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狂花
字体: 16 + -

正文_第109章 血战通化(三)



第109章 血战通化(三)

通化城里四面八方响起了凄厉的军号声,这是雪原军的防空报警,百姓和军队开始隐蔽进行防空。城墙上,除了观察哨,其他士兵也进入城下掩体,凌芸被腊梅和水仙劝进了防守隐蔽部。站在洞口上,凌芸举着望远镜看着天空日军的飞机,它们终于出现了。

对于日军的飞机型号凌芸不清楚,她不知道天空飞的是什么飞机,但显然不是经常看到的侦察机。这是日军陆军航空兵96式战术轰炸机,本来冢田攻是准备用轻轰进行攻击的,但考虑到通化的防守,决定出动中型轰炸机,使用重型航空炸弹,彻底摧毁通化防御。

凌芸头也没回,而是冷静的说道:“命令严顺的保卫部队投入战斗。”

“是”传令兵跑了出去,此时通化城墙方向,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显然日军动用了一百公斤以上的炸弹,每一声爆炸都会让大地震颤,他的破坏力可想而知。

通化城门方向的工事,并不是钢筋水泥的永久工事,是扛不住这样轰炸的。这才是作战最艰苦的时候,凌芸紧咬着嘴唇。自己和袁桐只是普通的青年,虽然有点文化,但军事上可以说是电视剧军事家,却被弄到三七年的抗日战场。

她们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终于走过了一年的时间,从什么也不会,什么也没有,终于有了如今上万部队。可是随着力量越大,造成的影响越大,鬼子进攻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数量等级也不断上升。自己是鬼子对手吗?说到底凌芸和袁桐都对自己的能力不托底。

大部分事都是凌芸自己想出来的,东一下西一下,把后世自己知道的和理解的弄到这个世界来,也不过是凭着小聪明,让鬼子一次又一次上当吃亏。今天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争取更长的时间,坚持过三年最困难的时间,这一战是必须的。

凌芸在想这一战结束后自己该干什么,接到命令的严顺开始行动。通化西城墙周围有很多柴草堆,他们已被水淋湿,上面全是水。

接到命令的保卫大队士兵,从掩蔽部里冲出来,跑向各自的战斗岗位。柴草堆被拉开,里面隐藏的是一挺挺重机枪,但这种机枪很奇怪,是被改装过的。

这是凌芸西山兵工厂几个月时间研究的成果,对于一个现代大学生来说十分清楚,造枪、造炮那是痴人说梦。就一个炮管都不下几百道工序,从锻造到车床和退火加工,那得多少大型机械设备,别说凌芸没那条件,就是给她现成的设备,安装也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何况技术人员呢?根本没有,所以凌芸开动脑筋只有在现有的武器上想办法,达到自己能用的程度。只能使用简陋的机械,对武器进行改造。

这四十挺重机枪都是凌芸缴获的,但她没有装备部队,也没有使用。第一个原因是雪原军用不起,这些大部分是伪军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也是原东北军留下的武器。以他的射速和子弹口径,凌芸真的用不起。雪原军的机枪全是日军的机枪,部队装备的也很少,主要是弹药问题。

当初收回这些武器弹药,别说各团长不明白,连袁桐也不理解,留下他们干什么,毕竟还有一部弹药,不用难道还能下崽吗?大不了以后没有弹药再说。但凌芸没解释,而是把缴获的马克沁重机枪全部收走。

如今这些机枪就在城内各处布置着。凌芸她们没有进行多大改造,只是不用原来的支架,做了一个更高的支架

,中间是可以转动的。这样一个人站着就可以操控机枪,把他们变成了四十五度仰角可调整,三百六十度可转动,这样的机枪对抗步兵是没什么用的,机枪士兵成为打击的靶子。

但明白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高射机枪。马克沁的子弹口径和射程能当机枪用吗?经过几次试验得出结论,完全可以。马克沁的有效射程一千二百米,最大射程近四千米,不过那时候穿透力和弹道已然没有了准。不过对于飞机的外壳和装甲来说,在两千米之内还是很有效果的。

兵工厂保卫大队成为雪原军的第一支防空部队。当凌芸确定通化保卫战的时候,就知道最大的威胁是飞机和大炮。所以她动用了一直秘密训练,从来没有展示在人前的防空部队。把特战大队派出城摧毁日军的大炮,如果没有这两样,日军想攻占通化他们做梦。

当日军不再进攻,而是用炮弹攻击的时候,凌芸判断日军飞机快来了。果然,不长时间,十几架日军飞机出现在通化西城方向,他们进攻的不是城内,而是城墙。这样的攻击目标,日军飞机进行高空投弹,精度太差根本炸不着,唯一的是降低高度,进行精确轰炸。

对此日军飞行大队长宫春津治并不担心,中国军队很少有防空武器,也只有那些中国政府正规军有一些,其他部队根本没有,所以他根本不在乎。

命令他的飞机降低高度,对城墙上的防御阵地进行精确轰炸。当第一次攻击开始的时候,炸弹落在城墙上,那些沙包垒成的工事在爆炸中变成废墟,让日军飞机十分高兴。宫春津治少佐十分得意,雪原军想出这样的战术真是聪明,但有用吗?在飞机面前这样的阵地只能用一次。

严顺站在地面上盯着天空的飞机,他把自己的高射机枪都布置在一些空置的民房里面,平时用淋湿的柴草盖上,但如今全都露出他们的面目。五个人一组的射手以架起机枪对着天空的日军飞机。

随着日军飞机的移动,转动机枪的身子。每个人都很紧张,这种武器是第一次投入使用,因为弹药的关系,实际射击的机会并不多。没有靶机可以训练,所以什么训练都是模拟的,这是第一次实战,难免紧张。

小队长刘锁身边是五个人,他很想自己掌握机枪,但中队长、大队长命令,队长指挥好自己的小队。这种机枪威力不大,子弹穿透能力弱,所以关键是时机和密度,还有转移阵地是关键,他们是指挥不是打仗。

高射机枪上面用铁做成的圆环瞄准器,是射手盯着的地方。四十多挺机枪没有一个开枪的,全都屏住呼吸紧张的注意天空,手心里全是汗。严顺也盯着天空,司号员的号放到嘴边,等着大队长的命令。

来了,严顺吸口气,日军飞机进行了第一轮轰炸后拉起来向远处飞去,在天空再一次编队降低高度,又俯冲下来,十二架飞机分开的不是太远,他们没有分散攻击,而是进行编队攻击。

这一点凌芸知道,二战初期日军飞机上面没有通讯设备,相互之间不能通话。队长的指挥还是靠手势和训练时的动作进行,所以他们不可能距离太远,这就是机会。

严顺的手终于放下来,整个日军飞机进入他的攻击范围之内。此时狂妄的日军飞机距离地面不足千米的高度,正在俯冲的冲向城墙。

司号员早就憋着一口气呢,大队长的手放下,他的军号响起了尖锐的声音。也就是这一声号音的同时,机枪

手压下手里的扳机,四十挺机枪同时射出愤怒和仇恨的子弹。

毫无防备的日军飞行员,他们只是盯着轰炸目标,算计着准确的投弹时间,根本也没想过会遭到地面防空武器的攻击。马克沁的机枪不同于真正的高射机枪,他们枪口焰小,弹道几乎看不见,十二架飞机在四十多挺机枪的弹雨之中几乎没有一架能幸免,全部被击中。

九六式飞机是金属外壳,但飞机装甲很薄,根本挡不住这样的子弹攻击,被打得千苍百孔。虽然伤害不大,但驾驶员却不行,子弹从瞭望玻璃射入,飞行员先中弹,飞机立马失控向地面扎下。

还有一些倒霉的被击中油箱直接起火爆炸,也有的冒着浓烟坠向地面,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十二架飞机只有三架飞机摇摇晃晃的拉起来向远处逃去。

防空阵地上严顺也呆呆的发愣半天,所有的士兵一言不发,他们被自己的战果惊呆了。面对日军飞机,从来只能是挺着挨打,除了咒骂没有别的办法。

看着兄弟们被机枪撕裂,被炸弹炸碎,流着眼泪却无能为力,可今天他们终于有了还手的能力。一阵沉默之后全大队三百多人爆发出欢呼声,队长、士兵抱在一起,他们欢呼跳跃,激动地流下眼泪。

不知道哪位兄弟喊道:“雪原军万岁,防空队万岁。”整个阵地上响起巨大的欢呼声,最后的呼声变成了“凌小姐万岁,司令万岁。”不但防空队欢呼,坚守城西的第七团士兵也跟着一起欢呼。

严顺终于想起来喊道:“快,转移阵地,机枪隐藏。”欢呼的士兵,激动的抬起他的机枪,转移到下一个地点,又用隐蔽东西把机枪藏起来。这是他们小姐的战术,防空机枪打埋伏。

在外面督战的胡启忠一头撞进凌芸的指挥部:“小姐,司令,大获全胜,你听,我们打败了日军飞机。”

凌芸听到了,虽然听不到士兵叫喊的什么,但她能听到飞机没有了。听着胡启忠的话,凌芸虽然也很高兴,但她更清楚,这是第一次,鬼子毫无防备,下次就没有这样走运了。

马克沁毕竟不是高射机枪,它的威力终究有限。不过这样也不错了,鬼子知道有防空武器,他们不敢进行低空飞行,无法精确轰炸,想摧毁城墙的防御阵地也就难了。

只要坚持过今天一天,鬼子就等着失败吧!五天,那只是凌芸为了给守卫的士兵一个信心,也担心袁桐她们不能胜利结束战斗,而设定的保险时间。

笑笑说道:“别太高兴了,这是第一次日军没防备,下一次他们将对防空部队进行攻击。通知严顺注意防备鬼子报复,抓紧修复破损的城墙,距离天黑还早呢!”

“是”胡启忠离开隐蔽地点,去指挥部队防守,同时通化百姓向城墙上运送沙土,装上麻包把炸坏的城墙垒好。但日军的炮兵却疯了一样向城上开炮,阻止城上工事的修复。

韩英指挥他的士兵在鬼子炮弹的间歇时间修复城墙。鬼子炮击不断,那就是孙彦超他们没有行动,为什么呢?凌芸不知道。、

此时孙彦超他们正在日军后面炮兵阵地不远处潜伏。一夜时间,躲在通化外面树林中,防止鬼子搜索队不敢距离太近。天一亮的时候,三百多人的特战队开始避开日军搜索队,向进攻的日军第12师团炮兵阵地潜伏前进。孙彦超明白,这是能否守住通化的关键。此时就看他们的了,无论如何,就算死也要摧毁日军的大炮。

(本章完)