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47章 女皇风波(三)



第147章 女皇风波(三)

陈星只是瞎说,他根本接触不上凌芸,只是在凌芸检验空军的时候见过,甚至一句话都没说过。不过雪原军这些人,闲聊瞎侃的时候,最多的话题就是他们的两个女司令。

女人是军人,本身就具有传奇色彩。再说抗日战场一片低迷,失败论调充满各界。雪原军异军突起,迅速取得这样大的战果,更何况凌芸和袁桐给人的印象是连二十岁都没有。

特别是凌芸,雪原军都知道司令身体不好,但她的智慧却浩如烟海。从地方行政,到军事指挥,在世界形势到科技领域,几乎无所不知。

凌芸的马车奔走于各地,就是解决一些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因为别的,就是面对几倍的日军,那份镇定和胆略,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漂亮少女,都是男人的军人,当然他们小姐司令就是最多的话题。凌芸大度,根本不在乎别人议论她,只要不是太过分,没什么忌讳。

出于崇拜和敬爱,当然这些手下都希望他们的小姐司令统治全国才好呢。凌芸的身份得到重庆国民政府认可之后,雪原军包括胡启忠都不以为然。

作为总参谋长的胡启忠,就在私下场合说过,小姐是齐天大圣,给个破弼马温还以为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家觉得胡启忠这个比喻很贴切,就是雪原军在东北一手遮天,凌芸就是老大,职权堪比皇帝,用他们任命什么?

小姐不是孙悟空,当然不会因为官小大闹天宫,欣然接受重庆的任命。陈星有今天这个想法,也是源于大家在一起谈论过。既然溥仪能在东北建立满洲国,打跑他们凌芸也可以在东北自立为王,根本不受国民党管辖。干脆小姐当皇帝得了,取代溥仪这个傀儡皇帝。

对这个提议就连袁司令都说可以,只是说凌芸不会同意,很多人都不知道凌芸为什么不同意,只有袁桐心里明白,这是分裂祖国,是遭受万世唾骂的事,也会成为中华千古罪人。

凌芸接受重庆蒋委员长的任命,就是不给手下雪原军独立的想法。经历后世的凌芸和袁桐,非常清楚台湾的情况,当时国民党退守台湾,并没想过独立成一个国家,他们一直认为是中国人,是中华正统。

但当他们知道反攻大陆没有希望的时候,开始谋求自保,几代人过去,新一代人起来之后,他们开始谋求独立,想在中华分裂出去。

东北也是一样,从汉朝开始,东北并入中国版图。局限于历史上交通和通讯的落后,这里成为塞外边陲,少数民族在这里发展壮大,特别是女真建立之后,东北更是一个独立的地方。几千年的时间,东北相对要独立一些。到了满清被推翻的辛亥革命,东北却成为张作霖的独立王国。

张学良东北易帜,东北名义上归入中央,中国也实现名义上的统一。只要这样过去几十年,就会有归属感。可三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扶植建立所谓的满洲帝国,又一次让东北形成独立。

这是凌芸和袁桐不能容忍的,所以把溥仪列为最大汉奸,必杀的人物之一。就是这个心里,导致袁桐给黄日华命令,轰炸长春两个目标,一个是关东军司令部,另一个就是伪满洲国皇宫。

按着袁桐的想法,就是把溥仪和山田乙三一起炸死。可两个人都很命大,溥仪的运气更好,连伤都没受

作为雪原空军学员,又是有文化,有头脑的陈星,当然知道这些。虽然不知道凌云担心东北将来独立,

自己成千古罪人,但他知道雪原军怎么想的。

其实这也是人的野心,胡启忠也好,柴金旺也好,还有楚玉,甚至包括后来的关明远。他们投靠凌芸,成为雪原军,一心抗战不假,可也有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心思。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是每一个人的心思。

从龙之功每个人都想,拥戴凌芸走向最高峰,他们当然也会水涨船高,陈星有这些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张景惠和张海鹏他们可是深谙此道,陈星一说,结合这段时间长春城里的谣言,这些满洲国大臣立即相信了。本来雪原军进城,他们已经到了末日,除了逃跑,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

可他们又逃到哪里去?家产都在长春,撇下万贯家财逃命,当然心有不舍。留下来雪原军对汉奸可是绝对不手软。

正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陈星给他们一线希望。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要是这些人弄得好,不但没有罪名,不会被枪毙,还能得到莫大好处。

满洲国这些主要大臣,当然也清楚他们在日本人眼里是什么货色,心里也是恨之入骨,可是他们不敢反抗,那是要死人的。贪生怕死和爱财如命,让他们选择了当可耻的汉奸,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要有摆脱日本人的机会,当然还是很愿意的,不过前提是先保住荣华富贵,眼前就有这个机会。

张景惠的话让陈星也来了兴趣,他干这些可是外行,当然没有这些老油条经验丰富。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张景惠得意的说道:“现在城里还有日本人,动作不能太大,再说让皇帝突然禅位,很多人也接受不了。我看事情要分两步走,第一让皇上颁布诏书,任命凌司令最高官职,比如加九锡,位列三公,有管理一切的权利。那样无论是地方还是军队,都在令司令手里。第二,等到长春稳定,在下联络东北的知名人士,共同劝进。那样东北形式稳定,一定能得到全民爱戴。凌司令也就顺理成章的登上九五之尊。”

陈星不能不佩服张景惠这人奸诈,他的目的主要是想看看日本人和雪原军谁能胜利。另一方面,司令想达到这个目的,就离不开他们这些有影响的人,也就不会杀他们。这是对他们有利的一个过渡期。

有些佩服的竖起大拇指,学者戏文里的话说道:“张大人确实有才,不愧为宰辅之才。想来司令一定重用你,这宰相之位非你莫属。”

“将军过奖,将军过奖”张景惠谦虚的说道。不过出个主意,就得到宰相职位,让身边这几个人立即大大的嫉妒。张海鹏可是掌握着十个师的部队,哪能让张景惠专美于前。袁金铠,谢介石,纷纷马屁如潮,弄得跟真的一样。

其实在陈星心里,这不过是他信口开河,还不知道司令怎么想的呢。不过这事要是和黄司令一说,估计就连关总长也得同意。心里得意的他也好像成功一样,立即大肆封官许愿。

溥仪已经脸色铁青,快气昏过去了。这就是他信任的大臣,这就是满洲国的朝臣?他想立即找来熙洽和溥杰,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出现。

张景惠看看溥仪,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也没有。有些傲慢的说道:“皇上,你也看到了,臣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委屈皇上,要不性命不保。”

溥仪已经嘴唇哆嗦说不出话,用手指着张景惠这些人说道:“你们,你们……真是大清的忠臣。”

谢介石脸上有些鄙视:“皇上,其实大清已经没有了,满洲

国不过是日本人的,难道你不明白吗?我们这是在日本人手里收回国土。”

陈星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真是太不要脸了,这样无耻的话也能说得理直气壮。溥仪说不出话来,陈星用手枪指着溥仪的头说道:“张大人,皇上应该下达什么旨意你告诉他。”

张景惠当然知道怎么办,伪满皇宫里的一场由陈星导演的闹剧开始上演。很快的时间,散在各处的禁卫军和近卫军被召集起来,还有五百多人。陈星被封为侍卫统领,主管皇宫内院的安全。这些侍卫也因为皇宫被炸,皇上下落不明,正不知所措呢。

内府侍卫统领是溥杰亲王,为什么换人,这些侍卫不知道。换上一身少将军服的陈星得意的发号司令,让这些人包围残破的皇宫,把没有炸塌的几栋宫殿给溥仪和宛如还有祥贵人暂住。

这时候已经接到报告,雪原军在三面杀进城里,日军正在节节后退。时间不长,康德皇帝的两个圣旨震惊整个长春。

第一个宣布满洲国断绝和日本的一切关系,起来抗击日本的侵略,正式向日本宣战。

第二个诏书是雪原军成为满洲帝国的正式军队,凌芸被封为护国大将军。一等公,军机处总理大臣。所有满洲国军队听从调遣,抗旨的全家抄斩。当这些诏书下达后,立即派出传旨的向四处传达。

张海鹏被任命为京畿都统,指挥长春的军队向日军发动进攻,协助雪原军打击日军。长春城外陶家屯雪原军北进军司令部,袁桐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李豹也用难以相信的眼睛,看着面前这个报告的伪军军官。

陈星?袁桐不熟悉,怎么他会这么干?曲大壮情报处竟然没有报告,这是凌芸的意思吗?她好像不会这样干吧?

看着手里的圣旨,袁桐的脑袋有些不够用,因为溥仪竟然封她新城格格,满洲帝国三军总领,节制一切军队。

好半天对李豹说道:“我是不是做梦?这是谁开的玩笑。”

报告的军官叫吕阳,是个军机处参谋。连忙说道:“新城格格。张海鹏大人已经指挥第1师和第5师向日军发动进攻,张大人请示司令的命令。”

袁桐终于缓过神来:“格格,我他妈竟然成为格格。李豹立即把情况向司令报告,请她立即北上来长春,我有些反应不过来。命令郭京校,赵起和金忠泽,观察伪军行动,要是真的,立即配合把鬼子逐出长春。”

“是”李豹立正派出人传达命令,同时把情况向凌芸报告。这真是滑稽,根本就不会让人相信。再说李豹和袁桐都不知道这个陈星是谁?处于谨慎,当然不能这样就相信。

可还没等袁桐弄清楚怎么回事的时候,接到前面三个师长报告,长春城里的伪军突然向鬼子发动进攻,不知道什么原因。

袁桐有些生气了,看来又是凌芸的策反计划,可怎么不和自己通报一声?即使为了保密,也没有不告诉自己的道理吧,难道凌芸开始防备自己?还是凌芸真的打算接受满洲国的任命?

也有可能,毕竟溥仪已经起来抗战,要是满洲国向日军宣战,也未尝不是好事。毕竟蒋介石的首都都让人占领了,竟然没有宣战,真是窝囊到极点。要是溥仪同意抗战,他可是有十几万军队。几乎可以短时间解决东北,一定时间内可以进攻关内。

想了很多的袁桐接受了这个三军司令的职务,向各地伪军下达就地坚守等待命令,同时指挥城内的伪军,管他呢,好不好使实验一下就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