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79章 威慑战役(二)



第179章 威慑战役(二)

朝鲜南部,大田、清州一线,韩国军队和日军对峙的前线已然平静了三四个月时间,双方军队可以互相看见,相隔也不远,但彼此好像什么关系也没有一样,根本看不出是仇敌,如同两国边界一样。

李垠和李东宇、金九正在致力于朝鲜内部稳定和经济发展。朝鲜已被日本占领几十年时间,对于殖民地国家,日本是不会过大投入建设的,他们只是掠夺,朝鲜成为日本粮食生产基地。

想把朝鲜并入版图的野心,让日本在朝鲜完全推行日本文化,废除朝鲜语言和文字,推行日语、日文,这一切都让朝鲜变得不伦不类。受到汉华的提示,李垠从根本上排除日本的文化影响。几千年的时间一直受汉文化影响的朝鲜,不自觉的转向汉文化方向。

对于韩国的军队,汉华并没有一点也不武装,从武器到装备,和汉华差不多少,军队战斗力也在上升。得到武器装备,军队战斗力提升,让韩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李青山有些踌躅满志,打算向南进攻,但军队指挥权在汉华手里。

凌芸的指示是暂时按兵不动,保持稳定,恢复经济建设。汉华人口太少,所以大批民生企业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只有高科技项目和军工在汉华。如今辽东湾日本已被清除,渔业得到恢复。所以,对中共方面提出解决旅顺的日军,完全控制辽东半岛,关明远的总参谋部认为完全正确。就连楚玉的地方政府也表示支持,东北自治政府主席陈云也一再提到这个问题。

凌芸很清楚,如果拿下辽东半岛的旅顺、大连,那么辽东湾和安东湾就将全部变成内海安全区,对于恢复海上运输和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按着总参制定的应该是占领辽东半岛后,利用空军占领夺回胶东半岛,这样,就可以从朝鲜海州到中国威海建立起海上封锁线,从而完全保证渤海的海上封闭。

对此方案,最大的支持者是杨靖宇司令。谁都明白,一旦汉华军封锁渤海,京津地区的日军再也守不住这些地方,中共抗联可以轻易夺回北平、天津,从而达到进军关内的军事目的。

但凌芸给关明远他们开会后,军队方面才明白,凌芸在拖,并不是不想快速结束对日本的战争,而每一步都是计划好的。日本如果从中国被赶出去,他们的力量将全部集中在本土,对于汉华打击日本非常不利。

在中国保有军事力量,对日本来说已然是负担,失去中国东北,日本在中国根本得不到什么。虽然占领中国沿海,封锁中国的对外通道,可以从中国掠夺物资。但中国工业基础落后,日本不得不把大批的战略物资运回日本生产加工制造,然后再投入战场,维持几十万部队的消耗,同时面对中国不断增强的抗日力量,日军在中国已成为负担。

凌芸的战术是消耗,把日本国力耗尽,彻底拖垮日本,所以并不希望日本暂时从中国全面撤军。但这不耽误解决朝鲜南部的日军,一旦朝鲜完全被解决,日本海上运输线将在汉华空军的打击之下。

为此,总参部制定了这一次代号威慑的军事行动,海军舰队经过一冬天的改造,由四十艘战舰组成的第一舰队,离开北部庙街港,向南航行,从北部一直进入海参崴港,其他舰船改造完成后,在北方负担海岸线保护。

第一舰队由重巡洋舰北冰号舰长乔万里担任司令,四十艘战舰进入海参崴。对于海军来说,他们更加兴奋,从第一次海战之后,汉华海军没有再参加过战斗。

军队为海陆空三军,但汉华空军成为主导,连陆军都降为次要的,海军对于拥有海洋的国家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汉华海军却没

有成绩。上一次海战消灭日军舰队,很大程度上也是空军的功劳,这让海军上下心里都不是很舒服。

这一次完成技术改造后,别说别人,就连知道情况的地方人员都对汉华海军寄予厚望。按着乔万里说的就是,汉华海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对于外界来说,并不清楚。只有汉华海军内部知道,他们的舰艇先进到什么地步。

五月的暖风吹过日本海东岸,根据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这一次是汉华海陆空三军的联合行动,这也是第一次进行三军协同作战,前沿指挥机关已经进入汉城。

关明远这个总参谋长没来,而是由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的陈殿元指挥。对于陈殿元,很多将领并不熟悉,但是雪原军的老人和新军官却都知道。

陈殿元负伤后一直没有再出现,这一次却突然进入总参成为副总参谋长,让大家都感到奇怪。

了解内幕的一点也不奇怪,那是用养伤期间,陈殿元一直在学习,后来伤好之后就进入雪原军事学院任教,为汉华后来的军事学院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陈殿元对凌芸的作战思想理解的也最透彻,在不断的学习中,对中外军事战例和军事理论也有了很深的研究,这一次出任朝鲜战役前沿总指挥,也跟他检验自己的军事理论有关联。

指挥部建立在汉城,陈殿元带领的是他的参谋班子。这是由参谋学院组成的指挥系统,与关明远的总参谋部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关明远明白,陈殿元是钦差大臣。也明白陈殿元他们研究的课题是现代化作战指挥,以及现代军事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

一个还没有形成的军事理论专家来指挥一场海陆空三军作战,让很多知道内情的都有些担心。毕竟是三军联合行动,对汉华来说,是新的问题。

但陈殿元却信心十足,不因为别的,只是新技术在军队中应用,就是任何一个人指挥都会胜利。他来指挥,很大程度上是对新式武器系统的检测。

对尚庆南道这一次军事作战,还不如说凌芸拿日本人当试验品,用日军第1航空舰队和陆军朝鲜驻屯军以及航空第1飞行团当成实验用的小白鼠。

汉城前敌指挥部,陈殿元看看墙上的表,对一直是他助手的周景说道:“向空军下达命令,攻击开始,通知海军进入位置,三十个小时之后,陆军发动进攻。”

周军说道:“汉华第101师和102师并没有进入位置,进攻部队是韩国军队,能行吗?”

陈殿元笑笑:“别担心,陆军就是向前推进而已,把日军赶下大海。向小矶园昭发出通牒,让他投降,否则,汉华对他将实施毁灭打击。”

“是。”前敌指挥部终于开始运转,各项命令向所属部队下达,汉华的威慑作战计划正式启动。汉城、春川、大田、清州机场上一片忙碌,汉华驻朝鲜第5航空飞行团的飞机开始起飞,白云成这个第5航空团长向四个机场,四个大队下达了起空作战的命令。第501飞行大队,第502飞行大队是对日军前沿阵地进行攻击,第503、504大队对海上日军舰队进行攻击,配合海军作战。

此时,汉华第一舰队已进入郁陵岛以东地区,四十艘战舰成巡航列队向朝鲜海峡方向航行。

旗舰北冰号上,乔万里看着远处的大海。参谋长郭元说道:“司令,侦察机报告,日军舰队已离开釜山港,正在向我们迎上来,双方距离大约二百五十海里。”

乔万里点点头:“命令冰山号、南阳号上的飞机起空,进行猎杀行动。”

“是。”郭元答应一声,向两艘重巡洋舰下达命令。冰山号和南

阳号是最先改造完成的两艘重巡洋舰,满载排水量一万八千吨,按着吨位已经是战列舰的吨位。但海军舰艇的划分是按着火炮口径划分的,只有火炮口径达到200以上,才能称为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上面的主炮口径最大才150,也就是说只能算是轻巡洋舰。

但是,对于不了解汉华海军的人来说,十分不明白,这算什么战舰。可乔万里知道,汉华两艘重巡洋舰,他不是巡洋舰,也不是战列舰,他是最新一代的导弹综合战舰。

它最后的定名连海军自己都无法确定他算什么,凌芸也不知道。这种军舰即使在后世也无法说清他算什么,因为他上面的武器系统太杂了。移动式三节飞行甲板,上面是长达一百八十米的飞行跑道,可以算是航空母舰,但他却只有八架飞机,还是用弹射器发出的水上飞机,应该算是水上飞机母舰。但上面却有四座双联150远程重炮,同时有四个导弹发射架,用舰载雷达制导,可以进行超视觉导弹攻击。在防空武器方面,主要是防空导弹和防空机枪,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也不多。反潜可以,鱼雷攻击也可以,还可以进行近距离海上战斗。

凌芸这个改造计划是因为汉华短时间根本不可能自己建造大型军舰,只能对原有的一百多艘战舰进行改造。

李二丫汇报新武器试验成功就是汉华导弹终于成功。这次要说功劳,凌芸和袁桐确实算上一半,因为她们的见识,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让汉华高科技研究少走了几十年的弯路。在项目课题和研究方向上,都是正确的。

所以,依靠雷达技术终于完成了导弹研究,最先装备的当然是海军和空军。庙街造船厂对战舰的改造最先完成的也就这四十艘。

伴随着前进的这些舰艇,其实他们都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这也就是汉华海军以四十艘战舰敢挑战日军庞大的航空舰队的原因。

日军第1航空舰队是三艘航母和两艘战列舰、轻巡洋舰、驱逐舰共计八十多艘主力战舰,如果加上其它舰种总数上百艘,有一百五十多架舰载飞机,加上水上飞机,共计二百多架。

汉华海军只有四十艘战舰,确实很少。所以,日本第1舰队司令古贺峰一 中将根本就没在乎。当他接到侦察机报告,汉华海军离开海参崴港,向朝鲜海峡航行的时候,他认为机会来了。

古贺峰一中将想把汉华海军送进海里,让汉华看看海军是没有人能与日本抗衡的。对于第5舰队在仁川覆灭,日本海军认为是奇耻大辱,都认为海军舰队司令无能,完全失败在陆基飞机攻击之下。

但那也没办法,第5舰队是常规舰队,可第1航空舰队不同,这是有航空母舰的舰队。就是古贺峰一担心受到汉华陆地飞机的袭击,所以,他命令海军舰队留下一部分常规舰艇支援陆军防御,他带领航母和主力战舰向北航行,迎着汉华海军开来。

当汉华海军知道日军舰队位置的时候,日军也同样知道汉华海军的位置。但是,双方距离还有四百多公里,并非是舰载机作战的最佳距离。古贺峰一看看天色和时间,下达命令舰队减慢航速,以最慢的航速向前。这样,明天一早正是双方舰队最佳距离,汉华海军没有航空母舰,他们只能是近距离作战,在汉华海军看不到日军舰队的时候,舰载飞机已经可以发动攻击了。

舰队参谋长加藤明远少将没有说什么,向所有舰船下达减速航行的命令.这没什么,司令的指挥毫无问题。他能想象到汉华海军面对天空的飞机,不能还手,只能承受打击,和第5舰队何其相似。看来是大日本帝国海军报仇的时候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