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76章 全面打击(三)



第176章 全面打击(三)

在吴焕东下达命令,第二航空团全面起飞,对日军第5舰队进行最后打击的时候。汉华东部,中国境内吉林辽宁几个边境机场的第三航空团飞机也几乎是全面升空,汉华空军的一大特点,那就是整个第三航空团找不到一架轰炸机,全都是战斗机。

由于生产技术日趋成熟,革新改造不断加强,汉华飞机的质量和性能,在不断提高。木质飞机也逐步向合金方向转变。

化工复合材料和合金材料的应用,飞机已经基本脱离了木质范畴。

高强度铝合金,镍合金,化工高强度材料的应用,汉化飞机的整体材料方面,已经接近现代飞机。飞机体型的增大,但是重量却没有增加多少。原来的蚊式木质战斗机,逐步被这种新材料飞机代替。

飞机还不是喷气式,不是无法生产增压涡轮式发动机,而是在材料上无法解决音障和音爆问题。想成为喷气式飞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但是汉华航空研究所的设计师们信心十足,他们已经根据凌芸提示的鸭式布局和后掠机翼方面得到启示,成功解决飞机提高速度的问题,只是钢材和飞机材料方面无法达到要求。

一旦接近音速和超过音速,音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音爆引起的高震动,对飞机的抗震强度需要非常高。同时地面机场和飞行员以及通讯,视觉和武器,都需要全面解决。

到这个时候凌芸也不得不承认,看来科技不是知道个皮毛就可以快速推进的,尽管航空飞机研究人员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可凌芸只能是苦笑。

她对飞机能给予提示的只是一个名称和一个思路,其实帮不上多大忙。可在专业人眼里,一句话可以让他们少研究几年,或者十几年。这已经让汉华飞机在技术上领先世界多年,可皇帝还是不满意。

今天起飞的汉华第三航空团飞机就是这种新型飞机,外表看和原来的蚊式没什么区别,只是要比蚊式大一些,可就这点差距,在飞机性能上已经差上千万里。

第三航空团司令程明凯,此时心情激动,他的手下四个航空大队长也是兴奋的不行。新型飞机上有几个特点是让这些飞行员激动的原因。第一他们再也不会寂寞,飞机之间可以通话,也能随时知道队长的指示。第一战斗机大队长李子雄就是这样,虽然通信器里队员说的话都和作战无关,但他没有阻止。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让他们高兴高兴吧。

第二就是战斗机身体下面多出来四枚火箭弹,这是高爆步兵杀伤性火箭弹。汉华飞机再也不用只是靠着航空机枪对地面进行战斗,他们兼具了轰炸机的能力。

第三就是飞机上多出来机外副油箱,可以延长飞机接近一倍的空中持续时间。航空机枪的载弹量也由原来的两千七百发增加到四千五百发,差不点增加一倍。

四个大队,一百四十多架飞机,是汉华第一批装备部队的新型飞机雄鹰1型。今天四个大队集体升空,作战目标是汉城机场,仁川机场。

汉城防守的是日军第3师团和第6师团,进攻汉城的是汉华第三师和第一师。汉华两个主力师已经逼近汉城,被击溃的日军第3师团残部和平壤第6师团后退到汉城。

两个师团合到一起,兵力是四万多人,由第6师团长町尻量矶中将指挥,参谋长秋永力大佐。第3师团长丰岛房太郎中将协助,固守汉城

这是日本占据朝鲜的标志,北部地区在短短十几天时间丧失,第3师团和第9师团被击溃,损伤过半,不得不后退。

小矶国昭不得已撤换第一方面军司令,由他亲自指挥。命令两个师团残部向后撤退,和平壤的第6师团一起,放弃平壤,退守汉城,建立稳定防线,固守汉城。第9师团退守江陵,和增援的第32师团进入春川地区,建立防线,形成朝鲜半岛中部防线。

同时在中国关内战场抽调第14师团,第110师团,增援朝鲜。以大邱,清州、堤州和荣州建立第三道防线,准备固守朝鲜南部。

山杉元没有听从内阁意见,而是在中国战场抽调部队,增援朝鲜,想和汉华在朝鲜决战,确保朝鲜不失守。山杉元很清楚,一旦汉华占领整个朝鲜,就会直接威胁日本九州岛和本州岛南部。也可能直接对东京和日本工业城市进行攻击,战火会燃烧到日本本土。

东条英机虽然疯狂,但这样的局势他也不是看不出来,因此同意山杉元的决定。北方冬季,浮冰界和冰层,让汉华无法对日本北部进行攻击,横越日本海将无法直接攻击日本。

凌芸发动朝鲜战役,想夺取朝鲜,战略意图明显。东条英机不得不放弃南下战略,同意山杉元的主张。

当柴金旺发动对汉城战役的时候,接到凌芸命令,汉城第6师团是南京的凶手,要求第一集团军不要放过他们,为南京三十万同胞报仇。

凌芸很少干涉战场指挥,这一次竟然直接下达要求,可见对第6师团的愤恨。柴金旺给进攻的第一师罗殿奇和第三师赵起命令,这是皇帝陛下的口谕,如果不能消灭第6师团,两个人自动解职,回家学习去吧。

一着急罗殿奇把指挥部前移到开城,赵起的指挥部进入海州。距离汉城日军防线不足一百公里,就近指挥。

汉华军两个师已经从鸭绿江边打到这里,可以说伤亡也不小,更加疲惫。但后方补充的兵力和皇上的要求,柴金旺的命令,让两个师打起精神,一级要求一级。

朴向楠指挥的朝鲜军已经扩编到一个加强师,兵力两万多人。参谋长李青山带着皇帝李垠的命令赶到前线。朝鲜军指挥权归汉华第一集团军。兵临逼近汉城中间,正是汉华第一师和第三师中间结合部。

李垠命令他的朝鲜军,占领汉城关系到朝鲜立国问题,汉华已经答复,朝鲜可以建都汉城。内阁已经开始行使权利,管理朝鲜北部。

汉华并没有干涉朝鲜内政,只是按着条约要求,朝鲜军队指挥权归汉华。李垠要求朝鲜军表现一定要好,这关系到朝鲜军队未来的作用和地位问题。

天空地面已经做好准备,汉城将是决定朝鲜命运的一战。小矶国昭也不敢怠慢,两个机场的飞机是三百七十架。地面配备37速射炮和高平两用机枪。这是日本刚刚装备部队的武器。

汉城城墙以外,日军布置三道防线,战略纵深达到十五公里,号称铜墙铁壁。町尻量矶中将十分有信心,后面还有两个师团的预备队,相信汉华军将在汉城碰个头破血流,打破汉华军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神话。

冬季的黎明,汉城周围起了薄雾,天气还是很冷的。寂静的天空,黎明的曙光刚刚出现,汉城上空想起防空警报,雷达上面显示,大批机群出现。

两个机场上的防空警报发出刺耳凄厉的声音,战斗还是以空军

战斗拉开序幕。这是第三航空团的四个飞行大队,一百四十四架飞机变成四个战斗编队出现在汉城天空,邻近的时候,一分为二,第一第三两个大队直扑汉城机场,第二第四两个大队扑向仁川机场。

日军机场反应也不慢,飞机开始滑向跑到,准备升空作战。可先下手就是掌握先机,何况汉华飞机性能超过日本飞机。日军机场防空部队的士兵冲进阵地,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去掉伪装,指向天空。

可是日军并不了解汉华空军的特点以及装备。火箭弹在八千米高空距离开始向机场进行个打击。火箭弹精度差,但没有什么干扰,在有效射程之内,打击地面目标还是没问题的。拖着长长的尾焰,火箭弹落进日军防空部队阵地。

只是一轮打击,日军防空部队几乎失去战斗力,大队长下达攻击机场飞机的命令,火箭弹飞向日军正在起飞的飞机。

停机坪上,跑道上的日军飞机成为靶子。刚刚升空,正在爬升的飞机是没有战斗力的,在机关炮的打击下,不断爆炸起火,坠向地面。单方面的空中屠杀开始,两大队对日军飞机进行无情的**。

面对这样的打击,日军方面欲哭无泪,只能惊恐无助的向司令部报告,他们无能为力。在汉华火箭弹打击下,日军根本没有机会还手,短短不超过半个小时时间,汉城机场变成火海,爆炸声连成一片。

两个飞行大队长几乎是同时下达命令,甩掉副油箱,飞机转过来对日军陆军防御阵地发起攻击,掩护地面部队向日军防线进攻。

早已严阵以待的陆军第一师和第三师以及朝鲜军接近五万部队,成三点攻击尖刀,向日军发动进攻。从开城开始,在两侧宽度一百五十里的正面战场发动强攻。

汉华两个师在左右,朝鲜军在中间,这个阵型排列,不是攻打朝鲜,才让朝鲜军当主力的,这是柴金旺的战术。朝鲜军战斗力终究弱一些,正面又是日军精锐没有损伤的第6师团,朝鲜军尽管努力督战,也下命令不许后退顽强进攻,但还是进展缓慢。

可左路第三师沿着海岸线向前推进。火箭筒,迫击炮,火焰喷射器,这些武器已经让日军无法阻挡,更可悲的是他们同时失去制空权。

汉华空军打击的主要目标日军重炮联队和炮兵阵地。火箭弹,航空机枪,让日军炮兵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没有炮兵火力支援,战场上日军又无法阻止步兵进攻。尽管第3师团长丰岛房太郎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日军头上缠着月经带,身上捆着手榴弹,光着膀子端着刺刀,嚎叫着冲上来,可难以抵挡武器方面的差距。左路第三师首先突破日军防线,向纵深进攻。

紧接着第一师也向汉城东侧进攻,在日军伤亡过大的时候,第一师攻陷八丈里日军最后防线,向汉城以东攻击前进。

战斗进行一天一夜时间,汉华军成功推进一百公里,这是日军怎么也想不到的,汉华部队竟然可以不休息,连续进攻。

战斗开始第三天的时候,在后面指挥的柴金旺接到报告,第三师和第一师以及朝鲜军成功把第3师团一部,第6师团,以及汉城独立守备队包围在汉城。

日军方面后续第32和34两个师团已经向汉城方向开来,妄想解开汉城之围,和汉华军进行汉城决战。

柴金旺脸上是冷笑:“妈的吗,想到美。”回头对参谋长说道:“给我接通空军司令黄日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