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18章 沈阳攻略(二)



第118章 沈阳攻略(二)

胡启忠的声音平静清晰,并不怎么看地图,但是对日军的兵力部署却说得非常详细,就是了如指掌,看得出来没少下功夫研究。

随着胡启忠带着一步步分析的介绍,所有参加会议的人脸都严肃下来。稍微有头脑的人全都明白,雪原军进攻沈阳并不担心,谁都知道是占领之后的问题。只定遭到日军的疯狂反扑,如果雪原军立足未稳,可能被日军再次逐出沈阳。

雪原军武器弹药并不充足,每支部队也就一个基数的弹药。如果一场大战下来,不能取得胜利,再次离开沈阳,将失去持续作战的能力,那将是最危险的。

日军在沈阳以及雪原军周围是四个师团,三个伪军师加上辽东半岛、大连、旅顺、沈阳、热河和长春的日军,总兵力不下二十万,雪原军只有两万人马,实力相差太悬殊了,怎么看都没有胜利的可能。所以一开始的激动,冷却下来脸色开始凝重起来。

但军事命令对于已然确定了军事思想的雪原军来说,不会有谁犹豫。按胡启忠说的,小姐司令有全盘考虑不必担心。只要每支部队完成自己的作战目标,那么这一场胜利就是雪原军的。

从上到下对凌芸战略战术的信服,没有谁怀疑这些话。从雪原军起家开始,每一步都是胜利。东北抗战力量从三二年的三十多万,越打越少,到三七年的不足三万人,锐减了十分之九。可是雪原军却用不足两年时间,从几十人发展到两万多人。无论是准备,还是弹药,都是最强的。如今不但有炮兵,还有重机枪,防空部队、特战队,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消灭日军的总数已然超过一个师团,战斗成绩是东北六年抗日战争的总和。

由一个黑风寨发展到控制八县三市,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就连一向狂妄的日军,也不得不出动十多万部队来对付只有两万多人马的雪原军,这些足以让雪原军上下自豪。

根据参谋部的计划,雪原军分为三路进攻,第一师以柴金旺和赵起为指挥,从通化向西进攻,突破日军新宾防线,直接进攻灯塔县,截断京奉铁路,从南面向沈阳进攻。第二师从梅河口向清源进攻,向西进攻沈北车站,截断铁路,阻击铁岭方向的日军,从北面进攻沈阳。

炮兵团、特种大队,直属教导队、警备总队以及军部直属部队,从正面直接进攻沈阳。要求各部队行动要快,打开通道并不是消灭日军,而是击溃,部队一定要完成作战目标。

对于这个计划,所有将领都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不采取直接进攻线路?两个师的进攻目标全是铁路,还是截断铁路之后再进攻沈阳。虽然这样可以让两面的日军不能增援,但沈阳会没有防备吗?再说日军兵力并非在铁岭和鞍山,而是在四平、沈阳、长春、图们江一带,他们会进攻临江地区,这样作战是减慢速度的。但胡启忠说的很清楚,各部队只要完成自己的作战目标就可以了,所以包括柴金旺和李豹都没有再问。

第一师当面的是日军老对手,第12师团和17师团,而第二师当面的是第57师团和25师团,在这些部队的结合部是伪军。南面是伪军第8师,北面是第3师,同时铁路上是日军第11铁道守备队和第7铁道守备队。

对于两个师的作战计划,参谋部并没有什么详细指示,进攻方向和目的给了师部,一切作战细节,由本师部自主。

袁桐负责北线第二师指挥,李海忠为南线第一师指挥,军部在蒙江,协调全军指挥作战。作战计划上没有对临江为中心根据地的保卫计划。当凌芸宣布雪原军将全面放弃根据地的时候,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吃惊的不是放弃这些地方,而是凌芸的决心。这里雪原军经营了一年多时间,有良好的基础,放弃是需要毅力的,也就是舍不舍得的问题。

其实袁桐和胡启忠都明白凌芸也不舍,但没

办法。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雪原军有更大的目标和战略。临江、蒙江、通化这些地方没有发展余地,守在这里可能苟安一时,将没有大的战略发展,所以不得不放弃。

离三九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和日军谈判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日本方面答应雪原军可以自治,把现在雪原军控制区划为他们的领地,成立雪原军自治区。名誉上归满洲国管理,实际完全是自立,可以和日本方面进行正常贸易,日军将不再封锁雪原军自治区。这些条款在一条条研究,对此梅津美治郎还是很高兴的。日本根本没打算承认这些条款,他们只是在等时间。一旦春暖花开皇军能行动,什么协议都是白纸,那时候在十几万部队的进攻下,这些协议一钱不值。

就是有这些准备,接到命令的铃木十郎也就不争论这些,很多条款也就是拖延时间而已。对这种扯皮的行为周玉坤也清楚,但他还要作出一副愤怒的样子,进行争论。

对于雪原军的行为,日本方面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才好呢?很多媒体的记者都围着谈判的地点,想知道消息。

弄得报纸上对雪原军有大骂的,有夸奖的,但还是骂的多。什么汉奸,卖国贼,祸国殃民,当代慈禧,反正凌芸的骂名越来越多。周玉坤有些不敢在大街上走了,因为有很多热血的人大骂他袁世凯,李鸿章,用砖头砸他。

弄得他都不敢回家,每天就剩下找胡启忠诉苦了。原来没见东北人这样抗日过,让他们起来抗日,谁都不愿意参加,这时候全起来了。一月末的时候,雪原军抗日区政府下达了通知,要求各县政府确保和平的三九年春节。既然和日本达成和平协议,准备大肆欢庆这个和平的春节。

国统区的电台报纸天天骂雪原军,知名团体和一些民族党派也发表文章,谴责凌芸的卖国行为,要求她悬崖勒马,停止与日本人谈判。每天看着这些报纸,凌芸脸上都是笑容。胡启忠有些郁闷:“小姐,你是不是有些变态,被骂了还高兴?”

凌芸瞪他一眼:“你找抽是不是?你才变态呢?你看不出来吗?越是这样,日本人越会不防备,也证明中国人有多么坚决的抗日之心。东北人能有这个反应,证明什么?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多少人骂我们多事,去惹日本人,现在呢?”

胡启忠摇头说道:“这我也知道,但被骂总会心里不舒服。不过快了,他们马上就明白过来。”

凌芸摇摇头说:“也不一定,我们的行动一开始,这个春节就不用过了。那些欢天喜地准备过年的人,又该转过脸骂我们了。”

胡启忠愣愣的说:“不会吧?他们现在不是大骂我们汉奸吗?”

凌芸苦笑一下说道:“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人想做善人,向寺庙里捐款。别人问他你有一万大洋,可不可以拿出来做善事?他肯定的点头说会。又问他十万呢?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说会。但是当这个人问他,你有十个大洋会不会捐出来时,这个人犹豫了好半天说不出来。这让身边的人很是不理解,悄悄地问道:“一万、十万都舍得捐,为什么十个大洋犹豫呢?”他悄悄的说:“一万、十万我都没有,说了怕什么?可现在我身上正好有十个大洋,哪敢说!”

胡启忠哈哈大笑,笑了几声之后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好半天一声不出,最后坐在椅子上不说话了。沉默很长时间叹口气:“真让人心寒。”

凌芸也很不舒服,人性有时候就这样,雪原军和日本人的谈判,遭到所有人的痛骂,但是真的打起来呢?那些慷慨激昂的人,有可能转过脸来大骂雪原军多事!他们的春节过不成了。

虽然对雪原军的谈判很多人义愤填膺,但大街上人们欢天喜地购买年货,准备过年的表情,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希望真能和平下去。

现实是残酷的,这让人心头阵痛,但为了永远和平,为

了真正的能过上一个祥和春节,凌芸只能让根据地的这些人失望了。虽然他们这个春节过不成,但今后他们会过上很多,甚至永远的和平幸福春节。

凌芸摇摇头说道:“别感慨了,我想多少年之后他们会明白。二月一号开始全面行动,让第一师和第二师把计划报上来,你留在通化,协调蒙江方面和袁桐指挥,保证最后撤离。”

胡启忠一愣:“小姐你干嘛?”凌芸一笑:“我把司令部移往石文镇,就进指挥直属部队,准备先进沈阳。”

胡启忠连忙说道:“不行,太危险了,我去石文镇你去通化,我保证按时进入沈阳城。”

凌芸说道:“我并不是不信任你,一来我们需要影响,我进沈阳要比你有说服力。二来根据地最后撤退可能更繁重,我怕我坚持不下来。袁桐要指挥军队,平定外围稳定防线,撤离的事就靠你了。”

胡启忠无可奈何,凌芸说得有理。好半天说道:“你的身边人不能少了,鬼子一旦知道,你十分危险,抓你可比消灭雪原军还重要。”

凌芸笑笑:“别弄的那么严重,没有雪原军,我什么也不是。记住,前头打得好,你撤得快,我就更安全。”

胡启忠点点头。凌芸说道:“我明天离开通化,进入石文,指挥部向那里移动。保持联系,和袁桐随时保持协调,这一次战役真正的指挥机关是蒙江第一军指挥部。但要防止出意外,你的指挥为预备。我们不能失去统一指挥,明白吗?这一点袁桐知道。”

胡启忠立正:“小姐放心,我明白,什么也不会留下,全部撤走。”

凌芸点点头,胡启忠忙着去安排了。凌芸看着外面飞舞的雪花,心情也很不平静。这时的情况和抗战刚刚胜利的时候何其相似,但自己有伟大领袖那样的能力吗?只好抄袭学习人家的经验。

第二天傍晚,凌芸带着指挥机关司令部,和重要的机要人员离开通化,取道红庙子从山林间通过,避开日军的封锁,踏着积雪向文石进发。

文石只是一个小镇,距离沈阳三十多里地的一个小镇子,也就是大一些的村子。这里以离开山区,进入辽南平原边上。

一夜的行军,从山林中通过根本没有道路,以凌芸的体格又是冬天,在警卫人员的搀扶下,好不容易到达这里。

刚一进村子,林子贤就迎上来:“司令,周围已经肃清,消息已封锁。这里临近奉天,没有日军动向。”

凌芸疲惫的摆手说:“孙队长他们呢?”

林子贤说:“大队长他们已成功进入奉天城里,教导队也进入,警备总队昨天进入城里。根据孙队长的消息,已然联系上关师长,他以控制一个旅,等待你的指示。”

凌芸点点头说:“把这里安排好,警卫连归你指挥,加强外围封锁,通知曲大壮来我这里。”

这是村子里一个地主家的宅院,此时成为凌芸的指挥部。周大福看着这个年轻瘦弱的女孩,怎么也难以相信这就是大名鼎鼎,让日本人头痛的雪原军领袖凌芸。

当他家被包围的时候,知道这里将成为雪原军司令部,他既害怕又兴奋。能有这个机会也是荣耀,要是雪原军胜利,那以后自己可不就扬眉吐气了。

看到凌芸到来,那是毕恭毕敬热情招待。凌芸寒暄几句,让周大福受宠若惊。

凌芸听完曲大壮的报告说道:“这一次梅樱一郎立了大功,以后注意,争取更多日本人投降我们,战争并非是人人愿意的。“

曲大壮笑笑:“没想到梅樱一郎还有这个作用。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保证他女儿的安全,会全心全意的帮助雪原军。”

凌芸说道:“让他放心,中国人是讲人情的,不会亏待他。设法通知孙彦超和周英,和司令部保持电台联系,注意安全。”

曲大壮说道:“明白,没问题小姐放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