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31章 四架换胜利(二)



第131章 四架换胜利(二)

这一次进攻一改过去雪原军不进行强攻的特点,第四师师长秦东阳亲临第一线指挥,整个师两个旅成两点兵力分布,他得意的虎将第107旅旅长欧阳萨日带领全旅担任左路主攻突击部队。前面是平青峰日军主阵地,只要拿下这个阵地,日军的防线就等于被撕开,但也就这个阵地让雪原军寸步难行。

欧阳萨日这个旅倒在阵地前好几百人了,但就是无法攻下来。驻守平青峰的是日军第48联队,联队长渡边清卫大佐也亲自在阵地上。三千八百多人的联队也伤亡了快一千人,但旅团长不给他任何增援,命令是为天皇尽忠,为大和民族战死,渡边清卫就必须死在平青峰阵地上。

这些天面对雪原军的压力,日军也精神紧张,他们第一次这样阻击中国军队。双方射击都很准,战术动作都很熟练,雪原军进攻并不多么勇猛,但压力特别大。日军方面也不好受,这不只是战斗力的比拼,也是意志力和勇敢精神的比拼。

有好几次雪原军以突击到阵地前,但日军用腰间捆上手榴弹端着刺刀拼命的自杀攻击,才保住阵地。这一片不大的山岗成为关键。上村清太郎和梅津美治郎都明白,本溪失守,鞍山绝对守不住,因为鞍山连城墙都没有,更加无险可守。

是否能守住本息,平青峰主阵地就是关键。日军一边打一边修平青峰的正面阵地,阵地上有碉堡坑道和战壕,这样的地形连大炮都没用。雪原军缺少重炮,炮弹也有限,用轻武器那是别想攻上来。

坚守这么长时间,上村清太郎也有些得意了。他在本溪城里和广野太吉保持联系,只要辽阳不失守,他的本溪就没有问题,而鞍山也就毫无问题,所以平青峰主阵地也就成为关键所在。

根据参谋部命令,雪原军第二军第四师第107旅,今天就是进攻这个平青峰主阵地。有狂人之称的第107旅旅长欧阳萨日担任主攻。他把三个团摆成三角形,第21团为尖刀,22团和23团为刀刃,从西侧。一旦第21团突破阵地插进去,两个团就会从两侧把开口扩大,向前进攻,直逼本溪城下,而第108旅就会扩大战果,从而撕开本溪正面防线。

只要打开本溪防线,那么第二师就能从另一面砸开辽阳,达到作战目的。这次战斗的关键就看第107旅的,所以关明远郑重的告诉欧阳萨日:“萨日我们曾经是伪军,对不起中国人,这一次是证明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向国人赎罪,请求原谅的一战,所以一定要打好。”

欧阳萨日有些激动,他明白自己这个名字就是想杀光日本人,但师长对自己太好,重情义的他不忍背离,也随同师长参加了伪军。现在他们又回来了,成为抗日的部队。他激动,所以他立正向军长保证。

原来的师长已是军长,欧阳萨日也成为旅长,他保证能攻下平青峰阵地,绝不给军长丢脸。

为了一雪前耻,第21团的人在团长格日勒带领下逼近日军阵地,他向旅长表示过,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草原上的雄鹰,他这个蒙古人没有成为骑兵,但他一样勇猛善战。

第107旅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准备进行这一场决定性进攻。对于雪原军来说,这不是偷袭,所以不用等半夜,天色刚一黑,当确定日军飞机不能出动的时候,战场上飞起两颗红色信号弹,雪原军的大炮开始轰击,炮弹落到日军阵地,发出巨大的爆炸。渡边清卫大佐有些发愣,这么多天以来,雪原军首次用这么大口径的炮火射击阵地,也没有这个时间进攻过。

这让他赶紧传令,部队进入一线阻击阵地。果然雪原军的炮兵火力有限,炮击持续时间并不长,步兵开始进攻。

渡边清卫并不担心,还是老一套,他从容地指挥手下进行防守

。机枪、步枪、掷弹筒严阵以待,盯着黑夜中爆炸闪光中向阵地推进的雪原军。

可是雪原军进攻的并不是很快,相反有些慢。在后面指挥掩蔽部里,渡边清卫并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雪原军害怕了,有些得意的他突然听到天空有轰鸣声,飞机?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有飞机?

不但渡边清卫向天空看,就是阵地上的日军也抬头看天空,但天空漆黑,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但很快就看见了,飞机飞得很低,不多只有四架飞机,他们几乎是擦着树梢和地面飞行一样。

黑夜中飞机如此的高度确实很危险,渡边清卫和日军官兵并没认为是雪原军的飞机,他们认为是自己的飞机,并没有担心。中国军队没有飞机,对日军来说已成为常识。和东北的中国军队作战,日军连最基本的防空意识都没有。

“轰、轰”直到炸弹落到头上,日军才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飞机,可是炸弹并不多,四架飞机上却在下雨。这是怎么回事?就在渡边清卫大佐还没有明白的时候,四架飞机低空对平青峰日军阵地上进行了行云布雨。

渡边清卫使劲抽鼻子,突然大叫:“不好,命令士兵撤退出阵地。”

他突然嗅出来这是汽油,这还用想吗?用屁股想也知道这是要干什么。果然接到命令的日军还没来得及准备,轰轰的炸弹声响起,平青峰阵地上腾起了大火。日军不得不从战壕里碉堡中跑出来。因为这样雨雾一样洒落的汽油,火势并不是如何猛烈,但也怕烧死。

看来天空飞机这不是为了烧死人,而是为了照明,飞机上的机关炮和炸弹落进日军阵地上,成为灾难。天空的飞机就是黄日华他们,天快黑的时候,飞机借助地面上铁路线为导航,向本溪飞。当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地面有火光指示目标,但不明亮,飞机降到最低高度才能看清目标。

凌芸之所以说找他们商量,就是这样做太危险了。因为飞机并不能夜航,等于飞出去就回不来了。这是玩命战术,飞机员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跳伞,一种是坠毁。

跳伞就算是白天也是很危险的,夜晚就更不用说了。这不是空降部队伞兵,是战斗机逃生跳伞,危险更大。先别说攻击,夜晚能不能找到目标都不知道呢?但黄日华他们没有犹豫,在黄昏中四架日军最老的95式轰炸机起飞,这是凌芸宁可损失四架飞机。黄日华他们达到平青峰阵地的上面。

火光照耀下投弹和射击很准,四架飞机一遍又一遍的对日军阵地进行攻击,日军不但伤亡不小,更是一片混乱。这是攻占阵地的机会,欧阳萨日不顾有可能飞机炸到自己人,下令开始冲锋,第21团格日勒亲自带队,指挥全团杀向了日军阵地。

渡边清卫怎么着急也没用,他组织不起有效的阻击。天空的飞机根本就没打算返航,当然持续时间要超出一倍,不断地进行攻击。当第21团的人杀进日军阵地的时候,黄日华的飞机拉起来,因为他们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和投光了炸弹。飞机拉起来,对准日军阵地又俯冲下去,四个身影弹出天空,四个降落伞飘向大地。那四架飞机呼啸着落向日军阵地,巨大的爆炸掀起的气浪让日军死伤更多,场面更乱,雪原军也有一些被炸。

后面的师长秦东阳命令搜索队全面出动,一定找到四名飞行员。这是总参谋长的命令,不但要找到,还要保证安全。这可是司令的**,师参谋长吕钱亲自带队搜寻黄日华他们的下落。

在这边寻找飞行员的时候,第21团格日勒抽出蒙古刀指挥他的手下杀进日军阵地,向纵深进攻。飞机的进攻让日军失去有效抵抗,防线被突破,平青峰阵地被占领。

第48联队被击溃,渡边清卫怎么努力也没用,他是战死的还是自杀的没人知道。但第21团占领平青峰后继续向前

,而后面的两个团不断扩大战果,日军坚守了半个多月的防线被突破。秦东阳指挥他第四师向上日军纵深阵地本息杀去。

广野太吉构筑的阵地全面崩溃,在司令部的凌芸接到报告对胡启忠说道:“给关明远命令不能停,向前推进,直接占领鞍山,不能让日军缓过来。”

“是,我明白。”胡启忠兴奋,僵持半个月的战斗终于出现转机。就在这面突破平青峰阵地的时候,辽阳方向也开始进攻决战,因为被南调的第一师郭京极所部从辽阳本溪中间切入,配合第二军第二师向辽阳进行攻击,

由于第四师突破本溪防线,日军第12师团侧翼受到威胁,没能挡住雪原军战斗力最强的第一师,让郭京极杀进去。

关东军司令部里,梅津美治郎无话可说,他的脸色灰白,自己的军事生涯到头了。辽阳、本溪已于日前被攻占,雪原军集中三个师的兵力把第12师团包围,战况很明显,凌芸不但让第57师团除名,她还打算让第12师团除名。

对于凌芸的战术水平,梅津美治郎只能承认自愧不如。四架飞机的代价获取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个代价太划算了,可是自己却没办法。

第二天下午凌芸才接到报告,四名飞行员全找到了,但是三名受伤包括黄日华,都是因为天黑降落伞无法判断地形,摔伤的。

本来凌芸打算报复一下日军飞机轰炸雪原军司令部的行动,看来只好推迟了,因为她只有四名飞行员。南洋的人什么时候到她也不知道,向国民政府要求向东北派飞行员的要求得到答复,北上进入沈阳的人被阻在海上无法进入沈阳。不但飞行员,连国府中央派来的政治部主任姚崇山也不能到达,因为还没有从重庆直飞沈阳的飞机。

对此凌芸也无可奈何,只能派出林子贤的特战队进入辽东半岛,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人接来。可是没办法,中国沿海一个港口也没有。凌芸的事情来了,刚刚占领辽阳本溪,前进中的第二军和第一师向鞍山进攻,那是一个工业城市,没有古城墙,但梅津美治郎也不白给,命令第12师团突围和第17师团合并共同防守鞍山,同时海军中国方面舰队,从旅顺派出第4分舰队装运海军陆战队,从华北方面军抽调第34师团返回辽东,从大连登陆增援鞍山。

梅津美治郎知道那不赶趟,第12师团长上村清太郎战败自杀,由第17师团长广野太吉指挥。两个师团残部不足一万五千人,被雪原军三个师包围,鞍山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报告”参谋进来递给凌芸一封电报,凌芸看完后闭上眼睛好半天,慢慢的坐在椅子上松口气,感到一阵的疲倦。这是关明远的报告,第一师和第四师同时攻进鞍山,日军残部退守盘锦,而日军第15海军陆战队从营口登陆,雪原军停止前进。

辽阳、本溪、鞍山战役结束,用消灭第57师团的威势吓住梅津美治郎,让他不敢轻易进攻,眼看着三个地方失守。

凌芸好半天才缓过来,说道:“胡总长传令,袁桐把第一军交给柴金旺她返回沈阳,命令第一师返回北线,其他部队就地转入防御休整。”

胡启忠担心的说道:“小姐你的身体怎么样?要不去医院看看吧!你脸色很差。”

凌芸知道一冬天的时间连续的忙乱,自己的身体又要不行了。摇头叹口气:“没办法我让袁桐回来就是接替我的位置,相当一段时间不会有什么战斗的,我们也要休整一段时间,积蓄力量。”

胡启忠明白控制这三个地方,雪原军在沈阳算是站住脚。凌芸交出军权,她不是休息,是要转移战略目标,开始为下一步做准备。

果然,没几天时间得到情报,梅津美治郎被调回国,山田乙三大将接替关东军司令,东北的形势又出现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