霖为掣肘吴佩孚已经拉拢赵倜很长时间了,并且赵倜和鲁督田中玉、皖督张文生、苏督齐燮元组织了个四省联盟可能是要和吴佩孚翻脸,而吴佩孚应该有所察觉。这下有好戏看了,刘宗汉判断只要自己不直接进攻宏威军赵倜是没有闲心来管剿匪军的事情了。

4月初刘宗汉为了锻炼部队发动了剿匪作战。陈同宇本来就跑得快,土匪又没有固定的地盘儿,所以陈同宇经常跟着土匪就跑进了南召、鲁山和汝阳的地界,看到有土豪劣绅就随手剿了。鲁山是豫西重镇,赵倜在这里驻扎了一个混成团,团长叫赵玉珊,实际的防区包括南召、宝丰、方城等地。此人年纪不小了,是北洋将弁学校出身,曾在赵倜办的河南将弁学校当过教官。他手下的混成团有两千五百多人,由前清的数个巡防营整编充实而成,战斗力比较强,是赵倜镇守豫西的中坚力量。混成团编成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骑兵连,一个手枪连,一个辎重连,一个工兵连和团部,编制比较充实。

原本张朝贵虽然也是团长但却是宏威军收编土匪组成的杂牌,赵倜是不管张朝贵的补充的,张朝贵买军火大多要通过赵玉珊,所以每年给赵玉珊的孝敬不少。这样赵玉珊一直把张朝贵看做自己的下属,把嵩县和栾川看做自己的地盘儿。剿匪军打张朝贵他自然向着张朝贵,他还有心什么时候帮张朝贵一把。听说张朝贵被打死他当时就想带兵去嵩县,既给张朝贵报仇也要抢地盘儿,可他得到常德胜不要轻举妄动的命令才没有行动,现在听说剿匪军到处追土匪所以他想试试剿匪军的斤两,在剿匪军入境时便派部分部队迎击,可陈同宇来去如风又不深入鲁山地界所以一直没有碰上。他便让几个县的县长们通知境内民团遇到剿匪军入境要坚决对抗并可以请混成团支援,这下那些控制着民团和巡缉营的土豪劣绅腰杆硬了不少都表示要和剿匪军较量较量。

经过二十天的剿匪作战陈同宇消灭或打散了四股规模较大的土匪,捎带着打掉三个土豪劣绅控制的民团,缴枪百多支,子弹一千多发。刘宗汉发现打了三个土豪后,剿匪军在当地的名声鹊起,不少人跑来投奔剿匪军。这个现象提醒刘宗汉需要加强在敌占区老百姓中间宣传自己的政策,可怎么加强呢?由于一时没有好办法刘宗汉便让林狗儿领着几个手下挑上货郎担到鲁山、宝丰、汝阳几县去走村串户,可以通过聊天和散播消息来引起人们对剿匪军的关注,瞧见没人的时候还可以贴张传单嘛。

到4月20号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奉军进入山海关,吴佩孚调集大军与之对峙,赵倜也不甘寂寞悄悄的将兵力集中在铁路沿线各重要城市。直奉大战眼看就要爆发了。由于可以确定这次战争的结局是吴佩孚获胜并且一个附带的结果是吴佩孚将解决掉赵倜,有人和赵倜对着干以后肯定不会有人追究,所以刘宗汉决定趁着这个变故搞一个大动作,目标就是鲁山的赵玉珊团,因为新建的部队需要战斗锻炼嘛,另外赵玉珊团的装备不错,剿匪军扩充用得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