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我为先驱
字体: 16 + -

剿匪(一)



ps:要痛快的打鬼子就要先打好基础,否则以后既要打苏联又要打日本还要打八国联军难度太大。所以大战之前的建设会比较多一些,本文不会有红色警戒的鼠标,只要一点就从工厂里开出天启坦克了,那个太yy了,本文还是力求写得合理一些。

回到合峪镇作为指挥部的一家早已倒闭的山货行,刘宗汉立刻审讯四个俘虏。看着四个人都身穿破袄面带菜色一看就混的不怎么样,为首的一个四十出头的倒硬气,上来就说自己是土匪,既然落到刘宗汉手里要怎么样随便。

刘宗汉还想从他嘴里搞点又用的东西呢,便让人给他们松了绑给他们拿了几张饼,自己坐在一条长凳上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等他们吃完才便问“你们是那个杆子里的,怎么混的这么差?难道当了土匪也吃不饱吗?”

为首的年轻人以看怪物的眼光看着刘宗汉,告诉刘宗汉他们几个就是一个杆子,小杆子抢不了大户,抢穷人穷人又没有油水所以他们三天两头饿肚子。

正好这时候镇上给剿匪军送柴火的季和生一脚迈了进来一下站住了“这不是林狗儿吗?你咋回来了?”

铁松问“你们认识?”

季和生这才看清形势,连忙解释“他就是俺村的。前两年因为活不下去当土匪去了。不过他可没作过啥坏事啊。”接着季和生给刘宗汉他们讲了林狗儿的身世。原来林狗儿家就住在合峪镇,镇上还有好多亲戚熟人呢。当初家里有十几亩山地,再上山找些山货勉强能糊口,可是后来闹土匪,他爹和他三年总共被绑了五次,最初土匪要赎身钱都是十几块大洋,后来土匪已经没人可绑了,只要一块钱。家里为了凑赎金把地全卖了,生活无着还欠了本镇卢老爷的高利贷,爹娘都死了,媳妇也改嫁了,他一咬牙便领着几个人上山当了土匪。别看林狗儿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实际他才刚三十出头,都是整天有上顿没下顿让人看着显老。

介绍完林狗儿的身世季和生又对林狗儿说“狗儿啊,这是新来的剿匪军的长官。长官是好人呐,你别怕。”

刘宗汉说“既然有人证明你没有作过什么恶你就不要害怕。不过你作土匪我不能随便放了你。你现在我这里干活儿,等查清你确实没有什么罪恶我自然放了你。”

听了这话林狗儿和他的同伙儿连忙千恩万谢。刘宗汉又问林狗像他这样的土匪还多不多,林狗儿说怎么不多呀光是合峪镇出去的就有几十人,只要有活路谁还当土匪啊。但是再细问下去林狗儿只能对附近几县的土匪情况说出个大概,具体情况则大多是道听途说。问了半天刘宗汉见再问不出什么来便让好生看押林茂他们。刘宗汉准备先把合峪镇作为据点让部队住下来就有些修缮房屋之类的活计正好让林狗儿他们先跟着干活儿,如果这几个人确实是因为逼上梁山且没有什么罪恶的将来倒是也说不定能有些用处。

第二天早上合峪镇的老百姓都好奇的从屋里探出头来倾听街上飘来的歌声。“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战士们刚学会的国际歌,歌由将近四百五音不全的大老爷们吼出来的效果确实比较震撼,但更加吸引老百姓的是他们从没有听过的歌词。歌词表达的意思让镇上的老百姓确实咂摸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天之后已经有些小青年开始学着哼唱了。

出完操的剿匪军又让老百姓吃了一惊。战士们开始帮助房东挑水、打扫庭院,完全不像以前住过的军队那样对老百姓呼来喝去。这让人们越来越好奇,开始靠近这支军队,研究他们。

刘宗汉和陈同宇吃过早饭便正式拜访镇长卢老爷,卢老爷是镇上最大的地主,他和另外三个地主是民团的主要出资人。刘宗汉见了卢镇长便开门见山告诉他剿匪军打算在镇上常驻了,卢镇长听了这话便开始打哆嗦——他不知道面前这位军爷要在这个地方派多少粮款。可刘宗汉告诉他我暂时不派粮派款,而是要收税,不过可以暂时不收,听了这话卢镇长偷偷摸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可刘宗汉后面的要求又把卢镇长吓坏了,刘宗汉让他把民团交给剿匪军训练。卢镇长心想你是想吞了我民团的枪支是怎么着?有心不答应可看看刘宗汉无可辩驳的申请只好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只推说要询问老百姓和县长的意思。

刘宗汉才不管这一套呢,陈同宇马上催促着卢镇长把民团集合起来。民团有五十多支步枪和手枪,还有三百几十支火枪,十几门土炮和几支抬枪,其他人就都是用大刀长矛铁叉之类的武器了,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而且民团

的子弹还算充足,每支枪平均有三十多发子弹。刘宗汉就问卢镇长枪支子弹是从哪里买的,卢镇长推说是自己的管家办的,自己不太清楚。

陈同宇立刻命令将有枪和无枪的团丁分别编组由班长们带去训练。卢镇长看看刘宗汉确实不像立刻要吞他的枪支的样子才暗暗松了一口气,悄悄让人嘱咐团丁们注意剿匪军的行动,一有异动赶紧报告,同时派人去给王匡和县长送信。

郑文阁遣散了沿途雇来的脚夫和大车,并以优惠的价格买下了十辆大车和一些骡马。林狗儿则知根知底的带着刘宗汉在镇边选了一块空地,刘宗汉准备在这里平整出一片操场出来。剿匪军立刻自己动手平整土地,在空地周围搭帐篷干的热火朝天引来镇上的老百姓围观。有胆儿大的就问战士“老总。以前过队伍都是派粮派夫的,哪有老总们自己干活儿的?你们咋不一样呢?”

战士们一边干活儿一边回答“老乡。我们也是穷人出身,这些活儿我们都会干。我们这支队伍是保护老百姓的,不会祸害老百姓,你们放心吧。”

话虽如此但是老百姓还是将信将疑。这也不怪他们,他们被北洋军和巡防营祸害的次数太多了,已经不敢轻易相信任何军队。不过刘宗汉相信时间会慢慢改变他们对剿匪军的看法。

那个季和生看来是个热心人,他找了几个镇上的人一起来向刘宗汉担保林狗儿。刘宗汉见林狗儿并不油滑,而且干起活儿手脚麻利明显是个好庄稼把式便不再让人看着林狗儿他们。林狗儿几个人现在也无处找饭吃,心甘情愿的留下来干活儿。有了林狗儿这个本镇的人作桥梁镇上的老百姓也渐渐的敢于接近剿匪军了。

第三天刘宗汉带着一个骑兵班去了栾川县城,县城不大,很快就找到了县衙。县长昨天就收到了卢镇长的报告,一听剿匪军的营长到了连忙召集警察局长、巡防营军官们来见。县长等人都要求刘宗汉先去剿号称“狂风”的匪杆,说“狂风”如何可恶,刘宗汉听了暗笑,他一路上已经听说了“狂风”专爱于官府作对,从这些家伙这么急于干掉“狂风”看来此言不虚。

所以刘宗汉不理这帮家伙,只说自己认为栾川东部的“牛魔王”势力最大,打掉“牛魔王”才是当务之急,所以决定在合峪镇驻扎先在周边开始清剿。刘宗汉让铁松来河南时带上了抢洋行时得来的两件古董,临离开洛阳时送给了豫西镇守使常德胜。常德胜本人是老粗,但知道赵倜附庸风雅,比如赵倜写得一手好颜体,经常亲自在签押房里草拟电报。他要是把这些古董送给赵倜肯定能得不少好处。常德胜一高兴就给刘宗汉写了一份“凡剿匪事宜便宜行事,地方须鼎力相助”的手令,现在刘宗汉拿着这份手令让县长闭了嘴。

刘宗汉来豫西是干什么的?是占地盘儿的。那些贪官污吏都必须扫地出门,所以刘宗汉完全没有必要和他们虚与委蛇,直接斥责县长不管百姓死活任凭土地兼并造成百姓衣食无着造成匪患不绝,巡防营当官的吃空额,当兵的抽大烟放任土匪横行。县长和一干官吏还从没有见过这么横的小营长被说得面面相觑不敢做声准备随后打听打听此人背景再说。

不过刘宗汉一走这帮人就吵吵开了,纷纷怒骂刘宗汉,巡防营的营长李麻子把大多数人都赶走,只剩下县长、警察局长和巡防营营副后对县长说“我看这个姓刘的仗着自己是陆军心高气傲,不知道规矩,不如让老牛教训教训他。”

营副吴宏举和警察局长也都认为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可县长则比较顾虑,他不知道这次为什么赵倜会无缘无故派来一支军队,如果刘宗汉吃了大亏是否会引来大军进驻栾川。如果引来大量客军进驻栾川造成当地形势变化他就不能像现在一样轻松的搜刮民财了。所以县长决定教训刘宗汉一下是必要的,但一定不能闹出太大的动静。大家议定之后吴宏举便派人去和牛天霸联络,县长则派人打听剿匪军的底细。

县长他们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却不知道他们的决定正和刘宗汉的心意。刘宗汉一路上已经打听了不少情报,推测栾川存在官匪勾结的现象,所以他今天挤兑一干栾川官员一是试探,二是要引出土匪。剿匪军初来乍到还是两眼一抹黑,要找到作为地头蛇土匪非常困难,不如让土匪主动现身,这样剿匪军就可以在相对比较熟悉的地方与土匪作战。剿匪军现在需要一次胜利在老百姓心里建立起对剿匪军的信心啊。

刘宗汉快回到合峪镇的时候下起了雨,但刘宗汉还是冒雨跑了一段来到前村的常修德家。这次刘宗汉没有再向常

修德问土匪的事,而是向他请教如何发展当地的经济让老百姓能吃上饭。

常修德说只要官府不相老百姓派那么多捐税,地主少收点儿租,不闹土匪,老百姓可以卖山货,养羊、养猪,做些买卖吃上饭是没问题,靠山吃山还能饿死人不成?刘宗汉便向他宣传自己的计划:要求地主减租减息,鼓励发展养殖,由剿匪军打通商路把本县的土产运出去销售。常修德说你说的这些倒和“狂风”有些相似,他守着几十个村子不让土匪抢,不给官家交税,自己收的税也不多,老百姓就过得比较滋润了。不过他打不开往外地的商路,山货和老百姓养的猪羊只能自己吃,因为外地也是遍地土匪。

刘宗汉趁机让常修德更详细的说一下“狂风”的情况,常修德只说肖本仁是苦出身没有坏习气,在白朗手下的时候头脑灵活作战勇敢,为人仗义,嫉恶如仇,其他的却不再多说。

刘宗汉见挖不出什么便开始品评“狂风”和白朗。他认为白朗是个李自成样的人物,替天行道但是无法救民于水火,象一阵风一样就过去了。要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首先要建立根据地,拥有人民自己的武装。“狂风”应该是算建立了根据地,但他和白朗一样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不可能建立政权,最终无法进一步发展。

看常修德在仔细听刘宗汉又趁机向他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看得出他虽然认为社会主义是个神话但还是很感兴趣。这种东西需要长期渗透,看看天不早了雨也停了刘宗汉才回了合峪镇。

郑文阁向刘宗汉报告林茂带他去找了卢镇长的管家,管家说枪支子弹一部分是从周边驻军那里买的,一部分是通过中间人从巩县和汉阳兵工厂买的。郑文阁让他帮忙联系购买一批子弹, 管家却推三阻四。刘宗汉也没把购买弹药的希望寄托在这里所以只让郑文阁借着这个因由接触管家和卢镇长,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所以只是让郑文阁注意保持对卢镇长的监控。

铁松、李长林他们拿着拟定的标语口号给刘宗汉看,有“剿灭土匪,保境安民”、“发展生产,丰衣足食”、“减租减息、人人吃上饭”。刘宗汉去掉一条“打倒土豪劣绅”,因为他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卢镇长的面目,不能把他逼急了。

陈同宇这时候大汗淋漓的进来把手里的鞭子扔在桌子上抄起水壶咕嘟咕嘟灌了一肚子水后对刘宗汉说“老大,放心吧。我有办法整理民团这帮家伙了。刚才我赶着他们跑了一个五公里越野,没拉稀的也就四五十个。最多一半人挺到最后了。卢镇长那个小舅子。哦,就是当头的,是个大烟鬼根本跑不动,让我用鞭子抽着没跑两公里就给抬回来了。以后我就让他们天天跑,撑不住的就开革,换进身强力壮的来。”

刘宗汉锤了陈同宇一拳说“好小子,真有你的。不能降低训练强度,就凭这个用不了几天民团就可以换血了。”

牛天霸收到县长的信时正在潭头镇和王匡喝酒,王匡刚办了一批枪支弹药回来分给他牛天霸一部分。牛天霸自从通过吴宏举与王匡、县长和巡防营搭上关系之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了,不但不用再和民团、巡防营拼杀,还可以得到稳定的收入,手下的喽啰也越来越多。而王匡等地主正是借助他的活动兼并了大量土地,县长以地方匪患严重剿匪开支巨大数年来将搜刮的大量钱财装入私囊,正是各取所需。王匡和牛天霸走得特别近,在他的鼓动下牛天霸逐渐把势力范围向嵩县方向扩张,王匡也随着牛天霸的扩张不断扩大地盘成了这一带的土皇帝。王匡为了坐稳土皇帝的交椅也招揽了大量的人扩充民团,这些团丁中很多人原来就是土匪,在王匡手下白天是民团,晚上干老本行,反正王匡也不管。

王匡边喝着酒边和牛天霸说“这嵩县的地盘咱们不能再扩大了,因为镇嵩军的首领刘振华是嵩县人,很多亲戚占着土地,在嵩县闹得太大要当心惹到刘振华。下一步咱应该到鲁山、南召一带闹腾。”牛天霸则说先等等,他要先灭了“狂风”再说,因为前两天肖本仁偷袭了他的手下抢了十几条枪。肖本仁已经抢了巡防营和牛天霸好几回了,巡防营拿“狂风”根本没办法,牛天霸实在气不过决定自己动手。

正在这时送信的人来了,牛天霸和王匡看了县长的信都没有当回事,因为以前也有陆军来剿了几次匪,但都是虎头蛇尾,特别是受不了土匪的骚扰,俩人也就准备对剿匪军照方抓药。牛天霸只是随口让自己的“二架杆”带人走一趟吓唬吓唬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剿匪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